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基础工程公司在地基基础工程上专业吗?
说专不专业的,看看湖南基础工程公司负责的项目就清楚了吧。在国内建设了港珠澳大桥、上海东海大桥、苏通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长沙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长株潭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武广高铁、中海油大厦、华润深圳湾国际商务中心、珠海横琴天沐琴台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在海外建设了印尼马都拉大桥、阿尔及利亚东西和南北高速公路、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刚果(布)国家体育馆、刚果(布)蒙哥钾肥项目测绘工程勘察、巴基斯坦PKM项目、马尔代夫保障房建设、中国援苏里南医院项目、斯里兰卡科伦坡中部高速公路项目等大型工程项目。
中成股份会成为继中纺投资之后的又一重组股吗
中纺投资重组安信证券,收益于央行降息券商股集体狂飙,连封14个涨停股价从7月11日停盘前的6.44元,飙升为24.46元,翻倍超过4倍,如果停盘前你有1万股的话,到周五出手,投入6.44万将获利18.02万,如果用64万投入,那么净盈利为3倍达到180万,很多人看到中纺投资重组后带来的巨大财富增值效应,也都想买入重组概念股,像中纺投资那样一旦停盘,全面都不用再炒股了,真可谓一劳永逸。
目前,国投系还剩下三个公司未公布重组预案,分别是国投电力、国投新集和中成股份。关于国投罗钾花落谁家?由于国投罗钾地处新疆这一特殊环境之中,很多股民分析有新疆建设兵团和农二师在那里,不大可能出新疆,因此前一段儿疯传要重组给冠农股份或香梨股份。近日,关于国投罗钾重组的预期越发强烈,股吧中又传出国投罗钾或可能重组给中成股份和国投新集,那么国投罗钾究竟何去何从,我们不妨做一下简单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国投罗钾的前世今生。
国投罗钾成立于2000年9月20日,注册资本5.4亿元,主要从事硫酸钾肥、工业硝酸钠的生产和销售。2004年5月19日,冠农股份从德隆手中接过国投罗钾,控股51.25%。后来由于开发资金问题,于2004年9月21日引入战略投资者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国投罗钾增资扩股后股本变为5.4亿元,国投控股63%,冠农股份在受让农二师5%股权后占20.3%。2013年7月1日银信资产公司评估了新疆冠农果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农二师绿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持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1.46%股权的相关事宜并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本次1.46%股权的收购完成后,冠农股份合计持有国投罗钾21.76%股权,仍是国投罗钾第二大股东。
接下来,看一下国投新集的公司情况。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1997年11月27日经国家体改委颁发的体改字[1997]188 号文批准,由国投煤炭公司、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1997 年12 月1 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2号,是安徽省属的能源公司。2013年8月,国投新集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大股东国投公司发行股份,以购买其持有的国投煤炭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约28.36亿元。国投公司是国投新集的控股股东,现有国投煤炭和国投新集两个煤炭平台。其中,国投煤炭公司旗下拥有国投大同、国投昔阳、郑州能源、国投新能四家子公司。国投煤炭分别持有95%、60%、60%、40%的股权。国投新集的主营业务以动力煤的生产与销售为主,煤炭业务2011年度及2012年度收入占比分别为99.25%及99.4%。国投新集的经营主要以刘庄煤矿为主,经营区域也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境内(安徽省内客户约占总销量的70%),而此次的交易标的国投煤炭公司所拥有的煤矿资源分布在山西、河南等我国煤炭主产区,经营范围也将涉及到全国大多数省份,本次交易可以有效解决国投新集与国投公司之间潜在同业竞争问题。
2014年2月18日,国投新集突然发公告,因标的资产的盈利状况受煤价影响较大,国投新集拟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事项。国投新集称接大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关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事项的通知,称2013年5月,国投开发决定将当时盈利情况较好的资产注入公司,以提升公司在煤炭行业整体低迷情况下的盈利水平。但自公司公告重组预案以来,煤炭市场情况进一步恶化,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标的资产的盈利状况受市场影响,未达到预期,并且煤炭价格走势不明朗,标的公司在短期内盈利能力的提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在标的资产权属按计划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评估报告备案工作仍在履行过程中,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取得主管部门的核准并如期发出股东大会通知。 国投公司认为,根据相关规定,需要重新召开董事会确定发行价格,但受煤炭板块整体走势影响,国投新集目前股票价格较锁定的发行价格已累计下跌超过30%,重新确定发行价格可能影响中小股东的利益。鉴于此,国投公司建议终止本次重组事项,今后再视行业及资本市场情况,择机推进相关工作。
