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药感冒药卖断货药材要暴涨”,真的涨了吗?要不要屯一些?
据业内人士称,有很多中药的价格确实涨了,但是涨的并不是很多,其实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去囤一些中成药或者是感冒药,尤其是家里面有老人或者孩子的,他们的抵抗力比较弱,但切忌没有必要囤的太多,因为这些药都是有保质期的,而且药这种东西囤太多也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的药店,部分感冒药以及中成药全部都一售而空,而且已经出线了,部分地区断货的情况,药企也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有投资者预算上游中药材原料的价格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涨价。
有些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像一些感冒药之类的东西,有很多人大量的囤货,尤其是儿童感冒药,我们都知道在疫情期间,像这些感冒药是不售卖的,所以很多人会在疫情期间购买很多的感冒药和板蓝根之类的东西,囤在家里面,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过量的囤药,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正是因为大家这样大幅度的囤药,所以才会导致这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材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甚至有些中成药已经上涨了10%左右,涨价的幅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如果持续这样下去的话,很有可能还会继续涨价。
清热解毒的药已经出现了,一波比较大的涨价行情了涨价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市民盲目的囤药,导致药店一售而空,所以很多药厂都在加班加点的赶工,有些药材没有涨价,是因为之前有些企业备货量比较足,所以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但是在高价的刺激下,很多药材种植面积有所提高,目前药材的价格跟之前的高点相比已经有所回落了,只有一些上游的中药价格略有波动,但是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作价办法
一、中药材价格管理
(一)国产中药材价格
麝香的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计委管理,并继续实行国家指导价。其他中药材的收购价格,除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中药行业主管部门选择管理的少数品种外,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
中药材批发价格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中药行业主管部门实行差率控制,并区别品种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差率,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中药材零售价格实行差率控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差率,批零差率最高为35%。
(二)进口药材价格
进口药材口岸价格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中药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批发价、零售价实行差率控制,按国产药材的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顺加作价。口岸价、批发价、零售价均按《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中规定的进口药品的作价公式计算。二、中药饮片作价办法
中药饮片出厂、批发原则上实行同价,无税价与增值税分开,但考虑到销售对象不同,亦可执行价税合一的批发价格,即对饮片厂直接销售给零售药店和医疗单位的,均为含税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为含税价。
(一)饮片批发价格
作价公式:
无税批发价=〔原药实际进货价÷(1-损耗率)
+辅料费+各项费用〕×(1+成本利润率)
含税批发价=无税批发价×(1+增值税率)
其中:
1、损耗率、各项费用标准在不突破现行价格水平的前提下,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中药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省内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2、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秩序的总体规划,凡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的全国重点饮片厂生产的饮片,最高成本利润率为7%;未列入上述重点饮片厂,但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核发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合格证验收准则》的,最高成本利润率为4%。
(二)饮片零售价格
作价公式:
零售价格=含税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
批零差率根据药品的价值和质量实行差别差率,批零差率最高为35%。
(三)饮片要逐步实行优质优价和等级差价,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中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三、尾数取舍
中药材及饮片批发价格以千克为单位,尾数保持到角,角以下四舍五入。零售价格以十克为单位,尾数保持到分。处方以剂为单位,总和到角,角以下四舍五入。
安国药材市场苍术价格?
苍术当前价格有朱砂点的120-130元/公斤。野生半撞皮的140-160元/公斤。
正常的一副中药多少钱?
正常的一副中药在10-100元之间。
中药的价格其实是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价位来衡量的,因为不同中药的价格会因为药材的差别而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比较便宜的中药,一付大约就是几十块钱左右,甚至十几块钱。比较简单的配方,价钱比较便宜一些,而如果配方比较精贵,药材也比较精贵的话,价钱甚至会高达上百上千元。
建议大家在抓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把脉开方子,毕竟中药和其他的药物不一样,它需要结合个人的体质来配比,不同的体质在配中药的时候也应该有所差别,而在中药的价格上面大家应该多方打听,因为中药价格差距极大,少了一味药或者多了一味药,差价甚至都会高达上百元左右。
中药材掀“涨价潮”,不少品种涨幅超过100%,哪些中药材涨幅较大?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60%的中药材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甚至有些药材涨幅超过100%。黄芩、板蓝根、半夏、牛蒡子、连翘等这些抗病毒的药材,更是变得很紧俏。
黄岑价格翻倍、柴胡涨价四五倍中 草药种植大有“钱途”
九月中旬正值中药材——黄芩的产籽季。在有“岐黄故里”之称的甘肃庆阳,黄芩就是当地人眼里的香饽饽。
黄芩的根部是抗击新冠疫情“三药三方”里的一味重要的中药材,最近两年,黄芩的身价节节攀升,2019年黄芩的干货收购价格在每公斤12元左右,2020年身价就翻了一倍达到每公斤25元,预计今年仍能保持这个价格。
甘肃华池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这里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这里却蜕变成了药材遍地的“风水宝地”,漫山遍野的黄芩、黄芪、金银花、柴胡成为了乡亲们的致富“新药方”。
2018年张老汉种下的20多亩黄芪,扣除成本纯利润达到了五万元,另外仿野生中药材还省了不少工,天种人养,机械播种、收割。闲暇时间张智武还能到附近的农业合作社打工,两份收入加在一起,当年就挣回了七八万元。
如今,在华池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也加入了“种药大军”
靠着这几年脚踏实地的付出,小白的种药事业稳步提升,今年他种的260亩板蓝根就要成熟了,按照每公斤13.5元的价格计算,能收入40多万。其他品种当中当属柴胡的价格涨势最猛,19年还在20多元一公斤的柴胡干货价格,今年接近突破百元大关。小白还算了一笔大账,未来五年,他的收入突破300万元不是个难题。
在华池众多的药农当中,不得不提一个人——姚文智。这个一头白发的“年轻人”是个“货真价实”的80后。许多人正是在他的带动下种起了药材,发家致富。十多年前,外出打工的姚文智听工友说种牛蒡子收益不错,胆大心细的他开始在自家的地里试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几十亩扩种到上千亩,姚文智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
自己搞不定的事,他就请省里的农业专家来指导,2014年,他试种的仿野生黄芪、黄芩、柴胡、甘草等陆续成功,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种药大户。眼瞅着即将进入收获季,最近,姚文智经常会用无人机“检阅”他的药田。一道道山梁上板蓝根、黄芪和黄芩几种中药材以梯田的形状盖住了曾经被撂荒的黄土地,形成了现在的万亩作物带。
2020年,姚文智投下全部家当建起了中药材产业园,9栋崭新的厂房占地135亩,斥资1.5亿元。未来这里除了具备深加工、仓储等功能,还将有一个能够容纳500个摊位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为种植户提供更多的销路。
除了“能人”的示范带动,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把种植中药材产业,作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鼓励农户们发展中药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