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秧田类型有哪几种?杂草发生的特点各是什么?
我国目前秧田类型主要有水秧田、湿润(亦称半旱)秧田、肥床旱育秧田三种。不同育秧方式,因其水层管理的差异,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亦不尽相同。
水秧田在育秧过程中,秧板经常保持水层。由于稗草及其他湿生杂草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氧气,因此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生。但水分充足,秧苗生长迅速,秧苗较嫩弱,扎根不牢,如播后遭遇低温,易倒秧、烂秧。水秧田仅在南方各省早春气温较高而比较稳定的稻区使用。由于此法不利于培育壮秧,面积在逐年减少。湿润秧田湿润秧田是我国使用面积较大、历史较长的育秧方式。在播种到出苗的这一段时间内,秧板不建水层,而采取沟灌渗水来维持秧板湿润状态,供应稻种发芽所需水分。直至一叶一心期,才建立稳定的薄水层,并适当的落干晒田。在这种湿润、薄水条件下,秧苗生长缓慢,但较为茁壮,有利于培育壮秧。但是,在湿润秧田中,杂草种类及数量均大大增加,尤其是稗草及湿生杂草的种子,在湿润无水层的条件下,较深层的种子也能获得所需氧气而萌发出土,不仅增加了杂草数量,而且由于萌发深度不一,发生期及高峰期亦有延长,秧板满水以后,虽然抑制了部分稗草及湿生杂草的萌发,而水生的双子叶杂草如节节菜、水苋等很快萌发,出现秧田第二次出草高峰。据上海崇明定点观察资料,稗草在水稻播后1~2天萌发,3~6天出土,始盛期为播后7天,高峰期为播后10天,随着秧苗生长而形成荫蔽及水层的抑制作用,20天以后即逐渐停止,而异型莎草则较稗草迟5天左右,节节菜则迟5~10天,在移植前仍在出草(表2)。
表2 湿润秧田杂草发生期及高峰期单位:播后天数上海崇明杂草种类 萌发 出土 始盛 高峰 盛末 停止稗 1~2 3~6 7 10 15 20~23异型莎草 1~3 4~7 10 10~15 20 32节节菜 1~6 7~10 10~15 15~20 25~30 32秧板满水后,由于水分供应充足,稗草生长加快,在秧苗3叶期时,稗草约2~3叶,3叶期以后即与秧苗同步增长,并逐步高出秧苗,移植时,稗草往往高出秧苗数厘米。
肥床旱育秧田:肥床旱育秧田是近十年来推广的省地、省水、省工的育秧方式,目前已普遍应用。操作过程为:整地时施足底肥(有机肥为主),苗床做好后浇足透水,播种,播量较湿润秧田为大。播后盖经筛的细土(或草木灰),然后盖膜。出苗后(播种后约8~10天)揭膜,以后正常管理。由于改变了秧床水层、温度、通气状况等生态条件,杂草发生的种类及出草规律均有了新的特点。
据调查资料,肥床旱育秧田的杂草种类显著增加,主要增加的种类为一年生湿生及中生杂草,如禾本科杂草除稗草外,尚有千金子、双穗雀稗等湿生杂草及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中生杂草,莎草科杂草除异型莎草外,尚有碎米莎草、扁穗莎草、香附子等,双子叶杂草除节节菜、鳢肠、陌上菜外,尚有牛繁缕、婆婆纳、酸模叶蓼等(表3)。
表3 湿润秧田旱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类地区 湿润秧田 肥床旱育秧田广西 稗、牛毛毡、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鳢肠、陌上菜 旱稗、千金子、马唐、稗草、牛筋草、双穗雀稗、香附子、野苋、畦畔莎草、旱苗蓼、石胡荽
表3 湿润秧田旱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类(续)-1地区 湿润秧田 肥床旱育秧田江苏沿江 稗、陌上菜、鳢肠、丁香蓼、水苋菜、节节菜 空心莲子草、刺果毛茛、节节菜、陌上菜、婆婆纳、鳢肠、一年蓬、繁缕、藜、香附子、扁穗莎草、异型莎草、稗、千金子、双穗雀稗、马唐、狗尾草肥床旱育秧田的杂草种类、草相及群落构成,地区之间甚至田块之间差异均较大。首先与床址的选择有关,不同床址土壤杂草种子库的构成亦不同,如床址前茬为水稻(稻—麦连作),杂草种类则比较单纯,大都为湿生杂草,各田块差异亦不大,如床址选择在旱茬地或菜园地则杂草种类多、群落构成复杂、田块之间差异较大。其次,盖籽细土来自沟、渠、埂边或旱田,则杂草种类多、数量大,且常使一些多年生杂草的地下茎段如双穗雀稗、假稻、半边莲等带入苗床,致使草相更为复杂,如土源来自本田母土,则杂草种类变化不大。另外,有机肥的来源及腐熟程度对杂草种类及数量也有影响,因此,秋冬季节即开始培土做好的苗床,由于底肥腐熟程度较高,杂草种类及数量均较少,而随做苗床随播种则杂草种类及数量均较多。
