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米,日本的大米,欧洲的大米,你知道哪里的大米最贵吗?
人是铁饭是钢,食以米为本。在我国做为世界最大的大米种植国和消费的国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球上“最珍贵最顶尖”的大米,并不是在日本,并不是在美国,而是我们中国。
稻米,其实就是全球性主食,有很多人认为仅有亚洲人才会吃大米,实际上欧洲地域也是有两国,非常喜欢吃米饭。下面来比照中国的大米、日本的大米和欧洲的大米,看这三个地方的大米究竟有什么不同,不同类型的大米价格不一样,看一下哪一种大米的价格最大。
中国的大米,有一句俗话“南盘锦,北五常”。辽宁的盘锦大米和黑龙江的五常大米,能够被称作中国比较好的稻米,尤其是五常大米,在纪实片《舌尖》被界定为“中国比较好的水稻”。五常大米是长粒梗米,蒸出来的白米饭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其它中国稻米最大的区别是,五常大米能煮出亮晶晶的米油,并且可以做到空碗不挂米粒。
辽宁的盘锦大米,都是中国老牌大米产地。由于鸡西市这地方有“稻蟹并存”的特征,因此盘锦大米好像总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蟹的鲜香。鸡西市大米的营养极其丰富多彩,因为土壤层带有大分子物质、矿物、盐份,因此长出的盘锦大米营养高,吃着香甜可口。听说许多日本农牧业都是在鸡西市定好田地,并进口的盘锦大米。
日本的大米不可小觑,最有名的便是越光米。越光米的小米粒外观设计圆滑,色调雪白透亮,熬成白米饭后很有嚼劲,弹力强,粘性高,但有一个缺陷,便是蛋白含量非常低,仅有6%-7%前后。越光米在日本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呢?在日本来看,高端寿司店高级怀石料理,应用的大米一定是越光米,乃至洗米水都一定要纯净水。
日本的大米为什么这么著名?不但在日本当地人确实是最有价值自豪和骄傲的农业产品,在所有亚洲,甚至全球全是稻米中数一数二的精典。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水稻田业一直是日本农牧业最关心的产业链,持续改进进化稻米,近些年也要用专用设备来验证大米的营养价值,鉴定成绩,85分以上稻米才会被称之为高品质米,做到A级别。许多种植水稻农民多以这一目标勤奋。
欧洲的大米,最经常出现在了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俩我国。由于意大利有一道著名特色美食叫Risotto,即意大利炖饭,应用的大米必须要有奶油香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除开制成Risotto之外,还能够被用来做成甜品。Risotto吃起来浓厚浓稠,添加的大骨汤务必被稻米吸附,但小米粒不容易酥烂,米外界绵软,内部结构还保存有一点硬芯,吃着才美味可口。
西班牙的海鲜烩饭,大名鼎鼎。应用的大米要比意大利的大米还小更硬,吸水能力更强,那样制做海鲜烩饭时,才能把海鲜的鲜香消化吸收进稻米里。因为烩饭会一次性把大骨汤添加白米饭中,不可以拌和,因此蒸好的烩饭下一层有一层馍片。这一层馍片是烩饭的真谛,吃着又香又脆。
说到这里,你了解哪个地方的大米价格最贵吗?依据价钱来看,日本的越光米价钱最大,可以卖到8人民币/斤,欧洲大米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而我们国家的五常大米要比盘锦大米的价钱更高一些。
水稻是哪个朝代引进到我国
水稻原产中国,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从北宋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正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与小麦农业一同衰落的中华文明也在水稻农业中重获生机。
水稻是一种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20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4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这对于因为粮食危机不断陷入动乱的古代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比起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的小麦来说,大大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
扩展资料
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已达一百六、七十处。时间在万年以上的就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其中在江西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的稻作遗存。
而且在其不远的东乡县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还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江苏、湖南等地距今6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与灌溉的水沟,这些都为中国为亚洲栽培稻起源地的说法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稻米一直就是中国南方人民的主食。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由最初落后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耨,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中国的水稻栽培直接影响到周边其他国家稻作的发展。2000余年前,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越人把水稻栽培带到今日本九州一带,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
东汉时,九真(今越南北部)太守任延将内地的耕犁技术传到他所辖的地区,影响到邻近的交土(同交趾)、象林(越南中部)等地的水田耕作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水稻历史
1.水稻的历史有多久了
* 水稻历史资料 *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2.我国水稻种植有多少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著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穬粟实也.像禾实之形.」,后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无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学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亚洲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
3.稻米的历史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对于许多人来说,稻米是每天都会食用的主食。在近代科学改良小麦品种之前,水稻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农作物。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稻的栽培和驯化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是最早开始人工栽培稻的国家之一。
多年来,经过科学家不断选种培育,我国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市场上的稻米品种繁多,近来又出现不少功能性大米,包括有色大米、营养强化米等。这些稻米与我们平时食用的普通大米有什么区别?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益处?就此我们采访了多年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董彦君教授。
董彦君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遗传研究所所长
稻米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
董教授介绍,我们平时食用稻米主要为了利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而淀粉是稻米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它们在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活性方面有很大差异。支链淀粉具有支链结构,分子量比较大,在水中加热时会形成高黏度的溶液,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固剂。直链淀粉常用作脱水水果或蜜饯的保护层,以防止它们黏在一起。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差异是区分稻米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下文会做详细介绍。
