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
韩信草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湖南药物志》),大叶半枝莲、笑花草(《广西中草药》),虎咬癀、向天盏(《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韩信草
多年生草本,全体被毛,高10~37厘米。茎四方形,直立,基部倾卧,有分枝。叶对生,圆形、卵圆形或肾形,长8~29毫米,宽10~28毫米,先端钝圆,基部心脏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密生细毛;叶柄长5~15毫米。花轮有花2朵,集成偏侧的顶生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两面都有短柔毛;小梗基部有1对刚毛状小苞片;花萼钟状,长2毫米,外面被粘柔毛,具2唇,全缘,萼筒背上生1囊状盾片;花冠紫色,2唇形,长约19毫米,外面被有腺体和短柔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有3裂片;雄蕊2对,不伸出,药室靠合;花柱着生子房底,先端2裂,小坚果横生,卵圆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长于路边、山坡。分布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芩素等黄酮类、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辛苦,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辛,性平。”
③《贵阳民间药草》:”苦,寒,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肺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咳血,痈肿,疔毒,喉风,牙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
②《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祛风散瘀。治跌打,蛇伤,疮疡。”
⑧《贵阳民间药草》:”平肝清热。治肝火旺,烦躁。”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肿退癀,逐血破瘀,排脓消痈,凉血止血,利咽喉。主治一切喉癀,亦治肺火高热喘咳,吐血,咳血咯血,瘀血作痛,刀伤出血,恶疮痈肿,虎、犬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捣汁,1~2两)。外用:捣敷。
【宜忌】《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吐血:鲜韩信草二两。捣,绞汁,炖酒服。(《泉州本草》)
②治吐血、咯血:鲜韩信草一两。捣,绞汁,调冰糖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劳郁积伤,胸胁闷痛;韩信草一两。水煎服。或全草半斤。酒-斤,浸三天。每次一两,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④治痈疽,无名肿毒:鲜韩信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⑤治一切咽喉诸症:鲜韩信草一至二两。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⑥治牙痛:韩信草、入地金牛各二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⑦治白浊、白带:韩信草一两。水煎或加猪小肠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毒蛇咬伤:鲜韩信草二两。捣烂绞汁冲冷开水服,渣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提醒您:韩信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
韩信草别名耳挖草、金茶匙、牙刷草,韩信草在中医中作用是很大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吧。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
1、药材
干燥全草,叶片多已脱落,为带有花穗的茎与枝,长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光滑,质柔软,折断面纤维状,中空;残留的叶片深黄绿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而易脱落;花穗着生在枝端,黄绿色。臭微弱,味微咸苦。
2、采集加工
药用全草,春夏采集为好。采后,洗净晒干,扎把备用
3、性味功能
微辛温,气香。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4、主治用法
跌打肿痛,外伤出血,产后四肢麻木,毒蛇咬伤。煎服15–30g,捣敷外用。
韩信草的`禁忌
1、临床作用(孕妇慎用)
用于癌瘤:取半枝莲1两,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据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观察,用药后部分患者有症状的改善,但尚未见有根治疗效。另有用半枝莲、白英各1两,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肺癌,对改善症状亦有一定效果。
2、毒副作用
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ig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ip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mo,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著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po最大耐受量为10g/kg,iv的LD50为1314mg/kg。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_韩信草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草药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图片等,要更多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简介 图片 韩信草的与 韩信草的药用附方
韩信草简介
韩信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全草。全草长10-25cm,全体被毛,叶上尤多。根纤细。茎方柱形,有分枝,表面灰绿色。叶对生,叶片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长1.5-3cm,宽1-2.5cm,先端圆钝,基部浅心形或平截,边缘有钝齿;叶柄长0.5-2.5cm。总状花序顶生,花偏向一侧,花冠蓝色,二唇形,多已脱落。长约1.5cm。宿萼钟形,萼筒背部有一囊状盾鳞,呈“耳挖”状。小坚果圆形,淡棕色,气微,味微苦。以茎枝细匀、叶多、色绿褐、带“耳挖”状果枝者为佳。
韩信草图片
韩信草的与
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咳血,痈肿,疔毒,喉风,牙痛。
1、《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
2、《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祛风散瘀。治跌打,蛇伤,疮疡。”
3、《贵阳民间药草》:“平肝清热。治肝火旺,烦躁。”
4、《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肿退黄,逐血破瘀,排脓消痈,凉血止血,利咽喉。主治一切喉黄,亦治肺火高热喘咳,吐血,咳血咯血,瘀血作痛,刀伤出血,恶疮痈肿,虎、犬咬伤。”
【药名】韩信草
【别名】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印度黄芩、大叶半枝莲、笑药草、虎咬黄、向天盏、半枝莲、合耳花、龙游香草、钩头线。
为唇形科植物韩信草的全草。
【性味】味辛;苦;怀寒。
【归经】归心;肝;肺经。
【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肿。主痈肿疔毒;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肺热咳喘;牙痛;喉痹;咽痛;筋骨疼痛;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韩信草的药用附方
1、治痈疽,无名肿毒:韩信草和白糖捣烂外敷;另用六棱菊根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背痈:韩信草全草60g,捣汁,冲热酒服;渣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3、治肺痈:韩信草60g,水煎,代茶饮。(《江西草药》)
4、治阑尾炎,肝炎:鲜半枝莲60g。水煎,代茶饮。(《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5、治蝮蛇、蕲蛇咬伤:韩信草全草捣烂取汁60g,加热黄酒200g冲服,盖被发汗为效。药渣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6、治瘰疬:韩信草全草连根15g。加水煮汁,以药汁同鸡蛋2个煮服。(江西《草药手册》)
7、治小儿高热抽搐:韩信草30-60g。灯心为引,水煎服。(《江西草药》)
8、治慢性肾炎:韩信草、黄花稔、海金砂各30g。水煎,加白糖适量服。(《福建药物志》)
9、治急、慢性:韩信草、海金砂各鲜用31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福建药物志》)
10、治白浊、白带:韩信草干全草30g。水煎,或加猪小肠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11、治全身筋骨痛:韩信草120g,红枣2个,猪瘦肉200g。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12、治便血,吐血:(韩信草)全草12-15g。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韩信草的副作用
《广西中草药》:“慎服。”
以上就是一些韩信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韩信草的药用价值】、【】、【】、【韩信草的副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