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之最是哪几个最高的湖泊
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排名(前40名,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括青海7个、西藏15个、新疆6个、江苏3个、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内蒙古呼伦湖、山东南四湖、安徽巢湖、黑龙江连环湖、吉林查干湖、湖北洪湖、河北白洋淀。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2012年面积达4351平方公里,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二)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鄱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
(三)湖南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
(四)江苏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环太湖风景名胜区。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这三个地方,事实上就是一个环太湖城市群。面积2445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五)内蒙古呼伦湖,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当湖面海拔在545.6米时,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
(六)江苏洪泽湖,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
(七)西藏纳木错,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平方千米。
(八)西藏色林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
(九)山东南四湖, 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但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它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淮河流域综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
(十)新疆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
(十一)西藏扎日南木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藏北措勤县境内,又称塔热错、特里纳木错。湖面海拔4613米,湖水面积1023平方千米,是西藏第三大湖、中国第四大咸水湖。湖泊东西长53.5千米,南北最宽26千米,平均宽度约18千米,周长183千米。
(十二)西藏当惹雍错,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00′,东经86°30′,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距尼玛县150公里。万里羌唐的西部,是著名于世界的“无人区”。当惹雍错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面积8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00多米,为中国第五大咸水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
(十三)高邮湖又称珠湖、璧瓦湖,位于高邮市边境,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全国第八大淡水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由若干小湖组成,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36湖泊,且湖湖贯通。
(十四)安徽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为我国第九大淡水湖。其基本形状如鸟巢状,故得名巢湖。其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沿岸为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所包围。
(十五)新疆乌伦古湖,维语称噶勒扎尔巴什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大海子(相邻的吉力湖则称小海子,面积165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准噶尔盆地北部的断陷湖,北纬47度02分~47度25分、东经87度02分~87度35分。
(十六)新疆艾比湖,蒙古语称为“艾比淖尔”,“艾比”为“向阳”之意,“淖尔”意为“湖”,艾比湖即“向阳之湖”。位于新疆精河县城以北35公里处,西与北疆铁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邻,向北行35公里,即到阿拉山口,东为甘家胡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十七)西藏羊卓雍错,简称羊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为中国第十大淡水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拉萨市西南70多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
(十八)青海鄂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型高原淡水湖,中国第十一大淡水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称错鄂朗,意为蓝色长湖,位于中国青海省玛多县西部的凹地内,西距扎陵湖15公里,与扎陵湖并称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鄂陵湖形如金钟,东西窄、南北长,鄂陵湖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长约32.3公里,东西宽约31.6公里,湖面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处最深达30.7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黄河流经两湖间的巴颜朗玛山时形成峡谷,长约300米,峡谷以东至湖滨是广阔的沼泽地。黄河自西南流入,东北流出,因进湖泥沙较少,湖水呈青蓝色。湖中盛产冷水性无鳞鱼类,湖心的小岛候鸟群集,形成青藏高原上的另一鸟岛。湖四周是亚高山草甸,是青海的重要牧场。历史上,鄂陵湖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鄂陵湖栖息鱼类有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厚唇重唇鱼和一些条鳅等,深水层为鳅科鱼类,中上水层为鲤科鱼类,其中花斑裸鲤和极边扁咽齿鱼为经济鱼类,单产约22.5kg/hm2。史无渔业,当地牧民有视鱼为神的习惯。60年代初开始捕捞生产,年鱼产量约300×104kg,后因交通不便,鱼产品难以外运而时断时续。湖心小岛候鸟群集,栖息着大雁、棕颈鸥、鱼鸥、青麻鸭等多种候鸟,成为青藏高原上另一鸟岛。