国投新集改革迫不及待。国投新集2014年第三季报显示,2014 年1-9 月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由-2,780 万元下滑至-11 亿元,每股收益-0.42 元。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价的下跌以及成本的增长。报告期内利润率水平下滑严重,毛利率下降16 个百分点至1%,经营利润率下降21 个百分点至-21%,净利率由-1%降至-22%。净资产负债率由中报的134%增长至135%。
煤炭行业持续低迷,陷入亏损的国投新集期待大股东的整合。“国投新集是改革急迫性最强的央企煤炭公司。”国泰君安分析师吴杰表示,煤价下跌, 煤炭行业盈利都不景气,公司已成为市场唯一一家市场一致预期未来三年都将亏损的央企,公司需要改变现状,否则将面临ST风险。目前,国投作为首批央企改革试点单位,在国资改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对其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愈发急迫。中信证券分析师祖国鹏表示,国投试点组建国资投资公司,或进一步调整优化国资投资方向,整合旗下上市公司资产,国投新集或可成为集团旗下煤炭资产的上市平台,或存在集团煤炭资产整体上市的可能。从这方面来看,2014年2月份终止的28亿资产注入将会随着年底煤炭行业的好转再次重启,国投煤炭整体注入国投新集将布上正式重启日程。
此外,国投电力也有望迎来大股东的资产注入。国投集团在2010年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和再融资时,为彻底解决与公司之间潜在的同业竞争事项,曾做出承诺,拟在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完成后两年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再次启动电力资产整合工作,将旗下符合上市条件的独立发电业务资产通过注资、出售等形式注入国投电力公司。国投公司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资产购并、重组等方式,将旗下独立发电业务资产注入公司。目前,国投电力可转债已转股完毕,大股东资产注入承诺依然有效。从承诺时间上来看,此事已经进入倒计时。
从对国投新集重组的预期分析来看,国投新集地域在安徽,与新疆相隔遥远,并且主业与国投罗钾相距甚远,重组国投罗钾的可能性越发渺茫,国投新集最大的重组可能性是国投集团将旗下的国投煤炭整体注入到国投新集中。 但也有其他机构分析,由于煤炭行业的持续不景气,不管是如今行业环境的持续恶化,还是将国资引向新兴行业的改革思路,都预示着国投新集的重组不会再与煤炭相关。一位从业多年的金融人士分析道:“国投新集所处的能源板块在国投公司中举足轻重,因此不太可能像国投中鲁那样被卖壳,公司被注入外部资源的可能性不大。而在国投公司的内部资源中,除电力资产外,另一块盈利情况较好的就是国投罗钾。”
所以,国投新集重组是大概率事件,不管是国投煤炭还是国投罗钾,目前重仓国投新集或会重现中纺投资的疯狂。
接下来,分析中成股份重组的可能性。
中成股份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日,是由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公司、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的公司。公司经济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系外经贸行业。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二区8号楼,属于北京地域的上市公司。
中成股份的基本面良好,2014年三季报最新数据显示,基本每股收益0.4409,每股净资产3.42,每股经营现金流1.84,这么好的经营数据,远不是国投新集每股-0.42的严重亏损,因此,中投集团不大可能把这么优质的上市公司给重组掉,极有可能将优质资产注入,并通过中成股份的国际贸易平台,扩大钾盐的出口业务。虽然,由于地域的差别,中成股份重组国投罗钾重组和国投新集有同样的类似问题,但北京毕竟距离新疆相对安徽来说要近的多,而且对于国投集团这么大的公司来说,解决地域问题应该还是有能力的。同样,中成股份历史上有过收购刚果钾矿的行动,并且在钾肥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储备和经验积累,这些都越发表明中投罗钾注入中成股份成为大概率事件。
至于冠农股份,他们持有国投罗钾20%的股权,是大股东,国投罗钾注入中成股份,他们同样是最大的受益方,因此,基于这点考虑,农二师或许会放马罗钾,让罗钾回归中成。
中成股份为什么几个外资
中成股份为什么几个外资的原因是中成是一家小盘央企,基本面尚可,股性很活,适合波段炒作,中长线投资目前价位偏高.它09年划给了国投,大股东变成国家开发投资总公司,相信国投对它的发展会起到正面影响,去年刚果钾肥虽然最后泡汤,但未来还有可能有海外大项目。
怎样缓解我国钾肥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
我国钾资源严重缺乏,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钾肥,2003年我国生产钾肥164.49 万吨,进口373.8万吨。2004年我国生产钾肥206万吨,进口430.8万吨。2005年我国生产钾肥 260 万吨,进口 529.8 万吨。据农业部门预测,到 2010 年我国钾肥需求量约为 1,262 万吨(95%KCl),钾肥自给率约为 30%,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只是近年才有了小幅度的提高,钾肥自给率超过33%,但还是在50%以下。
钾肥对农业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每年都要用钾肥,目前钾肥在中国不像尿素、磷肥那么普及。如今年用了钾肥之后,未来3~4年可以不再使用,它不像汽车与石油之间的关系,只要你开车,就得及时加油。
目前国家鼓励秸秆还田,作物吸收的钾离子一般都留在了秸秆里,有机肥补充施用,都会为土壤补充一些钾元素,从而减少钾肥的使用。因而,未来中国钾肥的施用量不会有大升。在钾肥价格维持较高位时,钾肥施用量更很难有较大提高。
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农业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全球在2009年钾肥消费量为4500万吨。在目前全球产能7000万吨的前提下,钾肥总体已过剩。
