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怎么读
苎麻读作 [ zhù má ]。
释义: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卵圆形或心脏形,花黄绿色。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坚韧,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
2、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引证解释: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夏服》:“凡苎麻无土不生。其种植有撒子、分头两法,色有青黄两样。每岁有两刈者,有三刈者,绩为当暑衣裳帷帐。”
苎麻造句:
1、选取五层平纹布和PP膜进行层合热压,制备出苎麻增强PP热塑性复合材料薄板,分析了影响板材拉伸性能的因素。
2、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证实多年栽培苎麻和先年种植凉薯的土壤,对番茄青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是由于土壤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3、纺织工业利用的是苎麻韧皮纤维,原麻需经过脱胶后才能用于纺织。
苎麻是什么面料
苎麻布通常被称为夏布。从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到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由于所用的原料苎麻胶质重,成麻不规则,因此无法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生产方式依赖手工制作。制作又受天气影响。
第一点:苎麻面料的特点是纤维长。
比棉花的纤维长度还要长几倍,经过脱胶加工处理的苎麻纤维光泽良好,呈洁白。
第二点:苎麻面料特点是透气凉爽。
这主要是由于其结构中的空隙大,所以十分透气,吸水而且散湿效率高,还是于棉花相比,苎麻纤维的强力是棉花的7倍以上,而且延伸性小,轻,于棉花相比轻20%左右,而且不怕虫蛀、不怕霉菌。
扩展资料:
苎麻(学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荨麻科苎麻属亚灌木或灌木植物。别称:(名医别录) 野麻(广东、贵州、湖南、湖北、安徽),野苎麻(贵州、浙江、江苏、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家麻(江西),苎仔(台湾),青麻(广西、湖北),白麻(广西)。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
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参考资料:
苎麻百度百科
苎麻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苎麻的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和它的伴生物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蜡和脂肪、灰分、色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苎麻纤维含纤维素65%~75%,远低于棉花(90%)。纤维素含量愈高,纤维品质愈好。含半纤维素13%~15%,其含量愈低愈好。果胶的主要成分是果胶酸和甲脂基,纤维中果胶含量4%左右,其中一部分为不溶性果胶,表现出对水的难溶性,增加了工艺处理困难。木质素分布在纤维细胞壁上,含量在10%左右,收获过迟,木质素含量增高,纤维粗硬,发脆,缺乏弹性和光泽,影响可纺性和着色性。纤维脂蜡含量0.5%左右,分布于纤维表面,使手感柔软。含脂蜡太少,纤维发脆,脂蜡过多则又影响煮炼速度。华东纺织工学院测定的10个苎麻品种化学成分如表。
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苎麻是什么
苎麻(学名:Boehmerianivea(L.)Gaudich.)荨麻科苎麻属亚灌木或灌木植物。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
什么是苎麻?
苎麻有白叶种苎麻和绿叶种苎麻,是多年生宿根型草本植物。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苎麻是白叶种苎麻。
苎麻茎呈圆柱形、直立,绿色、多毛,成熟时逐渐变为褐色。叶为单叶,互生,叶片大;成熟叶片正面为绿色或黄绿色,有的品种具皱纹,反面密生交织着白色茸毛。花单生,雌雄同株,花序复穗状,雄花花序生在茎的中下部,雌花花序生在梢部。苎麻具有发达的地下部分,俗称麻蔸或根蔸,由地下茎和根组成。地下茎在根蔸上位,能长许多芽,伸出地面后形成地上部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苎麻根分为主根、支根和细根,主根和部分支根膨大,成为长纺锤形的肉质根,俗称萝卜根,具有贮藏养分的功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