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甘蓝种植方法及管理技巧
(1)栽培季节。抱子甘蓝和卷心菜一样,可以在春天和秋天在露天种植。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最好在早春和晚秋通过改善日光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来栽培。①改善春季太阳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栽培。应采用早熟品种,如早结,抽穗期更耐高温。1月1、2月保护地育苗,2月2、3月大田种植,5月2、3月至6月1、2月收获。②春季露地栽培。采用早实品种,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上旬扣棚或改良地膜早栽,6月中上旬收获。③秋季露地栽培。早熟品种吉吉鹿,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④改善秋季日照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栽培。采用中熟品种增甜紫芝,仍在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2)栽培技术要点。①播种育苗。A.播种方法。早春宜在温室播种,22℃左右的适宜温度容易满足幼苗的生长要求。夏季可使用大中塑料大棚育苗,用旧农膜遮阳防雨,周围通风,利于降温。要准备一个4米2的苗床,种植667米2的抱子甘蓝。播种前,给脚底浇水,撒细底土,然后播种。667m2播种量20~25g,播种后用细土覆盖种子,保持土壤水分。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选择壮苗,按12cm×15cm的行距进行分割。B.苗木管理。早春播种后苗床保持在22℃左右,出苗后保持在18℃,分苗前再降低2~3℃。分苗前、缓苗后、栽植前,仍可按上述温度管理。夏季遮阴,适当浇水降温。苗期,如果底层水够,基本不浇水。分苗后用水浸泡,然后酌情补水。夏季视天气情况而定,多浇水有利于生长和降温。②种植。抱子甘蓝苗龄随苗龄变化,一般早春40天,夏秋不足30天。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是适宜种植的时期。种植前,施足底肥,整地,做畦。每667_,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1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中熟种子要单行种植,做成床宽1.2m带畦沟的小高床,株距40-50cm,每667m种植2株1200株;矮生和早熟品种做成宽1.4米的小高畦和畦。每畦种植2行,株距50厘米,每667米种植2株,1800~2000株。种植幼苗时,尽量保持土块在一起,这样可以保护根系,促进幼苗缓慢生长。③田间管理。A.水肥管理。种植后,种植水要浇足。5~7天后(夏季3~4天),缓苗水要浇水。下蹲期间要注意耕耘除草。抱子甘蓝生长期长,从种植成活到采收,生长期90-120天,需追肥3-4次。第一次种植成活后,每667m2追施约10kg尿素,有利于植株生长。如果已经施过底肥,这次可以省略。大田种植3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使其外叶达到40片左右后进入抽穗期。两次追肥后要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和肥水流失。第三次追肥在叶球膨大时进行,以促进叶球的发育和膨大。第四次追肥在叶球收获期进行,因为每株有25~40片小叶。下部叶片陆续收割时,上部叶片不断形成,需要养分和水分。此时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分三次追肥后,每667m~2施尿素15kg,抽穗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即可,每五天一次,连续三次。B.植物调节。抱子甘蓝个子高,叶片多,鳞茎不断形成,容易导致头重脚轻,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在植株长到40cm时,根据不同品种,选择长度合适的茶架,上部用绳子绑住,防止倒伏;植株基部结实不良的腋芽和病叶要及时去除,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每667m2球芽甘蓝产量因品种、栽培方式、栽培技术而异,单球重一般为100~150g。如果种植和栽培管理得当,每667m2产量可达500~600kg;低产或栽培管理不当,每667m2产量只能150kg。
孢子甘蓝和儿菜的区别
孢子甘蓝和儿菜是两种不同的蔬菜。
孢子甘蓝又叫苔藓甘蓝,是甘蓝属中的一个品种,外形和白菜相似,但叶片上有细小的白色斑点,质地脆嫩,口感清爽,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纤维素、硒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
儿菜是蕹菜科植物的嫩茎和嫩叶,因其外形嫩绿、柔嫩可口而得名,口感清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
两者在外形、口感和营养成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是不同的蔬菜品种。
抱子甘蓝的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抱子甘蓝与甘蓝一样可以春秋露地栽培,为取得较高效益,最好采用改良阳畦或不加温温室春提早、秋延后栽培。
①春季改良阳畦或不加温温室栽培。宜采用早熟品种如早生子持,结球时期较耐高温。于1月上、中旬保护地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收获。
②春季露地栽培。采用早生子持品种,于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上、中旬扣小棚或改良地膜提早定植,6月上、中旬收获。
③秋季露地栽培。采用早熟品种吉斯暨卢,于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收获。
④秋季改良阳畦或不加温温室栽培。采用中熟品种增田子持,仍于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中、下旬收获。
