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疫病 晚疫病是真菌还是细菌

晚疫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①晚疫病,属于真菌性低等真菌,晚疫病是在茄果类作物上的称乎如: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等作物。主要危害作物的三叉处和叶片以及果实上,主要在作物的生长中后期发生,在茎干三叉处上有黑斑,有的有水渍晕圈,叶片上从叶尖或叶缘处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严重的时候就逐渐干枯,背面有的有白色毛层,在果实上形成暗绿色的水晕斑,最后褐腐烂掉。防治晚疫病的药剂有:烯酰吗啉,甲霜灵,霜霉威,氰霜唑,嘧菌酯,代森锰锌,霜霉威盐酸盐,霜脲氰.锰锌,氟吡菌酰胺.霜霉威,锰锌.氟吗啉,烯酰.吡唑酯,烯酰.唑嘧菌胺等。配合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②早疫病也称为轮纹病,属于高等真菌,与叶斑病,褐斑病,褐纹病等属于一类。早疫病往往在前期发生多,主要在叶片和果实上,是褐色病斑,比较明显有同纹圈,后期病斑干枯。防治早疫病的药剂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甲托,代锰锰锌,异菌脲,嘧菌酯,吡唑嘧菌酯,等单剂以及复配制剂。

晚疫病和早疫病有哪些区别呢?该怎么治理呢?

相信种植过蔬菜的人都了解,晚疫病和早疫病是蔬菜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两种病害。如果晚疫病和早疫病防治的不到位,或者是不合理就会造成蔬菜严重的减产。但是很多人却分不清婉意症和躁郁症有哪些区别,应该怎样治理?他们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条件都不相同,治理的方法可以通过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区别

在浸染的菌种上早疫病是高等真菌浸染,而晚疫病是低等真菌浸染。在发病条件上早疫病,最适温度在25~28℃中间,并且湿度较高时容易发病。当田间夏季温度较高,并且雨天较多就会很容易爆发早疫病,而早疫病最常发生的时期,便是在植物开花结果的期间。而晚疫病发病适合的温度,白天24℃以下夜间要在10度以上,对于湿度要求很高,相对湿度要大于75%。当叶片上有水滴时,病菌更易繁殖。

二者的发病时间也不同,虽然早疫病和晚疫病在植株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均可感染植株,但是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开花结果时期,而晚疫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和结果期。在发病症状上,早疫病感染植株那之后会在叶片上形成有轮纹的病斑,在病斑周围的叶片会迅速的褪绿变得枯黄。而晚疫病侵入植株之后还会分泌毒素杀死大量的细胞,所以在感染之后叶片先呈暗绿色,后来会变成褐色。

治理的方法

早疫病的治理方法需要在植株的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进行喷药,预防可以喷洒代森锰锌、甲霜锰锌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发病之后,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三次左右就可控制早疫病。晚疫病的防治方法,也需进行喷药防治,可以喷洒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同样也是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药2~3次,喷药前要拔除病苗。

晚疫病 晚疫病是真菌还是细菌

番茄晚疫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

今年番茄晚疫病发生的特别利害,有个菜农朋友前几天告诉我,半个月打了4次药,仍然打不住。这主要和今年的天气情况有关,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总是高温低温反复出现,这就为番茄晚疫病的流行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下面我就着重说说番茄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巧。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特点

晚疫病是番茄最常见的一个病害,而且当前这个时间也是最容易发生的时候。因为番茄晚疫病属于一个变温或中温病害。从全年来看,晚疫病在两个阶段发病较重。一个是从秋天到冬季,也就是降温的过程,晚疫病会发生;另外一个是升温的过程,从冬季到春季。

中温是怎么来的,就是气温由高温向低温走或者由低温向高温走,走的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叫中温,如果温度特别高了或者温度特别低,番茄的晚疫病都流行不起来。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技巧

如果棚室里已经发生了晚疫病,菜农朋友先别着急用杀菌剂,一定要先做一次整棚的消毒工作。因为晚疫病是一个典型的气传病害,所谓的气传病害,就是说它是通过气流来传播的,就是我们在番茄叶面背面出现的白毛毛(病源孢子),只要番茄叶片上湿,有水珠就开始萌发侵染。所以,晚疫病只要一发生,在打药之前先做整个棚的消毒工作,这样我们就可以切断晚疫病的传播。

