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学习之友答案
卷首宽容 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受别人宽容是一种快乐。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做了一件错事,此后,便受到别人的讽刺,他再也抬不起头来,后来有个明智的人出来讲话了,他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如果他勇于改过呢?为什么大家不能用宽大的胸襟去包容一切?为何不…感悟人生最小的空间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用一根杆撑起整个地球;庄子眼前的那条鱼说,只要给它一点水,它就能恢复生命;韩愈幻化成的那条蛟龙说,只要借助路人动动指头的力气,它就能腾云驾雾力大无穷。在他们身边萦绕着如此之厚的灵气,命途多舛消磨不了他们的雄心,狭窄的空间束缚不了他们的生命,每一…分享生命 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请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群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份默契和谐是上天铸造的,所以,知音与你分享并不只是感觉,还有向往。钟子期既死,伯牙亦无心苟活于世…由跳远想到的 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练习跳远,老师在地上画一条线作为起点,再画一条线作为终点,中间大约有2米长的距离,许多同学能跳过那2米长的距离,其他一些人像我一样只能跳过1.9米左右。看这简简单单的两条线,其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有无数次“跳远”的机会,有不同的起点和终点。每次跳远我…名师导航《欧姆定律》学习指导 一、课标要求1 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2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4 会画等效电路,会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会用等效电路化简较复杂的电路。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中考英语复习方法浅析 在每年中考前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都会投入到最后的紧张复习中。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试卷的基本思想大致是:能力立意,难易适中,重视听力,加强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弱化语法题。从而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面对这一变化,部分同学感到有些不适应。在此,我想对如何做好…“盐化肥”学习指导 在认真研读人教版九年级(下)第十一单元教材的基础上.仔细参阅《化学课程标准》,认为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应在此加强、巩固,有些应略作常识性介绍补充,对于重点需要理解、掌握的部分,针对性列举了两道例题,希望对同学们掌握本单元知识有所帮助。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中考链接寻找阅读和答题的金钥匙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已淡化了现代文阅读的文体概念,淡化对纯文体的考查,而强化了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淡化并不是取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文体知识。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直接阐明客观事物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表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二、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提起作文,或许有很多同学会不自禁地感喟道:想说爱你不容易!怎么样才能将50分牢牢地把握在手中?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在万人共写一题的角逐中,卓而不群地亮出自己的个性风采,成为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燥热的考场,给阅卷老师送去一阵清爽的风?下面我就向聪明的你推荐一种像哈利波特的魔杖一…清新脱俗神采飞扬 创新,简言之,就是在传统的桎梏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换句话说,创新就是以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想出与别人所思不同的东西。李可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一语道破了创新的价值所在。人类生活是这样,作文亦然,创新是文章的生命。一篇文章只有在拟题…善睐命题,走势看好 纵观2006、2007这两年全国各地区中考作文,命题作文呈上升趋势,它由2006年30来个市区发展到2007的40个左右,委实令人刮目相看。这类文题有别于前些年的窄命题,它题面浩瀚,流势洒脱,预计2008年它仍将属于考场作文的主流。一、2008年中考命题作文将有增无减题域仍呈宽面…“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平时我们可以听到这样一些有趣的说法:“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吃的不买,买的不吃。”这就是回环。回环是用回旋往复的语句形式构成的辞格,可分为三种。一是单回环。如“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二是双回环,如上面引用的群众语言。本文的标题也属双回环;三是三回环,如“猪多肥多,肥多粮多,…释疑解惑垂径定理的简单应用 垂径定理及推论是与圆有关的非常重要的性质。它是证明线段、角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下面谈一下垂径定理的简单应用。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妙法多多透视全等开放题型,点拨全等证题思路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形全等更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知道判定三角形全等方法多样,灵活多变,尤其是近年各地中考更是抓住这个特点,有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开放题型多有出现,越是开放。