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是什么植物
1、介绍:红麻又叫大麻槿,是锦葵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在三米左右,叶片呈现异型,花朵为钟状,颜色为黄色。2、施肥:养殖红麻时,要每月为其施加一次尿素或者硫酸钾。3、浇水:每次施肥后,要浇灌一次水分,稀释肥料。
红麻属于哪种植物
1、品种介绍
红麻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杆呈现直立状,光滑无毛,而且红麻的叶片呈现披针形,长度在十厘米左右,花朵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萼呈现钟状,目前在我国黑龙江、辽宁、云南等地均有种植。
2、科学施肥
红麻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养殖的过程中,要为其施加尿素、硫酸钾等肥料,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并且在红麻长到五十厘米的高度后,要为其施加二铵、氮肥等复合肥,促使枝杆生长粗壮。
3、补充水分
红麻对水分有一定的需求,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在每次施肥后,为其浇灌一次水分,稀释肥料,避免植株出现肥害,并且在浇水时,要将水分直接浇灌在土壤中,避免红麻幼芽接触水分。
红麻是怎样分类的?
1.形态学分类
红麻最早是依据苞叶是否分裂,分为两个变种,即:①H.cannabinusL.var.genuinusHochr.LesensStrict.(苞叶不分裂),②.var.unidens.Hochr.unidens.Linde.(苞叶上部略有分裂)(Hochreutiner,1900)。
I.全叶型
变种1:var.simplex
类型1:紫茎、紫叶柄
变种2:var.viridis
类型2:绿茎、绿叶柄
II.裂叶型
变种3:var.ruber
类型3:茎基部红色,上部绿色,绿叶柄
变种4:var.purpureus紫茎、紫叶柄
类型4:迟熟、茎细而高、窄裂叶带紫色、紫花瓣
类型5:早熟、茎壮而矮、宽裂叶
变种5:var.vulgaris绿茎、绿叶柄
类型6:特早熟
类型7:迟熟、幼苗红茎
类型8:迟熟、幼苗绿茎
我国在红麻形态分类的标准中增加了花色、种子大小和节间长短等性状指标,使分类结果既接近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的实际,又能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导。我国的红麻形态分类表(邓丽卿、粟建光等,1994)如下:
见表2.农艺学分类
红麻在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下长期栽培后,产生了许多新的类型和品种,因此,开展农艺学分类研究,在生产实际中和品种选育上十分重要。
苏联依据熟型将红麻分为伊朗型、塔什干型和费尔干型,即晚熟、中熟、早熟3个类型。1940年日本根据光温反应特性,将红麻分为北方感温型和南方感光型两类,前者对光反应迟钝对温度反应敏感,多从苏联引进,后者对光反应敏感对温度反应钝感,多从印度引进。
我国对红麻品种分类以叶型、茎色和生育期为标准,分为18个类型。其中裂叶、绿茎、极晚熟类型所占比例最大,为11.7%;全叶、绿茎、特早熟类型所占比例最小,仅1.6%。裂叶型占63.2%,全叶型占36.8%。红茎型占56.0%,绿茎型占44.0%)。还根据红麻对环境的适应性,分为南方生态型和北方生态型,前者生育期长,迟熟,耐寒性较差,光温反应敏感;后者生育期短、对温度反应较敏感,耐寒性较强。
我国红麻的品种类型(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我国红麻的品种类型(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续)-1
红麻有哪些优点?
红麻的主要优点是,生长周期短,生长快,植株高大粗壮,生物产量高(为树木的3~4倍),耐环境胁迫强,生态适应性广,栽培管理要求不严,纤维品质好,尤其适合制浆造纸,产品易生物降解,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红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把红麻列为21世纪的“未来派”优势作物。红麻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光明。
红麻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红麻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红麻的用法用量 9 使用注意 10 化学成分 11 红麻的药理作用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红麻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红麻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红麻
1 拼音
hóng má
2 英文参考
Hibiscus cannabinus L.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luish dogbane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概述
红麻为中药名,出自《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陜西中草药》记载的罗布麻之别名[1][2]。
4 红麻的别名
又名吉吉麻、泽漆麻、野茶、野麻、红麻、茶叶花[1]。
5 来源及产地
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um l.的全草或叶[1]。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等地[1]。
6 性味归经
甘、微苦,凉,入肝经[1]。
7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平肝,利水消肿[1]。
1.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失眠梦多[1]。
2.治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症状、体征[1]。
3.治心、肝、肾性的水肿尿少[1]。
8 红麻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泡茶饮,3~6g[1]。
9 使用注意
本品对黏膜的 *** 性较强,过量易致恶心、呕吐、肠鸣、腹泻[1]。
10 化学成分
全草含新异芸香苷(Neoisorutin)[1]。叶含芸香苷、槲皮素、羽扇豆醇、异秦皮定、东莨菪素、金丝桃苷、己醇棕榈酸酯、消旋肌醇、烷醇、异槲皮苷、儿茶精、蒽醌、甾体化合物、氨基酸等[1]。根含加拿大麻苷、毒毛旋花子苷元及K毒毛旋花子次苷β、异槲皮苷、槲皮素[1]。
11 药理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