(十九)青海乌兰乌拉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县、治多县的湖泊,面积610平方公里,是羌塘盆地北缘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及毗邻的沼泽地,为中国第八大咸水湖。该湖有深锯齿状的湖岸及几个大的岛屿,是由北、西、东三个湖以环状排列而成,北湖狭长,东、西两湖面积差不多,面积为504平方公里,海拔4900-5300米,乌兰乌拉湖周边补给水系的水源有高山冰帽冰川消融水和中一新生代碎屑岩系的泉线涌水,其南面分布有等马河,其西南面分布有跑牛河、熊鱼河,其西面分布有天水河等,其东面尚有一些季节性河流。季节性补给水量对湖流及湖水更替周期有一定影响。乌兰乌拉湖水温低,封冰期达六个月;湖中鱼类很丰富,鲤科的裂腹鱼是最常见的优势种,这些鱼不仅在漫长的冬季在洞里休眠,而且在夏天部分时期也休眠以躲避白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晚上的低温。
(二十)新疆阿牙克库木湖,也叫阿牙克库木库勒湖、阿雅格库木湖、阿牙湖等,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祁温塔格乡境内,库尔勒东南550公里,若羌以南190公里,青藏高原的最北端,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内陆流域的一个大型不冻咸水湖及向东一大片盐滩。水源来自周缘祁漫塔格山和东昆仑山的许多间歇河。南部的明布拉克意为“千泉”。大片沼泽地分布在东部的依夏克帕提淡水湖周围。面积600平方千米,中国第九大咸水湖,以湖表卤水分布为主,湖面海拔3870米。气候状况干旱寒冷,终年无夏,年降水量100~200毫米,85%集中在5~8月份,以固态为主。年平均气温0℃以下。极端高温6℃,极端低温-37℃,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该湖属于1983年建立的国内最大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0,000公顷的一部分,由新疆环保局负责管理,机构设在若羌,在鸭子泉和依夏克帕提等地设有站点。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有蹄类:藏野驴、野牦牛、藏羚、藏原羚、盘羊、岩羊等,鸟类中的黑颈鹤、玉带海雕、藏雪鸡、暗腹雪鸡等也受到保护。主要植被 全区已知的植物种数为250种,占优势和有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豆科,毛茛科和莎草科等。草甸化高寒草原中紫花针茅盖度40%,赖草35%。沼泽盐化草甸中主要有赖草,偃麦草和蒿草等。盐渍化洼地为垫状驼绒藜高原荒漠植被,在洼地边缘,季节性河床、泉水地周围分布着匍匐水柏枝高寒矮灌丛。 湖中无鱼,但水生无脊椎动物资源丰富,生物量极大,其中鱼虫等作为高蛋白饵料,有待开发。大片沼泽草甸草原是若羌县的重要牧草基地之一。
(二十一)青海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的一个大型咸水湖,中国第十大咸水湖,青海省第二大咸水湖,又称黑海,湖面面积59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65米,容积160亿立方米。位于青海省格尔木东北300公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北方,在天峻县和德令哈市之间,38°18′N,97°35′E,海拔 4078米。哈拉湖北侧海拔5826米的团结峰是祁连山脉的主峰,亦为甘、 青两省边界上最高峰,当地人称宰吾结勒或岗则吾结。该块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泡,常年蓄水,属浅水小型湖泡,大面积为沼泽地。哈拉湖有高等植物400余种,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无脊椎动物500余种,脊椎动物339种,其中鱼类53种(特别是大种群鳇鱼),两栖类6种,爬行类8种,鸟类242种,兽类30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50种,也是雁鸭类、鹬类和鸥类的重要繁殖地,这块湿地当时被认为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于一体。
(二十二)西藏昂拉仁错,位于西藏仲巴县境内的内流湖,属微咸水湖。地处冈底斯山脉北麓,为构造凹陷湖。湖水以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阿毛藏布、甲布日阿藏布和峻藏布,集水面积12 81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 689米,湖长56.6千米,平均宽度9.9千米,最大宽度17.9千米,面积56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3米,蓄水量102.6亿立方米,湖水矿化度16.2克/升,为中国第十一大咸水湖。
(二十三)连环湖,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面积55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二大淡水湖。连环湖成因类型为沙垄间低地里形成的湖泊,水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35-144米,最大深度5米,平均深度0.5米,容积为12亿立方立米。水域由18个湖、两条沟、三条人工引水渠组成,湖、沟、渠名称从南向北依次为,牙门喜泡、阿木塔泡、铁哈拉泡、火烧黑泡、那什代泡、牙门气泡、敖包泡、小尚泡、红源泡、西葫芦泡、二八股泡、他拉红泡、东湖、羊草壕泡等组成。各湖泊之间以芦苇荡和岛屿相分离,高水位时水域相通,形成连环,湿地范畴的旅游资源类型非常丰富。又由于连环湖地貌结构为北高南低,南北长 120 里,东西宽 61 里,湖底平坦,纵横百十里,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 是松嫩平原上的一个久负盛名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范围内的陆地地势低平。连环湖水生动植物丰富,浮游植物有7门85属,硅藻等营养型藻类蕴含量丰富,漂游动物有25属,底栖动物以日本沼虾和中华长臂虾、秀丽白虾为主,可直接回捕,水生植物40余种,有24科,以芦苇为盛产。丰富的水生物植物为淡水鱼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鱼类资源丰富,已知65种,年捕鱼千余吨。可养鱼面积达56万多亩,湖内盛产40种淡水鱼类,尤以鲤、草、鲢、鲫、黑鱼、狗鱼、泥鳅、嘎牙子鱼、麻鲢鱼,白漂子、麦穗鱼,柳根池等为多,其经济价值上乘。连环湖边缘浅滩部分长有茂盛的优质芦苇,是大庆地区优质芦苇产区之一。