如果按每年3%的增速计算,到2020年,全球对钾肥的需求量可能达到6000万吨左右。届时,假设必和必拓收购了加钾,并将其产能从1500万吨增加到2700万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及中国企业也会同时扩产,全球钾肥产能约在10年后会高达1.2亿吨,钾肥的过剩率也将增加到100%。而且,加钾也不可能垄断全球钾肥市场。
因此,中国企业若出巨资收购加钾,不但收益较小,而且未来需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
中国缺钾进口需求成“把柄”
据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但大部分钾肥需要通过进口满足,目前每年的进口钾肥已达到1200 万吨。钾肥供给不足与耕地普遍缺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国内可利用的钾资源匮乏,国内钾肥产量一直不太理想。2001年,国内钾肥产量突破100 万吨,到2007 年国内钾肥产量也只为254 万吨,国内一直没有根本摆脱对进口钾肥的依赖。尽管青海、新疆罗布泊等地拥有7 亿吨至8 亿吨钾资源储量,但也只能用20 年至30 年,而且这些地方交通和基础设施极为不发达,限制了中国钾肥产量的增长。
今年中国的钾肥产量很难突破350 万吨。乐观估计,到2020 年,若干规划项目全部投产,钾肥自给率将达到50%,但国内钾肥依赖进口是长期趋势。中国的自产量低,需求量大,对进口钾肥需求量的高度依赖性成为世界钾肥供应巨头的共识,由此也让中国企业在钾肥进口价格谈判中每每被对方掐住七寸。2005 年底,中外钾肥谈判正式开篇。其跌宕程度并不亚于铁矿石价格谈判。在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统一组织下,中国主要化肥企业建立了钾肥进口谈判机制,包括国营和非国营的十多家企业,其主要代表为中农、中化和中石油。2008 年,中海油顶替了中石油的谈判席位。这一年,谈判结果不如人意。记者了解到,根据2008 年达成的进口合同,氯化钾离岸价高达565 美元/吨,涨幅高达约240% 。涨幅之大,远远超过中国同样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铁矿石—— 后者价格谈判的最高涨幅也不到100%。
各国对加拿大Potash 收购的拉锯战显然给了下一阶段中国钾肥进口价格谈判更多的想象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必和必拓或中方资本成功入主Potash,将给国际钾肥价格走势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平安化工分析师伍颖表示:“ 如果中国资本收购Potash 成功,进口大国的依存度会下降,则可能使钾肥价格下跌。而如果必和必拓收购成功的话,则国际钾肥市场集中度加剧,钾肥价格有可能上涨。”不过,李维认为,变数是在必和必拓一旦收购成功后,将会对国际钾肥定价机制产生何种影响。如果必和必拓确实履行他们管理层所说的改变以往供应商决定价格的模式,而是由市场来定价,那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如果必和必拓管理层能够兑现他们收购的承诺,就有可能让价格在一年左右时间滑落到230 美元/吨。但是,掌握上游资源,自己控制话语权还是最保险的做法,特别是从长期来看,钾肥的价格势必会上涨。自产、进口、境外三足鼎立,要破困局就必须掌握上游资源,早已是中国钾肥行业内达成的共识。 我们要对国际上的并购保持关注,但是从自身角度而言,还是要依照国家政策对自产、进口、境外1:1:1 进行布局。积极开发新的钾矿资源,保持一定进口,同时还要海外开矿。虽然中国应对必和必拓收购Potash 公司及其带来的影响予以警惕,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国钾肥行业内部很早就确立了1∶1∶1的产业格局,所以,并不是像外界担心的那样,中国钾肥还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
从自产钾肥来说,中国主要有两家企业。一个是青海国资委、中化集团分别为第一、第二大股东的盐湖集团,占据国内80%至90%的生产量。另一个是国投为第一大股东的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也开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疆、青海、四川等境内的钾矿资源有望使现有国内钾肥产能翻番。据了解,2009 年,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一期120 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建成投产,让中国钾肥总产能增至450 余万吨。目前,其二期工程180 万吨/年钾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形成300 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该公司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商。目前在建和规划中的钾肥项目还有中信国安、四川宏峰、亚泰集团、滨地钾肥等数家公司,累计钾肥年产能800 万吨。不过,虽然未来国内钾肥新增产能较多,但大部分为2013 年后投产项目,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钾肥市场的垄断格局还不会改变。
中国在钾肥棋局的布局中,还需要更多的“后招”,企业需加快步伐“走出去”。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企业在国外开采钾矿已初见成效,中国企业在老挝有5 个项目,其中1 个已形成产出;在加拿大有2 个项目;在刚果有2 个项目,其中1 个还在谈判。除了买资源,国内企业“走出去”还采用了购买股权的形式,与国外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近期国内钾肥企业“ 走出去”的成效并不显著,真正负担起中流砥柱作用还需一段时间。企业“ 走出去”面临各种问题,比如非洲虽然有矿,但基础设施较差,开采后如何运输是一个问题。即使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采矿,企业也未必能获得真正的控制权,因为相关的运输线路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有没有专注于桩基础的公司,听说湖南基础工程公司还不错?
