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芒种的知识和农事活动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故而,“芒种”也称为——“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呜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 ” 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 芒种忙忙栽 ” 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每年的阳历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75 度时开始。这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黄梅季节。
梅雨的一般天气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大,温度高,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我国东部地区全年的降雨量约有 1/3( 个别年份 1/2) 是梅雨季节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一般出现于 6 月后。这时,正是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季节。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冬季结束后,冷空气强度削弱北退,南方暖空气相应北进,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这时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势力,于是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相峙,形成准静止锋,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一段时期后,暖空气最后战胜冷空气,占领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结束,雨带中心转移到黄淮流域。这时江淮流域都在抢种。
梅雨对庄稼十分有利,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梅雨过少或来得迟,作物就会受旱。
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 ( 莳指移栽植物 ) ”。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 4 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而 5 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这是为什么呢 ? 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按阴历计算,一年实际上是 354 或 355 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 10-11 天,因此必须三年一闰 ( 有时是两年一闰 ) ,补充所短的天数。闰月时,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种有时在 4 月,有时在 5 月。我国农民深知 4 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 6 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
“芒种糜子急种谷”,糜子是一种生长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种 80 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种,也不超过 100 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种的庄稼。所以华北地区遇到天早无雨,其它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同样能获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芒种种糜子时,种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子生长期长,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说“芒种糜子急种谷”。
棉花的有效花期,长江流域在 9 月上中旬,也就是说棉花能在霜前吐絮、成熟的开花日期,一般需要 50 - 70 天,到 11 月中旬前后就要霜冻。所以要使棉花霜前吐絮、成熟,确保优质高产,必须加强苗期管理,使棉苗的长苗期缩短,早现蕾、早开花。这就需要早查苗补种,早中耕锄草,早间苗定苗,早防治病害虫,早施追肥。
芒种各代表区的主要农事,分述如下:
东北区:冬、春小麦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谷子、玉米,高粱、棉花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铲耥。高粱、谷子,玉米两次铲耥。棉花打叶,水稻锄草,准备追肥,防治病虫害,做好防雹工作。
华北区:一般麦田开始收割。夏收夏种同时抓紧。加强棉田管理,治蚜,浇水,追肥。西北区:冬小麦防治病虫。春玉米浇水,中耕,锄草,追肥。谷子中耕锄草,间苗,糜子播种、查苗,补苗。
西南区,抢种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抢晴收获夏熟作物。随收、随耕,随种。华中区:抢晴收麦,选留麦种。抢种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中稻追肥,发棵末期结合耘耥排水烤田。加强单季晚稻管理,认真除杂。
北部地区麦茬稻、江淮之间单季晚稻开始栽插。双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虫害。林地培土锄草。
华南区: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种,早玉米收获,早黄豆收获,晚黄豆播种。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虫。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农事