越是要求我们有扎实的功力去灵活把握,我们来看几例: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实验天地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实验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同学们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各种能力。…身边科学前途广阔的核电应用 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般来说,地球上的一切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在分裂或聚合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别看原子核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可是储存在它里面的能量却大得惊人:1克铀裂变时所释放的核能竟与2.5吨煤耗所具有的热量相…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提要
1. 中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1) (1) 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化学上也叫氢氯酸,化学式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 5。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常用于制药、试剂、金属除锈及制造其他化工产品,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帮助消化。
②硫酸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
纯净的浓硫酸为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有强烈的腐蚀性。
可用作一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金属除锈、蓄电池等。
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很易使水和酸液沸腾飞溅出来而发生事故。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2) (2) 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
HCl H2SO4
①跟指示剂的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不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跟活泼金属的反应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③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 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④跟碱的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⑤跟某些盐的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2. 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1) (1)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①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是40,俗名叫火碱、烧碱、苛性钠。
纯净的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湿而潮解。极易溶于水且放热。有强烈的腐蚀性。
可用作干燥剂,广泛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
②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相对分子质量74,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等
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放热,其澄清水溶液叫石灰水,有腐蚀性和吸湿性。
用于建筑业、农业上的改良酸性土壤等。
(2) (2) 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
NaOH Ca(OH)2
①跟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使紫色石蕊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②跟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H2O
③跟酸的中和反应 NaOH+HNO3=NaNO3+H2O Ca(OH)2+2 HCl=CaCl2+ 2H2O
3.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等
①氯化钠化学式NaCl,广泛分布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有咸味的固体,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烧碱、氯气、盐酸、漂白粉、纯碱等,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农业上的选种等用途。
②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③碳酸钙化学式CaCO3。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可作人体补钙剂。
4. 常见的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1)常见的氮肥有铵盐如NH4Cl、NH4HCO3,硝酸盐如NH4NO3和NaNO3,还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等。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2)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过磷酸钙〖Ca (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常用的钾肥有K2SO4和KCl等。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4)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KNO3和NH4H2PO4等。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不合理的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5. CO32-的鉴定:
取样品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CO32-。
6.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初三化学酸碱盐部分
我的已经发表的论文,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如下: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有许多同学常常写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化学反应,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反应规律造成的。为帮助大家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金属+酸 = 盐+H2↑ (置换反应)
规律:①初中一般包括HCl、稀H2SO4;浓H2SO4、HNO3有氧化性不具有这一条性质;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发生此类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例如:
Fe+2HCl =FeCl2+H2↑; Fe+H2SO4 =FeSO4+H2↑
Zn+2HCl = ZnCl2+H2↑;Zn++H2SO4= ZnSO4+H2↑
Mg+2HCl = MgCl2+H2↑;Mg+H2SO4 =MgSO4+H2↑
2Al+6HCl = 2AlCl3+3H2↑;2Al+3H2SO4= Al2(SO4)3+3H2↑
二、金属1+盐1=金属2+盐2 (置换反应)
规律:①金属1的活动性比金属2的活动性强;②反应发生在溶液中,盐1必须是可溶的;③K、Ca、Na 的活动性太强,投入盐溶液中反应复杂,不符合此反应规律。例如:
Fe+CuSO4=Cu+FeSO4; Zn+CuSO4 = Cu+ZnSO4
Fe+CuCl2=Cu+FeCl2; Zn+CuCl2= Cu+ZnCl2
Mg+CuCl2 =Cu+MgCl2; 2Al+3CuCl2 = 3Cu+2AlCl3
Cu+Hg(NO3)2 = Hg+Cu(NO3)2 ;Cu+2AgNO3 =2Ag+Cu(NO3)2
三、酸性氧化物+碱 = 盐+H2O(不属于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规律:①碱必须是可溶的;②CO2与碱反应生成CO32-盐;SO2与碱反应生成SO32-盐;SO3与碱反应生成SO42-盐;例如:
CO2+Ca(OH)2 =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SO2+Ca(OH)2 = CaSO3↓+H2O; SO2+2NaOH = Na2SO3+H2O
CO2+2KOH =K2CO3+H2O; SO3+Ca(OH)2= CaSO4+H2O
四、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这一类反应的特点是组成化合物的各成分“化合价不变,相互交换”。初中所学复分解反应包括两种情况六大类(如图所示):
说明:1.初中化学涉及的HCl、H2SO4、HNO3等几种酸都是易溶的,图中以“实线”与酸相连的几种物质,不用考虑其溶解性,它们和酸相遇就反应。
2.图中“虚线”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要发生反应,两者必须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
一、碱性氧化物+酸 =盐+H2O (图中反应关系①)
例:可溶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CaO+2HCl = CaCl2+H2O
难溶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Fe2O3+6HCl =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ZnO+2HNO3 =Zn(NO3)2+H2O
CuO+2HCl=CuCl2+H2O;CuO+H2SO4= CuSO4 +H2O
CuO+2HNO3 =Cu(NO3)2+H2O;MgO+2HCl= MgCl2+H2O
二、碱+酸= 盐+H2O (图中反应关系②)
例:可溶碱与酸的反应NaOH+HCl = 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NO3 =NaNO3+H2O
Ca(OH)2+2HCl =CaCl2+2H2O;Ca(OH)2+H2SO4= CaSO4+2H2O
Ca(OH)2+2HNO3 = Ca(NO3)2+2H2O; KOH+HNO3= KNO3+H2O
Ba(OH)2+H2SO4 = BaSO4↓+2H2O
难溶碱与酸的反应2Fe(OH)3+3H2SO4 = Fe2(SO4)3+6H2O
Mg(OH)2+2HCl= MgCl2+2H2O;Al(OH)3+3HCl = AlCl3+3H2O
Fe(OH)3+3HCl = FeCl3+3H2O;Cu(OH)2+H2SO4 =CuSO4+2H2O
Cu(OH)2+2HCl =CuCl2+2H2O;
Mg(OH)2+2HNO3 =Mg(NO3)2+2H2O
三、盐+酸 =新盐+新酸
1.CO32-盐+酸= 新盐+H2O+CO2↑(图中反应关系③)
例:可溶CO32-盐与酸反应Na2CO3+2HCl = 2NaCl+H2O+CO2 ↑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K2CO3+2HCl = 2KCl+H2O+CO2↑
难溶CO32-盐与酸反应CaCO3+2HCl =CaCl2+2H2O+CO2↑
BaCO3+2HCl = BaCl2+2H2O+CO2↑
2.其它盐+酸 = 新盐↓+新酸(图中反应关系④)
例:AgNO3+HCl = AgCl↓+HNO3
BaCl2+H2SO4 = BaSO4↓+2HCl
四、盐1+盐2 = 盐3+盐4(图中反应关系⑤)
例:NaCl+AgNO3 = AgCl↓+NaNO3
BaCl2+Na2SO4= BaSO4↓+2NaCl
五、盐+碱 = 新盐+新碱(图中反应关系⑥)
例:Na2CO3+Ca(OH)2= CaCO3↓+2NaOH
CuSO4+2NaOH = Na2SO4+Cu(OH)2↓
CuSO4+Ba(OH)2 =BaSO4↓+Cu(OH)2↓
FeCl3+3NaOH =3NaCl+Fe(OH)3↓
另外:铵盐+碱 = 新盐+H2O+ NH3↑;如:
NH4Cl+NaOH = NaCl+H2O+NH3↑
由上述反应规律可知,要想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既要牢记反应规律,又要准确判断物质溶解性。
复制粘贴的角码不好弄,如果你想要word版的请发邮件至hajunxi@163.com.