前面提到,稻米一般依照其中的淀粉成分来分类,即直链淀
4.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如何
水稻是世界上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的重要作物。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14602.9万公顷,平均单产为3.968吨/公顷,总产579443千吨。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
据对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距今大约已有670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盛行用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
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左右,在商品粮中占50%以上。
我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5.水稻和小麦的历史
* 水稻历史资料 *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认为中国是水稻起源国,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史,但印度、泰国有异议。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
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为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造田、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传说顺治皇帝对水稻种植有大的推广,将水稻推广到长城附近,并且产量提高,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
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大跃进时,全国各地每个乡村都开始试验种植水稻,虽都有成功,奈何水利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 目前国际公认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大约四千多年前通过新疆引入我国。中国小麦发现最早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楼兰,就是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材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在南方种植发展还是得于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南方麦需求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到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麦我们长说就是小麦,当然还有其他麦类,比如说大麦。燕麦,古代欧洲人吃麦主要还是吃大麦,只到16世纪后被小麦代替。现在大麦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这种世界级别饮料。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到5斤啤酒。
真正小麦高产是有电、柴油机普及后,再加上农药、化肥、育种等技术提高使产量猛增。
6.我国水稻种植有多少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
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著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穬粟实也。像禾实之形。」,后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
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无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学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亚洲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
7.水稻的历史有多久了
*水稻历史资料*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中国水稻亩产最高多少斤,主产区在哪里
;
回答
目前中国水稻亩产最高达到了1026.7公斤。在2013年时,试验田产量已达每亩988.1公斤,离1000公斤只差一点。水稻亩产量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气候条件而产生差异,南方地区一般是种植杂交稻。水稻作为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品类包括:籼稻、粳稻、早稻、中稻、晚稻等。
一、中国水稻亩产最高多少斤
1、目前中国水稻亩产量最高是1026.7公斤。在2013年时,试验田的产量已经达到每亩988.1公斤,离1000公斤这个大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虽然中国水稻的产量已经很高,但是理水稻产量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最高每亩可达1500公斤左右。
2、水稻亩产量会产生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一般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杂交稻,亩产量有800公斤以上,但有时同一品种在不同地方种植产量差异也较大。
3、水稻作为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品种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品种有:籼稻、粳稻、早稻、中稻、晚稻、非糯稻、糯稻、旱稻水稻、人工稻、懒人稻、巨型稻、海水稻等,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条件选择比较适宜的品种。
二、中国水稻主产区在哪里
1、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是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 华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以及低洼地区; 西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是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2、水稻属于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它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目前在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非洲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除了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水稻分布。
3、水稻的产量会因为产区、品种、环境、气候和种植方法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但是一般情况下高产田的水稻亩产量在500-600公斤左右,低产田水稻亩产量在300-350公斤左右。
我国水稻种植区分布在哪里