[编辑本段]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9个节气。芒种后我市进入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正常年份我市6月中旬开始入梅。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主要农事有:一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摆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三是中稻秧田喷施起身药,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抛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五是上、中旬抢种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荚肥。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补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刹车肥。六是播种豇豆、苋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强茄瓜豆类蔬菜的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采收上市和留种工作。七是加强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芒种-农谚
[编辑本段]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
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黄熟收,干熟丢。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紧收麦子慢收秋。
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
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
杏子黄,麦上场。
枣花开,割小麦。
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
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
麦子入场昼夜忙,快打、快扬、快入仓。
麦松一场空,秋稳籽粒丰。
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
好手不压快刀。
手巧不如工具巧。
七分家什,三分行家。
把式把式,离不开家什。
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要酿好酒需好曲,巧手还得好工具。
战士爱武器,庄稼人爱农具。
小小轴承黄豆大,千斤百斤它不怕,运转工具安上它,好像跨上千里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镰擦锄,不误工夫。
磨刀不误砍柴工。
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酸腿疼割得慢,收割机过去一大片。
打轧机械转速高,检查调试必须搞。
润滑点,注机油,固定零件要牢靠;磨损变形要修换,试验运转要良好。
脱粒机,效率高,安全操作要记牢,填入麦秸要注意,扎好袖口站立好,两侧喂入危险大,一不小心把手咬,均匀填入别成捆,谨防机子吃不消。
机械要戴防火帽,防止火星把麦烧。
夜间照明要注意,千万不能明火照。
机器起动在场边,远离麦垛为最好。
轧麦头遍先慢速,二遍车速再提高。
回转半径要适宜,车速过快会翻倒。
场内防火铭记心,灭火设备不可少,
湿麻袋,大水缸,沙土铁锨准备好,
有备无患就主动,麦场操作安全保。
脱粒机,好又快,一天能打百麻袋。
联合机械收麦强,代替收割和轧场,
东征西进流动战,南北收割跨区忙。
快收快种抢时节,丰产丰收夺米粮,
农业出路机械化,万机联合创辉煌。
麦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正当腰。
小麦虽丰收,就怕收中丢。
一步丢一棵,一天丢一垛。
小麦不进场,不敢说短长;小麦进了场,也难说短长。
田里看年景,场里看收成,仓里定输赢。
拉到场里一半,收到囤里才算。
麦入仓,谷入囤,豆子入库才放心。
芒种三日打麦场。
忙不忙,先打场。
有风没风,堆到当中。
会扬场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
冷装豆子热装麦,不冷不热装芥菜(泛指菜种)。
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霉烂病虫能生灾,入到囤里还得晒。
夏种无早,越早越好。
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
五黄六月去种田,午前午后差一拳。
麦不让场,豆不让墒。
豆不让宿,麦不让晌。
割麦种豆不用犁,有雨抓紧耩地皮。
麦播一月,豆种一时。
麦子割倒还未运,遇雨种豆不用问。
麦茬无早豆。
豆不隔宿。
晚种一宿,秸矮二指。
晚种一天,秸矮粒扁。
豆子播上大雨下,不管黑白快套耙。
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紧划搂莫懈怠。
豆勒脖,一个豆粒打不着。
豆子当宿就翻身,再下大雨就无损。
要吃豆腐,泥里咕嘟。
阴种豆子晴种棉,种菜宜在连阴天。
高地芝麻洼地豆,沙岗坡上种绿豆。
浅播豆,半边露。
埋麦露豆,提耧耩谷。
埋麦露豆晒芝麻。
提耩谷子,按耧麦,皮上豆子播下来。
种子要齐,下种地皮。
五月冷,一棵豆子收一捧。
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槐连豆,打滴溜,今年不收明年收。
收扁豆就收黄豆。
沤了麦子收豆子,沤了豆子收麦子。
大豆锄瓣,豇豆锄蔓。
大豆锄芽,荞麦锄花。
芒种黍子夏至麻。
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芒种谷,赛过虎。
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播夏谷,抢时间,不用耕,不用翻。
耕耕不如耪耪,耪耪不如快耩上。
能种当时,不种二犁。
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麦前没串,麦后紧赶(玉米)。
水源能保险,可以提前串。
玉米地里带豆,十年九不漏,丢了玉米还有豆。
南京到北京,都耩隔耧青。
端阳好插秧(晚稻),家家谷满仓。
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芒种打火(掌灯)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老乡种西瓜,头刀不结瓜,二刀结小瓜,三刀结大瓜。
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
麦子去了头,高粱没了牛。
五月栽薯(夏地瓜)盘大墩,六月栽薯一把根。
麦收前后浇棉花,十年就有九不差。
麦收前后浇棉花,促棵健长把架搭。
棉花灌在麦收时,十年就有九适宜。
麦前蹲苗,麦口浇花。
得不得,麦芒水。
棉花常规措施有五手:追、浇、锄、治、修。
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
光忙麦,不管棉,麦子入囤棉攥拳。
不治蜜,光忙场,棉棵就像“屎克螂”。
管粮不管花,麦后棉“烫发”。
苗蚜治不下,伏蚜积疙瘩。
棉花卷成蛋,收成减一半。
棉花不治虫,结果一场空。
棉花不治虫,有苗没有铃。
棉花果枝见花蕾,后边紧跟脱裤腿。