(2)栽培技术要点。
①播种育苗。
a.播种方式。早春宜采用温室播种,容易满足幼苗生长要求的22℃左右的适宜温度条件。夏季育苗可以采用塑料大、中棚育苗,并覆盖旧农膜遮阳、防雨,四周大通风,利于降温。栽667米2抱子甘蓝需准备4米2育苗畦。播前浇足底水,撒细底土再播种。栽667米2的播种量为20~25克,播后覆细土盖籽、保墒。当小苗长出2片真叶时,选择壮苗,按株行距12厘米×15厘米分苗。
b.苗期管理。早春播种后苗床保持在22℃左右,出苗后保持18℃,分苗前再降低2~3℃。分苗前、缓苗后、定植前仍可参照以上温度来管理。夏季遮阳及适当浇水降温。子苗期底水浇足的基本不浇水。分苗后浇透水,以后酌情补水。夏季视天气情况适当多浇水,有利于生长和降温。
②定植。抱子甘蓝的苗龄随育苗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早春40天,夏秋少于30天。当小苗具有5片真叶时为定植适期。定植前施足底肥、整地、作畦。每667米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千克以上,磷酸二铵1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中熟种应单行定植,做成畦宽连沟1.2米的小高畦,株距40~50厘米,每667米2栽1200株;矮生早熟种做成畦宽连沟1.4米的小高畦,每畦栽2行,株距50厘米,每667米2栽1800~2000株。栽苗时要尽量保持土坨不散,以保护根系,促进缓苗。
③田间管理。
a.水肥管理。定植后,定植水要浇足,5~7天(夏季3~4天)后浇缓苗水,蹲苗期间要注意中耕除草。抱子甘蓝生育期较长,从定植成活至采收结束,生长期长达90~120天,需追肥3~4次。第一次在定植成活后,每667米2追施尿素约10千克,以利于植株恢复生长。如已施足底肥的,这次可以省去。第二次追肥在定植30天后进行,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使其外叶达40片左右再进入结球期。两次追肥后均需培土,防止植株倒状和肥水流失。第三次追肥在叶球膨大时进行,以促进叶球的发育与膨大。第四次追肥在叶球采收期进行,因为每个植株有25~40个小叶球,当下部的叶球陆续采收后,上部的叶球不断形成,还需要养分和水分,此时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后3次追肥,每667米2每次施尿素15千克,结球期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5天喷1次,连喷3次。
b.植株调整。抱子甘蓝植株高大,叶数多,叶球不断形成,容易造成植株头重脚轻,引起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植株长到40厘米时,应根据品种不同,选择适宜长度的架杆插架,上部用绳扎好,以防倒伏;对于植株基部结球不良的腋芽及病叶要及时摘除,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
抱子甘蓝每667米2产量依品种、栽培方式和栽培技术的不同而不同,单球重一般为100~150克。高产种及栽培管理得法的,每667米2产量能达到500~600千克;低产的或栽培管理不得法的,每667米2产量只能有150千克。
非常小的卷心菜叫什么?
非常小的卷心菜学名叫:抱子甘蓝,又叫孢子甘蓝,芽甘蓝、子持甘蓝。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把它叫做小圆白菜、小卷心菜、芽卷心菜。
拓展资料:
抱子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自19世纪始,逐渐成为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种植面积较大,中国台湾省有小面积种植。中国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并种植孢子甘蓝,使之成为时兴的蔬菜。
抱子甘蓝食用部分为腋芽处形成的小叶球,风味似结球甘蓝,但具有自身独特的口味,纤维少,营养丰富,每百克嫩叶中含有粗蛋白4.9克,脂肪0.4克,糖类8.3克,维生素C102毫克,胡萝卜素883国际单位,维生素B1 0.14毫克,维生素B2 0.6毫克,钙42毫克,磷80毫克,铁1.5毫克,蛋白含量在甘蓝类蔬菜中是最高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较高。抱子甘蓝可炒食或加工制罐。
抱子甘蓝叶稍狭,叶柄长,叶片勺子形,有皱纹。茎直立,顶芽开展,腋芽能形成许多小叶球。通过春化阶段后,在长日照、温暖的条件下抽薹开花。花及果实似甘蓝。抱子甘蓝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很强。生长发育适温为12~20℃,适于砂壤土或黏壤土栽培。
孢子甘蓝种植时间和方法
孢子甘蓝种植时间和方法具体如下:
1、可以选择露地栽种抱子甘蓝,应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之间播种。
2、若是保护地栽培,应在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先整理苗床,保证土壤疏松,肥沃。之后直接撒种就行。撒下后覆盖土壤,遮阳网,并浇一次透水,等出苗时及时揭掉遮阳网。另外,苗期也要加强管理。
甘蓝
甘蓝(拉丁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capitata L.)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在中国均有分布,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
甘蓝矮且粗壮,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抱茎;最上部叶长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厘米,抱茎。
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3.5厘米,宽3.5-7厘米,基部抱茎;最上部叶长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厘米,抱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