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市场发展趋势 钾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化肥行业市场的前景如何?

由于我国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业生产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加上中国耕地复种指数高,土壤持续生产能力、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质量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实施“减肥增效”策略,减少化肥使用量。2016年我国已实现了化肥零增长,政府、企业及科研单位以及社会不断形成合力,化肥减量增效的作用不断得以体现。

产量与需求量波动下降

2010-2019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2010-2015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为7432.0万吨,为近年来最高值。2015-2019年,受我国“减肥增效”政策的影响,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开始呈波动下降趋势。2020年1-11月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为5094.7万吨,较2019年同期同比下降0.9%。

2010-2015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呈逐年递增。2015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达到6023万吨,为近年最高水平。2015年,我国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进落实方案》,2015年之后我国化肥施用量开始下降。2015-2019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19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404万吨,较2018年同比下降4.42%。

华南及东北地区产量较低

从各区域化肥产量看,2019年,西南、华北、华东、华中化肥产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占比均超过22%。华南及东北地区化肥产量较低,均在100万吨以上,与西南、华北、华东及华中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两个地区占比分别为2.49%、2.44%。

2019年,我国前十的化肥生产省份化肥产量占我国化肥总产量的75.3%。其中湖北省占比最高为9.9%,其次是青海省以9.8%的占比位居第二。

需求分布较为平衡

从我国各区域化肥施用量上看,我国各地区化肥施用量结构较为平衡。2019年,华东地区化肥施用量达1281.4万吨,为全国化肥施用量最高的地区,占比达23.71%。华中地区化肥施用量达1169.6万吨,占比21.64%。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化肥行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由3186万吨增至2010年的6619.8万吨,年均增长7.59%,2011年我国化肥总产量达到6027万吨,同比增长12.1%;自给率由不到80%转变为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原料上涨、能源短缺、物流成本高涨、通胀压力持续增强等宏观经济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公敌,然而化肥行业却有其特殊性,季节性强、流通性差、进退机制缺失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长期存在。尽管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农业保护政策压制化肥等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化肥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补贴政策以及化肥的延伸政策的缺失使化肥生产处于长期亏损,而依靠高污染、高排放、高浪费、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更是为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小、利润逐渐萎缩雪上加霜,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运营水平成为限制中国化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前瞻产业研究院化肥行业研究小组表示,我国化肥产业“十二五”发展重点已初步确定,其中企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计划到“十二五”末,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预计2015年化肥需求约5100万吨,2020年约5300万吨,国内化肥行业“十二五“期间的产量和产品结构目标是:氮肥、磷肥自给率保持110%-120%,钾肥自给率60%以上,高浓度肥料维持合理比例。

怎样缓解我国钾肥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

我国钾资源严重缺乏,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钾肥,2003年我国生产钾肥164.49 万吨,进口373.8万吨。2004年我国生产钾肥206万吨,进口430.8万吨。2005年我国生产钾肥 260 万吨,进口 529.8 万吨。据农业部门预测,到 2010 年我国钾肥需求量约为 1,262 万吨(95%KCl),钾肥自给率约为 30%,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只是近年才有了小幅度的提高,钾肥自给率超过33%,但还是在50%以下。

钾肥对农业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每年都要用钾肥,目前钾肥在中国不像尿素、磷肥那么普及。如今年用了钾肥之后,未来3~4年可以不再使用,它不像汽车与石油之间的关系,只要你开车,就得及时加油。

目前国家鼓励秸秆还田,作物吸收的钾离子一般都留在了秸秆里,有机肥补充施用,都会为土壤补充一些钾元素,从而减少钾肥的使用。因而,未来中国钾肥的施用量不会有大升。在钾肥价格维持较高位时,钾肥施用量更很难有较大提高。

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农业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全球在2009年钾肥消费量为4500万吨。在目前全球产能7000万吨的前提下,钾肥总体已过剩。

如果按每年3%的增速计算,到2020年,全球对钾肥的需求量可能达到6000万吨左右。届时,假设必和必拓收购了加钾,并将其产能从1500万吨增加到2700万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及中国企业也会同时扩产,全球钾肥产能约在10年后会高达1.2亿吨,钾肥的过剩率也将增加到100%。而且,加钾也不可能垄断全球钾肥市场。