芒种现蕾,带桃入伏。
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高压灯,诱成虫,棉田卵量减五成。
杨柳枝,诱虫蛾,虫未出腹就消灭。
割麦后,快灭茬,棉铃虫蛹回老家。
玉米螟一代明显,二代阴险,三代就怕赤眼卵(蜂)。
防治玉米螟,一代虫等药,二代药等虫。
防治玉米螟,喇叭口施药效果灵。
蚂蚱蚂蚱,剩个楂楂。
有肥没有水,庄稼干噘嘴;有水没有肥,庄稼饿肚皮;有肥又有水,庄稼有吃有喝抖神威。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不怕施肥远,就怕施肥浅;不怕施肥浅,就怕埋不严。
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
杈子不去掉,好像氓流把兜掏。
旱耪田,涝浇园。
中耕松土渐加深,蕾期达到三四寸。
苹果树,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盘圈。
夏季修剪桃摘心,三次摘心增千斤。
麦上场,牲口忙,拉麦子,轧麦场,耠麦茬,送公粮,春田耠耘除草荒。
麦秸氨化好,牛羊没个饱。
氨化麦草,营养提高,气味浓香,牛羊之宝。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机、畜、人,齐上阵,割运打轧快入囤。
推车不用教,全靠屁股摇。
两腿拉得宽,屁股摆得欢。
平路怕后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载重难驾稳。
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农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最早也是靠农业发展的,芒种是农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对于古代农作物的生长有很重大的指导作用。
芒种的说明和介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南方地区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华南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写作文尤俊农耕文化园
1. 为“有朋农耕文化园”撰写上下联
上联:有朋农耕文化园
下联:遍地果疏翠荒野
农耕的诗句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农耕
时雨春深后,草塍布谷摧。
开门晨照入,荷耙水牛随。
脚下泥花起,身边紫燕追。
不辞耕作苦,只为稻香菲。
农耕
荷犁陌上一行行,鞭落霜星浮晓光。
谁令秧针穿水镜,春风如酒绿铺张。
2. 上林和田农耕文化园作文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走进了农耕文化园。
一进去,迎接我们的是一股清澈甘甜的“虎泉”。我们走过了“二龟戏水”和“三农桥”来到了神农氏雕像。神农穿着稻草衣,口袋里装满一包包草药,神农表情庄重严肃。接着,我们来到了农耕工具区。我第一次看到了梨耙,于是兴致勃勃学着农民伯伯推梨,“一二一、一二一!”不一会儿,我累得满头大汗。我想:农民伯伯真辛苦!妈妈给我介绍了许多以前的劳动工具,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心血……”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粮食,改掉坏习惯。
农耕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有趣的水上乐园、天下第一梨、浪漫之屋、世界最小的高尔夫球场……
这里,是远古的回声,是记忆中的田野,是曾经的家园。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拥抱自然的宁静。
农耕园蕴含着许多人生的道理,希望你有机会身临其境去细细体会。
3. 作文 游锦林佛手文化园450字
游锦林佛手文化园
在宝木老师的带领下,我跟随着来到了锦林佛手园,发现景色不错,就是认错了草,最初以为是薰衣草、而后听人说是勿忘我,最后看人家发贴又称是马尾草,我很凌乱,不过管他是什么草,挺好看的。
赤松镇位于金华市金东区西北部,是金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靠婺城区,东临曹宅镇,北与兰溪市马涧镇毗邻,南接东孝街道,属于典型的城郊型乡镇。镇驻地为仙桥,距离城区中心仅6公里,全镇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共有12039户,人口28970人,下辖40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有党支部60个,其中农村党支部40个,党员1290人。耕地18137亩,林地46791亩。
金东区锦林佛手文化园从2012年开始在精品园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到目前为止,园区已建成跑马场、射剑场、科普教育基地、足球场、水上乐园、儿童乐园、立体绿植、农家乐、农耕文化等场所,为市民提供生活的第三空间,儿童农业教学的亲子乐园。2014年6月1日,园区进行了试开园,到目前为止,已接待游客60000人次,销售总额达到50万元左右。
4. 马鞍农耕文化园作文
今天,天朗气清,艳阳高照。我们随着老师来到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参观游玩。
一进园,就会看到一个高大的圆球矗立在圆盘之间,圆盘的边上刻着霜降、寒露、秋分等24个节气,这可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噢,原来我们来到了园区第一区——农耕历史区。
走过一座大桥,在区内小径两侧,你会看到许多白色人物雕塑,他们或在进行古代的刀耕火种,或在用石器锄耕,或在铁犁牛耕,旁边还摆放着解释说明的石刻书籍,
再往前走,会看到一个披着斗篷,威风凛凛的人,旁边还跟着两位大将军,这不是三国枭雄——曹操吗?原来他还是屯田制的推行者呢。
曹操旁边,就是著名的宋代诗人——王安石,他头戴平顶帽,脸上的皱纹密密麻麻,眉头紧蹙,嘴巴紧抿,短而密的胡子显得既显眼又突出,双眼意味深长地望着苍天,显得无可奈何。右手紧紧握住一卷竹简,瘦长的袖口在风中摇曳。他一定在为新法实施的艰难,赋役制度变革的失败而伤感。
过了丑桥,我们又来到江南养殖区,看到了许多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有日本大耳兔、美国加州兔、日本灰兔、福建黄兔、新西兰兔等。我们还看到了可爱的小尾寒羊、小香猪等。接着,我们来到了赛狗场,看到了一只纯黑的和一只黑黄相间的狗,听驯狗师说这种澳洲猎狗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狗。我迫不及待伸手去摸了一摸。呀!全是肌肉!有了那么丰满结实的肌肉,肯定跑得飞快。赛狗开始了,两只狗都如同一只离弦的箭,飞一般地冲出了围栏,大约7、8秒后,同时到达了终点线,那速度简直就如电闪雷鸣一般。
走进江南作坊区,我们看到了许多没看过的农具,如织布机、酿酒的坛、舂米的臼、石磨……我们都兴致勃勃地体验了弹棉花,其实有了弹棉花工具,弹起来也很简单,踩一下,弓弦自己会慢慢地浮上来,踩的次数多了,弹的棉花就会变得更柔软、舒服,但是需要力气哟!