根据水稻种植区域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中国稻区可以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南方3个稻作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3.6%,稻作区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可分为9个亚区;北方3个稻作区虽然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左右,但稻作区跨度很大,包括7个明显不同的稻作亚区。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南,为我国最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自治区)的南部和台湾、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稻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51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7%。本区水热资源丰富,稻作生长季260~365天,≥10℃的积温5800~9300℃,日照时数1000~18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2000毫米,稻作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种植制度是以双季籼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实行与甘蔗、花生、薯类、豆类等作物当年或隔年的水旱轮作。部分地区热带气候特征明显,实行双季稻与甘薯、大豆等旱作物轮作。稻作复种指数较高。
本区分3个亚区: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和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2)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山脉,北毗秦岭、淮河。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18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1%。本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生长季210~260天,≥10℃的积温4500~6500℃,日照时数700~15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1600毫米。稻作土壤在平原地区多为冲积土、沉积土和鳝血土,在丘陵山地多为红壤、黄壤和棕壤。本区双、单季稻并存,籼、粳、糯稻均有,杂交籼稻占本区稻作面积的55%以上。在20世纪60~80年代,本区双季稻占全国稻作面积的45%以上,其中,浙江、江西、湖南省的双季稻占稻作面积的80%~90%。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双季早稻米质不佳等原因,本区的双季早稻面积锐减,使本区稻作面积从80年代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8%下降到目前的61%。尽管如此,本区稻米生产的丰歉,对全国粮食形势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历来都是中国著名的稻米产区。耕作制度为双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并存。长江以南多为单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双季稻面积比重大,长江以北多为单季稻两熟制或两年五熟制,双季稻面积比重较小。四川盆地和陕西南川道盆地的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稻。
本区分3个亚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和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的部分或大部分,属亚热带高原型湿热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貌、地形复杂。稻田在山间盆地、山原坝地、梯田、垄瘠都有分布,高至海拔2700米以上,低至160米以下,立体农业特点非常显著。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24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8%。稻作生长季180~260天,≥10℃的积温2900~8000℃,日照时数800~1500小时,稻作生长期降雨量500~1400毫米。稻作土壤多为红壤、红棕壤、黄壤和黄棕壤等。本区稻作籼粳并存,以单季稻两熟制为主,旱稻有一定面积,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有双季稻种植或杂交中稻后养留再生稻。冬水田和冬坑田一年只种一熟中稻。本区病虫害种类多,为害严重。
本区分3个亚区: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和青藏高原河谷单季稻亚区。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北京、天津、山东省(市)全部,河北、河南省大部,山西、陕西、江苏和安徽省一部分,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较高,但春、秋季温度较低,稻作生长季较短。常年稻作面积约12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4%。本区稻作生长期≥10℃积温4000~5000℃,年日照数2000~3000小时,年降雨量580~1000毫米,但季节间分布不均,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稻作土壤多为黄潮土、盐碱土、棕壤和黑黏土。本区以单季粳稻为主。华北北部平原一年一熟稻或一年一季稻两熟或两年三熟搭配种植;黄淮海平原普遍一年一季稻两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渠井和地下水,雨水少、灌溉水少的旱地种植有旱稻。本区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水稻生育后期易受低温危害。水源不足、盐碱地面积大,是本区发展水稻的障碍因素。
本区分2个亚区: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和黄淮海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龙江及吉林省全部、辽宁省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地区、哲里木盟中部的西巡河灌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属寒温带—暖温带、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温热湿润,冬季酷寒漫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0℃,≥10℃积温2000~3700℃,年日照时数2200~3100小时,年降雨量350~1100毫米。光照充足,但昼夜温差大,稻作生长期短。土壤多为肥沃、深厚的黑泥土、草甸土、棕壤以及盐碱土。本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于发展稻田机械化。耕作制度为一年一季稻,部分国有农场推行水稻与旱作物或绿肥隔年轮作。最北部的黑龙江省稻区,粳稻品质十分优良,近20年由于大力发展灌溉系统,稻作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157万公顷,成为中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冷害是本区稻作的主要问题。
本区分2个亚区: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和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包括新疆、宁夏自治区的全部,甘肃、内蒙古和山西省(自治区)的大部,青海省的北部和日月山以东部分,陕西、河北省的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东部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西部属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本区虽幅员广阔,但常年稻作面积仅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光热资源丰富,但干燥少雨,气温变化大,无霜期160~200天,年日照时数2600~3300小时,≥10℃积温3450~3700℃,年降雨量仅150~200毫米。稻田土壤较瘠薄,多为灰漠土、草甸土、粉沙土、灌淤土及盐碱土。稻区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伊犁河谷、喀什三角洲、昆仑山北坡。本区出产的稻米品种优良。种植制度为一年一季稻,部分地方有隔年水旱轮作,南疆水肥和劳畜力条件好的地方,有麦稻一年两熟。
本区分3个亚区:北疆盆地早熟亚区、南疆盆地中熟亚区和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
水稻的特征、作用、用途是什么?