(二十四)青海扎陵湖,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与鄂陵湖与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呈不对称的菱形。面积526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十三大淡水湖,蓄水量达46.7亿立方米,水深平均8.9米,湖的东北部较深,最大水深13.1米;西部较浅,水深一般只有1~2米,最浅处只有几十厘米,底质为砾砂石。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渠(藏名玛曲)汇成之黄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东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为黄河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二十五)西藏塔若错,位于西藏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北部,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66米,面积486.6平方公里,长38.1公里,最宽17.2公里,平均宽度12.77公里。湖水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径流补给,有布多臧布等19条入湖河流,为内流湖。湖区属高寒草原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2℃。湖水属碳酸盐亚型淡水湖,矿化度770.m/,为中国第十四大淡水湖。
(二十六)西藏班公错,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中国西藏日土县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的国际性湖泊。80%的长度和面积在中国西藏的阿里地区境内,剩下的则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有趣的是,虽然同属一湖,在我国境内的是淡水,而印度境内的属咸水,苦涩不能饮用,也没有鱼类生长。为一构造湖,海拔4242米,西部为咸水湖,东部为淡水湖。面积604平方公里,中国境内480平方公里,湖形状狭长,湖身呈东西走向,长约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五米,最深达41.3米,流域面积为2871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度可达3—4米,每年结冰期6个月。日土县境内的湖水以淡水为主,少部分为半淡水,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岛上约有各种鸟类2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 (二十七)西藏格仁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地处申扎县西部,冈底斯山北麓,康巴多钦山南麓,湖面海拔4650米,面积475.9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二大咸水湖。湖泊形状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状。湖水主要依靠东南岸入湖的申扎臧布和西南岸入湖的巴汝臧布补给,湖水经西北部的加虾臧布注入孜桂错。湖区属高寒草原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
(二十八)西藏昂孜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拉萨西北460公里,昂孜山北麓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和毗邻的微咸水沼泽,湖面海拔4683米,面积461.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三大咸水湖。湖水主要依靠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有达扎臧布等22条入湖河流。湖区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2~0℃。
(二十九)新疆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西南90余公里天山山脉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丝绸之路的北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紧邻伊犁州霍城县,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2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是中国第十四大咸水湖,也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大,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略带咸味,属微咸水湖。
(三十)吉林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1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28公里,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是中国第15大淡水湖,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查干湖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查干湖是河成湖,历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河流摆动、淤积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东移至大安台地以东,留下了大安古河道;另一方面,支流霍林河来水逐渐减少,河道逐渐淤积,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加之,这里区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因此,在被称之为“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区造就了此湖泊。