最后,我们来到农耕文化园的农耕谚语区,那里是一片石林。一根根石柱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谚语,有“天时,地利,人和”“庄家百样,肥是无价”“稻秧等田没米过年,田等稻秧稻谷满仓”……
来到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我们观赏了江南田园风光,品味了江南农耕文化,真是收获多多呀!
5. 金华白龙桥农耕文化园作文350个字
农耕文化园位于张家港永联村。这里设置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9个农耕文化功能区域,总占地500多亩。真是一个功能齐全的休闲农庄啊!
江南养殖区由六座风格各异的桥梁与其他功能区相连接。这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时而温顺,时而活泼的马,有可爱至极的小香猪……共72个品种。在天网里,还养殖了孔雀、百灵、八哥等数十种鸟。走进天网,就像来到了鸟的王国。各种鸟叫在耳边回荡,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早已插上翅膀,成为它们之中的一员。
经过未桥,我们就来到了江南作坊区。这里作坊很多,一家家作坊星罗棋布。在这儿,游客不仅能看到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流程,买到具有江南风味的土特产品,还能体验坊间劳作的滋味。这里设有布鞋坊、粮食画、手工编织等。诸多作坊当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榨油坊了。亲眼看了我才知道,茶籽油这样的好东西得之不易,复杂的过程缺一不可:采摘、去壳、晒干、烘烤、粉碎、蒸熟、榨油、过滤,这都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无捷径,无技巧,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面对这种油中上品,我们真是应该好好珍惜。
农耕文化园让我们在观赏江南风光,品味江南农耕文化的同时,增长知识,修养身心。值得一去
6. 去金华市农耕文化园露营小作文
今天,我们学校去秋游,目的地就是武湖的农耕年华。
经过两个小时“奔波”,我们终于跨进了农耕年华的大门。刚一进去,我就呆住了,只见一座雄伟的雕塑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一头公牛高昂着头,提着腿,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导游告诉我,那头“公牛”背后的湖叫“金牛湖”。所以在这里雕了一头牛。
绕着湖走了一会儿,就能看见一个小木屋,上面写着“奇石馆”。奇石馆里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圆圆的月亮,有的像长长的笛子,有的像胖胖的茶壶,有的像矮矮的水杯……最有趣的是“大鹏展翅”,只见一只“秃鹰”用力地扇动着它的翅膀,惟妙惟肖,有趣极了!
再向前走一会儿,就看见了一个羊圈,里面有三只黑白相间的羊和一只棕色的羊,那三只黑白相间的羊正在吃草,而那只棕色的羊正在呼呼大睡呢!
羊圈右边有一座石桥,过了石桥可以看见一条小溪,小溪前面是三辆脚踏式的水车,只要踏动踏板,齿轮会带动水车转动。后面的手摇式水车可以把水引到水池里去。还有一口古井,摇动手柄,把桶放下去,再反方向摇动手柄,水就提上来了。
我们正兴致勃勃地玩着,“集合啦!”——老师在叫我们,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农耕年华,我下次还要来这里玩!