化学水解的讲解加题目,发给我lijunsonga@foxmail.com
水解(百度百科的说)其实直接上百度文库搜,更快
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水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由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组成的盐类的水解有两种情况:
① 弱酸根与水中的H+ 结合成弱酸,溶液呈碱性,如乙酸钠的水溶液:
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② 弱碱离子与水中的OH- 结合,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铵水溶液:
NH4+ + H2O ←═→ NH3·H2O + H+
正盐分四类:
一、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因为它们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所以呈中性。
二、强酸弱碱盐,我们把弱碱部分叫弱阳,弱阳离子能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得水的电离正向移动,结果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使水溶液呈酸性。
三、强碱弱酸盐,我们把弱酸部分叫弱阴,同理弱阴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呈碱性。
四、弱酸弱碱盐,弱酸部分把持氢,弱阳部分把持氢氧根,生成两种弱电解质,再比较它们的电离常数Ka、Kb值的大小(而不是水解度的大小),在一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这一比较就可得出此盐呈什么性了,谁强呈谁性,电离常数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谁负得少谁就大。总之一句话,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把水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
生成弱酸(或碱)的酸(或碱)性愈弱,则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的水解倾向愈强。
例如,硼酸钠的水解倾向强于乙酸钠,溶液浓度相同时,前者的pH值更大。
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根和弱碱离子水解倾向的强弱。
例如,碳酸氢铵中弱酸根的水解倾向比弱碱离子强,溶液呈碱性;
氟化铵中弱碱离子的水解倾向强,溶液呈酸性;
若两者的水解倾向相同,则溶液呈中性,这是个别情况,如乙酸铵。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与相应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相比,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度大,溶液的pH更接近7(常温下)。
如0.10 mol/L的Na2CO3的水解度为4.2%,pH为11.6,
而同一浓度的(NH4)2CO3的水解度为92%,pH为9.3。
某些能水解的盐被当作酸(如硫酸铝)或碱(如碳酸钠)来使用。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二)——盐类的水解
●考点阐释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3年春,10)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现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
A.都可以用 B.只能用③
C.可以用①或② D.可以用②或③
2.(2002年全国理综,10)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
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3.(2001年春,18)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 ) B.c(OH-)=2c(H+)
C.c(HCO )>c(H2CO3) D.c(Na+)<c(CO )+c(HCO )
4.(2001年上海,19)将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
D.c(Na+)+c(H+)=c(CH3COO-)+c(Cl-)+c(OH-)
5.(2000年全国,10)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6.(2000年春,5)0.1 mol?L-1 Na2CO3和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前后两个量的大小关系为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肯定
7.(2000年春,18)浓度均为0.1 mol?L-1的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后,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HCOO-)>c(OH-)>c(H+)
B.c(HCOO-)>c(Na+)>c(OH-)>c(H+)
C.c(HCOO-)=c(Na+)>c(H+)=c(OH-)
D.c(Na+)=c(HCOO-)>c(OH-)>c(H+)
8.(2000年上海,1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HCO 、Cl-、K+
B.Al3+、AlO 、HCO 、Na+
C.Fe2+、NH 、SO 、S2-
D.Fe3+、SCN-、Na-、CO
9.(2000年广东,17)在甲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对于生成的溶液,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c(HCOO-)<c(Na+) B.c(HCOO-)>c(Na+)
