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 详细过程
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当今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扩展资料:
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着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后,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着。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飘走,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
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水稻生长过程
(1)苗期
5月1日至5月15日
苗期就是把稻种播到秧盘里。当生长条件适宜时,种子会抽出胚根,长大并从土壤中冒出来。这个时期是幼苗开始生长的阶段。在叶子长出来之前,它们通过吸收根部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叶子长出来后,不仅被根吸收,还被叶子吸收成养分。
(2)移栽期
5月15日至5月20日
秧苗育好之后,就该插秧了。这时,农民会将育好的秧苗移栽到田间,更有利于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和生长。
(3)分蘖期
5月20日至5月30日
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进行移植。从移栽到连续拔节的阶段称为分蘖期。因为移栽后,根系会受到损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大概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恢复分蘖,长出更多的叶子和根。
(4)拔节期
6月1日至7月30日
拔节期是水稻最重要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稻幼苗在拔节期生长,长得更高更壮,并伴有茎或节间伸长,直至幼穗最终分化。
(5)标题日期
8月1日至8月15日
抽穗期是指稻穗在幼苗中生长的过程,尖端拔出剑叶鞘的那一刻标志着孕穗期的开始。圆锥花序继续伸长,直到它大部分或完全从叶鞘中抽出。
(6)花期
8月15日至8月31日
花期是水稻雄蕊和雌蕊受精的过程。在抽穗期,谷粒是中空的。开花受精后,在稻穗的粒粒中形成种子,这是我们吃的最后一粒米。所以如果开花过程不好,水稻的产量会很低。
(7)结果期
9月1日至9月20日
结实期是水稻成熟最重要的阶段。此时最好的天气是干热,阳光充足,有利于种子成熟。逐渐从乳熟到蜡熟,再到晚熟,最后水稻完全成熟。
(8)收获期
中秋节~国庆节
一般来说,在东北,水稻的种植和收获大约需要四个半月的时间。中秋至国庆期间,水稻将全面成熟,将进入收获期。收割后立即脱粒、烘干、磨粉,成为最新鲜的大米。
水稻的生长过程
水稻的生长过程有: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幼苗发芽适宜温度为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