肥床旱育秧田杂草种类虽有增加,但仍以水稻伴生杂草稗、异型莎草及湿生双子叶杂草鳢肠等为优势种(表4),特别是稗草可随水稻移植带入本田,为害较大。其余杂草种类虽多,但随着揭膜以后苗床的高湿管理,秧苗密度高且生长快,从而受到抑制,稗草及其他稻田主要杂草仍是肥床旱育秧田防除的重点。
表4 肥床旱育秧田杂草草相**江苏高邮十二个乡镇归总资料杂草种类 优势种(频度90%~100%)常见种(频度25%~90%)少见种(频度25%以下)稗 鳢肠 异型莎草 空心莲子草 旱苗蓼 马唐 牛筋草 牛毛草 节节菜 藜 碎米荠 陌上菜 狗尾草 苘麻 矮慈姑 马齿苋 千金子 狗牙根频度% 100 100 91.7 91.7 91.7 75 58.3 50 33.3 35.3 25.0 25.0 25.0 16.7 8.3 8.3 8.3 8.3由于肥床旱育秧田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与湿润秧田相比,杂草发生量大,出草集中、高峰期提前,据定点观察,覆膜后2~3天即可见草,5~7天至揭膜时为出草高峰,高峰期所出杂草约占秧田期出草量的90%,揭膜后仍可出草,但出草数量较少,杂草的发生仍以禾本科杂草首先出土,其次为莎草科杂草,然后为双子叶杂草。
秧田的拼音
秧田拼音: yang tian。
秧田解释: 培植水稻秧苗的田。
秧田造句:
1、滇东南南秧田白钨矿矿石类型有两种 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
2、在当时的秧田里,哇与哇之间,必须有颇宽的行距可供滑行,鉴于此,其起源地很可能是在广东。
3、多少个夜晚,她曾凝视过那因竹叶摇曳而变得使人眩晕的溶溶月色;多少个雨季,她嗅到从嫩秧田里飘来的湿润的泥土的清香。
4、我喜欢看一块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好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
5、稻田里的水温超过了40度,高高的水稻秧田里的新鲜水稻正在枯萎。
6、“秧田式”的课堂编排格局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最适宜于大班教学,是我国目前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7、麦冬植苗前,淹灌土壤,犁耙后作成水稻秧田状,经澄实再进行植苗。
8、水稻与秧田萌生稗草的生物量比率、茎蘖比率和产量比率增加均不显著。
9、有的人小腿溃烂,伤口裂开,受象皮病困饶却仍然持续劳作于秧田间。
秧田一般选择靠近村庄农田的原因
因为秧田为集中培育且植株较矮,不耐水淹,选择在村庄周围就近,方便管理。方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村庄,选址一般都是地势较高的地区,靠近村庄,地势较高,洪涝灾害少,秧田不容易被水淹。
秧田的意思
秧田是汉语词语,读音为yāngtián,意思为培育水稻秧苗的田块。
解释:培埴稻秧的水田。
出处:宋杨万里《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诗:“今岁春迟雨亦然,生愁无水打秧田。” 宋 范成大《蟠龙瀑布自山顶漫汗淋漓分数道而下》诗:“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 清 赵翼《横塘曲》:“画就蛾眉上酒船,酒船泊傍绿秧田。”
相关词语
开头相同:秧马、秧子、秧鼓、秧龄、秧歌剧、秧苗、秧歌、秧脚、秧稻、秧信、秧针、秧秧。
结尾相同:葑田、赐田、职分田、赈田、就田、阪田、砠田、秫田、民田、受田、丹田、馌田、纸田、料田、族田、旱秧田、溉田、香火田。
造句
1、风吹秧田水放干,雨淋秧田水满田。
2、秧田要浅,大田要深。
3、宽做秧田,狭做菜园。
4、秧田不扯草,结谷吃不饱。
5、秧田水要清,稻田水要浑。
秧田的拼音怎么写
秧田的拼音写法是:yāng tián。意思是培育水稻秧苗的田块。
秧田的出处:
1.宋 杨万里《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诗:”今岁春迟雨亦然,生愁无水打秧田。”
2.宋 范成大《蟠龙瀑布自山顶漫汗淋漓分数道而下》诗:”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
3.清 赵翼《横塘曲》:”画就蛾眉上酒船,酒船泊傍绿秧田。”
秧田造句:
1.对于损毁严重、无法恢复的早中稻和晚稻秧田,或改种“倒种春”,或改种秋玉米、秋红薯、大豆、蔬菜等作物。
2.在板球飞活动区内,孩子们背对着一块“秧田”,如果能将板羽球象抛秧苗一样抛到“田间”,就能够获得奖励。
3.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拨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