因此,中国企业若出巨资收购加钾,不但收益较小,而且未来需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

中国缺钾进口需求成“把柄”

据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但大部分钾肥需要通过进口满足,目前每年的进口钾肥已达到1200 万吨。钾肥供给不足与耕地普遍缺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国内可利用的钾资源匮乏,国内钾肥产量一直不太理想。2001年,国内钾肥产量突破100 万吨,到2007 年国内钾肥产量也只为254 万吨,国内一直没有根本摆脱对进口钾肥的依赖。尽管青海、新疆罗布泊等地拥有7 亿吨至8 亿吨钾资源储量,但也只能用20 年至30 年,而且这些地方交通和基础设施极为不发达,限制了中国钾肥产量的增长。

今年中国的钾肥产量很难突破350 万吨。乐观估计,到2020 年,若干规划项目全部投产,钾肥自给率将达到50%,但国内钾肥依赖进口是长期趋势。中国的自产量低,需求量大,对进口钾肥需求量的高度依赖性成为世界钾肥供应巨头的共识,由此也让中国企业在钾肥进口价格谈判中每每被对方掐住七寸。2005 年底,中外钾肥谈判正式开篇。其跌宕程度并不亚于铁矿石价格谈判。在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统一组织下,中国主要化肥企业建立了钾肥进口谈判机制,包括国营和非国营的十多家企业,其主要代表为中农、中化和中石油。2008 年,中海油顶替了中石油的谈判席位。这一年,谈判结果不如人意。记者了解到,根据2008 年达成的进口合同,氯化钾离岸价高达565 美元/吨,涨幅高达约240% 。涨幅之大,远远超过中国同样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铁矿石—— 后者价格谈判的最高涨幅也不到100%。

各国对加拿大Potash 收购的拉锯战显然给了下一阶段中国钾肥进口价格谈判更多的想象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必和必拓或中方资本成功入主Potash,将给国际钾肥价格走势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平安化工分析师伍颖表示:“ 如果中国资本收购Potash 成功,进口大国的依存度会下降,则可能使钾肥价格下跌。而如果必和必拓收购成功的话,则国际钾肥市场集中度加剧,钾肥价格有可能上涨。”不过,李维认为,变数是在必和必拓一旦收购成功后,将会对国际钾肥定价机制产生何种影响。如果必和必拓确实履行他们管理层所说的改变以往供应商决定价格的模式,而是由市场来定价,那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如果必和必拓管理层能够兑现他们收购的承诺,就有可能让价格在一年左右时间滑落到230 美元/吨。但是,掌握上游资源,自己控制话语权还是最保险的做法,特别是从长期来看,钾肥的价格势必会上涨。自产、进口、境外三足鼎立,要破困局就必须掌握上游资源,早已是中国钾肥行业内达成的共识。 我们要对国际上的并购保持关注,但是从自身角度而言,还是要依照国家政策对自产、进口、境外1:1:1 进行布局。积极开发新的钾矿资源,保持一定进口,同时还要海外开矿。虽然中国应对必和必拓收购Potash 公司及其带来的影响予以警惕,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国钾肥行业内部很早就确立了1∶1∶1的产业格局,所以,并不是像外界担心的那样,中国钾肥还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

从自产钾肥来说,中国主要有两家企业。一个是青海国资委、中化集团分别为第一、第二大股东的盐湖集团,占据国内80%至90%的生产量。另一个是国投为第一大股东的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也开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疆、青海、四川等境内的钾矿资源有望使现有国内钾肥产能翻番。据了解,2009 年,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一期120 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建成投产,让中国钾肥总产能增至450 余万吨。目前,其二期工程180 万吨/年钾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形成300 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该公司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商。目前在建和规划中的钾肥项目还有中信国安、四川宏峰、亚泰集团、滨地钾肥等数家公司,累计钾肥年产能800 万吨。不过,虽然未来国内钾肥新增产能较多,但大部分为2013 年后投产项目,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钾肥市场的垄断格局还不会改变。