C.c(OH-)>c(HCOO-) D.c(OH-)<c(HCOO-)
10.(1999年上海,10)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硫酸镁 D.高锰酸钾
11.(1999年上海,22)把0.02 mol?L-1 CH3COOH溶液和0.01 mol?L-1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
C.2c(H+)=c(CH3COO-)-c(CH3COOH)
D.c(CH3COOH)+c(CH3COO-)=0.01 mol?L-1
12.(1998年全国,1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13.(1998年上海,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S-、Cu2+、Cl-
B.HS-、Na+、OH-、K+
C.K+、CO 、Br-、AlO
D.H+、Cl-、Na+、SO
14.(1997年全国,17)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15.(1997年全国,14)0.1 mol?L-1 NaOH和0.1 mol?L-1 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A.c(Na+)>c(Cl-)>c(OH-)>c(H+)
B.c(Na+)=c(Cl-)>c(OH-)>c(H+)
C.c(Na+)=c(Cl-)>c(H+)>c(OH-)
D.c(Cl-)>c(Na+)>c(OH-)>c(H+)
16.(1997年全国,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I-、AlO 、Cl-、S2-
B.Na+、K+、NH 、Ba2+
C.Br-、S2-、Cl-、CO
D.SO 、NO 、SO 、HCO
17.(1997年上海,22)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分别为a mol?L-1与b mol?L-1,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B.a=10-4b
C.b=10-4a D.a=b
18.(1996年全国,8)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19.(1996年全国,25)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 )>c(Cl-)>c(H+)>c(OH-)
B.c(NH )>c(Cl-)>c(OH-)>c(H+)
C.c(Cl-)>c(NH )>c(H+)>c(OH-)
D.c(Cl-)>c(NH )>c(OH-)>c(H+)
20.(1996年上海,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粒子种类最多的是
A.CaCl2 B.CH3COONa
C.NH3 D.K2S
21.(1996年上海,2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 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
22.(1996年上海,22)pH为4的FeCl3和pH为10的K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分别为α1和α2,则它们的关系是
A.α1>α2 B.α1<α2
C.α1=α2 D.无法判断
23.(1996年上海,24)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测得c(CH3COO-)>c(Na+),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H+)>c(OH-)
B.c(H+)<c(OH-)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H)+c(CH3COO-)=0.02 mol?L-1
24.(1995年全国,15)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A.甲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铵溶液 D.碳酸钠溶液
25.(1995年全国,10)100 mL 0.1 mol?L-1醋酸与50 mL 0.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
A.c(Na+)>c(CH3COO-)>c(OH-)>c(H+)
B.c(Na+)>c(CH3COO-)>c(H+)>c(OH-)
C.c(Na+)>c(CH3COO-)>c(H+)=c(OH-)
D.c(Na+)=c(CH3COO-)>c(OH-)>c(H+)
26.(1995年全国,11)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2-、Cl-
B.Al3+、Mg2+、SO 、Cl-
C.K+、Na+、AlO 、NO
D.K+、Na+、SO 、S2O
27.(1995年上海,21)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pH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28.(1995年上海,20)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
B.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9.(1994年全国,11)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l-)>c(NH )>c(H+)>c(OH-)
B.c(NH )>c(Cl-)>c(H+)>c(OH-)
C.c(Cl-)=c(NH )>c(H+)=c(OH-)
D.c(NH )=c(Cl-)>c(H+)>c(OH-)
30.(1994年全国,13)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 、Cl-
B.Mg2+、NH 、NO 、Cl-
C.Ba2+、K+、S2-、Cl-
D.Zn2+、Na+、NO 、SO
31.(1994年上海,10)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
A.黄色不变 B.黄色变橙色
C.黄色变红色 D.橙色不变
