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柑橘大实蝇?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被害果称蛆果、蛆柑,属双翅目,实蝇科,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国部分省(自治区)有零星分布。其主要识别特征为:
成虫体长12~13毫米,翅展20~24毫米,体黄褐色。复眼肾形,单眼黑色,呈三角形排列。触角3节,触角芒很长。前胸至中胸背板中部有栗褐色倒Y形大斑1个,中胸背板上大斑侧有黄色带状纵斑1条。翅透明,翅痣及翅端斑呈棕色。腹基部狭小,腹部中央有1纵行黑色条纹与第3节前缘的1黑色横纹交叉呈十字形。卵为长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钝圆,中部稍弯曲,两端透明,中部乳白色。幼虫为蛆形,长15~18毫米,宽2~3毫米,乳白色,老熟时转为乳黄或米黄色,体前端细,后端粗。蛹长9~10毫米,宽4毫米左右,黄褐色,椭圆形。
蜜柑大实蝇是种怎样的害虫?
蜜柑大实蝇别名日本橘蝇、蜜柑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分布台湾、广西、四川、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自治区)。寄主植物仅为柑橘类。主要危害小蜜柑(朱橘)、温州蜜柑、酸橘,还危害金橘、红橘、扁橘、橙和酸柚,是国内部分柑橘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
以幼虫蛀食柑橘果实瓤瓣,使被害果未熟先黄、黄中带红,并最终脱落。
想问一下,大实蝇是如何防治的
大实蝇危害作物有:苹果、樱桃,柑橘、梨、枸杞,瓜等果蔬等。在害虫初发期利用物理防控的手段防控即可,可以采用绿普森大实蝇性诱剂,对果实蝇雄虫引诱作用明显。
柑橘大实蝇是种怎样的害虫?
柑橘大实蝇又名橘大实蝇、柑橘大果实蝇、黄果蝇,幼虫称柑蛆,被害果称蛆果、蛆柑。属双翅目实蝇科。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陕西、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台湾等省(自治区)。寄主柑橘类,如甜橙、金橘、酸橙、红橘、蜜橘、柚子、柠檬、香橼、佛手和葡萄柚等品种,其中以金橘和甜橙受害严重,柚子、红橘次之。
成虫产卵于幼果中,幼虫孵化后蛀食果肉,常使果实未熟先黄,提早脱落、腐烂。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怎样防治大实蝇最好
药剂防治是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补充措施。最好的方法是在800倍的敌百虫药液内加入红糖和食醋,每桶药液(约15公斤)加红粮和食醋各0.1公两,并充分揽匀后喷雾树冠,杀灭实蝇成虫。
使用杀虫灯:在果园外围荫蔽树上或搭支架悬挂,周年诱杀雄成虫,以降低虫口密度。
黄色粘板:特别喜欢黄色的果实,会在这种黄色的果实上面产卵。利用果实蝇偏好使用黄色或黄绿色粘板,悬于果树诱杀果实蝇。当黏满虫、黏胶不黏时更新,可同时诱杀雌雄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