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簪的作用?
紫萼(Hosta ventricosa)
别名紫花玉簪,紫萼玉簪。高60~70厘米。根状茎粗壮,簇生须根。叶基生,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0~20厘米,宽6~13厘米,基部心形、圆形或近截形,先端近短尾状或急尖,边缘波状;具7~11对侧脉,叶柄长6~25厘米,边缘常下延呈翅状,叶柄沟槽浅。花葶高30~70厘米,其上具1~2枚无花苞片;总状花序顶生,具10~30朵花,花梗长1厘米,基部具1枚白色膜质苞片,苞片狭状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花小,淡紫色;白天开放,无香味,长约4~6厘米,单生于苞片内;花被裂片长椭圆形,长1~1.8厘米,宽约8毫米;雄蕊6,着生于花被筒的基部,稍伸出花被之外。蒴果近圆柱状,长约3厘米,直径约8毫米,具三棱。种子黑色,有光泽,具双胚和三胚现象。花期6~7月,果期8~9月。 原产中国、日本,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园林应用:紫萼叶色青翠而有光泽,叶脉弧形,花紫色,可作为观叶观花植物材料。园林中常用来布置花境,作为高30厘米以下的前排花卉;还可作林下地被植物;也是岩石园、建筑物蔽荫处重要的园林绿化种类,或盆栽观赏、作切花材料。
紫玉簪花语
紫玉兰花香味非常的特别,淡淡的、幽幽的、清清的一种似有似无的感觉。它不浓艳,即使紫色的神秘,也不能减少它给人的简单感。紫玉兰花花语是什么,你都了解吗?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紫玉簪简介
叶狭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钝圆或近楔形,具4-5对侧脉;叶柄长10-22厘米,最上部由于叶片稍下延而多少具狭翅,翅每侧宽1-2毫米。花葶高33-6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苞片近宽披针形,长7-10毫米,膜质;花单生,长约4厘米,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逐渐扩大,紫色;雄蕊稍伸出于花被管之外,完全离生。花期8-9月。
原产日本,有叶子具白边和不具白边的品种。我国北京和江西有栽培。
玉簪花的花语:恬静,宽和
玉簪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夏季到秋季开花,色白如玉(也有淡紫色的花),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紫玉簪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70厘米。根茎粗壮。单叶基生;柄长约25厘米;叶片卵形,长达16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稍作波状,基部楔形,其两侧下延几达柄之基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叶脉约7对,弧形,凸出而明显。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长约60厘米,花葶中部有叶状膜质苞片;总状花序,有短梗,长1厘米,梗基部有1斜卵形之苞片,绿色;花被6,淡紫色,钟形,长约1.7厘米,先端6裂,裂片成三角形;雄蕊6,花丝较花被稍长,药红紫色;子房无柄,长圆筒形,3室,花柱较花丝长,柱头头状。蒴果,筒形,两端尖,长约3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6月。果熟期8~9月。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亦有栽培。
根状茎粗壮,簇生须根,叶基生成丛状,叶片多为卵形,长10—20厘米、宽6—15厘米,具有7对弧形脉,边缘平或微有波状,叶柄长10—20厘米,较应用于壮。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高50厘米以上。总状花序,顶生数花,花淡紫色,长4—5厘米,花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果期8—9月(结实量很少)。
紫玉簪的治疗功效
紫萼 夏堇是同一种花吗
不是同一种花。
紫萼:又称紫玉簪、紫萼玉簪,别名白背三七、玉棠花,属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中国百合科玉簪属有3个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东、西南等地,东北南部有少量分布,日本也有分布。多于春,秋季分株繁殖,也可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紫萼为其中的一个种,花蓝紫色。耐寒、喜阴,忌强烈日光照射;用作林下地被植物。叶基生,卵形至卵圆形。花葶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花紫色或淡紫色,花期6~7月。蒴果圆柱形,果期8~9月。
夏堇:为玄参科植物蓝猪耳,为喜光植物,能耐荫,不耐寒,能自播,喜土壤排水良好。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株高15—30厘米,株形整齐而紧密。花腋生或顶生总状花序,花色有紫青色、桃红色、兰紫、深桃红色及紫色等,种子细小。方茎,分枝多,呈披散状。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为叶长之半,秋季叶色变红。花在茎上部顶生或腋生(2-3朵不成花序),唇形花冠,花萼膨大,萼筒上有5条棱状翼。花蓝色,花冠杂色(上唇淡雪青,下唇堇紫色,喉部有黄色)。
开紫色花的植物叫什么?
