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霉素治什么虫?
多杀霉素又叫多杀菌素,来源于放线菌的生物源农药,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类杀虫剂。多杀霉素治对鳞翅目害虫高效,杀虫速度快。多杀霉素其作用机理是影响害虫的神经系统,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属低毒杀虫剂,也是低残留药剂,其安全间隔期只有1天,适于绿色食品生产使用。
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Spinosad)是在多刺甘蔗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
多杀霉素(简称多素)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害虫?
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作用方式新颖它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烟酸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但是,其结合位点不同于烟碱和吡虫啉。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防治对其他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2)具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速效性强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最后导致死亡,其杀虫速度与化学农药相差不大。(3)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对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4)杀虫谱广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取食大量叶片的害虫种类。但对刺吸式害虫和螨类的防治效果较差。(5)目前未发现与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药性的报道目前登记的多杀霉素产品:25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茄子蓟马和甘蓝小菜蛾;480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棉花棉铃虫;0.02%多杀霉素饵剂,防治柑橘橘小实蝇。此外,还有多杀霉素与苏云金杆菌的混剂——2%多素·苏云菌悬浮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
多杀菌素是一种广谱的生物农药,杀虫活性远远超过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环戊二烯和其它杀虫剂,能有效控制的害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同时对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翅目、蚤目、革翅目和啮虫目的某些特定种类的害虫也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但对刺吸式口器昆虫和螨虫类防效不理想。
多杀菌素第二代产品杀虫谱比第一代多杀菌素更广,特别是在果树上使用时。它能防治一些重要的害虫如梨果类果树上的苹果蠢蛾,而第一代多杀菌素不能控制该害虫的发生。该杀虫剂能防治的其它害虫包括水果、坚果、葡萄和蔬菜上的梨小食心虫、卷叶蛾、蓟马和潜叶蛾。该产品将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它的上市不是对第一代多杀菌素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研究表明,该产品对靶标作物上大多数主要益虫没有影响。道农科公司认为该产品的有效使用剂量比现有大多数杀虫剂要低,而且环境半衰期更短。
多杀霉素的结构式
Spinosyn A:R1=N(CH3)2,R2=H,R3=CH3
Spinosyn D:R1=N(CH3)2,R2=CH3,R3=CH3
实验式:Spinosyn A:C41H65NO10、Spinosyn D:C42H67NO10
相对分子质量(按1999年国际原子质量计):Spinosyn A:731.98、Spinosyn D:746
生物活性:杀虫
浅灰白色固体结晶,带有一种轻微陈腐泥土气味。蒸气压约1.3×10-10Pa。在pH值7.74水溶液中,对金属和金属离子在28d内相对稳定。在土壤中光降解半衰期为9~10d;水光解的半衰期1d。在pH值5~7范围内,在水溶液中相对稳定;在pH值为9时半衰期200d。多杀菌素是一个含有十余个组分的混合物,主要组分是A和D。刺糖菌素A的熔点84~99.5℃,蒸气压3.2×10-10Pa,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290mg/L (pH=5.0)、235mg/L(pH=7.0)、16mg/L (pH=9.0);分配系数在相应pH值条件下分别为2.8、4.0、5.2。多杀菌素D的熔点161.5~170℃,蒸气压2.1×10-10Pa,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9mg/L (pH=5.0)、0.332mg/L (pH=7.0)、0.053mg/L (pH=90.0);分配系数在相应pH值条件下分别为3.2、4.5、5.2。
密度:1.16 G/CM3,熔点:84℃〜99.5Ç,沸点:801.5°C at 760 mmHg,折射率:1.54,闪点:438.5°C,蒸气压(20℃):1.3×10-10Pa,溶解度:水235mg/L(PH=7);能以任意比例与醇类、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酯类、醚类和酮类混溶。稳定性:对金属和金属离子在28d内相对稳定。在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降解,主要是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最终变为碳、氢、氧、氮等自然成分。见光易分解,水解较快,水中半衰期为1天;在土壤中半衰期9-10天。
其它名称:菜喜,催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