中国在钾肥棋局的布局中,还需要更多的“后招”,企业需加快步伐“走出去”。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企业在国外开采钾矿已初见成效,中国企业在老挝有5 个项目,其中1 个已形成产出;在加拿大有2 个项目;在刚果有2 个项目,其中1 个还在谈判。除了买资源,国内企业“走出去”还采用了购买股权的形式,与国外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近期国内钾肥企业“ 走出去”的成效并不显著,真正负担起中流砥柱作用还需一段时间。企业“ 走出去”面临各种问题,比如非洲虽然有矿,但基础设施较差,开采后如何运输是一个问题。即使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采矿,企业也未必能获得真正的控制权,因为相关的运输线路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年钾盐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钾盐资源状况

世界钾盐资源极为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2009年底,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算,世界钾盐(K2O)储量为85亿吨,近年来储量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巴西、德国,四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0%(表1)。按现有的生产规模,世界储量可保证250年左右的开采。矿床类型多为沉积型,海水和湖泊卤水中的钾盐资源也很丰富。

表1 2009年世界钾盐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单位:百万吨(K2O)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国钾盐资源状况

我国钾盐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近十几年来,钾盐找矿未见明显突破,储量稍有增长。截至2009年底,我国钾盐储量为1.43亿吨(KCl),占世界总量的约1%,基础储量3.58亿吨(KCl),查明资源储量8.60亿吨(KCl)。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三项储量指标分别占全国的92%、75%和85%)和新疆(三项储量指标分别占全国的8%、22%和11%)(表2)。

我国钾盐成矿时代与国外差别很大,以现代盐湖钾盐矿为主,如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新疆、甘肃等省(区)的钾盐矿均属此类型,很少一部分属于古代沉积矿床。从组分上看,钾盐矿都与钠盐矿共生,特别是现代盐湖钾盐矿,常有镁盐、硼酸盐、锂盐、天然碱、芒硝等多种组分可供综合利用。

表2 2009年我国钾盐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单位:万吨(KCl)

二、国内外钾盐生产情况

(一)世界钾盐生产情况

自1861年德国首先生产出钾肥以来,世界钾盐资源开发与钾盐生产工业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矿得以开发,自此以后加拿大钾盐生产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是世界钾盐第一生产大国,其产量及出口均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最近20年来,世界钾盐生产增长有限。1988年世界钾盐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3254万吨,直到2005年世界钾盐生产量才恢复到这一水平,达到3280万吨(图1)。

图1 1988年以来世界钾盐生产量变化趋势注:1994~2005数据来自加拿大矿业年评;2005~2009数据来自美国矿业年评。

目前,世界上只有15个国家生产钾盐,钾盐生产能力总计4030万吨(K2O)。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分别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0%、18%、15%、10%。其他国家如约旦、以色列、美国、智利、巴西等,产量较小。2009年世界钾盐产量2500万吨(K2O),较2008年的3500万吨下降1000万吨,降幅达28.6%。四大钾盐生产国减产20%到47%不等,其他国家钾盐产量有增有减(表3)。

表3 2000~2009年世界各国钾盐生产量单位:万吨(K2O)

资料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业年评

(二)我国钾盐生产情况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生产钾盐,但受资源、技术等因素制约,产量一直很低。直到21世纪初,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产量才有明显提高,钾盐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图2)。2009年我国钾盐产量为320.8万吨(K2O),能满足国内约45%的需求,而2000年钾盐自给率仅为10%。随着罗布泊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国钾盐产能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正成为世界五大钾盐生产国之一。虽然与加拿大仍有较大差距,但与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已经比较接近。

图2 1991~2009年我国钾盐(不包括复合肥)产量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我国钾盐生产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2008年以来,新疆、河南等地产量提高明显(表4)。

表4 2004~2009年我国钾盐生产省(区)分布单位:万吨(K2O)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三、国内外钾盐消费情况

(一)世界钾盐消费情况

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且不可替代。大部分国家对钾盐有消费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钾盐消费缓慢增长,从1900多万吨(K2O)增长到2008年的3241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钾盐消费下降8.6%,为2962万吨(图3)。钾盐(K2O)消费集中在中国(650万~700万吨)、美国(500万~600万吨)、巴西(350万吨)、印度(250万吨)等农业大国,欧盟诸国消费量为350万~400万吨(K2O)。南亚及东亚地区消费增长较快,其中又以印度尼西亚(80万~100万吨)、马来西亚(100万吨)近年来消费增长最为明显,成为主要的消费国。