应该是紫玉簪。
紫玉簪(学名: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又名紫萼,百合科玉簪属植物。根状茎粗,叶卵圆形,极少叶片基部下延呈楔形,具7-11对侧脉;花葶高具10-30朵花;苞片矩圆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花单生,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骤然作近漏斗状扩大,紫红色;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离生。蒴果圆柱状,有三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产中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生于林下、草坡或路旁,海拔500-2400米。各地常见栽培,供观赏。内用治胃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虫蛇咬伤和痈肿疗疮。
紫玉簪怎么种
紫玉簪是优良的耐阴花卉。除观赏外,紫玉簪全草有治疗胃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等作用。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了紫玉簪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玉簪种植方法
一、繁殖
(一)分株 一般用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在4~5月或10~1l月进行。分株时,一般选择二三年生老根上萌发的植株。以3个芽为一新植株,选好分割点,用利刀切割。将分株后的紫玉簪浸在1000倍液的普力克消毒液中进行消毒,15分钟后取出,阴干,准备栽植。
(二)整地 首先将栽培地翻耕,深度15~20厘米,除净石块、树根等杂物,然后施入适量充分腐熟的服肥于地表,再把细、把平。
(三)移栽 将切割并消毒后的新植株按株距10~15厘米、行距15厘米进行栽植。浇透水,隔2~3天再浇1次。紫玉簪移栽后极易成活,见效快,移栽后2年数量可增加1~2倍。
二、栽培管理
紫玉簪喜温暖、湿润性气候,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囊力和耐寒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质均能良好地生长。4月上中旬返青,9月下旬至10月初进入枯萎期,生育期175~185天。栽植时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士最为适宜。紫玉簪在早春萌发前和开花前需施肥,使叶片繁茂,增加朵数。春季返青前和入冬前需浇透水,生长期要及时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水,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
三、常见病虫害
常见病害有白绢病、炭瘟病等。
紫玉簪的简介
紫玉簪(学名: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又名紫萼,百合科玉簪属植物。根状茎粗,叶卵圆形,极少叶片基部下延呈楔形,具7-11对侧脉;花葶高具10-30朵花;苞片矩圆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花单生,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骤然作近漏斗状扩大,紫红色;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离生。蒴果圆柱状,有三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林下、草坡或路旁,海拔500-2400米。各地常见栽培,供观赏。
紫玉簪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70厘米。根茎粗壮。单叶基生;柄长约25厘米;叶片卵形,长达16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稍作波状,基部楔形,其两侧下延几达柄之基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叶脉约7对,弧形,凸出而明显。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长约60厘米,花葶中部有叶状膜质苞片;总状花序,有短梗,长1厘米,梗基部有1斜卵形之苞片,绿色;花被6,淡紫色,钟形,长约1.7厘米,先端6裂,裂片成三角形;雄蕊6,花丝较花被稍长,药红紫色;子房无柄,长圆筒形,3室,花柱较花丝长,柱头头状。蒴果,筒形,两端尖,长约3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6月。果熟期8~9月。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亦有栽培。
紫萼的介绍
紫萼的介绍:
又称紫玉簪、紫萼玉簪,别名白背三七、玉棠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东、西南等地,东北南部有少量分布。紫萼,花蓝紫色。耐寒、喜阴,忌强烈日光照射;用作林下地被植物。叶基生,卵形至卵圆形。花葶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花紫色或淡紫色,花期6~7月。蒴果圆柱形,果期8~9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