32.(1994年上海,20)为了配制NH 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33.(1994年上海,11)明矾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能够确定的是
A.c(K+)>c(Al3+) B.c(K+)=c(Al3+)
C.c(H+)=c(OH-) D.c(Al3+)<c(H+)
(二)笔答题
34.(2000年春,28)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甲酸等物质的量反应时,生成的甲酸钠溶液呈碱性,选用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酚酞为宜。
2.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电荷守恒的应用。混合溶液中只存在四种离子:HCOO-、Na+、H+、OH-;pH=7时,溶液中c(H+)=c(OH-),则c(HCOO-)=c(Na+)。
3.答案:C
解析:有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也是历年必考题型之一。要注意从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角度思考问题。由于CO 的水解,c(Na+)>2c(CO )故A错;依据物料守恒,c(Na+)=
2[c(CO )+c(HCO )+c(H2CO3)],所以D也是错误的;因溶液呈碱性,c(OH-)应大于
2c(H+)。因CO +H2O HCO +OH-,HCO +H2O H2CO3+OH-第二步水解很弱,所以c(HCO )>c(H2CO3),C正确。
4.答案:BD
解析: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实质上是等浓度醋酸和醋酸钠、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因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小于CH3COOH的电离程度,所以c(CH3COO-)>c(Cl-)>c(CH3COOH),但CH3COOH的电离程度较小,c(CH3COOH)>c(H+),故选项A、C错,B是正确的。依据电荷守恒原则,可知选项D也是正确的。
5.答案:CD
解析: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其中,c(H+)总=1.0×10-12mol?L-1若为碱的水溶液,H+完全由水电离,则水电离的c(H+)水与c(OH-)水相等,所以D正确,若为盐的水溶液,
OH-完全由水电离,则c(OH-)水=1×10-2 mol?L-1,C正确。
6.答案:A
解析:同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水解程度大,溶液的碱性强,故前者的pH大。
7.答案:A
解析: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甲酸钠溶液,由于甲酸根的水解,HCOO-的浓度比Na+的浓度小,溶液呈碱性,故应选A。
8.答案:A
解析:B组中Al3+与AlO 要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C组中Fe2+与S2-生成FeS沉淀而不能共存;D组中Fe3+与SCN-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共存,另外Fe3+与CO 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也不能共存。
9.答案:AD
解析: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是甲酸钠溶液,由于甲酸根的水解,HCOO-的浓度比Na+的浓度变小,溶液呈碱性,但HCOO-水解程度并不很大,溶液中没水解的HCOO-的浓度仍大于水解生成的OH-的浓度。
10.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几种物质的溶液和固体的热稳定性。AlCl3极易水解,其溶液加热蒸干后,仅能得到Al(OH)3分解出的Al2O3;NaHCO3固体和KMnO4固体加热都分解,只有MgSO4最稳定。
11.答案:AD
解析:将0.02 mol?L-1 CH3COOH和0.01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且等物质的量。由于CH3COOH的电离趋势大于CH3COO-的水解趋势,所以,c(CH3COO-)>c(Na+);但无论怎么变化,由物料守恒知:c(CH3COOH)+c(CH3COO-)=0.01 mol?L-1。
12.答案:CD
解析:由于二者都是一元的,故可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MA,A-水解显碱性,故C正确;溶液呈电中性,故D正确。
13.答案:C
解析:HS-+Cu2+===CuS↓+H+,HS-+OH-===S2-+H2O,2H++SO ===H2O+
SO2↑,故A、B、D均不能大量共存。
14.答案:C
解析:Mg(OH)2难溶,故阴离子数最少;CO2-3在溶液中存在下述平衡:CO +H2O HCO +OH-,使阴离子数目增多。
15.答案:B
解析:二者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产物为NaCl和NH3?H2O,显碱性,故为B。
16.答案:AC
解析:NH +OH-===NH3?H2O HCO +OH-===CO +H2O,故B、D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17.答案:B
解析:NaOH溶液中c(H+)=10-9 mol?L-1,则水电离产生的c(OH-)=10-9mol?L-1;CH3COONa溶液中c(H+)=10-9 mol?L-1,c(OH-)=10-5 mol?L-1,此OH-均为水电离产生的,故选B。
18.答案:D
解析:FeCl3水解程度较大,FeCl3+3H2O Fe(OH)3+3HCl,又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加热时,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当溶液蒸干可得到Fe(OH)3固体,进行灼烧时Fe(OH)3分解生成Fe2O3,故最终产物为Fe2O3。
19.答案:B
解析:pH=3的盐酸的浓度为10-3 mol?L-1,而pH=11的氨水的浓度大约为0.1 mol?
