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标准轨距是多少
1435毫米。
根据《铁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 窄轨铁路的轨距为762毫米或者1000毫米。新建和改建铁路的其他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扩展资料:
亚洲各国轨距
日本:日本的铁路轨距主要为1067毫米(3_6_)。但也有部份铁道使用762毫米、1372毫米(京王电铁、东急世田谷线、函馆市电、都电及都营新宿线)和1435毫米。
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以米轨(1000毫米)铁路为主。
南亚国家:南亚国家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的铁路轨距不一,但多数为1676毫米。印度现有计划将所有窄轨改成1676毫米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轨距
地铁的轨距是多少?
轨距是1600毫米,地铁的轨距是1432毫米,中国大陆早期的铁路由英国及比利时工程师承建,因此其轨距沿用英国标准为标准轨。轨距是铁轨(钢轨)顶面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之间的最小距离。
世界各国铁路凡直线轨距为1435mm的称标准轨距;大于1435mm的称宽轨距,如1676mm、1524mm、1520mm等;小于1435mm的称窄轨距,如1067mm、1000mm、762mm、600mm等。
扩展资料:
最佳轨距:
自19世纪铁路开始出现,即有争论何种轨距最佳。从现代角度看,宽轨或窄轨在性能上没有十分明显的优点:
1、世上最重的货车可以在美国及澳大利亚的标准轨上行走。宽轨不一定可以载重更多。
2、高速铁路都是采用标准轨,宽轨不一定较快。
3、澳大利亚昆士兰及南非的窄轨(1067mm)铁路上的列车依然是十分重。窄轨不一定载重较少。
4、建造标准轨的轻便铁路与窄轨铁路价格相差并不大。
5、窄轨铁路亦可以建成达到标准轨一样的负载量。
只有轨距低于3尺的窄轨铁路的建造成本才会稍低于标准轨。但这类轨距的运载能力有限,通常只会在运载量有限的登山铁路使用。
所有的高速铁路,包括在使用窄轨的中国台湾、日本,使用宽轨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地,都是采用标准轨兴建的。这种标准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为当地原有的非标准轨铁路进行轨距转换,使列车能在高速铁路网络与现行铁路网络之间行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轨距
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轨距是
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城市轨道交通标准轨距是1435mm。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规定,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轨距,1520毫米以上的轨距为宽轨轨距,1067毫米以下的轨距为窄轨轨距。我国地铁线路的轨距采用国际标准轨距1435mm。正线标准轨距1435毫米,道岔岔尖位置轨距1450毫米。
轨距是指什么
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准)。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等于英制的4呎8½英寸),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这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标准轨距是多少?
中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窄轨铁路的轨距为762毫米或者1000毫米。新建和改建铁路的其他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铁路建成后,必须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经验收合格,方能交付正式运行。
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
铁路有时指某铁路“线”如京广铁路,有时指铁路线的集合而包括旧线新线或一线二线,如某铁路扩改名义下新建一条还是属于某铁路系统。
高铁时代的铁路等级很复杂,有路网等级、时速等级、客货等级等不同角度的分级。高铁级高于国铁Ⅰ级,国铁Ⅰ级有的是快速铁路,有的是普通铁路。
标准轨道是相对于米轨和宽轨而言。时速等级的三分法里,普通铁路比较于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二分法里则是普通铁路比较于捷运铁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