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菌怎么养
方法/步骤
1/8分步阅读
培养雪莲菌的容器不能用金属,全部以玻璃及瓷器品为宜,容器要清洁,不能有湿臭和辣味,不能存放在书柜及太冷、太热的地方。 将新鲜牛奶倒进装雪莲菌的容器内,以覆盖菌面为宜(约 80盎司),24小时后,便可一次饮用。培养24小时后,要用绝对干净的纱布过滤,网内的雪莲菌种要用凉开水彻底冲净,不能沾有牛奶,再将雪莲菌倒进已清洁好的容器加入鲜奶再浸24小时即可。经过28天后,雪莲菌便可增加一倍,这时可供两人饮用。每一疗程为20天。饮用20天后便可停止10天,这样饮饮停停地持续下去,一段时间后,你会发觉你的身体在显著地健壮,一些疾病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注意事项:每次停饮期间,培养菌体的工作和饮用期间一样,每天也要更换和清洁,不然两天不照顾它,雪莲菌便会死亡。 雪莲菌是我国独有的世界之珍宝,它生长在我国西藏佛经圣地海拔6000米的青藏高原之峭壁上,如今濒临绝种。它能调整人体机能,根治多种疾病,有益寿延年之功效。它是佛的化身,如果服用是你的福分。
2/8
将两汤勺半分量的雪莲菌浸入鲜奶中24小时。
3/8
将浸养牛奶的雪莲菌倒入滤网中,牛奶由滤网滤入容器,然后将滤网内的雪莲菌用凉开水冲洗干净,再加入半斤鲜牛奶浸养着,用一层纱布遮盖防尘。
4/8
雪莲菌牛奶最好在临睡前饮用。在此期间内任何奶类品都不可饮用。在停饮雪莲菌牛奶期间,雪莲菌照常过滤、冲洗及更换鲜牛奶。
5/8
雪莲菌需放置在通风的房间。不可密封。不可放在冰箱内。
6/8
雪莲菌供养出的是带酸味的牛奶(实在不适者可加点蜂蜜,但不可放糖)。
7/8
雪莲菌不可接触铁器及金属,(不绣钢等耐酸金属除外),最好要用瓷或玻璃器皿盛入。
8/8
28天后雪莲菌会增加到双倍体积,可售给需要的人。
如何进行室内养菌?
黑木耳在养菌期间要求暗光和近似恒温。接种后第1~4天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6~28℃,这样可促进菌种迅速复活;第5~12天室内温度以25~26℃为最好;12天后温度应控制在23~25℃。养菌室的门窗用黑布遮光,上架的菌袋用纸覆盖,以避免光线和温差刺激,有效地防止养菌期在袋内壁过早分化耳芽。为保证养菌室有足够的氧气,室内每天要换气2次,每次20~30分钟。经过接种后的料袋称为菌丝体或叫菌袋。它是子实体生长的物质基础。菌丝体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菌袋培育期需40~60天,这期间称为发菌和养菌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1)菌袋排放培养室应预先消毒,方法可参照接种、消毒的要求。菌袋进房后,长袋的采取卧倒排放,或“井”字形交叉重叠排放。短袋和瓶栽应立式排放。早春接种,因室内气温低,可把袋子集中重叠放在1~2个架床上,用薄膜围罩,发菌2~3天,使之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定植,然后分开排放。(2)调节适温黑木耳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应按照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掌握。
①萌发期:即接种后15天内,室内温度头3天以26~28℃为宜,使菌丝在最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占领培养料,造成优势,减少杂菌污染,但不宜超过30℃。从第四天起至15天内,随着菌丝的生长发育,袋内温度逐渐上升,一般袋温会比室温高2℃,因此要把室温调节在25~26℃。
②健壮期:第16天起至35天,是菌丝分解吸收营养能力最强阶段,菌丝舒展、旺盛、健壮,新陈代谢加快,袋温继续升高,室温以23~24℃为宜。
③成熟期:即35天之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室温以18~20℃为宜。要掌握好温度,必须在室内挂温度计,随时观察温度变化。调节温度的办法:在农村尚未普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主要靠门窗的开关。山区早春接种发菌气温低,可关门或用炭火升温。若是烧煤,应设排气筒,以防止二氧化碳危害菌丝。关门增温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此时温度下降,关门后仍可升温。(3)控制湿度菌丝培育阶段要求室内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应在55%~65%之间,后期不超过75%。两天湿度大,除随时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和增加通风次数外,可在培养室的地面撒些石灰粉,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4)宜暗避光菌丝培养阶段要求黑暗环境,因黑木耳菌丝一接触光线,就容易形成耳芽。如果菌丝在生理成熟前出现耳芽,对产量有影响。为此,要把门窗用黑布遮挡,但要保持通风良好。当菌丝长到离袋瓶底85%~90%时,可提前2天进行暴光,诱引耳芽的形成。(5)通风增氧黑木耳是好气性菌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要求空气新鲜,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维持正常的代谢作用。为此,必须注意每天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以促进菌丝生长。
怎么养殖菌菇 如何养殖菌菇
1、准备菇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搭建菇房,设置床架,在床面上铺木板、竹杆、秸秆帘等,进行彻底消毒。
2、配制养料:用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稻草来混合配制养料。
3、准备菌种:购买好菌种,等待后期接种培育。
4、进行接种:将养料铺好,将菌种接入到养料中。
5、养护管理:保持好温湿度,保持散射光线,定期通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