苗圃的整地步骤有哪些?
整地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平整,全面耕到,土壤细碎,清除草根石块,并达到一定深度。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浅耕灭茬:
是以消灭农作物、绿肥、杂草茬口为主要目的的表土耕作措施。如果在农田或撩荒地、生荒地上新建苗圃,或者苗圃进行轮作,前茬是农作物、绿肥等,在春播的前一个秋季,作物收获后,就要进行浅耕灭茬。浅耕的深度农田一般4~7厘米,荒地10~15厘米。
浅耕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切碎盘根错节的根系,减少耕作阻力。浅耕一般在农作物收割后立即进行,越早防止土壤蒸发效果越好。
浅耕工具为园盘耙、钉齿耙等。
2.耕地:
具有整地的全部作用,是整地的中心环节。
耕地深度:耕地的深度应根据育苗要求和苗圃地条件而定。播种苗区一般在20~25厘米,扦插苗区为25~35厘米。耕地过浅限制了根系生长,耕地过深,又会使苗木根系生长过长,起苗时易受损伤而降低苗木质量。耕地深度也和土壤条件有关。南方土壤粘重,北方土壤干旱,适当深耕,可改良土壤,增加蓄水。沙土地和土层薄的地方,适当浅耕可以防止风蚀,减少蒸发。土层薄的地方,逐年增加耕地深度2~3厘米,可加厚土层。耕地深度还和季节有关,一般秋耕深一些,春耕浅一些。耕地最好能达到上层翻地,下层松土的目的。
耕地季节:耕地多在春秋两季进行。北方一般在浅耕后的半个月进行。秋耕能消灭病虫害和杂草,改良土壤,还能有效地利用冬季积雪,增加土壤含水量。在秋季,风蚀严重的地方,可进行春耕。春耕常在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耕后及时耙地,防止水分散失。冬季土壤不结冻的地区,可在冬季或早春耕作。
耕地的具体时间应视土壤含水量而定。土壤含水量达饱和含水量的50%~60%时耕地,效果好,又省力。在实际观察时,用手抓一把土捏成团,在1米高处自然落下,土团摔碎,即可耕作。
3.耙地:
耙地是在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耙地的目的是耙碎土壤,混拌肥料,平整土地,消除杂草,保蓄土壤水分。
耙地一般在耕地后立即进行,有时也要根据苗圃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掌握。冬季有积雪时,可在第二年早春“顶凌耙地”以积雪保墒。土壤粘重的地方,也可在翌春耙地,通过土壤晒垡来改良土壤。耙地要求耙平耙透,达到平、松、碎。
耙地可用圆盘耙、钉齿耙、柳条耙等机械和工具。
4.镇压:
镇压的作用是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镇压可在耙地后,或作床作垄后,或播种前和播种后进行。粘重的土地或土壤含水量较大时,一般不能镇压,以防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
镇压常用木磙、石磙和机引镇压器。
5.中耕:
中耕是在苗木生长季节进行的松土作业,主要目的是除草,同时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整地是什么意思
整地
英文:site preparation中文解释:作物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
其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 ,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在中国,整地的主要作业包括浅耕灭茬、翻耕、深松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耖田、起垄、作畦等。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整地包括哪些作业以及整地最佳时期?
整地包括耙地、耢地、耱地和镇压。对已耕翻过的土地来说,整地是翻地的补充和继续;对于未耕翻的地块,整地可以代替耕翻。
整地最佳时期:东北春大豆提倡秋季翻地之后及时耙地,否则会出现土壤风干,土块不易耙碎,严重失墒的现象。对于受时间、地势等条件的限制,秋翻后没有及时耙地的田块,春整地更要抓住时机,利用当地的返浆期及时耙地和镇压,尽量保墒。而春翻地块,及时整地尤为重要,应该实行翻地、耙地、耢地和镇压连续作业,确保播种质量。
整地的基本步骤,整地的方法有几种
整地的基本步骤为浅耕灭茬、翻耕、深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耖田、起垄、做畦。1、浅耕灭茬:用旋耕机、灭茬犁等工具疏松表土、清除杂草、破碎根茬。2、翻耕:使用有壁犁翻转耕层、疏松土壤、翻埋肥料和杂草。3、深耕:用深松铲、凿形犁等工具疏松耕作层。4、耙地:用圆盘耙、钉齿耙等工具将土地耙平。5、耢地:用荆条、木框、柳条等材料制成耢(耱),然后拖擦地面,形成干土覆盖层。
一、整地的基本步骤
1、浅耕灭茬
(1)收获作物后,用旋耕机、灭茬犁、圆盘灭茬耙等工具疏松表土、清除杂草、破碎根茬,以提高翻耕与播种质量。
(2)在一年多熟地区,进行浅耕灭茬后可直接播种下茬作物,或直接进行翻耕。
2、翻耕
翻耕是整地作业的中心环节,该步骤要使用有壁犁翻转耕层、疏松土壤,同时翻埋肥料和残茬、杂草。
3、深耕
用深松铲、凿形犁等工具疏松耕作层,破除犁底层。
4、耙地
(1)翻耕后,用圆盘耙、钉齿耙等工具将土地耙平、耙深4-10厘米左右。
(2)耙地时可破碎土块、疏松表土、提高地温、平整地面,还能达到保水、灭草、掩埋肥料与根茬等作用。
5、耢地
耢地是我国北方旱区在耙地后或与其结合进行的作业,多用荆条、木框、柳条等材料制成耢(耱),然后拖擦地面,形成干土覆盖层,这样可起到平地、碎土、轻度镇压等作用,还能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量。
6、镇压
翻耕、耙地之后,用镇压器的重力作用适当压实土壤表层。
7、平地
(1)用平土器平整地面,以便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工作,此步骤对灌溉地区尤为重要。
(2)平地时可用机引或马拉平地器进行作业,结合耙地、耢地、镇压等步骤进行复式作业的效果更佳。
8、耖田
在水田中用耖进行表土耕作(播种前或插秧前进行),这样既能让耕耙后的稻田地面更为平整,又能进一步破碎土块、拌匀肥料,促使土肥相融。
9、起垄
在田间筑成高于地面的狭窄土垄,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排灌、提高地温、加厚耕作层、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
10、做畦
将作物种植小区用土埂、土沟、走道进行分隔,以便进行灌溉、排水。
二、整地的方法有几种
整地的方法主要有2种,即全面整地、局部整地。
1、全面整地
将造林地内的土壤全部翻垦一遍,主要在平坦地区使用。
2、局部整地
(1)带状整地
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中可采用水平阶、水平带状、撩壕、水平沟、反坡梯田等方式进行整地,在平坦地区可采用犁沟、高垄等方式进行整地。
(2)块状整地
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在山地中可使用块状、穴状、鱼鳞坑等方式进行整地,在平原地区可使用高台、坑状、块状等方式整地。
整地的解释
整地的解释
[soil preparation]
耕翻平整土地,为播种做 准备 详细解释 播种前一系列 土壤 耕作 措施 的总称。包括耕地、耙耱或开沟、做畦等。
词语分解
整的解释 整 ě 有 秩序 ,不乱:整齐。 整洁 。整然有序。 治理:整治。整改。整编。 整饬 (a.使有条理, 整顿 ;b.整齐,有条理)。整装待发。 修理,修饰:整形。整旧如新。 完全无缺,没有零头:整体。完整。 使人吃苦 地的解释 地 ì 人类生长活动的 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 之一 )。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 江河 、 湖泊 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 地主 。 地球上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