在对棚室消毒时,药剂我们用强氧化剂,推荐药剂含有有效成分三氯异氰尿酸的氧化剂。打药的时候,包括秧苗,棚室的地面,柱子、甚至上面的架丝,只要能喷着的地方全把它喷一遍,因为有可能病原孢子会跑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喷强氧化剂的目的是先把病原孢子杀死,但是起不到杀菌剂的作用,也就是说打到哪里哪里管用,打不着的地方就不管用。其实,包括所有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病,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因为消毒没有任何的持效期,打过去药液一干就没有任何效果。在打完消毒药等药剂干了后,把病叶、病果摘除并带出去远离菜园后进行深埋处理。然后到了第二天,我们再用杀菌剂进行治疗。晚疫病的抗药性特别强,所以,我们在选药剂的时候,一定要选2~3个成分的药剂,混配在一起来进行防治。推荐药剂可选用有效成分含有氰霜唑+烯酰吗啉+霜脲氰+亚磷酸(免疫性杀菌剂,提高植株免疫能力)。打完之后,一定要记住在5天之内打第二遍,也就是在第4天头上打第二遍。按照这个步骤,两遍下去,就能把晚疫病治住。

这里着重讲的是治疗,对于预防措施如建立轮作换茬制度;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以及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这些都是必要的,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番茄晚疫病发生后,杀菌剂是杀不死病原孢子的,杀菌剂针对的是菌丝,因此,首先消毒杀死病原孢子,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再消毒后打两遍药,那么,番茄晚疫病就能很好的得到控制。

马铃薯晚疫病是怎么样的?

potato late blight

黄河

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流行年一般减产30%。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大量死亡,减产一半,使100多万人饿死,200万人移居海外。当时对马铃薯死亡的原因有各种推测,1842年冯·马蒂尤斯(von Martius)首先认为是病菌引起,1857年斯皮尔许奈德(Speerschneider)证明叶上霉菌能引起块茎腐烂。1861~1863年德巴利(de Bary)确定了叶上病斑和块茎腐烂都是由一种真菌引起并给鉴定了病原菌。在中国马铃薯产地都有发生,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多雨潮湿的年份为害较重,如1950年大流行年,这些地区损失30%~50%。以后的10年内又有5年是流行年。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为害叶、茎和块茎。发病后叶部病斑面积和数量增长迅速,使植株以致全田马铃薯成片早期死亡,并引起块茎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叶上病斑灰褐色,边缘不整齐,周围有一褪绿圈。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与健组织的交界处有一圈白霉层,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块茎上的病斑褐色,形状不规则,微下陷不变软,切开后可见深度不等的锈褐色坏死斑,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

病因

病原物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属卵菌,霜霉目。病菌孢囊梗分枝明显,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有膨大的节。孢子囊柠檬形,大小为21~38×12~23(微米),一端有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有2根鞭毛肾形游动孢子,失去鞭毛后,形成球形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再长出穿透钉侵入到寄主内(见图)。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3℃,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9~22℃。在低温10~13℃下形成游动孢子,在温度超过24℃时孢子囊多直接萌发成芽管。孢子囊形成要有97%的相对湿度。萌发与侵染都要有水滴。所以晚疫病多在阴雨潮湿气温偏低的地区与年份发生。致病疫霉寄主范围窄,除马铃薯外只侵染番茄。

有性繁殖的卵孢子(见图)在不同交配型(A1和A 2)同时存在下才能形成,大小为24~26微米。原只在墨西哥报道有两种交配型,在田间可形成卵孢子。现英国等地也有零星报道,但其它地区卵孢子还未成为越冬病菌的主要来源。卵孢子在马粪浸液或氧化剂内并加光照的情况下,能在两个星期内萌发,长出顶端会形成孢子囊的芽管。晚疫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1953年国际上按抗病显性基因建立了统一的命名系统,并发现了预计存在的小种,后因新显基因的不断引入,小种数也就相应增加。

