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有机肥料来源的局限性,化肥的用量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它对提高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过多,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效应,严重的已形成公害。例如氮肥中氨素的挥发,以及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对人及动植物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化肥特别是氮肥和磷肥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湖泊、河流等水域,从而造成水体中富集营养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另外,劣质磷肥中所含的三氯乙醛进入水体后成为水合三氯乙酸,可直接污染水体。长期使用氮肥,还会使土壤中碳氮比失调,致使土壤微生物向腐殖质中寻求碳源和其他营养,使其分解从而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质变劣。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肥料使用过多,易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随着理化性质的改变,土壤微生物的区系也随之改变,如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减少,可使土壤中有机质难以腐烂。氮肥使用不当还会促使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增多,生活力增强,果树等作物上大量使用氮肥,还会使蚜虫等害虫为害加重。
(1)氮肥的污染 氮素化肥在土壤中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式出现,但大多数植物主要吸收硝态氮,硝酸根离子被植物体迅速同化利用,所以一般不会对人畜造成危害。但氮肥施用过多,促使土壤中硝酸盐浓度增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各种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危害极大。虽然水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程度远远低于蔬菜,但亦应引起重视。
(2)磷肥的污染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在土壤普遍缺磷的情况下,增施磷肥可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但是磷肥中含有镉、氟、砷、稀土元素和三氯乙醛,过多施用会影响植物对锌、铁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一些劣质磷肥,不仅含有大量的有害重金属,而且三氯乙醛的含量亦很高,三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变为三氯乙酸,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并会引起植物根系萎缩,枝叶生长不良,导致严重减产。磷肥亦是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一个重要污染源,钙镁磷肥中含铬量较高,过磷酸钙中含有大量的镉、砷、铅等重金属。另外,磷矿石中还有放射性污染,其中主要是铀和镭。因此,磷肥所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
(3)钾肥的污染 过量使用氯化钾会使土壤板结,并会降低土壤pH,使之逐渐变酸,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另外,氯化钾中氯离子对果实及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无公害草莓生产应禁止施用氯化钾。
怎样用土壤分析法确定施肥量?
土壤分析法确定施肥的种类与施肥量是通过土壤分析了解土壤的供肥水平,再根据果树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各元素的数量,扣除土壤的供肥量来确定施肥量。其计算公式为:
果树吸收元素总量:苹果树的需肥情况,因树龄、结果量、树势等的不同而不同,还与肥料种类、土壤供肥状况有关。据研究,丰产期的苹果树每生产50千克果实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05.85克、磷(P2O5)34.07克、钾(K2O)256.22克。
肥料利用率:施入的肥料有的被土壤固定,有的分解挥发,有的被雨水淋洗而流失,只有一部分被果树吸收利用。被树体吸收的部分占施入量的百分率称为肥料的利用率。肥料的利用率受土壤条件、肥料性质、施肥方法、施肥时期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试验推算各种肥料的利用率大体是:氮约为40%~50%,磷为20%~30%,钾为40%~45%,绿肥为30%,圈肥、堆肥约为20%~30%,质量差的土肥为10%左右。
以2002年河北省辛集市东曹村利用土壤分析法确定施肥量的实例进行说明。辛集东曹苹果园主栽品种为短枝红星,树龄13年生,平均每667米2产量2000千克,2001年秋施基肥(圈肥)。2002年春测定根系分布层(20~60厘米)土壤中养分平均含量,速效氮为0.00697%、有效磷为0.001129%、速效钾为0.0078%、每立方米土重1650千克,全年施肥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1)果树每667米2年吸收氮、磷、钾量氮(N)=205.85克×2000+50=8234克=8.234千克磷(P2O5)=34.07克×2000+50=1388克=1.388千克钾(K2O)=256.22克×2000+50=10249克=10.249千克(2)土壤的供肥量设当年果树可利用根系分布层土壤养分的20%,根系水平分布占果园面积的1/2,由于是秋施基肥后测定的土壤养分含量,因此,当年每667米2果树从土壤和基肥中吸收的氮、磷、钾为:
供肥量=667米2×根系分布深度×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利用率×根系水平分布所占土壤的比例氮(N)=667×0.4×1650×0.00697%×20%×1/2=3.068千克磷(P205)=667×0.4×1650×0.001129%×20%×1/2=0.497千克钾(K2O)=667×0.4×1650×0.0078%×20%×1/2=3.433千克(3)2002年全年需补充速效性肥料肥效氮肥按40%、磷肥按20%、钾肥按40%计算施肥量。
氮(N)=(8.234-3.068)/40%=12.915千克磷(P2O5)=(1.388-0.497)/20%=4.5千克钾(K20)=(10.249-3.433)/40%=17.04千克如果用硫酸铵(含氮量20%)补充氮,年需追施12.915千克/20%二64.66千克;用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20%)补充磷,年需追施4.5千克/20%=22.5千克;用硫酸钾(含氧化钾48%)补充钾,年需追施17.04千克/48%=35.5千克。
不同土壤的施肥量参考上述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实际的施肥量要大于计算值。不同土壤表层土的营养含量见表4-1,在确定施肥量时供参考。
表4-1 河北省各土类表层土壤氮、磷、钾含量统计选自《河北土壤》。
高一化学课题学习(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化肥可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如尿素可增加有效氮含量。
2.改变土壤pH。如长期施用氯化钾可导致土壤酸化,施用钙镁磷肥可使土壤pH增加。
3.改变土壤结构。如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结构,使酸性土壤不致大量板结。
4.改变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如石灰可抑制真菌的繁殖,促进细菌繁殖。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
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