水稻(学名:Oryza sativa)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简单来说也可以说是稻。
形态特征:
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毫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
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
营养价值:
水稻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用途:
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
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糠醛。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等。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其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巴西、韩国、菲律宾和美国。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
秋天的稻谷作文四百字左右
秋天的稻谷十一国庆节快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湘阴去看爷爷奶奶.这时秋天到了,大地进入了秋色,书叶慢慢变黄了,或如一个美丽的少女已经变成了一个年过中年的老太太,失过了原本树叶的光彩.不只树叶进入了秋色,还有一样东西也进入了秋色.稻谷!这个熟悉的名子,人们生活离不开它,它是人们的粮食,这些粮食就是生命的保证呀!它来了,秋天已经来了, 稻谷黄了,它的黄和树叶的黄不同.叶子黄了是代表一个美好的生命即将不停在,而稻谷黄了代表一个.一群.一堆的生命即将为人类做出贡献.稻谷是农民伯伯用一年的辛苦换来的,是他们用:劳动时的汗水;受伤时的血;起早贪黑的时间给换来的.每一粒稻谷都包乏着许许多多的东西,让人们感慨万分.最美丽的要为稻谷了,站在房屋上眺望田野,许许多多稻谷在一切,远远望去是十分美,美得当我发现这一处美景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十分开心.看!它门多么像一群黄鱼的士兵呀!坚强的站在那风一吹,它们就连忙飘动了起来,多么像一个接受到信息的小士兵呀!这就是秋天的稻谷.
以“田野里的稻子”写一篇作文
收割稻谷“收割稻谷了!收割稻谷了!”稻谷们在稻田里面高呼着。
于是,我们就下田去收割稻谷了。
太阳当空照,午饭刚刚吃过,我就和爷爷奶奶去田里面了。
田里的泥土非常硬。
金黄色的稻穗在微风中跳起了摇摆舞。
我看着看着完全陶醉在这一片迷人的景色中了。
“快点,快点!”我惊醒过来,只看见爷爷奶奶在说着什么话。
我凑上去说:“你们在说什么?能够跟我说说吗?” “当然可以,我们在说怎么割。
”于是,我们很快就商量好了收割的办法。
割稻开始了。
“嚓嚓嚓”,一会儿工夫他们两人就跟我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我加快了动作追赶他们。
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我割了半行,他们已经割了两行。
又割了一会儿,我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淌,眼睛里都流进了汗水,难受极了。
我的衣服也湿透了。
我正想直一直腰,歇口气休息一下,爷爷却回过头来说:“小红,加油!要坚持呀!”我顾不上拿毛巾来擦汗水了,举起沾了泥巴的脏手就往脸上抹。
然后,我继续割稻。
我使劲割着。
这时,我真恨自己为什么动作这么慢。
看爷爷奶奶的动作多么熟练啊!等我割好了一行,他们早已割好了四行。
休息了,奶奶望着我笑了起来,说:“你看你,都成大花猫了!”说着奶奶拿出毛巾替我擦去汗水和泥渍。
傍晚,我们割完了稻谷回家去了。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经历了一次劳动的磨练,真正体会到了勤劳的可贵。
