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胺膦除草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药剂量:每亩用10%草胺膦药剂0.5-0.75公斤,兑水20-30公斤。2、喷洒方式:一定要喷透、喷匀,可以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3、选择时间:在温度15摄氏度以上、空气湿度较大时喷药。4、注意事项:喷药器具要反复清洗干净。
草胺膦除草剂如何使用
1、用药剂量
农田作物播种前,为了清除田间已经生长出的杂草,用药量可以参照果园除草,植株生长期用药,需要采用带罩喷雾定向喷雾,每亩用10%草胺膦药剂0.5-0.75公斤,兑水20-30公斤。
2、喷洒方式
由于草胺膦以触杀为主,所以喷施药剂时,一定要喷透、喷匀,也可以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促进杂草叶片表面充分接触、吸收草铵膦,达到更好的杀草效果。
3、选择时间
在气候干旱的气候环境下,作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会关闭气孔,此时不利于草胺膦的吸收,会影响药效,建议在温度15摄氏度以上、空气湿度较大时喷药。
4、注意事项
使用草胺膦除草剂时,应该在晴天、高温时用药,喷药后4-6小时内如果遇雨,需要在雨后及时补喷,而且喷药器具要反复清洗干净,贮存时尽量用塑料容器。
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区别
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区别在于作用方式、除草范围、安全性能等不同。
1、作用方式不同
草甘膦是甘氨酸类,作用机理为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对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草铵膦是膦酸类,作用机理为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草铵膦为膦酸类非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抑制谷氨酸合成酶这一植物的重要解毒酶作用,导致植物体内氮代谢紊乱,铵过量积累,叶绿体解体,从而使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2、除草范围不同
草甘膦对160多种杂草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草本和灌木等植物,但它对部分多年恶性杂草防除效果不理想。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效果不是很明显;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
草铵膦为广谱、触杀型、灭生型、非残留除草剂,使用范围很广,草胺膦可以用在所有作物(只要不喷到作物上即可)。采用杂草茎叶定向喷雾处理,几乎可以用于宽型种植的果树和非耕地等杂草防除;能快速杀死100种以上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特别是对耐受草甘膦的部分恶性杂草如牛筋草、马齿笕、小飞蓬等效果非常好,成为禾本科与阔叶杂草的克星。
3、安全性能不同
草甘膦一般要7天才播种移栽;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使用不当会给农作物到来安全隐患,特别是用其防除田埂或果园杂草时,最易出现漂移药害。要强调的是,草甘膦在果树林譬如柑橘园使用时,对根系还是有破坏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果树黄化等现象。
草铵膦在1-4天即可播种移栽。草铵膦低毒、安全、快速、环保、追肥增产,对土壤、作物根系和后茬作物无影响,持效期长,几乎适用于所有作物除草,在土壤中易降解,对作物安全,不易漂移,更适用于在敏感期或雾滴漂移无法完全避免的玉米、水稻、大豆、茶园、果园等的除草使用。
草铵膦和草胺膦的区别是什么?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区别:
1、草甘膦是甘氨酸类,作用机理——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铵膦是膦酸类,作用机理——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
2、草甘膦是内吸传导灭生;草铵膦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
3、草甘膦一般要7-10天见效;草铵膦一股为3天(正常气温),
4、若药液飘移,草甘膦甘会杀灭作物、作物绝收;草铵膦只在接触部位产生药斑,对作物生长没有影响,
5、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蔬菜、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草铵膦铵可以用在所有作物(只要不喷到作物上即可,行间施药要加装盖或罩),
6、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无效;草铵膦特效,
7、草甘膦甘一般药后20-30天才可播种移栽;草铵膦在1-4天即可播种移栽。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区别在哪里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区别:
1、传导方式不同: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灭生性除草剂,草胺膦属于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性除草剂。
2、除草范围不同;草甘膦对160多种杂草有防除作用,比如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多年生等杂草,但它对于牛筋草、小飞蓬等恶性杂草的防除效果不理想。草胺膦一般可快速杀死100种以上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尤其是对草甘膦产生耐受性的部分恶性杂草,比如牛筋草、马齿笕、小飞蓬等杂草。
3、作用方式不同: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有机磷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转化,对蛋白质的合成造成一定的干扰,使杂草死亡。
草胺膦属于膦酸类非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一般会抑制谷氨酸合成酶,使植物体内氮的代谢发生紊乱,叶绿体解体,杂草进行光合作用受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草铵膦
草甘磷与草胺磷有什么区别?
一、用途不同
1、草甘膦: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主要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2、草胺膦:使用时主要作触杀剂。施药后有效成分通过叶片起作用,尚未出土的幼苗不会受到伤害。
二、剂型含量不同
1、草甘膦:草甘膦有30%、46%水剂、30%、50%和65%、70%可溶粉剂。
2、草胺膦:6%、12%、20%水剂(60g、120g和200g氨盐/L)。
三、理化性质不同
1、草甘膦:密度:1.68g/cm3、熔点:230℃、沸点:465.83℃、闪点:235.52℃、折射率:1.529、表面张力:86.3dyne/cm、极化率:12.309×10-24cm3。
2、草胺膦:易溶于水,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低,溶解度(20℃),对光稳定,在pH5~9水解,在土壤中DT10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草胺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草甘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