马铃薯晚疫病菌

1.从寄主气孔抽生出的孢囊梗及孢子囊;2.孢子囊萌发;3.卵孢子(引自浙江农业大学编著《农业植物病理学》)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休止孢子萌发的芽管从气孔或表皮侵入,在寄主细胞间隙中发展成菌丝,以吸器伸进细胞内吸取养分。致病疫霉除卵孢子外不能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中长期存活和耐严冬的低温,但有形成厚垣孢子存活3个月的报道。在一年一作地区冬季漫长,晚疫病的初侵染源为发病而不严重的薯块,收藏入窖而越冬。来年的和健薯一起播种到地里,病菌随温度转暖而活动,沿着幼苗的茎秆长到地面。气候温暖潮湿在地上或地下的病斑上长出孢子囊侵染叶片与邻近的健苗,经过几次再侵染形成一定数量的病株病叶后成为发病中心才被发现。此时若气候继续潮湿,短期内全田发病。西南地区由于冬季较温暖和有马铃薯植株存在,且多雨潮湿,加上有垂直分布的多种种植制,晚疫病能在早期发生,侵染源不限于本田的病薯。晚疫病的流行主要由温湿度是否适宜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品种的抗病性而定。据1951~1961年11年中国张家口地区的资料统计,发病严重的6年中,6、7、8三个月的降雨在200毫米以上,而且连续三年旬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高湿旬次数愈多,病害愈严重。病菌传播距离主要在初侵染源附近,但不排除少数能传到几公里以外。

病害控制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的措施,主要有三方面。①选用抗病品种。中国已育出上百个抗病品种,大大减轻了晚疫病的威胁。②减少菌源。首先要从无病留种开始。留种田除严格进行化学保护外,还应增高培土,注意排水,防止病菌随雨水渗入土中侵染新薯。提倡割蔓晒地两个星期后收获,在入窖、播种前淘汰并处理好病薯。③化学保护。根据气象条件和发病中心的出现进行晚疫病流行的预测预报,及时对发病中心附近及低洼地进行化学防治,逐步扩大范围。喷药次数因药剂种类和气象条件而定。药剂种类有波尔多液、代森锌、代森铵等保护剂和内吸杀菌剂瑞毒霉等。

马铃薯纤块茎病

potato spindle tuber

何小源,周广和

由类病毒引起,为害马铃薯块茎的一种病害,1922年在美国新泽西州马铃薯上首次发现,1962年美国雷默(Raymer)等发现番茄是该病的良好鉴别寄主,1971年雷默与迪内(Diener)确定病原为一种低分子量的RNA引起,迪内把这种新的病原命名为类病毒(Viroid)。

分布和为害

该病是美国、加拿大、前苏联和阿根廷等国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黑龙江和青海省开始发病,近年来,山西、内蒙古、河北、云南和北京等省、区市种植的马铃薯也相继发生,重者可减产60%以上。

病因

病原物为类病毒,是一种游离的低分子量核糖核酸,无蛋白质外壳,具有高度碱基配对的单链闭合环状RNA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高度碱基配对的杆状二级结构存在。分子量为1.4×105。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其核苷酸总数为359。无mRNA活性,能自主复制。

马铃薯纤块茎类病毒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11科150多种植物,其中多数为茄科植物。番茄Rutger品种是最常用的鉴别和繁殖寄主,马铃薯受侵后,产生的症状为矮化,植株节间缩短,枝叶向上(与主茎的角度变小),小叶扭曲,在长光照下,叶片可产生白化,后期叶脉坏死。患病的块茎细长,形状不规则,产生龟裂,芽眼深陷,失去商品价值,本病可经摩擦和针刺等传播,还可经实生种子和花粉以及甲虫等传播。

大量种植感病的种薯或实生种子和感病品种,是造成病害大面积流行的主要因素。环境条件中以温度、光照的影响为重要。高温和强光照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加重症状的表现。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侵染来源是病块茎和实生种子,可通过种薯和实生种子传给下一代,当种植感病的种薯或实生种子后,在田间经病健株的接触、农事活动等形成大面积感染。感染后,有时并不表现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为人们忽视,经一二年后,又可严重感染,造成流行。

病害控制

选用无毒种苗,建立无类病毒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繁殖无类病毒的良种,拔除病株,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轻病害的传播;调运种子和种薯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以防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农事操作是田间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尽量减少人为的机械接触。

马铃薯线虫病

potato nematodes

陈品三

由多种线虫分别引起,致使马铃薯植株生育失常,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一类病害。

种类和分布

为害马铃薯的线虫有24属67种,其中以球胞囊线虫(Golbodera spp.)为最重要,其次为茎线虫(Ditylenchus spp.)、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和根斑线虫(Pratylenchus spp.)等。

晚疫病是怎么引起的,和早疫病的区别有哪些呢?

