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门的分类地位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是植物界的1门,既是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它们有胚珠(不同于蕨类植物门),但心皮不包成子房,且胚珠裸露,胚乳(即雌性原叶体)在受精前已形成(不同于被子植物门)。
生态分布
裸子植物广布于南北半球,尤以北半球更为广泛,从低海拔至高海拔、从低纬度至高纬度几乎都有分布。裸子植物的科、属、种数虽远比被子植物为少,但森林覆盖面积却大致相等。在高纬度及高海拔气候温凉至寒冷的地区,几乎都是某些裸子植物形成的单纯林或组成的混交林。各类裸子植物的分布为:苏铁科(Cycad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和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除其模式属(即苏铁属、罗汉松属、南洋杉属)的少数种分布于北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外,其他属种均产南半球;银杏原产中国,现广泛栽于北半球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松科(Pinaceae)除松属(Pinus)的少数种分布于南半球外,其他属种均产北半球,其中油杉属、金钱松属、黄杉属、雪松属、银杉属、以及松属和铁杉属的部分种类分布于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地带,随着纬度或海拔的升高,逐渐被耐寒、喜温凉冷湿的少数松树、铁杉及落叶松属、云杉属和冷杉属树种所代替;杉科除单型属密叶杉属产澳大利亚外,其他属种均分布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柏科分布于南北半球;三尖杉科分布于东亚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红豆杉科除澳洲红豆杉属产新喀里多尼亚外,其他属种均分布于北半球亚热带及温带;麻黄科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高山;买麻藤科分布于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单型科百岁兰科分布于安哥拉及非洲热带东南部。
进化演化
较多的学者认为裸子植物是由前裸子植物(Progymnospermae)和种子蕨(Pteridospermopsida,即苏铁蕨Cycadofilicopsida)演化而来。真蕨类(Filicopsida)与前裸子植物可能共同起源于裸蕨类(Psilophyta),而种子蕨类与其他裸子植物又平行起源于前裸子植物。科达类(Cordaitopsida)可能起源于前裸子植物,而本内苏铁类(Bennettitopsida,即拟苏铁类Cycadeoideopsida)可能起源于种子蕨类的皱叶羊齿类(Lyginopteridatae),苏铁类(Gycadopsida)与皱叶羊齿类亲缘关系密切。银杏类(Ginkgopsida)与苛得狄类可能有共同的起源,它们可能是由前裸子植物的同一个分枝中演化出来,或一开始就彼此独立演化成两个平行分枝。松杉类(Coniferopsida)与苛得狄类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盖子植物(Chlamydospermopsida)是极特殊的类群,因缺乏古植物学资料,未见有阐明其起源与演化的报道。
分类地位
裸子植物 在地球环境大变迁时大批先后灭绝,现幸存的只有八百多种,其中中国占三百多种。裸子植物在高等植物中常作为一个自然类群,其分类单位为门、亚门或纲,包括已灭绝的类群,如种子蕨、开通(Cayoniopsida)、舌羊齿(Giossopteridopsida)、五柱木(Pentaxyopsida)、本内苏铁、科达等,以及现代生存的类群(如苏铁、银杏、松杉、盖子植物等)。在裸子植物分类系统中(如R·皮尔格1926,G·张伯伦1935,D·A·约翰森1951,A·Л·塔赫塔江1953,R·皮尔格和H·梅尔希奥1954,W ·齐默尔曼1959,郑万钧1978等),对现存的各类裸子植物有以下分歧意见:①将银杏置于苏铁纲中与苏铁并列,或置于松杉纲中与松杉并列,或银杏、苏铁、松杉均并列为纲。这是以银杏营养体的结构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作比较研究,所强调的性状不同而得出的不同结论。②将红豆杉科置于松杉纲中或单独成纲,与苏铁、银杏、松杉和盖子植物并列。这是对红豆杉科具有单一的顶生胚珠作不同解释而得出的两种绝然不同的意见。③松杉纲(目)所含各科是否根据雌球花形成球果与否而归为两个亚纲(或亚目)。
应用范围
裸子植物除少数类群(如买麻藤属及松科的一些属)外,均具有双黄酮类化合物,常见的有穗花杉双黄酮、西阿多黄素、银杏黄素、枯黄素、榧黄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则普遍存在,常见的有懈皮素、山奈酚和杨梅树皮素等。生物碱仅在三尖杉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中存在,可供药用。苏铁科、红豆杉科和罗汉松科的部分属种可供观赏,其他种类多为高大乔木,其树干通直,出材率高,材质较优良,供建筑、家具及工业用材,占世界木材供应量的50%以上;部分树种可割制松香和提取松节油;少数树种的种子可食;部分树种为速生造林树种或园林绿化树种;生于江河上游的为水源林;生于高山陡坡的可防止雨水冲刷。
植物有哪些门 植有哪些门?比如: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
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门.
