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晃星的习性及外形特征有哪些?
锦晃星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也是比较普遍的多肉。由于锦晃星的叶片上布满了细短的白色毫毛,并且叶缘顶端为红色,外形非常鲜艳夺目,所以深受多肉爱好者的喜爱。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关于锦晃星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还不了解锦晃星的朋友们可以学习一下。
锦晃星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灌木状多浆植物,灰绿色卵状倒披针形肥厚肉质叶轮状互生,全缘,椭圆尖头,长3cm-4cm,宽2cm~2.5cm,厚约1cm,玲凉季节阳光下,叶端及上缘呈红色。棕褐色茎细棒状,0。8cm~1cm,下端横卧,分枝群生,高15cm~20cm。晚秋至初春由枝头抽出花梗,开鲜红色5瓣花,小花钟形,半开状,花长1-5cm,穗状花序。
植株具分枝,细茎圆棒状,被有红棕色绒毛。肥厚、多肉的叶片倒披针形,呈莲座状互生于分枝上部,而栽培多年植株基部的叶片常脱落,叶片平展,绿色,表面密被白色、细短毫毛,在冷凉时期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叶缘及叶片上部均呈深红色。穗状花序,小花钟形,花被绿色,也被有绒毛,内瓣橙红至红色,冬季和早春开放。
二、生长习性
该种习性强健,耐干旱,忌水渍。喜光照,又耐半阴,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忌水湿和闷热。生长期不宜浇水过多,盆土过湿,会造成茎、叶徒长,叶片之间的距离拉长,植株不紧凑,降低观赏价值。在半阴处能正常生长,但叶缘及叶端的红色会减退,甚至消失。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很强。
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忌水湿和闷热。生长期不宜浇水过多,盆土过湿,会造成茎、叶徒长,叶片之间的距离拉长,植株不紧凑,降低观赏价值。每15~20天施一次“低氮高磷、钾”的薄肥,施肥时注意肥水不要溅到叶片上,以免形成难看的斑痕,很难去掉。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保持6~8℃的温度,节制浇水,以防因低温、潮湿引起的烂根。盛夏高温时也不宜浇水过多,否则会因根部腐烂而造成叶片萎缩、脱落,并加强通风,防止暴雨冲淋。在半阴处能正常生长,但叶缘及叶端的红色会减退,甚至消失。每年春季翻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常用腐叶土、园土、粗沙各1份,混匀后使用,并加少量的骨粉作基肥。栽培3~4年以后的锦晃星,植株容易老化,应培育新苗对老株进行更新。
锦晃星徒长有原因,做好后不徒长更漂亮,如何做呢?
锦晃星是景天科多肉植物,养护得当的情况下,叶片的边缘会出现红边,甚至从叶尖开始,叶片大多面积呈现红晕,很漂亮。
当锦晃星的叶片稀疏,枝条细长,便是发生了徒长,为了防止锦晃星徒长,枝叶紧凑饱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条件,供花友参考!
第一:光照条件
锦晃星的叶片摸起来有点毛茸茸的感觉,像一层保护层一般,不容易被晒伤,·所以可以放心地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当然,夏季高温期还是需要遮阴,可以摆放在半阴环境下养护,锦晃星也会很好的生长。
室内养护锦晃星时,尽量摆放在朝南或者朝东的地方养护,长期将锦晃星摆放在光线差的地方,会造成徒长,而且叶片绿油油的,影响观赏。
我自己养护的锦晃星基本每年四月中旬以后搬到室外露台,光照很充足,一直到十月底温度下降再搬回室内,摆放在朝南的花架上养护,锦晃星的叶尖部分呈红色,状态很好。
因此,为了让锦晃星不徒长,看起来更漂亮,建议将锦晃星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光照时间在5小时以上更好,紫外线强,叶片更容易上色出状态,让锦晃星更有观赏价值。
第二:温度条件
锦晃星是石莲花属,只要养护环境温度不低于5℃,便不容易发生冻害,夏季高温时,锦晃星会进入休眠期,只要温度不高于35℃,锦晃星也能安然度夏。
进入休眠期的锦晃星老叶片虽然会消耗掉,但是顶端的叶片依然有红边。到秋季随着温度下降,锦晃星苏醒后恢复生长,在温差下叶片呈红色的面积会更多。
北方初夏及秋季早晚温差更大,我养护的锦晃星叶片的颜色相比其他季节,尤其是深秋时,叶片红色面积更多,看起来更美,让人不舍得搬回室内,因为室内温差小,锦晃星叶片绿颜色要多一些。
因此,想要锦晃星更漂亮,建议尽量创造早晚有温差的环境,锦晃星在低温环境下会产生花色素自我保护,而花色素更容易吸收紫外线,产生的花色素越多,锦晃星的叶片颜色更红。
第三:浇水管理
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都有一定的耐旱性,浇水不能太多,不但容易造成锦晃星徒长,叶片绿油油,还可能会因盆土太湿而损伤根系,甚至根系腐烂,杆子黑腐。
锦晃星在生长期的时候,消耗水分较多,观察到盆土干燥之后再浇水;夏季处于休眠期的锦晃星,要控制浇水量,避免发生烂根现象。休眠期当老叶子出现发黄、枯萎时,属于正常消耗,并不是缺水导致的叶片枯萎,不要一味地去浇水解决,反而造成根系腐烂。
我刚开始养护锦晃星时,因为叶片有茸毛,浇水比较频繁,锦晃星的叶片几乎都是绿色的,而且枝条长得细弱。后来,浇水频次延长到7~10天,反而状态好了很多。
因此,想要锦晃星不徒长、更漂亮,建议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下,盆土不干不浇,休眠期控制浇水,早晚温差大时,水分蒸发慢,需要保持盆土干燥,避免盆土太湿造成枝叶徒长,叶片褪色。
另外,温度低时,给锦晃星浇水尽量选择在中午温度高的时候进行,避免浇水之后,盆土温度更低,根系受损,影响生长。
第四:养分管理
锦晃星对养分的需求不多,喜欢给它施肥的花友要管住手哦,养分过多不但容易造成锦晃星徒长,叶片褪色,还有可能发生肥害,损伤根系。
我在种植锦晃星的时候,土壤中混合了少量缓释肥,当温度低于15℃或者高于25℃时,锦晃星生长缓慢,对养分需求不多,不给它施肥,只有在生长期的时候,才会每个月灌浇一次稀薄的肥液,锦晃星虽然植株不高,但是枝条粗壮,叶片紧凑,更美观。
因此,想要锦晃星的枝叶不徒长,叶片颜色更漂亮,便在养护过程中不要频繁地施肥,避免茎叶徒长,叶片褪色,影响观赏。
另外呢,为了让锦晃星的颜值更高,有利于叶片呼吸和光合作用,平时也要注意叶片的清洁,利用毛刷清理灰尘,或者用清水冲洗,保持叶片干净,让锦晃星更漂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锦晃星爱落叶,变得光秃秃,如何养才能不落叶更漂亮?
