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使用羟烯腺嘌呤的技术和注意事项有什么?
(1)功能与用途:调节生长,增加抗病力。
(2)主要原理:刺激细胞分裂,促进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花芽形成,增加抗性。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A:秧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期各喷雾一次;B:播前浸种。
②施药剂量:A: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1.7克/升,用于喷雾;B: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6~10克/升用于浸种。
③施药方法:A:均匀喷雾;B:浸种。
(5)注意事项:①用前要充分摇匀,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减产。
②严格按照标签和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操作。
羟烯腺嘌呤对玉米有什么作用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1)功能与用途:调节生长。
(2)主要原理:通过刺激植物的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使有机体迅速增长,促进植物早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用于玉米种子播种前浸种或在拔节期、喇叭口期各喷雾一次。
②施药剂量: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用于浸种:6~10克/升;用于喷雾:1.7克/升。
③施药方法:将干种子浸入本品6小时,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或在拔节期、喇叭口期各喷雾一次。
(5)注意事项:①本品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②使用本品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饮水、吸烟等。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③清洗施药器械等的污水不可污染地下水源、河塘等各种水域,避免对环境中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④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
⑤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挪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大豆使用羟烯腺嘌呤的用途和技术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功能与用途:调节植物生长。
(2)主要原理:属于细胞分裂素类,存在于植物种子、根、茎、叶、幼嫩分生组织及发育的果实中。刺激植物细胞分裂,加速植物新陈代谢,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作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有机体迅速生长,促使作物早熟丰产,改善作物品质,并能提高植物抗病、抗衰、抗寒能力。
(3)主要产品: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大豆生育期。
②施药剂量: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1.7克/升。
③施药方法:在大豆生长期,对水均匀喷雾3次以上,每次间隔7~10天。
(5)注意事项:①用药后24小时内下雨会降低效果,但一般经过8小时之后降雨基本不用重喷。
②用前要充分摇匀,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导致减产。
③该药剂可与杀虫剂、杀菌剂、有机肥、冲施肥、叶面肥、微生物菌剂等产品混配,效果明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