晚疫病是怎么引起的,和早疫病的区别有哪些呢?病害早、晚疫病是茄果类蔬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虽然是只有一个字母简称的两种病害,造成农民对于病害早、晚疫病的认识不正确,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两种病害只是早晚的时间问题,导致在病害防治上有很多问题,盲目用药不但没有起到病害防治的作用,反而延误了最佳防治时间,造成病害严重。

早疫病主要危害蔬菜的茎、叶和果实,其中以茎叶和枝条最易发病。苗期发病,苗期茎基部有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圆粒。果实感染,开始在花萼附近,多为椭圆形至无定形的褐色至黑色病斑,凹陷、坚硬,后期病部密布黑色霉层。病斑的中心部分是同心的,黑色霉层是该病的主要识别症状。

晚疫病发生时,植株往往在短时间内死亡。这种疾病可以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在苗期,叶片上有深绿色的水渍斑。病斑从叶子蔓延到主茎,导致茎变得细小和黑褐色,并导致幼苗枯萎或倒伏。在成年阶段,茎、叶和果实常常同时被感染。茎部变黑褐色并腐烂,叶片上有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叶背病斑交界处生白霉,果实上有油渍状稍凹陷的病斑,尤其是绿色果实。

药剂防治 由于引起两种病害的病原体不同,采用的药剂防治也不一样。在浸染的菌种上早疫病是高等真菌浸染,而晚疫病是低等真菌浸染。在发病条件上早疫病,最适温度在25~28℃中间,并且湿度较高时容易发病。当田间夏季温度较高,并且雨天较多就会很容易爆发早疫病,而早疫病最常发生的时期,便是在植物开花结果的期间。而晚疫病发病适合的温度,白天24℃以下夜间要在10度以上,对于湿度要求很高,相对湿度要大于75%。当叶片上有水滴时,病菌更易繁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851.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13日 下午3:52
下一篇 2023年3月13日 下午3:53

相关推荐

  • 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白色体结构图

    紫鸭跖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紫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紫鸭跖草的药用价值 采集加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甘、淡、凉。有毒。 功效:活血、止血、解蛇毒。 【归经】 ①《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②《泉州本草》: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图片 紫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用主治】 ①《广西中药志》:活血,止血,解蛇毒。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4日
    00
  • 探究哈密瓜氨基酸螯合锰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引言 哈密瓜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其所含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很好的营养补充作用。但是,你知道吗?哈密瓜氨基酸螯合锰在农业种植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哈密瓜氨基酸螯合锰的作用 哈密瓜氨基酸螯合锰是一种针对蔬菜、水果等植物的微量元素肥料,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7日
    00
  • 花开放的时间(迎春花开放的时间)

    各种花开放的时间? 按照一天24小时排序: 蛇麻草:3时 牵牛花:4时 蔷薇:5时 龙葵:6时 金菊,蒲公英:7时 睡莲:8时 金盏草:9时 半枝莲:10时 马齿苋:12时 万寿菊:15时 茉莉花:17时 烟草花:18时 剪秋萝:19时 夜来香:20时 月光花:21时 昙花:22时 按照一年12月排列: 正月:兰花 康乃馨 二月:迎春 紫罗兰 三月:桃花 水…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6日
    00
  • 购买29个化肥 购买27个化肥

    春耕购买肥料的时候,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外部包装是编织袋,内部包装是塑料袋,包装袋用机器缝,接缝要整齐。国家规定,包装袋上应注明商标、肥料名称、生产企业、肥料成分(氮、磷、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加在一起)、产品净重及标准代码,各发货产品附有质量证明书。过磷酸钙有散装产品,但还要附上工厂证明。 优质氮肥,磷肥可以用火燃烧,融化时间越长,剩下的杂质越少越好。熔化时…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5日
    00
  •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稻到底是什么到底有多难

      2022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袁老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世界,让中国不再有饥荒,让世界远离饥饿。袁老的贡献有多大,从这两天的袁老的追悼会就能够看得出来,全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前往吊唁,而未能前往的人们也是自发的前往袁老雕像前瞻仰送花等举行各种悼念仪式,网络平台上也是举行各式悼念活动。无论是哪种活动,无不…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2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