1. 裸藻门Euglenophyta
2. 绿藻门Chlorophyta
3. 轮藻门Charophyta
4. 金藻门Chrysophyta
5. 甲藻门Pyrrophyta 藻类
6. 褐藻门Phaeophyta (spore plant)
7. 红藻门Rhodophyta
8. 蓝藻门Cyanophyta
9. 细菌门Bacteriophyta
10. 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 真菌门Eumycophyta
12. 地衣门Lichens
1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seed plant)
15.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6.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裸子植物门特征性化学成分是
裸子植物门特征性化学成分是双黄铜。
双黄酮类是裸子植物特有的成分(除蕨类外),其它有生物碱类、树脂、挥发油、有机酸等。裸子植物,植物界的1门,既是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该类植物主要特征为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具有颈卵器,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具多胚现象。
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很发达,而且大多为乔木,一部分为灌木或木质藤本,无草本。
2、裸子植物的花为单性,无花被,少数高等者仅具假花被。
3、裸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大多具管胞,仅在高级种类中具导管,次生韧皮部中仅具筛胞,无筛管和伴胞。
4、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后期形成花粉管,直接将精子输送至颈卵器,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
5、裸子植物的胚珠及其在受精后发育成的种子均裸露,外无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实。
扩展资料
裸子植物起源于既有真蕨类特征,又有裸子植物特征的植物,即前裸子植物,其中包括古羊齿类和戟枝蕨类。古羊齿类生活在4亿多年前的晚泥盆世,主茎有1.6米粗、35米高。戟枝蕨类生活在中泥盆世到晚泥盆世,有主茎和枝系之分,可高达10多米。
在晚泥盆世,由前裸子植物进化出一支乔木状的植物。它的叶子大多是典型蕨叶型的羽状复叶,但是却有种子,因此被称为种子蕨。种子蕨虽然有了种子,但却没有胚;虽然有了花粉粒,但是还没有花粉管,也就没有花。
裸子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在此之前出现的藻类和蕨类则都是以孢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裸子植物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用种子繁殖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裸子植物
常见的10种裸子植物有哪些
常见的10种裸子植物有:松树、马尾松、柏木、落叶松、榧树、红豆杉、水杉、银杉、苏铁、罗汉松。
1、落叶松株型高大,长度可以达到35米左右,幼树树皮呈深褐色,枝干斜展或者近平展,树冠为卵状圆锥形,并且落叶松的芽鳞为暗褐色,形状呈球圆形。
2、松树属于裸子植物门,矮小的乔木,普通高度在15-75米,很多数的是灌木外形。下面的分枝比拟的粗大衰弱,会出现平直或许稍微往下曲折的模样,树冠看起来也是疏松不松散。分类浩瀚,道路边多有栽种,也可被制成盆景摆在家中欣赏。
3、红豆杉是裸子植物门,红豆杉属的一种植物,植株的主根不明显,侧根较为发达,叶片呈螺旋状着生,木材的纹理均匀、结构细致,非常适合作为家具、器材等用材。
4、马尾松是裸子植物门,松科的植物,植株可高达45米,枝条平展或斜展,植株的针叶细柔微扭曲,球果卵圆形,多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
5、银杉是裸子植物门,松科的植物,植株可高达10-20米,枝条为黄褐色,叶片排列较为密集,球果为暗褐色,多生长在海拔940米以上的局部山区。
6、柏木是柏木属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2米;树皮淡褐灰色,小枝细长下垂,绿色,较老的小枝圆柱形,暗褐紫色,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球果圆球形,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熟时淡褐色,有光泽,花期3-5月。
7、榧树为红豆杉科榧树属下的一个种,别名香榧、野榧、羊角榧、榧子,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5m,胸径2m。分布于中国江苏、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浙江、贵州、辽宁、山东等地。
8、水杉是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叶线形,交互对生,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长1-1.7厘米,下面两侧有4-8条气孔线。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材质轻软,可供建筑、板料、造纸等用;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9、苏铁,俗称“铁树”,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名之。又名凤尾蕉、避火蕉、凤尾松,多种植在南方,现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10、罗汉松别名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0m,胸径达60cm。罗汉松分布于中国多省区、日本也有分布。材质细致均匀,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农具等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