查干湖,原称查干泡、旱河,1983 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
1976 年,中共前郭县委、县政府在几乎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带领全县 10 各族人民,靠手抬肩挑,经先后两期,历时八载的艰苦奋斗,终于在 1984 年修通了一条长53.85 千米、底宽50 米的人工运河——引松渠,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查干湖。引松渠不仅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显地改变了自治县区域性的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渔业生产,芦苇生产和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21 世纪初,查干湖水域面积已由工程开通前的50 多平方千米扩大到420 平方千米,湿地面积达到了514.2 平方千米,年产鱼稳定在3500 吨左右。
(三一)湖北洪湖,是中国第16大淡水湖,也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行政区划隶属荆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监利县。湖面高程25公尺,面积41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5米,最大深度6.5米,容积7.5亿立方米。这里水域辽阔,水草丰茂,水质清澈,物产丰富,自古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湖区南部黑鱼湾至螺山一带每年冬季雁鸭麇集,水禽资源丰富,用野鸭羽毛制成的羽毛扇为洪湖地区传统手工艺品。
(三十二)西藏玛旁雍错,亦称马法木错,曾称玛垂错,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第17大淡水湖。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曾与拉昂错(鬼湖)相通,后由洪积,冰水堆积物堵塞而演化为内流湖。湖泊呈“鸭梨”形,北宽南窄,长轴方向长26公里,短轴长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湖岸线平直,周长83公里,岸线发展系数1.15。东岸和东南岸阶地发育。湖泊周围多温泉。在洪积平原和山麓洪积扇上,为以沙生针茅为主并混生有羽状针茅、紫花针茅的荒漠草原;湖滨阶地上发育了以华扁穗草、细叶西伯利亚蓼、藏北蒿草、青藏苔草等组成的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湖区以牧为主,湖中产玛法木尻鱼与裸鲤。
(三十三)西藏多格错仁,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境内中部,强仁温杂日与冬布勒山之间,湖面海拔4921米,面积393.3平方公里。湖区气候恶劣,年均降水量150~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6℃以下。湖形狭长,呈东西走向。湖岸线曲折,多半岛和湖湾。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径流和泉水补给。属氯化物型盐湖,为中国第15大咸水湖。
(三十四)西藏吴如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面积362.5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8大淡水湖。
(三十五)新疆阿其克库勒湖,位于青藏高原最北端,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一个大型咸水湖,若羌以南210公里。由发源于南面和西面昆仑山的几条小河和无数间歇河供水,海拔4250米,面积36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16大咸水湖。高原盆地气候,年降水150毫米。主要植被 沼泽地以莎草、根茎杂草类为主,盐化草甸以赖草、窄颖赖草和高寒偃麦草为优势种。另外还有珍芽蓼、蒿草、苔草和委陵菜等,植被高度10~50厘米。属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因无人烟而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湖边有淡水,是高原旅游、狩猎、登山及科学考察的理想扎营地。
(三十六)西藏多尔索洞错,又称晒冷腾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境内,海拔4749米,面积35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17大咸水湖。周围为天然牧场。
(三十七)青海西金乌兰湖,蒙古语称西金乌兰淖尔(Xijir Ulan Nuur),藏语称强错,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北麓河乡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0°05′—90°38′,北纬35°09′—35°17′,湖区周围是沼泽草原和荒漠丘间沙地。 西金乌兰湖东西长53km,宽6km,最宽16km,水深4.7m,湖水面积346平方公里,是中国第18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69m。湖南岸平直,北岸凹凸不平,湖湾发育。近期湖盆明显收缩,湖周边残留20多个1km2的小盐湖或干盐湖。 西金乌兰湖湖水矿化度356.7g/L,相对密度1.164。pH值7.13,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固体盐类沉积有石盐、石膏、芒硝、无水芒硝等,碎屑层沉积中有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
(三十八)青海东达布逊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县北部60公里处,面积342.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19大咸水湖,钾镁盐资源储量高达500亿吨。东达布逊湖是柴达木沉降盆地湖泊群中最大的湖,如果说昆仑山和祁连山是两条对峙的屏障,柴达木盆地是屏障间的平地,那么东达布逊湖便是平地间的一个大坑。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号称“盐湖之王”,又名察尔汗盐池,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格尔木市与都兰县境内,包括东达布逊湖与南北霍鲁逊湖在内,面积约5856平方千米,盐湖大部上覆坚硬盐壳。盐壳以下为盐层与晶间卤水,盐层最厚60米,储量530亿吨。晶间卤水属氯化物型,有丰富的钾镁光卤石伴生,为中国最大钾镁盐液体矿床,青海钾肥厂年产氯化钾将达100万吨。钾盐的储量仅次于死海,居世界第二位。敦(煌)格(尔木)公路横跨盐湖一段长约32千米,系用盐铺造,称“万丈盐桥”。青藏铁路也约有32千米长的路基筑在盐湖上,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
