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李什么时候开花
红叶李在绿叶丛中,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我为大家整理的红叶李什么时候开花,希望大家喜欢。
红叶李什么时候开花
紫叶李,别名:红叶李,在每年的四月开花
红叶李花期
红叶李花期一般约:10天-15天左右。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 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披针形,长(2)3-6厘米,宽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 齿,有时混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微下陷,下面颜色较淡,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脉和侧脉均突起,侧脉5-8对;叶柄 长6-12毫米,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无腺;托叶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细锯齿,早落。
花1朵,稀2朵;花梗长1-2.2厘米。无毛或微 被短柔毛;花直径2-2.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长卵形,先端圆钝,边有疏浅锯齿,与萼片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无毛,萼筒内面有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 长圆形或匙形,边缘波状,基部楔形,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25-30,花丝长短不等,紧密地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稍短;雌蕊1,心皮被长柔毛,柱头盘 状,花柱比雄蕊稍长,基部被稀长柔毛。
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宽几相等,直径1-3厘米,黄色、红色或黑色,微被蜡粉,具有浅侧沟,粘核;核椭圆形或卵球 形,先端急尖,浅褐带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时呈蜂窝状,背缝具沟,腹缝有时扩大具2侧沟。花期4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
紫叶李喜阳光、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耐干旱,较耐水湿,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耐碱。以沙砾土为好,粘质土亦能生长,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
分布区域
紫叶李原产新疆,生长于山坡林中或多石砾的坡地以及峡谷水边等处,海拔800-2000米。中亚、天山、伊朗、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均有分布。
原产亚洲西南部,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
1.插条准备:选择树龄3至4年,生长健壮的树作为母树。在深秋落叶后从母树上剪取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也可结合整形修剪将剪下的粗壮、芽饱满,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枝条作为插条。将选出的插条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按100至200支打捆,用湿沙埋入贮藏。
2.苗圃地选择和整地:苗圃地应选择排灌和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土层要求为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整地前,每亩地均匀撒施1至1.5吨腐熟农家肥,并用50%多菌灵1500克或高锰酸钾兑水撒于土中,进行土壤杀菌消毒;再用4000克50%锌硫磷颗粒剂撒施杀灭地下害虫。然后深耕、细耙、整平土地,清除杂草废农膜等杂物,做畦。畦长根据圃地而定,畦宽1米;畦与畦之间留沟,沟宽0.3米,深0.2米。做好后稍加镇压,将畦面中耕耙平,准备扦插。
3.扦插时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4.扦插方法:扦插前,先将刚剪下的或贮藏在湿沙中的枝条,剪去细弱枝和失水干缩部分,然后自下而上,将长枝条剪成长10~12厘米,有3~5个芽的插穗。插穗下端近芽处剪成光滑斜面,以增加形成层与土壤的接触面,有利于生根。插穗上端距芽眼0.8~1厘米处剪齐成平面。插穗剪好后,应立即将其下端斜面浸入清水中浸泡15~20个小时,使插条充分吸足水。用50×10-6ABT6号生根粉按比例配成生根剂,蘸浸插穗以利生根。插穗斜面向下插入土中,株行距5×5厘米,上端的芽露出地面0.5~1厘米。扦插后立即放水洇灌,使插穗与土壤密接。待地面稍干后用双层地膜覆盖保墒,同时在畦面上搭1米高与畦面同宽的塑料小拱棚以利保温、御寒。
5.扦插苗管理:苗床有地膜和小拱棚的可保持长时间不必灌水,如地膜下土壤干燥,再沿畦沟洇灌一次水。最低温度降至零下5℃时,应在拱棚外加草帘防冻保温;最低气温升至0℃后,白天揭开草帘,夜晚四周围草帘;最低温度达到5℃以上时,白天应打开拱棚,适当放风,防高温灼伤幼苗。3月初,幼苗高3~5厘米时,白天揭开地膜通风练苗,随幼苗生长逐渐加大通风量。3月中下旬至4月初,注意保持苗床潮湿。4月中旬揭去棚膜,及时施肥、除草、浇水。
6.移植苗管理:4月下旬,选阴雨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后进行移植。起苗前,苗床灌足水,以利起苗减少伤根,根系又能多带泥土。现起苗现栽植,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植时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移植前每亩地施4至5吨腐熟农家肥和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0.05吨,深耕细耙后移植。栽后浇足水,育苗地保持不干不过湿,并加强病虫草害防治。6月初,阴雨天前或土壤干旱灌溉前,每亩地撒施尿素0.025吨,以促进苗木生长。当年移植苗平均高度可达1.5米左右,地径1.5厘米。
芽接法