L-1远大于盐酸的浓度,故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混合液中有
NH4Cl===NH +Cl- ①
NH3?H2O(过量的) NH +OH- ②
①式中c(NH )=c(Cl-)而溶液中c(NH )总是①、②两式电离出的c(NH )之和,故c(NH )>c(Cl-),又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故c(OH-)>c(H+),而氨水为弱电解质,故电离的c(OH-)一定小于c(Cl-)。
20.答案:D
解析:溶液中粒子包括分子和离子,本题应考虑电离和水解。D项S2-分两步水解,溶液中分子有H2O、H2S分子,离子有K+、S2-、HS-、OH-、H+,共7种粒子,种类最多。
21.答案:B
解析:NH 在溶液中存在下述平衡:NH +H2O NH3?H2O+H+,B项NH4HSO4电离出大量H+,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故B中c(NH )大于A中的;C项CH3COONH4电离出的CH3COO-和D项电离出的HCO 水解均呈碱性,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故C、D中c(NH )小于A中的。
22.答案:C
解析:FeCl3溶液中c(H+)=10-4 mol?L-1,K2CO3溶液中c(OH-)=10-4 mol?L-1,二者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它们数值相等,说明水的电离度相等。
23.答案:AD
解析: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平衡:
CH3COOH CH3COO-+H+ ①
CH3COO-+H2O CH3COOH+OH- ②
溶液中离子为Na+、CH3COO-、H+、OH-,由溶液呈电中性可得c(Na+)+c(H+)=c(CH3COO-)+c(OH-);因为已知c(CH3COO-)>c(Na+),可得c(H+)>c(OH-),A正确;由此推出平衡①是主要的,c(CH3COO-)>c(CH3COOH),C不正确;由平衡①②可知c(CH3COOH)和c(CH3COO-)之和为定值,即0.02 mol?L-1,所以D正确。
24.答案:AC
解析:因为Mg较活泼,所以与甲酸甚至与水解显酸性的NH4Cl的溶液都能反应产生H2。
25.答案:A
解析:简单计算醋酸与氢氧化钠都为0.01 mol,完全反应生成0.01 mol醋酸钠。而醋酸钠完全电离,CH3COONa===CH3COO-+Na+,其中CH3COO-要水解且显碱性,故c(Na+)>c(CH3COO-),c(OH-)>c(H+)。但由于水解程度不大所以c(CH3COO-)>c(OH-),故选A。
26.答案:B
解析:pH=1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故弱酸酸根离子S2-、AlO 都与H+反应,S2O 与H+发生如下反应:2H++S2O ===H2O+S↓+SO2↑。
27.答案:B
解析:在混合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水的电离忽略)
CH3COOH H++CH3COO- ①
CH3COO-+H2O OH-+CH3COOH ②
因等物质的量混合,且溶液显酸性,所以可判断A正确,B不正确;又因电离及水解程度都很小,故在乙酸中存在的主要是乙酸分子,对②式有抑制作用;而在乙酸钠中存在的主要是CH3COO-,对①式有抑制作用。故C、D正确。
28.答案:D
解析:关键是MOH可以是强碱,也可以是弱碱。若为强碱则与HA恰好完全反应,A项不正确;若为弱碱,生成的盐水解,且碱一定过量,故B、C不正确。所以D选项正确。而D项不管MOH是强还是弱都有c(H+)+c(M+)=c(OH-)+c(A-)(根据电荷守恒),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故c(M+)=c(A-)。
29.答案:A
解析:氯化铵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H 和Cl-,NH 是弱碱阳离子,部分水解生成弱碱和H+,溶液显酸性。
30.答案:AC
解析:关于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要注意条件,①排除带颜色的以符合“无色透明”,②排除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的组以符合pH=1,③排除彼此不能共存的组。A中Ag+与Cl-不能共存,C中S2-与H+不能共存。
31.答案:A
解析:醋酸钠水溶液因部分水解而显碱性,根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知,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呈黄色,因为水解过程吸热,加热此溶液碱性增强,所以溶液黄色不变。
32.答案:B
解析:因NH 部分水解而使NH4Cl溶液中c(NH )∶c(Cl-)<1∶1,即
NH +H2O NH3?H2O+H+
要使c(NH )∶c(Cl-)=1∶1可通过抑制水解达到此目的。最好是加入适量NH3?H2O 抑制NH 的水解。①虽可抑制水解,却增加了Cl-②增加了Cl-,引进了Na+④促进水解,还引进了Na+。
33.答案:A
解析:明矾为KAl(SO4)2?12H2O,在水中KAl(SO4)2===K++Al3++2SO ;而Al3+部分水解Al3++3H2O Al(OH)3+3H+,溶液显酸性。所以c(K+)>c(Al3+),c(H+)>
c(OH-),c(Al3+)>c(H+)。
(二)笔答题
34.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原因:在纯碱溶液中,CO 水解,CO +H2O HCO +OH-,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加入BaCl2后,Ba2++CO ===BaCO3↓(白色),由于c(CO )减小,水解平衡左移,c(OH-)减小,酚酞褪色。
●命题趋向与应试策略
(一)重视基础 形成知识规律
1.盐类水解的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呈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2)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3)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如CO 比HCO 水解程度大几个数量级,溶液的碱性更强。
