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菌灵与多菌灵有什么特点?
苯菌灵在作物体内很容易转化成多菌灵,因此一般认为苯菌灵进入作物体后,真正起杀菌作用的是多菌灵。但是,苯菌灵仍有其自己的杀菌活性,实际使用时,苯菌灵的防病效果并不与多菌灵相等,对某些病害的效果优于多菌灵。苯菌灵的亲油性比多菌灵强,更容易渗入植物体内。但多菌灵生产成本比苯菌灵低,因而我国大量生产和使用的是多菌灵。
两药均为内吸性杀菌剂,其疏导是向顶性的,不能向基部。杀菌谱广,对所有半知菌类、部分子囊菌和担子菌均有效,能防治40种左右的病害。
杀菌剂抑菌剂有那些
1、硫磺粉
硫磺粉是将硫黄块粉碎筛选而得。其粒子平均直径15~20微米,熔点114~118摄氏度,相对密度1.96~2.07,是橡胶工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硫黄。
它对白粉菌科的真菌孢子具有选择毒性,因此多年来用作该科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硫磺对螨类也有选择毒性,所以也常用于杀螨。
2、福美锌
福美锌(化学名: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白色粉末。溶于氯仿、氨水、二硫化碳及稀碱液,微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可做杀菌剂和杀虫剂,亦做天然胶、合成胶以及乳胶用促进剂。
溶解性:溶于氯仿、氨水、二硫化碳及稀碱液,微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稳定性:在高温下或在酸性介质中均易分解失效,与含铁化合物长期接触也会分解。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3、克瘟散
又称稻瘟光,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磷杀菌剂。原药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有硫醇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遇碱易分解失效。剂型有乳油、粉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兼治水稻小粒菌核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及叶蝉、飞虱等虫害。对人畜低毒。
4、苯菌灵
为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纯品为白色结晶,略有臭味。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在干燥状态下稳定,遇潮湿会分解减效。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全。
苯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稻麦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常用作拌种、喷雾和土壤处理,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杀螨作用。
5、多抗霉素
多抗霉素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紫外线及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蜜蜂低毒。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人参黑斑病、苹果、梨灰斑病,以及水稻纹枯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效。
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导致病菌死亡。
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因此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菌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克瘟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福美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硫磺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抗霉素
多菌灵,苯菌灵及甲基硫菌灵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多菌灵,苯菌灵及甲基硫菌灵都是属于杀菌剂,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苯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2、多菌灵,苯菌灵及甲基硫菌灵都是属于结晶体,多菌灵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302℃~307℃(分解),密度1. 45glcm3 (20℃)。24℃时溶解度:水29mglL(PH4),二甲基甲酰胺5g/L,微溶于其余有机溶剂中。
低于50℃至少2年稳定。在碱性溶液中缓慢分解,随pH升高分解加快,随pH降低失去活性,以7作为基准。在酸中稳定形成可溶性盐。
苯菌灵为无色结晶固体;熔点前分解,不易挥发。溶解度(25℃):约4mg/kg水(pH3~10),极易溶(pH1),在pH13下分解;约18g/kg丙酮;约94g/kg氯仿;约53g/kg二甲基甲酰胺;约4g/kg乙醇;约400g/kg庚烷;约10g/kg二甲苯。
稳定性:在某些溶剂中离解形成多菌灵和异氰酸丁酯;在水中溶解并在各种pH值下稳定。对光稳定。遇水及在潮湿土壤中分解。
甲基硫菌灵纯品为无色结晶,原粉(含量约93%)为微黄色结晶。比重1.5(20℃),熔点172℃ (分解),蒸气压949.1× 10-8Pa(25℃)。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
扩展资料:
苯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稻麦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常用作拌种、喷雾和土壤处理,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杀螨作用。
1、防治瓜类白粉病,黄瓜和甜(辣)椒的炭疽病,西红柿灰霉病、叶霉病,黄瓜菌核病,用1500-2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
2、防治茄子黄萎病、褐纹病,取50%苯菌灵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1份,混拌均匀,而后再与填充剂(细土或炉灰等)3份混匀,用种子重量0.1%的混合药剂拌种。
3、防治黄瓜枯萎病,用500-10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根,每株每次灌0.25-0.3公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菌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菌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基硫菌灵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