(三十九)河北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因电影《小兵张嘎》而驰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 336 平方千米,是中国第19大淡水湖。上游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 13.2亿立方米,下游由大清河排出。
(四十)西藏鲁玛江冬措,亦称“查罗尔措”、“查罗勒湖”、“措作错”,意为“泉北空地湖”。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海拔4810米。面积306平方公里,是中国第20大咸水湖,产裸鲤鱼,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建材用主要非金属矿产
新疆建材用非金属矿产特点是:矿种多、品质好、储量大、分布广。此类矿产已发现 70余种,产地 1400 余处,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国第一的有白云母、蛭石、陶瓷土、饰面辉石岩、砖瓦用页岩;占第二位的有长石、蛇纹岩、膨润土、水泥用大理岩、砖瓦用砂;占第三位的有铸石用辉绿岩、建筑用辉绿岩;占第四位的有石棉、砖瓦粘土、水泥用粘土、水泥配料用泥岩、建筑用大理岩,制灰用石灰岩;占第五位的有陶粒粘土;占第七位的有泥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占第八位的有水泥配料用页岩、滑石、饰面花岗岩、建筑用砂。
(一)神奇的粘土——膨润土
膨润土又叫膨土岩或斑脱岩,它是含蒙脱石矿物大于 85% 的一种优质纯粘土。其中除蒙脱石外,还含少量石英、长石、云母、沸石及黄铁矿等杂质。
膨润土根据其中蒙脱石吸附阳离子的数量多与少,又细分为:钙基膨润土、钠基膨润土、酸性白土(氢离子型膨润土)共三种类型。
1. 性质与用途
蒙脱石是层状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分子结构式为(1/2Ca,Na)0.7(Al、Mg,Fe)4(Si、Al)8O20(OH)4· nH2O。
膨润土呈土状或块状,很软且有滑感,相对密度 2 ~ 3,一般为白色、灰白色、浅绿色、淡红色。吸水性强,最大吸水量是自身体积的3~15倍。可塑性极好,黏结力强,无硬粒杂s质,是理想的雕塑材料。在水溶液中呈悬浮胶状,还具有润滑性、溶解均匀性和阴阳离子交换性。
膨润土具备以上性能,其用途愈来愈广。
例如在钢铁工业中普遍做球团矿的黏结剂。球团矿是含铁品位≥ 67% 的铁精粉,与一定比例的膨润土相混合黏结成球状,其烘干后全铁品位≥ 65%,不经炼铁过程,可直接投入电炉炼钢。而且贫铁矿石的选矿从铁精粉到球团矿在我国已成为发展趋势。新疆八钢集团除自己年产180 万吨球团矿之外,每年还从哈萨克斯坦进口 100 万吨,其余则从疆内各矿山企业收购铁精粉、铁矿石及球团矿。
膨润土在铸造工业中用做模型砂的黏合剂;在地质钻井中用做泥浆;在油脂化学工业、食品饮料中用做脱色剂;在纺织工业中用做棉纺上浆(节省大量面粉)与漂白脱色;在陶瓷、油漆、日用化工上做添加剂;在建筑行业上用途最广的是墙体涂料,沥青涂料(防渗漏材料);还可用于饮料添加剂和农业上的矿物复合肥。总之,膨润土的应用愈来愈广。
2. 产地与分布
新疆膨润土矿床在成因类型上有内陆湖泊沉积型和火山沉积蚀变型两种,而且以前者为主。
主要分布在北疆和东疆,已发现产地 16 处,经地质工作并纳入新疆资源储量表者 8 处。其中大型矿床 2 处,中型矿床 1 处,小型矿床 5 处,提交资源储量 4.89 亿吨,基础储量 1.3亿吨。
最著名产地在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乌兰林格至日月雷矿床,其成因属内陆湖泊沉积型。矿体盖在白垩纪地层之上,且出露地表,产状基本水平,呈层状产出。矿体剖面上成数层,最厚 37 米,但现开采 5 ~ 7 米。因分布面积广,勘查区所圈定资源储量范围只属一小块尚不足大矿床的十分之一,所以为今后扩大资源储量,随时投入地质工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其前景是很好的。该产地有资源储量 3.75 亿吨,其中基础储量 0.84 亿吨。
另一处产地是托克逊县柯尔碱膨润土矿床,成因类型属火山岩热液交代型。矿体呈透镜状,厚度 1.5 ~ 72.7 米,宽 50 ~ 100 米,长 2000 米,埋深 0 ~ 400 米,倾角 25°~ 35°。储量计算面积仅有 0.25 平方千米,求出资源储量 1.18 亿吨,其中基础储量 0.39 万吨,而且外围远景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还有一处中型矿床在哈密沙尔湖,属火山沉积矿床。产在下侏罗统地层中,矿体似层状,由八个矿体组成。每个矿体厚 7 ~ 17.54 米,长 1100 米,宽 130 米,倾角 38°~ 49°,埋深 0 ~ 120 米,资源储量 0.13 亿吨,其中基础储量 0.07 亿吨。
其他五处产地均属小型矿床,在这里不作一一介绍。
新疆膨润土中蒙脱石含量≥ 50%,钠基、钙基同时存在,脱色率达 95.53%,膨胀倍数为6.32mL/g,阳离子交换总量 47.85%。哈密沙尔湖膨润土矿虽然规模属中型,但质量上全是钠基,蒙脱石含量达 61.67%,膨胀倍数达 16.5。故新疆膨润土质量上乘,其探明与保有的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而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可以说,这种溶于水中不会沉淀、永远成水土胶溶悬浮状态、而且其体积还会以 8 ~ 16mL/g 的速度增长。这种神秘的膨润土特殊性质,在开发应用上将会带来新产品的变革,将会与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新一代日用品的产生息息相关。
3. 产品产量与发展趋势
我国膨润土资源十分丰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拥有资源储量 25 亿吨。
目前世界上有 40 多个国家生产膨润土,年产量约 1200 万吨,主要生产国有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希腊、塞浦路斯。其中美国产量最大,年产 400 万吨,我国为 350 万吨。
世界膨润土消费中,铁球团矿占 27.1%,铸造占 23.8%,钻探泥浆 18%,吸附剂、吸收剂、杀虫剂占 17.4%、饲料占 5%,建材 3%,其他 6%。
我国膨润土主要供国内用,铸造占 73.5%、钻探泥浆占 7%、石油化工占 6.3%,轻工、建材、农药、印染占 8.2%,出口占 2%。
