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丁虫如何危害大叶黄杨?
吉丁虫成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被害处有流胶。
黄杨,是黄杨科黄杨属植物。
黄杨是灌木或小乔木,高1至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至2厘米。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多数长1.5至3.5厘米,宽0.8至2厘米,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不尖锐,基部圆或急尖或楔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叶背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全无侧脉,叶柄长1至2毫米,上面被毛。
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至4毫米,被毛,苞片阔卵形.长2至2.5毫米,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至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2/3或和萼片几等长);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花柱粗扁,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
蒴果近球形,长6至10毫米,宿存花柱长2至3毫米。花期3月,果期5至6月。
黄杨喜肥饶松散的壤土,微酸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在石灰质泥土中亦能生长。盆栽可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喜湿润,可耐连续一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但忌长时间积水。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干透,无异常表现。耐热耐寒,可经受夏日暴晒和耐摄氏零下20左右度的严寒,但夏季高温潮湿时应多通风透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碱性较强。分蘖性极强,易成型。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
吉丁虫磨成粉撒人会怎么样
吉丁虫磨成粉撒人不会有什么事,因为吉丁虫只是一种农业害虫,是没有毒的。
吉丁虫怎样防治?
1、 加强检疫防止吉丁虫随着苗木的调运传播蔓延。2、 加强养护管理对园林植物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应及时补充水分,使之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杜绝成虫产卵或抑制卵的孵化;成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枯枝、死树或被害枝条,并烧毁,以减少虫源。3、 人工捕杀在成虫发生期于早晨水未干前振动树干,踩死或网扑落地假死成虫;发现树皮翘起,一剥即落并有虫粪时,立即掏去虫粪,捕捉幼虫,或用小刀戳死。4、 化学防治在成虫未破孔飞出前,即羽化盛期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喷涂树干,毒杀幼虫和成虫,防止成虫飞出。
吉丁虫和甲虫有什么区别?
吉丁虫:吉丁虫俗称爆皮虫、锈皮虫,属鞘翅目、吉丁科。成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被害处有流胶,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甚至造成整株枯死。成虫的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过8厘米,头较小,触角和足都很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也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严重时能使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吉丁虫是一种极为美丽的甲虫,一般体表具多种色彩的金属光泽,大多色彩绚丽异常,似娇艳迷人的淑女,也被人喻为“彩虹的眼睛”。
甲虫:很多甲虫是害虫,破坏性强。有些甲虫以贮储的外皮、皮毛和羊毛制品为食物;金龟子甲虫的幼虫破坏小毯子和地毯;五月甲虫和日本甲虫啃噬树木和庄稼的叶子;还有些种类就生在树上,还在树上产卵;此外,墨西哥豆甲、蔗根天牛和各种象虫也都是破坏性甲虫。
但是有些甲虫,比如瓢虫,却是益虫,因为它们帮助我们消灭破坏植物的害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