关于割稻谷的作文300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硕果累累,农民伯伯忙得不可开交,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今天我来到爷爷奶奶家割稻子.来到了稻田,只见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一根根稻子向我点头哈腰,田野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欢声笑语.割稻子需要用镰刀,因为我力气小,割稻子不够用力,我选了割草的镰刀.开工之前,爷爷奶奶和我打赌:谁割的最快,谁赢了,谁休息;谁输了,下一片田让他承包.我知道我都没割过,脸气得像只番茄.心想:这不明摆着让我输吗?让我割这么多,到猴年马月也割不完,稻子不全部枯了吗?但我也只好勉强答应.比赛正式开始!只见奶奶那娴熟的动作,眨眼间,割了许多稻子.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不好,爷爷也比我的能力高很多.我戴上手套,抓起了一根根金灿灿的稻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使劲割.一番努力过后,抬头一看,胜利朝着爷爷奶奶在招手.他们谈笑风生,不慌不忙地朝终点走去.我也在埋头苦干,热得满头大汗,真是辛苦.镰刀掉在地里了,我不割了,我认输.我对奶奶撒娇道:“我有特殊原因嘛!我是个小孩,不能去干!”奶奶笑着说:“我之前好像没有说要你割稻子,儿童不参加此活动!”我笑了,爷爷奶奶也笑了.同学们,一粒粒粮食是农民们用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它们像金子一样宝贵.粮食来之不易,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它们吧!伤逝8mWf 2014-09-19?问老师
写外公背稻谷的作文开头
我吃这饭粒,忽然想起了我在国庆节割稻谷的趣事。
经过那件事,我亲身体验到了农民们干农活的艰辛。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太阳刺得使人睁不开眼,许多人都躲在屋子里休息。
但就在这个时候,外公外婆一些人却要去稻田里收割稻子,我惊讶不已,不过好奇心胜过了我的惊讶,于是,我也跟着去了。
我们走在半路上,太阳烤的我直冒烟。
不一会,我们到了田里。
放眼望去,稻田里一片金黄,经过太阳的照射,稻田犹如一片金黄的海洋,在巍峨的高山中,显得金光闪闪,美丽极了!外婆分给我一把小镰刀。
可是,我对镰刀去有些生疏,妹妹开出了我的心事。
给我做起了示范。
不到一会儿,我学回了。
我弓着腰,弯着背,左手拿着镰刀,右手抓住稻谷地下的跟,往中间一用力,“咔嚓”一下,断了。
我高兴地自夸道:“我也不怎么笨嘛!”说玩,我拿起镰刀,迅速而又敏捷地干起活来。
只见一会儿功夫,我“承包”了一大片稻田。
可是,由于 *** 得太卖力了,大拇指上磨起了一个大水泡,害得我只喊疼。
这是额哦童年最深的记忆。
那次,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滋味了,从那以后,我不会浪费饭碗中的一粒粒米了。
家乡的水稻作文怎么写
在我的故乡——河北,人人都爱吃粗粮,所以人人看起来都倍健康,倍儿壮.人们常吃的五谷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在这些粗粮中,我最爱的还是玉米.在我们老家,还有人把玉米称为“丰收之王”,并把一串串大玉米棒子挂在屋檐下.人们还常常把玉米粒晒在门口,一些可以拿去喂鸡,一些晒干的玉米还可以粒磨成粉,做成玉米面饼和玉米粥,或是酿成玉米酒……玉米不仅作用多,而且还很好吃呢!只要把玉米摘下来,剥下玉米粒,磨成玉米粉,放些酵母,最后放进蒸锅,蒸熟后就可以吃了.金黄色的外表又酥又脆,有淡淡的玉米香味,喷香四溢,有着甜甜的味道.玉米粥的味道也非常好呢.只要奶奶一端上玉米面饼,我都会第一个跑上去,一手一个塞进嘴里,还没开始吃饭呢,我就先吃饱了.玉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比大米高四倍,特别耐饥,老人吃了会降血脂,降血糖.所以我们那边的老人都特健康,特长寿.甜玉米里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有些物质可利于小孩生长,所以我们那边的小孩个个长得很强壮.玉米养育了我故乡一代又一代人,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爱故乡的玉米
我帮别人收稻谷的作文要四百个字
平日我们所承受的恩泽有多大,我们往往都忽略了,似乎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忘了感恩。
想想看:地,若是没有水的滋润,就不能耕作;地,若是没有农民耕作,就不会有丰收。
生活中,时常可见人们为了土地问题而闹出风波。
这不,前天我就在村口遇见过。
在几亩田地里站着十来个人,大人们围成一个圈子,比手画脚的像是在讨论些什么似的,而小孩子则无忧无虑的追赶玩耍着。
一看就知这帮人是一家子,他们就是村里小有名气的“长寿之家”。
村里人很少能看见这家子四代同堂的景象,也因此不免被人猜测。
后来听村里人说,是为了家里那几亩田地的事。
前些日子,在外地做生意的几个兄弟突然回来了,说是回来看望家中的祖父,这只是在做表面功夫。
村里人谁不晓得,当初这几个人嫌这里穷,没发展,背着长辈的阻挡硬是出村。