但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用量增长较快。例如钠基膨润土提纯后,就变成一种优于云母的耐高温、高电阻的绝缘材料,可制造各种光学自动信号装置及电绝缘膜等。此外,还有活性白土、有机膨润土、干燥剂、高效吸水剂、森林灭火剂、高温润滑剂、造纸、橡胶、牙膏、肥皂、香皂的添加剂等。
新疆年产 60 万吨,主要用于钻探泥浆,制备活性白土和铁球团矿。生产骨干企业是兵团184 团膨润土厂,另有和布克赛尔县也在兴建膨润土加工企业。但目前产品种类少,最主要是尚未开展的基膨润土的提纯工艺,而影响了跻身于国内市场的大好机遇。
(二)能剥离成纸的透明石头——白云母
云母是云母类矿物的总称,种类较多,有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铁锂云母、锂云母等。这里主要介绍新疆的白云母。
白云母是工业上用得最多的矿物,也是常含有锂、钠、钾、镁、钡、锌、铝金属,并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它的分子式是 K2Al4[Si6Al2O20](OH,F)4,属单斜晶系,常呈假六方形的片状晶体。多数白云母无色、也有浅棕、浅绿色,易剥离,可剥成极薄的薄片(厚度小于 0.1 毫米)而且透明度很高,并具有弹性。相对密度 2.75 ~ 3.1,硬度 2.53。
它耐酸、耐碱,具很强的抗压能力和耐高温能力,很强的化学稳定性能与优良的绝缘性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电工器材中。如制造电子管、电容器、整流器、电动机等。在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上制造耐热零件及蒸汽锅炉。碎云母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在黏性介质中能保持极强的悬浮性,所以还广泛地用做油漆、塑料、橡胶的填料,近年在建材上也逐渐被应用,特别是云母纸的生产,缓解了云母用量的巨大压力。
1. 产地与分布
新疆白云母资源储量在全国各省区排次中居第一。从已探明的 91 个产地看,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新疆阿尔泰山,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这里除了产白云母外,还产铍、锂、铌、钽、铷、铯稀有金属矿产。
另一个产地是西昆仑康西瓦至大红柳滩,这里也是花岗伟晶岩脉集中分布区。新疆地矿局第二大队在 1966 年,提交有《皮山县康西瓦白云母矿区一号脉初步勘探地质报告》及《康西瓦阿克沙依矿区白云母详细普查地质报告》。但更多含矿伟晶岩脉至今尚未工作,基本上还属地质工作空白区。故找矿前景广阔。
另外,在东西天山及西南天山,也有白云母小型矿床及矿点分布,但产出量不大。
2. 生产现状与资源前景
就新疆阿尔泰山分布的 90 余处白云母矿床来说,经 20 世纪由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发现并勘查,求出资源量 50209 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 32301 吨。1999 年,国内由于云母替代产品进入市场后,新疆工业原料块云母的开采与剥离加工也全部停产,原兵团非金属公司的四家云母厂相继下马。目前的开采企业多为私营小型矿山,以生产碎云母供内地省区做云母纸用,年产量约 3000 吨左右。
世界上白云母生产大国是印度、巴西、加拿大,同时这三个国家也是世界上白云母的出口大国。而挪威、英国、比利时、美国则是碎云母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美国、俄罗斯、日本是世界上白云母矿物原料的主要进口国。
我国对白云母的需求已全部自给,除新疆生产白云母外,另外还有四川、内蒙古、西藏、青海也生产白云母。
随着新疆叶城至西藏阿里国家级公路的修筑,从三素至康西瓦再到大红柳滩,在 180 千米长,南北 10 千米宽的范围内,都有花岗伟晶岩脉的分布,其中有些脉体含白云母矿产,有的脉体则含绿柱石(铍矿),或铌钽铁矿,有些脉体则含锂辉石,是今后普查找矿的有利地区。一旦投入地质工作,新疆白云母及稀有金属的资源储量,都会有大幅度增长。
(三)不怕火烧的棉花——石棉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大山的岩石中竟会蕴生出像棉花一样的石头,用这种石头纤维可纺纱织布,而且做成的衣服不怕火烧,这种石头就是人们常说的石棉。
石棉是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但按其成分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又可分成两大类六种石棉。
1. 成分及性质
各种石棉都能劈分成很细的纤维,具备通常纤维的可纺性,并有较好的隔热、保温、耐酸、耐碱、绝缘、防腐烂等性能,其中温石棉的性能最好,而新疆产的石棉恰好正是温石棉(详见表 7-4-1)。
表 7-4-1 石棉的分类
续表
2. 用途
温石棉(即蛇纹石石棉)主要用于生产石棉的纺织制品(如石棉绳、线、电解布、隔膜帘),生产石棉的制动品(如刹车片、离合器、刹车带),生产石棉橡胶制品(如高、中、低压力板、衬垫板、耐油橡胶);生产石棉水泥制品(石棉板、瓦、管);生产石棉保温制品(石棉砖、管、石棉灰、保温板),还生产石棉沥青制品及石棉增强塑料制品等。
石棉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化工、冶金、建筑、电力等工业中都广泛用于传动、制动、密封、保温、防热、绝缘、消音、防腐诸材料的制作。对机场跑道和特殊路面需用石棉做填料。在国防和航天工业中,用石棉与陶瓷纤维、石棉与碳纤维、石棉与尼龙纤维做成的复合材料是导弹、火箭重要的绝热密封材料。
3. 产地与资源概况
新疆石棉矿床主要分布在巴州若羌县和且末县,其次是托克逊县与托里县,而生产矿山和加工企业均集中在若羌县的依吞布拉克矿区。
截至 2007 年底新疆的石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 600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 260 万吨,而若羌县依吞布拉克石棉矿 22 线至 28 线之南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为 248 万吨。
从资源远景看,若羌县依吞布拉克矿区从 28 到 58 勘探线之间的深部有矿体沿倾斜延伸的部分,是今后勘查的重点,也是该矿区扩大远景和今后增加资源储量的依据。另外,若羌县阿帕石棉矿外围及深部,都有增加资源储量的地质依据与可能。新疆石棉矿的找矿远景就在阿尔金东西向展布约 520 千米长的超基性岩带内。
4. 矿山生产与矿石加工
新疆石棉主要生产矿山有若羌县依托吞布拉克矿区(县属国营单位开采)、若羌县英格里克矿区(兵团农二师 33 团开采);托克逊县榆树沟矿区(兵团农二师 22 团开采)。
新疆石棉矿山除若羌县依吞布拉克仅采用磁选、浮选流程小批量生产外,大批量生产全靠手选进行。全疆石棉(矿物)产能 7 万~ 8 万吨,大部分供内地省区,少部分供疆内建材企业。矿石机选能力差,是导致国内众多矿山开采量大而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为此,目前要求,禁止技术差、规模小的个体企业开采大型石棉矿区。
(四)遇高温变形会膨胀的石头——蛭石
蛭石是含 8 个结晶水的铝硅酸盐矿物,外形与云母相似,在成因上也是由云母水解风化或经热液蚀变而形成的矿物。