湖南基础工程公司于1986年10月07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陈俊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地基基础工程、钢结构工程、特种工程(结构补强)、桥梁工程、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工程类技术服务;设备租赁服务;地勘技术咨询服务;机械加工;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7-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关于环保 水资源 矿资源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甚至估计,伊拉克的原油储量可能高达300亿吨。由于受联合国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产量只有150万到2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一般以“桶”为计量单位,每桶合0.138吨),专家估计,如果伊拉克政权更迭后恢复原油生产,世界的石油供应可以每天增加300万至500万桶。
我国煤炭的资源量为1点5亿万吨。石油储藏量是16000万吨。我国石油储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矿产资源
全国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矿产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5处,其中能源矿产24处,黑色金属矿产5处,有色金属矿产47处,贵金属矿产14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1处,化工原料矿产8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04处,其他水气矿产2处。有56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0.98亿吨,天然气3802亿立方米,原煤96.54亿吨。
全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煤炭产量19.56亿吨,原油产量1.75亿吨,天然气产量407.7亿立方米,铁矿石产量3.10亿吨,10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1430万吨。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西气东输主力气源、我国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克拉2气田建成投产。新疆阿舍勒铜矿、青海德尔尼铜矿等一批大型金属矿山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
全国初级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400亿美元。主要矿产品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原油进口12272万吨,比去年增长34.7%;铁矿石进口20799万吨,比去年增长40.4%;锰矿石进口465万吨,比去年增长62.6%;铬铁矿进口217万吨,比去年增长21.9%;铜矿石进口288万吨,比去年增长7.9%;钾肥进口743万吨,比去年增长13.1%。
我国的矿产资源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6种,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煤、铁、铜、铝、锑、钼、锰、锡、铅、锌、汞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保有储量为10033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铁矿的保有储量为457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磷、硫等矿产也很丰富。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稀土金属的储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稀土总量还多。
我国北方水资源状况
今春以来,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持续干旱少雨,截至5月底,全国受旱面积已超过3.4亿亩,出现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最严重旱灾之后的跨年连旱,虽然北方大部分地区近日都连续出现降雨,但仍未能缓解今春以来的旱情。因此,水资源的短缺就显得尤为明显,广大农村地区更是面临着水危机的严重问题。就此我们专门走访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请他就我国北方农村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由于用水行为的不合理和无节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原因,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可供使用的地表水资源日趋减少。地表水的衰减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依赖地下水资源。从目前的情况看,地下水已经成为农业灌溉的最主要水源。
从动态上看,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农业用水来源中,河流与水库将进一步退出,地下水将是农业灌溉的几乎惟一的用水途径。地下水位的加速下降是农村用水中的一个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时间上,全年降水的70%-90%集中在6~9月份,冬季很少,年际间变化也很大。空间上,水资源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耕地38%,水资源却占全国80%以上;而占全国耕地62%的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时空分布不均匀和年际变化大,造成水旱灾害加重。90年代以来,年受旱灾面积达4亿亩左右,成灾面积3倍于50年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