这会儿又突然回来,铁定没啥好事。
你看,这不被说个正着。
至从他们回来,这家子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还时常开个家会什么的。
瞧!这
超级稻子作文不消息的350字
近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第四期杂交水稻攻关计划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那么,就让我围绕着超级稻来谈一谈。
1、超级稻产量增加进度喜人 所谓“超级稻”,就是在产量、质量、对于害虫的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品种的水稻。
1996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开始实施。
2000年,超级杂交稻成功实现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2011年则实现了百亩亩产超过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实现的亩产988.1公斤,刷新了新的世界记录,已经接近2015年达到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
2、虽有超级稻,但全国稻谷产量无显著增加 超级稻在袁隆平爷爷领衔的科研团队的实验下,产量增加的进度让人可喜可贺。
按理说全国稻谷的产量应该有显著地增加才对。
但是,实际上据统计,在1990年全国稻谷产量就达到了18933万吨,随后在1997年达到20073万吨的高峰。
此后,在超级稻计划实行期间,全国稻谷产量却曾出现过显著下滑,于2003年降低至16065万吨,然后才逐渐回升。
到2011年,才重新回到了20000万吨的水平。
到2012年时,稻谷连全国最大粮食作物的头衔也被玉米取代。
3、超级稻与常规稻相比无明显优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说超级稻没有新闻上说得那么优良。
也不是因为超级稻没有推广出去,没有被农民们所知。
而是因为,超级稻虽然是优良的种子,但是如果没有肥沃的田地,良好的种植方法,与常规的水稻相比并无太大的优势。
据记载,2010年基于湖南、浙江两省565 户稻农的一份生产调查显示,超级稻在每亩产量、对于病害的抗性上优于常规稻,而且在亩净产值与纯利润上比常规稻略有优势。
但是由于超级稻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其成本高,而利润率却低于常规稻。
虽然超级稻的种植虽然能节省农药,但在种子、肥料、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却要大于常规稻。
4、经济利益比产量更重要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有很多人会不理解,不是总有人说粮食危机吗?不是有些国家还在闹饥荒吗?国际不是极为重视粮食吗?那为什么产量不是最重要的呢? 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所谓粮食危机,从来都不是指世界粮食的产量不够人类的需求。
实际上,最近这些年世界的粮食储备、供应、消费总量都保持着稳定的状态。
粮食危机是因为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群没有前来购买食物,说到底还是分配的问题。
在现代农业,粮食生产作为它之内的范畴,已经变成是一种商业行为。
不再是考虑产量了,而是考虑到其中能带来的经济利益。
最通俗易懂的道理就是“谷贱伤农”,如果粮食生产得太多,不但不会得到更多的利益,稻谷的价格还会降价,而且卖不出去堆积起来的粮食还会浪费掉。
种植稻谷所带来的利益还比不过外出打工,因为这个,做农民的人就少。
而且常规稻已经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了,超级稻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市场了。
5、与超级稻相比,美国的“超级玉米”如何? 与中国的超级稻相比,源自美国的杂交玉米是如何占领中国市场的呢?靠的是什么呢?这款名为“先玉335”的杂交玉米不是因为其单位产量高,而是因为其性能优良,并且对茎腐病、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有一定抗性,最重要是有一个独特优势——籽粒脱水快,收割后很快干燥,这就解决了粮食收购商以往最头疼的易发霉、难储运问题,以至于收购时每公斤情愿多出几分钱。