蛭石在 800 ~ 1000℃下焙烧逐渐扭曲变形,而且体积会迅速膨胀(膨胀倍数 8 ~ 30 倍)。故根据这一特点,将河流中的水蛭与不断地扭曲着黑褐色身躯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吸血虫来冠名蛭石是有一定道理的。蛭石的颜色与水蛭一模一样,加热后蛭石扭曲的趋动姿态和变形的外表又与水蛭一致,故矿物学者便用相似物去命名这种矿物,以突显其物理特征。
1. 性质与用途
分子式:(Mg,Ca )0.7(Mg,Fe3+,Ai)6[Al · Si]8O20](OH)4· 8H2O
蛭石焙烧后体积迅速膨胀,膨胀后的蛭石具有细小的空气间隔层,而空气间隔层就具备了优良的保温性能。
因蛭石一般密度为 2.5 吨 / 立方米,但焙烧膨胀后为 0.2 吨 / 立方米之特性,所以蛭石具有容重轻,耐寒保温、隔热、消音等性能。而广泛用于建材、化工、电力、石油、交通运输等部门。
隔热:用蛭石(焙烧后)粉制成蛭石水泥、砖、板、壳、异形材等,可砌制冶炼炉的炉盖、水暖器、孵化器、冷藏器、过滤器等。
隔音:机器、运输机械的消音器。
填充料:用在橡胶、塑料、油布生产上。
涂饰料:用在印刷、家具方面。
此外,还可做润滑剂及农业用复合矿物肥料。
2. 产地及资源储量
蛭石矿是新疆的优势矿种,新疆已有产地 3 处,但仅有尉犁县且干布拉克蛭石矿具备工业价值。该矿是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勘探的,于1988年2月提交了《尉犁县且干布拉克蛭石、磷灰石矿详查地质报告》,经局审查批准资源储量 1841.2 万吨,也是共生有磷灰石、透辉石的世界级超大型综合矿床。其探明的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0%,居全国之最。该矿不仅规模大,而且矿石质量好,富矿比例达 85%,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矿埋藏浅,易露天开采,选矿流程回收率高,成本低。共生的磷灰石和透辉石还可以综合利用。矿区外 8 千米有淡水——库尔班齐克泉,日供量达 4122 立方米。矿区及外围地形平坦,交通非常便利。经过近 20 年的开采,矿山建设逐渐完善,产品及销售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3. 产量及规模
且干布拉克蛭石矿因矿石富,选矿工艺简单、回收率高、品级多,质量优越销路通畅,很受国内外客户青睐。
从 1992 年产 1.86 万吨,1993 年产 4.4 万吨,逐年增产到 2000 年的 11 万吨,目前已达 15万吨的水平,在发展中逐渐壮大。现在矿山企业主要有三家: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兵团农二师,巴州地方国营公司。
目前产品有蛭石矿物(分片度、分级别),膨胀蛭石及复合肥料三大类,市场前景很好。
(五)高铝原料——红柱石
红柱石属高铝矿物,与蓝晶石、矽线石同性共类,其分子式相同,但含铝量有微小差别,详见表 7-4-2 :
表 7-4-2 红柱石与蓝晶石和矽线石的含铝量比较
虽然红柱石与蓝晶石、矽线一样,是高铝矿物,但是世界各国并没用它们作为炼铝原料,至今炼铝仍是以铝土矿做原料。
红柱石矿床在国内只见于 10 个省(区)、市,储量最多的是辽宁省,其次是甘肃省,新疆位居第三。该矿种在全国其他省区分布有限,至今尚未纳入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相应的)规范文本之中,故无统一的技术经济工业指标作参考。而且在用途上对国内的进展现状无从考证。
就红柱石目前已知用途而言,主要是用于耐火材料上,冶金工业中作脱氧剂和高熔点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剂。
新疆红柱石主要产地有两处,一处是库尔勒市焉耆县霍拉沟红柱石矿床。该矿是 2002 年由新疆地矿局第三大队提交详查报告,经国土厅评审中心批准资源储量红柱石矿物量 415.32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 101.31 万吨。另一处是拜城县库鲁克坤太红柱石矿床,该矿床分南北两个矿带,规模很大,出露高程 2350 ~ 2600 米,属中高山区,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仅达普查阶段,求出资源量 1.05 亿吨,矿物量约 2096 万吨。因地质工作程度稍低,地矿局未审批。而霍拉沟红柱石矿床也分南北两个矿带,规模很大,含红柱石品位比库鲁克坤太要富,而且圈定的矿区范围仅是矿带的一部分,总之,两县红柱石产地今后可扩大勘查,远景更乐观。
目前开采矿山只有库尔勒一家私营企业,年产矿石量约 10 万吨,选红柱石矿物量近 2 万吨,主要供国内用户。
(六)昂贵的粘土——蒙皂土(蒙皂石)
蒙皂土是在新疆托克逊县榆树沟矿区发现的国内截至目前唯一矿种。
蒙皂土为三八面体层状硅酸盐类矿物,呈白色,质地细腻,硬度小,手触有滑感,表面对蒙皂石来说呈油脂光泽,对蒙皂土而言呈土状,但风化后都呈粉末状,遇水干裂后呈爆米花状,水浸泡后体积膨胀呈乳絮状。
也就是说,溶于水后,其体积膨胀,与水融为一体呈胶体悬浮液,永远不沉降。这种独特性质,使蒙皂土的身价倍增,其产品彰显出高贵的品质和昂贵的价位。
例如,日用品中肥皂、香皂、洗涤液、口红、皂片、脂粉、牙膏等。用蒙皂土做填充料,不但产品细腻,光滑,而且对人体很有好处,因其内含有天然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皮肤能起到真正的美容和护理作用,而且对五官不会造成任何刺激和损伤,是当今世界日用脂膏护理用品的最佳填充料。
纺织工业中的浆纱、造纸浆、塑料和橡胶业的填充料、铁球团矿的黏合剂等都能派上用场。但对蒙皂土而言,要用在高、精、尖上,用在高价位上,这样才能显出蒙皂土的真正价值。
托克逊榆树沟蒙皂土矿产在中泥盆统变质岩与岩浆岩(碱性花岗岩及斜辉橄榄岩)之接触带上,矿体呈似层状。主要有三个矿体组成,其中 3 号矿体最大,矿体长 300 米,厚 47.44 米,矿石矿物主要为蒙皂土和蒙脱石,平均含量 15%。矿体埋藏浅,并出露地表,其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均较简单,很适宜露天开采,但注意阵发性雨水对开采场地的影响。
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提交《托克逊县榆树沟蒙皂石勘查报告》,经地矿局审查,批准资源储量(蒙皂石胶体)26.05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蒙皂石胶体)7.47 万吨,上述资源储量虽然很少,但却是全国唯一,必须珍惜,且不可乱采滥用。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起,托克逊县积极筹办矿山,并与浙江地矿局粘土研究所配合,研制选矿工艺,至今该项研究时续时断。
(七)五彩缤纷的饰面石材
新疆地域辽阔(面积达全国的六分之一),北、中、南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呈东西方向横贯全区。三山中,岩浆岩特别发育,而花岗岩又广布其内。
