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的鱼有出血病可以下磷肥吗?
是可以的,磷肥下了对于这个影响没有的,但是量不要过大就好。
拓展资料:
一、磷肥按生产方法分类:
根据生产方法又可分为湿法磷肥和热法磷肥。
磷肥施用适量时,能促进作物分蘖和早熟,加强其抗寒能力,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磷肥是以磷矿为原料生产的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
磷在植物体内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重要作用;磷还参与植物生命过程的光合作用,糖和淀粉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
磷肥还能促进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长,使植物提早成熟。植物在结果时,磷大量转移到籽粒中,使得籽粒饱满。
最早的磷肥是过磷酸钙,现已逐渐被磷酸铵和重过磷酸钙等高浓度磷肥取代。
二、氮磷钾化肥种类的定性鉴别
首先可以从外观和溶解度上区别磷肥与氮、钾肥。常用的氮肥和钾肥一般呈白色晶体,且溶于水,常用磷肥呈灰色粉状,不溶或部分溶于水。如要进一步区分氮、钾化肥则可将肥料磨成粉末,取少量放在小铁片上灼烧,若能燃烧,熔化或发白烟为氮肥;若不燃烧,至此就可以大致区别开氮肥、磷肥。
三、钙镁磷肥:
是一种以含磷为主,同时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多元肥料 ,不溶于水的碱性肥料,适用于酸性土壤,肥效较慢,作基肥深施比较好。与过磷酸钙、氮肥不能混施,但可以配合施用,不能与酸性肥料混施,在缺硅、钙、镁的酸性土壤上效果好。
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是以磷为主的高浓度速效氮、磷二元复合肥,易溶于水,磷酸一铵为酸性肥料,磷酸二铵为碱性肥料。
四、锌肥磷肥莫混用
把硫酸锌锌肥和磷肥混合在一起施用,会形成不易溶解于水的磷酸锌。因此施用硫酸锌时,一定要避免与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和磷酸二氢钾等磷肥接触,更不能混合在一起施用。
鱼塘施磷肥几天可以消石灰
5-7天。磷元素在6-9月却很容易缺乏。有效磷在弱酸性条件下活跃较高,而养殖水体常要求呈弱碱性,且主要通过泼酒生石灰来实现。
水体中的有效磷会和生石灰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钙沉淀,使原有的磷发挥不了作用,导致水体缺磷,因此,鱼虾池施用磷肥前5-7天不得施用生石灰。
水产养殖的水体中有效磷低于0.05mg/ ml,鱼产量不高;有效磷含量在0.05~0.1mg/ ml,鱼产量得到提高;而有效磷含量在0.1~0.2mg/ ml,可以获得高产;但是有效磷含量超过0.2mg/ ml,则产量下降。
一般鱼塘水体中,有效磷含量仅占总磷的16%左右。所以,经常说的“缺磷”,并不是指“总磷”的缺乏,而是“有效磷”缺乏。在这个意义上,让水体中总磷释放一部分,比“外源补充磷”的效果更好。
有效磷的来源及消耗
1、外源补水带入:换水,补充新的池塘水,可补充养殖过程中水体有效磷的损耗。
2、底泥释放:在一定条件下,沉淀于池塘底部的磷可以释放到水体中,补充有效磷。
3、有机物分解释放:各种水生生物残骸、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经分解后,释放出部分有效磷。
4、人工施肥补充:人工施磷肥,可以最直接地补充水体中磷含量。但施用方法,会影响有效磷的平衡。如一般“偏瘦”的水体,用化肥碳铵和过磷酸钙做基肥肥水。
鱼塘养殖中施磷肥能起怎样作用
水中有效磷的含量多少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水中缺乏有效磷,致使大量的有效氮没有被充分利用而白白地浪费掉。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施用无机磷肥对增加水中有效磷的含量,调整有效氮和有效磷的比例。充分利用精养鱼池内丰富的有效氮,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起主要作用。
扩展资料
养殖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反映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主要是鞭毛藻类)为优势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的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
水色的控制主要靠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投放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可根据鱼的计划产量和饵料系数,计算全年总的投饵量,然后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摄食强度、水温等每天酌量投喂。
饵料要新鲜、优质。投饵要固定地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目的在于培养池中作为饵料的浮游植物,其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包括禽、畜肥和绿肥,并辅以化肥。此外,高产精养鱼池内因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容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对鱼类生存造成威胁。
如中国鲤科鱼类常在黎明前后当溶氧降至 1毫克/升左右时,先在水面呼吸,称为“浮头”;如溶氧继续下降至0.2~0.5毫克/升时,则开始死亡,是为“泛池”。为此须经常观察鱼池动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以减轻浮头程度和防止泛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池塘养鱼
过磷酸钙对水产养殖有什么作用
1、可作为虾蟹养殖的钙的补充剂
2、水质管理上可用来调节水中氮 磷比。
3、缓冲剂,补充水体磷元素和钙元素 利于虾蟹类蜕壳对青鱼和草鱼没有什么用处。主要是虾蟹类补充钙质的东西。
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主要有用组分是磷酸二氢钙的水合物Ca(H2PO4)2·H2O 和少量游离的磷酸,还含有无水硫酸钙 组分(对缺硫土壤有用)。
过磷酸钙含有效P2O5 14%~20%(其中80%~95%溶于水),属于水溶性速效磷肥。灰色或灰白色粉料(或颗粒),可直接作磷肥。也可作制复合肥料的配料。
扩展资料
施用方法:
1、集中施和分层施
过磷酸钙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但无论作什么肥,都以集中施效果好。
2、与有机肥混合施
与有机肥混合施可减少磷的固定,减少与土壤的接触的同时,能减少有机肥的分解产物与土壤中铁、铝等对磷的固定。
3、制成颗粒肥
把过磷酸钙制成粒径为3~5毫米的颗粒在固定力强的土壤上施用比较有效,能逐渐溶解出有效磷,肥效时间较长。
4、在酸性土上施用要配施石灰 先
施石灰翻犁耙匀后再施磷肥,不要把石灰与普钙混合,以免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5、作根外追肥
将过磷酸钙作根外喷施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可防止磷在土壤中被固定,能被作物直接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磷酸钙
用什么化肥养鱼
施用化肥,主要是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由于养鱼水体一般不缺钾,因而养鱼生产中常用的化肥主要是氮、磷两大类。
1、氮肥类:
氮是水中浮游生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加速浮游生物繁殖,提高浮游生物产量。生产上常用的氮肥,主要有尿素、碳酸氢铵、氨水、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除氨水外均为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吸湿性大,都是速效性肥料。
2、磷肥类:
磷是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元素,施磷肥不仅能满足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需要,而且能加速水中固氮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繁殖,促进氮的循环,增加水中天然饵料。常用磷肥主要有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两种,所含磷素易溶于水,生成磷酸根离子,施入水中后能很快为浮游生物吸收利用,但也有一部分磷会被水滴淤泥吸附,有的生成不溶性的盐类,有的逐步被释放出来供生物利用,在施肥2-3年内仍有一定肥效。
鱼塘养殖中施磷肥能起怎样作用?
是为了快速培养浮游植物或则藻类,这些微型藻类对鱼的生长是有帮助的,但是要控制用量,作为磷含量最高的肥料,如果过量使用,达到鱼塘内氧循环的极限,是会杀死鱼的。
建议每亩用10斤复合肥+50斤磷肥+200斤发酵有机肥铺底,然后抽有藻种的水(有水色),基本上就能肥起来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