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的重点是什么?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点是生物防治,即运用抗性基因、昆虫毒素、信息素、昆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综合控制病虫的发生。保护并利用自然天敌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优质水稻生产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害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因此,要切实保护燕子、青蛙、蜻蜓、蜘蛛等天敌,稻田养鸭、养鱼治虫,控制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盛蛾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控制螟害。
为发挥稻田有益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应加强对稻田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并注意以下五点:一要改善天敌的生态条件。根据天敌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的特点,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对害虫的控制效应是利用天敌的基础。防止大水漫灌,可以减少瓢虫的越冬死亡量。二要实行“三查三定”。“三查”是查稻田害虫、查益虫的发育进度及查益、害比;“三定”即根据稻田益、害虫发育进度及数量、水稻状况、气候条件等定防治适期、定防治地块、定防治措施。通过“三查三定”,掌握害虫的防治指标和天敌利用指标,以减少施药次数和压缩化防面积。三要放宽防治指标,充分发挥天敌作用。四要改进化学防治技术,减轻对天敌和环境的不良影响。选用对病虫杀死力强而对天敌杀死力低的选择性药剂。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调节益、害虫比,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五要采用低剂量和超低剂量对天敌较为安全的喷撒法。改田间喷药为隐蔽性施药或局部施药,以利于保护天敌。
稻田生物防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微生物和病毒等农药防治水稻害虫,如利用BT乳剂防治水稻的鳞翅目害虫,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减轻病、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又能大大降低对稻田环境的污染,提高水稻的卫生品质。施用生物农药是优质水稻生产中应大力推广的一项重要措施。
综合防治中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综合防治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措施,如清园压低虫源,培育抗性品种;物理防治措施,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害虫的性信息素等来控制害虫,通过温汤浸种等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如增加农田植被多样性培育保护天敌,种植蜜源植物诱集天敌,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引进天敌等;最后,结合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适量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什么是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也称为综合治理,是针对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引发的“3R”问题[即病虫害的抗药性(resistance)、病虫害的再猖獗(resurgencn)、药剂的残留(residue)]提出的。正式提出是在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FAO)1966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着重针对害虫“3R”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套害虫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种的种群动态及其有关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与技术以尽可能地互相配合的方式,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低于经济为害的水平。从中不难看出,这一定义的核心是治理害虫应当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相互配合,而不是单一地使用化学杀虫剂。后来这一理论经过不断地扩充与完善,发展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即英文Integreted Pest Management的缩写。
一般认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另外,按照IPM的含义,有害生物不仅包括农林、仓储等害虫,也包括蚊子及其他对人有害的生物,已经超越了植物保护的范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