现已知产地1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达45处之多,中型达16处,小型15处,矿点30多处。交通不便或产于高海拔者还未进一步工作和统计。新疆地处中亚内陆,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夜温差悬殊等特点。花岗岩多裸露地表,呈现岩基状大面积分布,而呈岩盆、岩株状者较少,故新疆花岗岩分布面积不仅比其他省区广,而且产地多,品种全,质量优,资源潜力大。
1. 饰面石材之内涵
饰面石材:用于建筑物的内外贴面,并具备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和耐用性(耐酸、耐碱),适于加工成一定块度板材的岩石。
饰面石材分三大类:
大理石类(大理岩、蛇纹岩、石灰岩)。
花岗石类(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混合岩、辉石岩、结晶变质岩。
板石类(板岩)。
而我们专述的是饰面花岗岩类石材,在工业应用上有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颁布的标准。
2. 一般工业要求
颜色、花纹美观稳定。目前以黑色、红色、白色更为适销。
对色线、色斑、空洞及其他要求:对有碍装饰性能之色斑、色线、空洞及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的需求较小。
对比度:要求花岗石磨光面拼接后的效果无甚差异。
荒料块度:一般要求要大于或等于 1 立方米,切割后平面面积要大于 0.5 平方米,对名贵品种可适当小一些。板材最小面积 0.3×0.15 ~ 0.3 平方米以上,荒料率要大于 15% ~ 20%。
物理性能:矿物分布均匀,结构致密,坚硬的新鲜岩石,不得有明显气孔,吸水率小于1.5%,耐酸率在 97.5% ~ 98.5%,浸酸后的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原有强度的 85%,亦可做耐碱材料使用。
膨胀系数:小于 8×10-6,即 0.000008。
3. 产地与品种
新疆现已探明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区比较多,从其中选出几个主要的代表性矿区介绍如下:
(1)哈密市星星峡白石头花岗岩矿矿区位于星星峡东北 28 千米处,有简易公路直达。矿区花岗岩为天河石斜长花岗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长1千米,宽400米。矿石主要为含天蓝色天河石及黄玉斜长石,块度0.3~ 1.5立方米,颜色以蛋青白为底色、天河石散布其间,并构成色泽鲜艳,素雅的花斑,属国内少有的佳品。矿石荒料率 50% ~ 60%,采运条件较好。矿石加工性能良好,粒度,花纹均匀,光泽度高,属高级饰面石料。矿石资源储量 112 万立方米,其中基础储量 42 万立方米。
(2)托里县阿克巴斯套花岗岩矿
位于托里县城北东方向 65 千米处,钾质花岗岩产于华力西期第四期侵入的岩体中,其中有 12 个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见表 7-4-3)
表 7-4-3 阿克巴斯套钾质花岗岩矿特征统计表
矿石岩性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呈橘红—紫红色、黄色、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长石 65% ~ 75%,石英 20% ~ 30%,另含小于 3% 的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石化学组分:SiO274.04% ~ 76.20%,Al2O312.01% ~ 13.39%,Fe2O31.22% ~ 1.88%,CaO 0.60% ~ 1.08%,MgO 0.14% ~ 0.44%,K2O 4.18% ~ 4.80%;Na2O33.38%,SO30.005% ~0.31%。
根据矿石中长石成分,颜色及结构的差异,将其划分以下三个石材品种,红色黑云母花岗岩(新疆红)、黄色黑云母花岗岩(菊花黄)、白色似斑状花岗岩(奶油花)。
经样测试、加工和试采,矿石抗压强度 30.7 ~ 167.6MPa,光泽度 76 ~ 86,相对密度 2.55 ~2.59,吸水率 0.14% ~ 0.24%,耐酸度 99.22% ~ 99.92%,耐碱度 99.96% ~ 100%。理论荒料矿区平均 43.78%,实际试采平均荒料率 36.62%。矿石切、磨、锯性能良好,板材率 25 ~ 30平方米 / 立方米。
经自治区储量委员会批准,饰面花岗岩荒料资源储量 343.25 万立方米,其中红色 125.62万立方米,黄色 191.92 万立方米,白色 25.71 万立方米。
(3)博乐市桑金布拉克花岗岩矿
位于博乐市东北 28 千米处,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分布面积大,岩体分异程度好,岩相分带明显且呈渐变过渡关系。根据岩相分带,划分出:橘红色粗粒黑云母斑状花岗岩、枣红色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黄色中粗粒黑云母斑状花岗岩。
而且以橘红及枣红两个品种为主,经力学样测试,抗压试验,化学稳定性极好,完全满足饰面石料标准,而所求储量仅是大岩基中的一小部分,其资源量很大,远景广阔。该矿由新疆建材地质大队提交资源储量 583.21 万立方米,其中基础储量 485.77 万立方米。
另外,还有哈密市大红山花岗岩矿、哈密市银玉花岗岩矿、吐鲁番市红石头沟花岗岩矿、托克逊县桑树园子花岗岩矿、和硕县扎河布拉克花岗岩矿、哈密黄山南基性岩饰面石材矿、温宿县南木札特花岗岩矿、鄯善县康西东“鄯善红”花岗岩矿等。
4. 产量与需求
我国石材是后来居上,从 1999 年起全国石材荒料的产量才跃居世界第一。自 1981 年新疆开采饰面石材以来,石材工业迅速发展,石材加工企业的规模及产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01年最多时花岗岩矿山为 45 家,有 66 家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而保留和新兴的矿山与企业,设备更先进,生产规模也趋于正规。
目前区内荒料生产能力达 15 万立方米,实际年产荒料 8 万立方米。加工企业总能力为年平均 300 万平方米,实际为 180 万平方米,其中 34.6% 供疆内,56.86% 供内地省区,出口量仅有 0.5 万平方米。并逐渐成为继福建、广东、山东、四川等省之后的又一重要生产基地和后备基地。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生产量将会稳中提升,预计 2010 年时,新疆饰面花岗岩荒料实际产量将达到 25 万立方米,板材加工为 320 万~ 400 万立方米。
图7-1-1 无水芒硝
图7-1-2 乌鲁木齐盐湖化工厂
图7-1-3 罗布泊钾盐基地
图7-1-4 鄯善县赛尔盖甫钠硝石矿床地质略图
图7-1-5 钠硝石矿石
图7-1-6温宿县阿其克苏盐丘地质图
图7-1-7 盐湖中的捞出盐
图7-1-8 盐湖中的结晶盐
图7-1-9 膨润土
图7-1-10 白云母
图7-1-11 石棉
图7-1-12 且干布拉克蛭石矿
图7-1-13 红柱石
图7-1-14 皂石
图7-1-15 花岗岩石材
图7-3-1 石盐的用途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