砧木可用:桃、李、梅、杏、山桃、山杏、毛桃和紫叶李的实生苗,相比较而言,桃砧生长势旺,叶色紫绿,但怕涝;李做砧木较耐涝;杏、梅寿命较长,但也怕涝。在华北地区以杏、山桃和毛桃作砧木最为常用。
嫁接的砧木一般选择两年生的苗,最好是专门做砧木培养的,嫁接前要先短截,只保留地表上5~7厘米的树桩,6月中下旬,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接芽要饱满、壮实,无干尖和病虫害。用经过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位下2厘米处向上呈30°斜切入木质部,直至芽位上1厘米处,然后在芽位上1厘米处横切一刀,将接芽轻轻取下,再在砧木距地3厘米处,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T”形切口,使接芽和砧木紧密结合,再用塑料带绑好即可。嫁接后,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说明已经成活,25天左右就可以将塑料带拆除。
高空压条法
①枝条的.选择:枝条要选择树势较强,无病虫害的植株,枝条直径一般为1~2厘米,以2~4年生枝条为最好。
②压条操作:压条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压条上选择适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划两道刻痕,间距1.5厘米左右,然后对刻痕间的表皮进行环剥,环剥后立即套上塑料袋,并在下刻痕下部将塑料
袋系死,然后将调好的沙壤土泥浆放入塑料袋,捏成球状,泥球要将环剥处包裹住,并使其处于泥球的中部,然后将塑料袋上口系死。
③后期治理:塑料袋封好后要经常进行检查,查看泥球是否干硬,假如土球柔软,说明包扎效果较好,土壤含水量较高。大约45天后伤口可以愈合并开始生根,秋末落叶后,将压条在泥球下部剪断,剪开塑料袋后进行移栽。假如干硬则说明塑料袋有漏气的地方,要立即用注射器注入水,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个塑料袋。
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
紫叶李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移栽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转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约两到三年时间),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铺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病虫害: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刺蛾和布袋蛾,如有发生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
园林价值
紫叶李整个生长季节都为紫红色,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
红叶李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粘质中性和酸性土壤中,红叶李花对土壤的渗透能力最强,但最适宜生长于土壤中。能选择砂砾或黏土。切勿连作,否则会导致品种退化,花瓣颜色暗淡,生长缓慢。红叶李花是喜温植物,15~25度是红叶李生长的最佳温度。冬季气温极低时,可在茎秆周围包上一层防寒层。
全年应保持充足的日照时间。切勿栽种在背阴或大树下,否则会出现发育不良,甚至发育枯黄等现象。红叶李花具有较好的肥料特性,每年冬季前应在其周围施些有机肥。但是不要施肥太多,否则会导致叶色变暗,花瓣颜色变暗,其观赏价值会大大降低。微湿环境有利于红叶李花的健康,在发育期必须充分洒水。由于雨季期间降水量大,所以不需要洒水。另外还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烂根死亡。
应立即清除周围杂草,防止红叶李花的营养物质流失。对布袋蛾、红蜘蛛等害虫要特别注意。每一年都应在易发生虫害的时候喷洒少量农药。选择合适尺寸的花盆,盆底孔用两块瓦片或薄薄的泡沫板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来,又不让多余的水及时排出。再铺上一层陶粒或碎红砖,作为滤水层,再放些有机肥料,放在排水层,厚度约1~3公分左右,肥料上铺一层薄薄的基质,厚2公分左右,将根与肥料分开,最后放入植物,填入营养土,离盆口剩下2~3公分。
红叶李花是否有香味?
没有什么香味。远闻的话根本闻不到气味,把鼻子靠的很近的话,才能闻到一点点植物的气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香味。
拓展链接
红叶李小百科
学名:PrunuscerasiferaEhrhartf.atropurpurea(Jacq.)Rehd.
别名:欧洲红叶季、紫叶李
科属:蔷薇科李属
(1)植物学特征与生态学特性:落叶小乔木,高4~8m。幼枝紫红色,腋芽单生,顶芽缺。单叶互生,卵形至倒卵形,长3~4cm,边缘有锯齿,叶端尖,基部圆形,终年紫红色,故称“红叶李”。花小而不明显、单瓣、水红色,径约2.5cm,柄长1.5~2.0cm,4月开花,秋末落叶。自春天发芽到秋末落叶,常有半年之久的满树红叶,观赏价值高,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核果球形,暗红色,外面有沟槽,果熟期7月。红叶李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比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含腐殖质较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
(2)栽培与管理技术:红叶李繁殖一般采用嫁接法,也可采用扦插法繁殖。嫁接所用砧木为毛桃、李、杏或梅。在3月中下旬用切接法。扦插:11月间,剪取生长健壮枝条,截成长15cm左右,插入土中1/2,插后浇水,并盖塑料薄膜,保持湿度,第二年4月即可移植。红叶李栽植在春秋两季进行,可不等土团,但需剪去上部枝条,以减少蒸发。栽植后浇足水极易成活,红叶李管理粗放,成活后不遇大旱一般不浇水。红叶李常有蚜虫、红蜘蛛、卷叶蛾危害。蚜虫及卷叶蛾可用1 500倍40%乐果溶液喷。红蜘蛛可用100倍40%三氯禾螨溶液除治。
(3)绿化应用:红叶李自春至秋满树红叶,嫩叶鲜红,老叶紫红,观赏价值较高,常与松、柏配植,绿林红叶、鲜明突出。因此,在北方高速公路绿化中可广泛采用,主要用于:①路树栽植绿化中的间植;②立交区景观再造绿化中的点、丛、片、列植等;③服务区,收费站庭院内外环境绿化中花园、花坛、花台的点、丛、列、片植。也可用于出入口道路两侧绿化中的列植、间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