美国的“先玉335”之所以能够占据中国市场,关键在于其商业化育种的体系,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而中国的超级稻,是由科研人员研发的,他们更注重科研成果,而不关心是否能带来市场利益。
6、超级稻之我思 1.我认为,超级稻以后的方向,不应该只注重产量,而应该更重视性能,被国际市场所认可。
如论点4所示,光有高产量,而没有经济利益的话,市场是无法认可超级稻的。
袁隆平院士在一开始就为杂交稻戴上的“产量光环”,使得媒体、民众往往只关心产量,反而对超级稻的品质、性能等方面知之甚少。
事实上,没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平常吃的米饭是超级稻还是常规稻。
2.我认为,目前中国稻米品质整体仍然较差,还不能满足大中城市居民对优质大为主的需求。
目前我国尤其是南方水稻生产,高档优质米品种奇缺,限制了优质大米品牌的创建。
此外,我国大米加工水平普遍较低,规格不全,不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稻米的出口比起十年前,处于萎缩的状态,而且依赖于少数国家。
比起泰国香米等国际品牌,影响力、价格都相去甚远。
3.我认为,现在早已不是上世纪70年代,人们不仅需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产量最高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人了。
当超级稻不再以试验田的产量在新闻中出现,而是作为叫得响的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在人们的餐桌上出现,超级稻才算是真正成功了。
稻谷又熟了的作文题
秋风习习,落叶萧萧,带来无穷秋意,银杏的落叶把地面染成了金黄,田野金灿灿的,刀子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农民们正不辞辛苦地在田野里收割稻子,他们戴着草帽,弯着腰,顶着烈日,挥舞着锋利的镰刀,好像正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谁也不甘示弱,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他们也顾不得擦一擦。
咦,远处怎么有一位戴眼镜的农民?哦,原来,他不是农民,他是县里派来的农业技术员,来指导农民收割刀子的。
咦,远处怎么有“轰隆隆………”的响声?原本来是收割机这个大家伙,农民都用上他了,有了这个大家伙的帮助,收割轻松多了。
收割好的稻子被农民送到脱粒机旁,他们一边用手托着稻子,一边用脚踩着踏板,让机器把谷子和稻锺分离出来,脱粒好的谷子就顺着滑板滑下来。
脱离好的谷子被农民用编织袋装好,运回家晾晒,远处,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正把谷子运回家去,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他想:今年,粮食又是大丰收,把晒好的谷子拿到县里卖了,用赚来的钱为家里添置一些新家具,或是买些年货,准备过一个开心年。
俗话说的好“一封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有了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水、施肥,才换来了秋天的收获。
写稻谷景色的作文,具体点啊!快快快
在我故乡江西,有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春天田野里一片碧绿,那一棵棵像刚出生的婴儿的稻苗,嫩生生的叶。
秋天的田野是一幅浑金璞玉的画,无需浓抹,无需淡妆。
它虽朴实无华,但是很美。
金色的稻子是农民的夙愿。
我和小伙伴来到那黄灿灿的田野里,田野里飘出一阵阵芳香,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得稻秆直不起腰来,好象在感谢大地的养育之恩。
我转回家,从屋檐下取下那把雪亮的弯镰,把腰弯成奶奶的姿态,把镰刀挥成妈妈的麻利,收获着黄金一样的稻子。
秋天的田野,是一腔火热的 *** 。
收获的季节,妈妈的背弯成一幅壮美的画,我看到了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妈妈的额头上刻下了皱纹,妈妈晶亮的汗珠诠释着收获与付出之间简单而不容质疑的真理。
收获的季节,奶奶的脸笑成一朵盛开的菊花,这是最令奶奶欣慰的日子。
秋天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浓浓的稻香温馨了我们的疲惫。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水稻的特征、作用、用途是什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