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都有什么作用?
草豆蔻是一味芳香化湿药,药性特点是辛、温,归脾、胃经。草豆蔻的功效可以燥湿行气、温中止呕。临床应用如下:
1、草豆蔻常常用来治疗寒湿中阻证。草豆蔻芳香温燥,擅长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所以脾胃寒湿偏气机不畅的患者非常适合用它,常常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的药物同用,如厚朴温中汤;
2、草豆蔻常常用来治疗寒湿呕吐证。本品可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多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温中止呕药一同使用;
3、草豆蔻可以用来治疗腹痛泻痢。本品温脾燥湿,可以去除中焦的寒湿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所以常常用来治疗寒湿内盛、清浊拥堵而导致的腹痛泻痢。
草豆蔻比较温燥,临床阴虚血燥患者慎用。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草豆蔻是一种类似于球形的种子团,它是一种药材,用于健脾消食。草豆蔻作为药材,当然有它的功效与作用。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温中燥湿;行气健脾。主寒湿阴滞脾胃之脘腹冷痛;痞满作胀,呕吐;泄泻;食谷不化;痰馀;脚气;阐疟;口臭。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1)健脾燥湿:用于脾胃虚弱或寒湿郁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常配木瓜。
(2)温中止呕:用于寒湿郁滞中焦引起的胃痛呕吐,常配高良姜。
①《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②《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③《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④《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⑤《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逮,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草豆蔻作为一种药材,它只是适用于不思饮食、食欲欠香等人群食用,而像阴虚内热、口干、大便燥结等人群禁食。
草豆蔻的别名 草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草豆蔻这个名字好像都是很陌生的感觉都没有什么听说过,不知道它有没有什么别的名字,这样可以让我们想起来。草豆蔻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呢?
草豆蔻的别名
草豆蔻的别名白豆蔻、草果、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漏蔻、草果、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草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散寒止痛、燥湿行气、温中止吐。 草豆蔻辛温,归脾、胃经,燥湿行气、温中止吐,对于中焦不运、寒湿偏盛最宜。用于寒湿导致的腹胀腹痛、白带增多,草豆蔻常配伍厚朴、陈皮、木香使用。如果形体瘦,呕吐清水,草豆蔻可配伍半夏、苍术同用。本品辛可破气、温可散寒,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可配伍藿香、白术。对于食欲不振、腹泻,草豆蔻配伍高良姜、白术。本品辛温还可以散寒止痛,治疗胃寒引起的冷痛,配伍干姜、木香。本品辛温去寒、香可去湿、癖秽除瘴,用治嶂岚邪气,寒湿蕴结之胸闷呕吐,一般配伍厚朴。治疗湿热秽浊导致的呕吐、腹泻,配伍黄连。
草豆蔻会有哪些副作用
本品对寒、湿为患的消化道病变效果较好,确能解除症状。但其性温燥,用之不当亦会出现不良反应,药不对症时会使病情加重,还会出现口渴等不适。
1.切记草豆蔻、豆蔻、红豆蔻与肉豆蔻不能混淆使用。
2.对阴液不足、热象明显者忌用本品。古籍中记载:本品不宜用于阴虚血少、津液不足、因于火热而引起的胃脘痛、里急后重、腹胀满等病证。
3.不宜超剂量使用,如需长期使用,宜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草豆蔻是草果吗
草果和草豆蔻在我们生活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当然,草果和草豆蔻都是非常重要的药材了,但是草果和草豆蔻二者外形的区别也是非常大的。草果是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也叫做草果仁、草果子,它的干燥果实是长椭圆形,基部有果柄,果柄厚而且有韧性,顶部有花柱残基,它的种子是圆锥状的多面体;草豆蔻是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也叫做豆蔻、草寇,它的干燥种子团是类球形的,直径大约在1.5cm~2.7cm之间,表面是灰褐色的。
草豆蔻的药用价值
我为您详细介绍草豆蔻的药用价值,草豆蔻的副作用,草豆蔻的医学记载,草豆蔻的附方等知识,更多请查阅养生之道网。
草豆蔻的药用价值
草豆蔻的功效:温中燥湿;行气健脾。主寒湿阴滞脾胃之脘腹冷痛;痞满作胀,呕吐;泄泻;食谷不化;痰馀;脚气;阐疟;口臭。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4.5g,或入丸、散。阴虚血少者忌用。
草豆蔻的副作用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者禁服,无寒湿者慎服。
《本经逢原》:阴虚血燥者忌之。
《本草备要》:忌铁。
《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湿热,皆不当用。
草豆蔻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草豆蔻的医学记载
《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逮,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草豆蔻的医学附方
1、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满闷、心腹痛:草豆蔻肉八两,生姜(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两(锉碎)。上三味匀和入银器内,用水过药三指许,慢火熬令水尽,取出,焙干,杵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夏月煎之,作冷汤服亦妙。(《博济方》豆蔻汤)
2、治胃口冷,吃食无味及脾泄泻不止,兼治酒后数囿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饮食:草豆蔻半两(每个面裹煨,候面焦黄,去面用),甘草一两(炙),肉桂(去皮)一两,陈皮(去白)一两,蛮姜一两。上五味,同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更入陈米末一钱,水一盏,枣二枚,同煎七分,温服,其滓再煎服之。(《博济方》草豆蔻散)
3、治呕逆不下食,腹中气逆:豆蔻子七枚(碎),生姜五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二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忌海藻、菘菜。(《广济方》豆蔻子汤)
4、治小儿藏寒泄泻不止:草豆蔻一枚,剥开皮,入乳香一块在内,复用白面裹,慢火烧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上为细末,以粟米饮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无时。(《史载之方》豆蔻丸)
5、治冷痰呕逆,胸脯不利:草豆蔻(去皮)、半夏(汤洗去滑,切,焙)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眼,不拘时侯。(《圣济总录》豆蔻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