7. 周祖陵风景作文200字
登临周祖陵森林公园,既乘车沿公路盘旋而上,也可过城东迎凤大桥,从山脚拾阶而上。象征周王朝800余年基业的800余级登山石阶,依山势而或陡或缓,游人的视野随着台阶而上逐渐开阔,及至登上山巅,庆城的秀美山川和古城新貌便尽收眼底。“绝顶始知世外景,凭栏一望古今天。”极目远眺,只见层峦叠嶂,莽原无垠,林木荫翳,烟岚缭绕,风景如画。俯视鸟瞰,又见城墙逶迤,青山围廊,绿水环城,大厦万幢,气象似腾蛟起凤。胜舂新夏,杏桃芳蕊,柳吐岚烟,花香袭人。暮秋初冬,红叶未落,白雪初降,雁鸣山莽,风撼林梢,更觉天高地阔。尤其是居高临下,遥遥望去,耸立于庆城古城之内的“周旧邦”木牌坊等古代建筑,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相映成趣,让人浮想联翩,情盈胸襟,眼前浮现浩渺的历史风云,更由衷而发沧桑巨变的惊叹!
景区配套了雅致的园林小品,栽植着各种名贵药物花木,形成了牡丹、芍药、月季、寿桃、杜仲、菊花等花木点缀的十花十木园,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景点,是外地游客寻根问祖,祈福求安的神往之地。
8. 金华白龙桥农耕文化园作文350个字
农耕文化园位于张家港永联村。
这里设置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9个农耕文化功能区域,总占地500多亩。真是一个功能齐全的休闲农庄啊!江南养殖区由六座风格各异的桥梁与其他功能区相连接。
这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时而温顺,时而活泼的马,有可爱至极的小香猪……共72个品种。在天网里,还养殖了孔雀、百灵、八哥等数十种鸟。
走进天网,就像来到了鸟的王国。各种鸟叫在耳边回荡,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我早已插上翅膀,成为它们之中的一员。经过未桥,我们就来到了江南作坊区。
这里作坊很多,一家家作坊星罗棋布。在这儿,游客不仅能看到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流程,买到具有江南风味的土特产品,还能体验坊间劳作的滋味。
这里设有布鞋坊、粮食画、手工编织等。诸多作坊当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榨油坊了。
亲眼看了我才知道,茶籽油这样的好东西得之不易,复杂的过程缺一不可:采摘、去壳、晒干、烘烤、粉碎、蒸熟、榨油、过滤,这都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无捷径,无技巧,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面对这种油中上品,我们真是应该好好珍惜。
农耕文化园让我们在观赏江南风光,品味江南农耕文化的同时,增长知识,修养身心。值得一去。
9. 四年级周祖陵作文400字
周祖陵
周祖陵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古为游览胜地。首先从风城过大桥,到周祖陵山下,经过茂密的林带和蜿蜓崎岖的简易公路可达停车场,停车场上面的建筑群用822个石台阶连接在一起。山顶周祖文化区,总体布局严谨规范,错落有致。
以周祖大殿、周王殿、肇周圣祖牌坊、姜嫄殿、后稷殿、碑亭、八卦亭、鉴亭、栖凤亭以及钟鼓楼为主的周祖文化景区。农耕文化体验园景区。周祖农耕文化体验园在建设上主要突出了五谷、五果、五菜、五花、五药为主的五福临门,以田间小道、循环利用的潺潺流水,以因地制宜的树种大全,以多彩多姿的陇东民俗,以体验享乐的农家乐园五大特色。现已建成了主干道路、盘旋路、祭坛、祭祀广场、二十四节气柱、岐黄中医博物馆、作坊街、展览馆、风情广场等主要建筑,已成为集祭祀、体验、感受、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10. 张家港农耕文化园作文 650 初中
今天的空气格外清新,时不时飘散一些欢乐的气氛,同学们的欢乐气氛把大地都渲染了,花儿在风中摇曳着他优美的身姿,小草在大地上发出“啧啧”的笑声…… 在车上,同学们像打翻了鸡箩筐子一样,又打又闹的,开心极了,过来一个多小时吧,我们的目的地到了,那就是——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一进园子,就会看到一个高大的圆球矗立在圆盘之间,圆盘的边上刻着霜降、寒露、秋分等24个节气,这可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噢,原来我们来到了园区第一区——农耕历史区。
缓慢向前行进,我们来到江南养殖区,看到了许多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有日本大耳兔、美国加州兔、日本灰兔、福建黄兔、新西兰兔等。我们还看到了可爱的小尾寒羊、小香猪等。
接着,我们来到了赛狗场,看到了一只纯黑的和一只黑黄相间的狗,听驯狗师说这种澳洲猎狗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狗。我迫不及待伸手去摸了一摸。