图3 1999~2009年世界钾盐消费量变化趋势

(二)我国钾盐消费情况

钾盐90%以上用于生产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我国耕地大面积缺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元素复合肥及钾肥施用量及相对量逐步增加,氮肥相对量则明显减少。2008年,我国钾肥施用量达到545万吨(K2O),复合肥施用量1608万吨。2009年我国钾盐表观消费量为500.8万吨(K2O,国内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据测算,2009年我国钾肥实际需求604万吨,加上钾化工产品和库存的需要,目前我国每年钾盐(K2O)需求量在700万~800万吨之间(图4)。

图4 1991~2009年我国复合肥及钾肥施用量变化趋势

四、钾盐贸易

我国钾盐消费长期以来依靠进口,并且自2005年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钾盐进口国。2009年,受国际市场钾盐价格高涨及国内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钾盐净进口180万吨(K2O),较2008年减少达66%。进口以KCl为主,占钾盐进口量的90%以上,此外少量进口硫酸钾及三元素复合肥。近年来,硫酸钾及复合肥进口量仍有下降的趋势。KCl以从俄罗斯进口为主,约占进口量的一半,近年比例稍有下降。从加拿大进口的钾盐占比在25%左右。2009年由于到年底才与加拿大供应商达成进口协议,进口量更加偏少,占进口总量的不到13%。从白俄罗斯的进口量自2005年起比例上升,占到总量的近20%。以色列对我国出口有所减少,德国对我国的出口有所增加(图5)。

我国只有少量钾盐出口,主要是KCl及三元素复合肥,一般面向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日本等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国家及中东地区,出口量从几百吨、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

图5 2003年以来我国进口KCl来源地构成

由于钾盐生产只在少数几个国家进行,所以钾盐的国际贸易尤其重要。每年钾盐世界贸易量达到当年产量的80%左右。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约旦、以色列出口量占世界的95%以上。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钾盐贸易量(KCl)为2000万吨,较2008年下降51%。加拿大97%以上的钾盐以KCl形式出口,其中50%~55%出口到美国,其次出口到巴西、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五、价格

市场价格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国际市场钾盐价格的波动直接决定了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化。2004年前我国国内KCl价格在1200元/吨以下,较稳定,波动不大。2004年平均价格为1600元/吨,到2008年达3700元/吨,最高时达5000元/吨。2009年平均价格有所回落,在3000元/吨左右。

国际市场钾盐(KCl,FOB)价格1990~2003年间一直在100~120美元/吨之间波动。2004年以来钾盐价格高涨,2007年涨到240美元/吨。2008年从年初的300美元/吨一路上扬达1000美元/吨。与国际其他大宗商品不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钾盐价格出现下调。温哥华KCl现货FOB价格从2009年初的965美元/吨降到年底的450美元/吨。死海地区现货KCl市场FOB价格则从2009年初的1020美元/吨降到年底的300美元/吨(图6)。

图6 1990~2009年国际、国内市场钾盐(KCl)价格变化趋势

六、结论

世界钾盐资源丰富,按照目前的开发规模能持续开发260年。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钾盐生产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十几家企业手中。钾盐市场生产商的垄断地位近乎天然而成。加大我国钾盐资源的找矿力度,加快钾盐生产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建立钾盐储备,保障供应是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于银杰)

钾肥市场发展趋势 钾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钾肥价格形成机制?