锦晃星又叫红兔耳,它的叶片毛茸茸的,出状态之后颜色红彤彤的很鲜艳。而且很容易养成老桩,看上去好像漂亮的盆景一样。养在家里的客厅或者是阳台上,给家居增添很多的文化底蕴,让家居看上去气度不凡。今天一位花友问容姐,锦晃星爱落叶是怎么回事呢?容姐养锦晃星5年了,发现它落叶,和4个方面有关系,现在就来说说我的经验,也希望能够帮到更多有需要的花友。
第一方面:土壤太过板结,不利于锦晃星根系生长
锦晃星喜欢疏松的、排水顺畅的微酸性土壤或者沙质土壤。如果土壤太过板结。就会不利于锦晃星根系生长,在这种情况下,锦晃星会容易出现落叶的情况,其实它这是在报警,所以我们就需要给锦晃星换盆土了。
[1]土壤:容姐给锦晃星换盆,使用的土壤可以是腐叶土和煤渣混合好的土壤,这样的土壤松散透气,有肥力,更有助于锦晃星根系生长。
[2]上盆:容姐给锦晃星上盆的时候,发现锦晃星生长没有问题,就不需要给它修根,然后再多一些护心土上盆。去掉花盆的时候,把花盆在地上轻轻刻动几下,让盆土和花盆分离,之后再进行上盆就可以。
第二方面:和浇水太少有关
锦晃星属于景天科拟石莲花属,是一种很漂亮的多肉植物。它的叶片毛茸茸的,有一些肉质,但是并不属于那种太过肥胖的。不过它的肉质茎中会存在一些水分,所以还是比较耐干旱的。
很多花友为了让锦晃星出状态,都会使用颗粒土多一些的土壤,而且控水比较严重,因为以前容姐也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锦晃星缺水严重,也就容易出现下面的叶片变干,然后掉落的情况。那我们如何给锦晃星浇水呢?
容姐给锦晃星浇水的时候,通常不会根据天数来浇水,因为气温不太稳定,还有就是遇到晴天或者下雨天的时候也不一样。,我会根据锦晃星生长速度来浇水,如果生长比较快,也就是土壤1/2干燥之后浇一次透水。如果生长速度慢,就需要等土壤2/3干燥之后再浇一次透水了。
第三方面:阳光太强,水分消耗量大也容易落叶
锦晃星出现落叶,还和阳光太强烈也有关系。虽然说是早春季节,阳光通常会比较温暖。可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南方一些地区早春的时候,温度就能达到20度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午阳光有些强烈,所以就需要适当的遮阴,防止它出现晒伤落叶的情况。早上傍晚的时候。容姐会养在直射光的环境里,这样可以让锦晃星叶片更加鲜艳,漂漂亮亮的,而且还容易养成漂亮的小老桩。
第四方面:给锦晃星施肥要注意,防止出现肥害烧根,导致落叶
锦晃星不太喜肥,如果施肥太多,容易出现徒长的情况,尤其是偏施氮肥,可以让锦晃星叶节拉得更长,变成纤细的瘦高个。可是土壤如果肥力缺乏,锦晃星又会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所以就需要在生长旺盛期适当的施肥。但是不要使用生肥或者浓肥,防止出现肥害烧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锦晃星也容易出现落叶,而且是大面积落叶。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给锦晃星翻盆修根,然后重新上盆。那平时如何给锦晃星施肥呢?
容姐给锦晃星施肥的时候,都会在它生长旺盛期的时候,隔20~30天左右,施一次西伯的花多多一号,因为这种肥料氮磷钾含量均衡,既可以促进锦晃星生长,还能让锦晃星枝干挺拔,叶片颜色鲜艳,养成漂亮的老桩盆景。
写在文末
锦晃星爱落叶,除了以上4个方面以外,其实还和休眠期有关,如果冬季温度太低,或者是夏季温度太高,都会不利于锦晃星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锦晃星也是容易出现落叶的。另外在锦晃星生长期的时候,也会出现自然老化落叶的情况。所以就需要看具体是哪种情况导致的落叶,然后找到原因再对症下药,就可以把金黄星养成漂亮的盆景老桩。你的锦晃星出现落叶了吗?你是如何养的呢?欢迎欢迎花友的留言评论,这次就到这里,下次再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