2.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
(1)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在判断能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首先要明确盐的电离是强烈的,水解是微弱的,其次要明确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是第一步水解,最后不要忘记水的电离。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4的溶液中,c(H+)>c(H2PO )>c(HPO )>c(PO )
②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 )>c(OH-)>c(HCO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如在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溶液中: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c(N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如在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H )>c(Cl-)>c(OH-)>c(H+)。在该溶液中,NH3?H2O的电离与NH+4的水解互相抑制,NH3?H2O电离因素大于NH 的水解作用时,溶液呈碱性:c(OH-)>c(H+),同时c(NH )>c(Cl-)。
(2)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但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也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
Na+、H+、HCO 、CO 、OH-,但存在如下关系:
c(Na+)+c(H+)=c(HCO )+c(OH-)+2c(CO )
(3)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
c(K+)=2c(S2-)+2c(HS-)+2c(H2S)。
(二)分析热点 把握命题趋向
本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及实验室工作联系非常密切,应用性强,故是高考的重点。年年都有考查,常出的热点有(1)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2)能够运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的水解;(3)会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释有关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一些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①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②复合肥的使用问题,③实验室配制FeCl3、SnCl2等溶液,④明矾净水、Na2FeO4净水原理,⑤比较溶液中粒子的浓度大小。一般以选择题或简答题形式出现。
从高考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本部分主要是应用基础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有关问题,考查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判断离子共存、配制溶液、试剂贮存、化肥的混用、物质鉴别推断、某些盐的分离除杂等内容在高考中也涉及到盐的水解。其中命题的热点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在高考试题中,特别是选择题,常常将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展望今后,试题仍会强调知识点的综合,如盐的水解平衡与水的电离平衡,电荷守恒原理和物料守恒原理与物理学知识间的联系。一般不会就单一知识点设计简单试题,题目难度适中。
[例题](2002年上海,20)在常温下10 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K+) B.c(H+)=c(OH-)<c(K+)<c(A+)
C.V总≥20 mL D.V总≤20 mL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酸的pH与强碱的pOH相等的两溶液反应达中性情况的相关知识的分析。要区分一元酸、碱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混合反应的情况。分析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要注重离子电荷守恒的应用。
溶液中四种离子浓度间满足电荷守恒关系:c(K+)+c(H+)=c(OH-)+c(A-)因为pH=7说明溶液中c(H+)=c(OH-),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共存在四种离子,因此c(A-)=c(K+);如果HA是一元强酸,则V总=20 mL,如果是弱酸,则酸的浓度大于碱的浓度,V总<20 mL。
答案:AD
盐和化肥的区别
盐和化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中,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而化肥是指以空气、水、矿石、煤、焦炭、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等。
盐和化肥存在交叉,有许多盐同时属于化肥,如硫酸钾等,所以无法把盐和化肥的实物进行区分开来,只能从概念上进行区分。
人教版 的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常用的化学式,酸、碱、盐,复分解,和化肥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4、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5、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