全球前五大国家/地区钾肥出口量占比超80%

目前,全球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地。2021年,全球钾肥产量最大的是加拿大,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超过30%,前五国家/地区(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中国、德国)总产量占比超过80%,全球钾肥生产市场高度集中。

从全球钾肥出口市场来看,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三个国家的钾肥出口量稳居全球钾肥出口量前三位,另外还有以色列、德国等,2021年全球前五大国家/地区的钾肥出口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80%。

全球前五大国家/地区钾肥进口量占比超60%

从全球钾肥进口市场来看,主要是巴西、中国、美国、印度、印尼等国家/地区,上述地区的农作物种植规模较大,对钾肥进口需求较大。2021年,上述五大国家的钾肥进口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多重因素导致全球钾肥进口钾肥高涨

综上分析,全球钾肥供给市场高度垄断,并且需求市场的集中度也较高,根据IFA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80%的钾肥消费量是由进口来满足,由此也导致全球钾肥市场的进出口贸易风险较大。

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推动各国对粮食安全重视程度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钾肥需求走高;到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及白俄罗斯受到欧美制裁,促使立陶宛于2022年2月1日起禁止白俄罗斯钾肥过境,导致部分钾肥货物流通暂停。白俄罗斯、俄罗斯两大主要钾肥供应市场均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因素,出现部分国际钾肥合同供应延迟或中断的情况,由此导致全球钾肥供应市场收紧,推动钾肥价格持续走高。

参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钾肥进口价格趋势,自2021年7月开始,中国钾肥(含氧化钾60%)进口单价超过3.7元/千克,环比6月份增长了33%,之后持续维持在3.7元/千克以上的高位。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钾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钾肥概念股 钾肥上市公司,钾肥概念股有哪些

国内机构、游资热炒钾肥概念的基础是市场对钾肥板块炒作源于钾肥价格或将开放的媒体消息。钾肥概念股有:南风化工、吉林制药、青松建化、兰太实业、山东海化、鲁西化工。

应答时间:2021-08-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00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1日 下午10:43
下一篇 2023年3月1日 下午10:43

相关推荐

  • 硫酸钾能叶面喷施吗

         回答使用硫酸钾的时候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来施肥,比如对柑橘类果树施用硫酸钾的时候即可进行叶面喷施,其使用浓度一般以0.5%为宜。使用方法:亩用1斤硫酸钾(可视具体情况增加用量)兑水199斤,待肥料被溶解之后直接对果树进行喷施即可。注意事项:施肥时可搭配其它叶面肥一起施用,以增强肥效。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29日
    00
  • 氨基酸口服液饭前还是饭后(氨基酸口服液饭前还是饭后喝好)

    如何正确服用氨基酸口服液 氨基酸口服液最好是在饭前喝,在饭前喝有助于氨基酸在胃肠的吸收。 对于身体素质差的人群和中老年人老说,氨基酸口服液是可以长期喝,长期服用氨基酸口服液可以有助于提升身体的素质,增强体质。 氨基酸口服液一般是每天喝2~3次,每次喝的量大概在15~25ml,可以直接喝,还可以用温开水兑水喝 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可直接用氨基酸胶丸主要由蚕蛹、…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14日
    00
  • 辽宁有多少家化肥厂生产硫酸铵 辽宁化肥十强企业名单

    沟帮子有几家化肥厂 三家。沟帮子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该地区有三家化肥厂。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用化学和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国营建平县新丰化肥厂怎么样? 国营建平县新丰化肥厂是1995-07-14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热水乡本街。 国营建平县新丰化肥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13…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4日
    00
  • 草坪杀菌杀虫用什么药,除杂草用什么药

         回答草坪杀菌一般可以使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腈嘧菊酯、福美双、**酮等药物,杀虫一般可以使用顺式**菊酯、西维因、辛硫*、地亚农等药物。1、多菌灵:属于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良好防治葡萄孢菌、镰刀菌、青霉菌、核盘菌引发的病害。2、百菌清:属于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可预防褐斑病、枯萎病、**病等真菌病害,施药后比较耐雨水冲刷…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17日
    00
  • 生产氮肥和硝酸的重要原料(生产氮肥和硝酸的重要原料是什么)

    中国的氮肥 磷肥 钾肥 主要生产原料分别是什么? 一、氮肥原料: 煤或天然气、空气、水,天然气、煤炭、石油是生产化肥的三大原料,通常被称为气头、煤头、油头三类,近年来,由于石油和煤炭价格的升幅远大于天然气,故按成本优势排列为气头、煤头、油头。 二、磷肥原料: 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和硫酸,随着中国磷肥工业的快速发展,磷肥生产原料的供应已经显现紧张局面,不可…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1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