呀!全是肌肉!有了那么丰满结实的肌肉,肯定跑得飞快。赛狗开始了,两只狗都如同一只离弦的箭,飞一般地冲出了围栏,大约7、8秒后,同时到达了终点线,那速度简直就如电闪雷鸣一般。
接下来,就是我们同学们最爱的游乐场了,大摆锤,自控飞机,海盗船……同学们二话不说,立刻兴冲冲的向“他们”跑了过去……最后我们去到了可以向远处鸟瞰的摩天轮上,浏览整个农耕园,发现了它的美妙之处…… 来到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我们观赏了江南田园风光,品味了江南农耕文化,真是收获多多呀。
关于雪的十条谚语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瑞雪兆丰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 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 严霜兆晴天。(上海松江)
※ 冬有大雷是丰年。(江苏无锡)
※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同上)
※ 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霜本来是晴天的产物,“霜重见晴天”是因果倒置的说法。雪不易传热,它积在地面,可使土中热力不易发散,增加土地的温度,对于来春植物的生长是很有益的。同时,土壤里的细菌因此得以繁殖,使许多有机质腐烂,杂草种子也一度发芽生长起来。到了融雪期间,大量的热又被吸去,温度过低,杂草和细菌又被冻死,这样倒反增加了植物的肥料,故雪多是丰年之兆。
※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冬季溶雪时期,气温很低。当雪未溶完时,若有一股冷空气南下,气温再度下降,使雪水成冰,就使地表面温度再度降低,杂草及昆虫都被冻死。
※ 雪落有晴天。(湖南)
※ 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雪下在每次寒潮来临之时,也就是在冷锋上。这是在气旋的尾部,反气旋的前部。所以雪天之后,再来的是反气旋天气,于是天气转晴了。
※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大雪节不冰冻,到惊蛰节不开解,这是那年寒潮来迟的缘故。
※ 露水起青天。(河北)
露和霜一样,同是晴天的产物,不过有露的天气温度比较高些罢了。
※ 春霜不出三日雨。(福建福州、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春季连续三天有霜,也就是连续三天晴天。福州纬度较低,春季的晴天,太阳光必定很强,白天温度连日增高,气压降低,使本地和四周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因此,也就发生了空气流动的现象,于是天气跟着变化,而要下雨了。
※ 霜后东风一日晴。(四川)
打霜之后,就吹东风,表示反气旋已过去,气旋将来临,所以晴天只有一日了。
※ 冬至无霜,石臼无糠。(江苏常州)
冬至无霜,就是冬天不冷。因为冬天不冷,于农作物有害,故年成不好,石臼里面也无米可打了。
※ 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三白”就是三次雪,“雨树技”就是雨淞,这都是天气严寒的结果。冬季天冷,故有利于农事。
※ 七阴八下九不睛,到了月初放光明。(天津)
二十七日明,二十八日雨,到二十九日不晴,就要到下月初才好天气。这表示着天气变化的日程。
※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雨和雪,都是空中降水,但是它们降地之前所经历的过程不同。雪成时,温度必在零下。大多的雨,是雪下降到半空再融化成的。现在下雪又下雨,表示空中冷暖气流,激荡无常,因此,天气还是不得转晴的。
※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骤然下降的雨,不到天黑就完。因为下这种雨的云,是由于本地局部受热形成的,规模小,所以一阵雨后,云就散完了。
※ 春土(霾)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霾指由北方来的大风从内陆吹来的沙尘,所以有霾就表示有北方来的气流。在福建,春天的天气已经相当暖,南方的热带气流,从四月(阳历)始,已到福建的纬度。这时如有北风吹来,极易形成锋面而造成降水。冬天就不然,因为冬天北风极盛,南风极弱,根本无法到达我国海岸,所以北风一来,天气十分干冷而且睛朗有霜。
※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不论在高山还是在平地,雪和霜都会出现。在冬季阴天时,高山的气温一般低于平地,风速也较大,因而雪下到高山不易溶化,高山上的雪一般厚于平地。雪溶化时,自然是平地上的雪先溶化完。由于高山的海拔高于平地,太阳光首先照在高山上,又因霜量毕竞有限,所以高山的霜先消失掉。但是在山的背阳坡并不如此。因而有“雪打高山,霜打平地”的说法。
※ 一夜白露一场霜。(江苏无锡)
※ 晴夜成露,冻结成霜。(同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