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如何防治灰霉病?有没有哪些方法效果好防治速度快?
霉病是露地、保护地农作物常见而且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灰霉病病原菌在湿度持续90%达以上以及温度在20~30℃之间时容易滋生,农作物一旦感染了灰霉病,其花、果、叶、茎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对于农作物种植者来说,做好灰霉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一、灰霉菌的繁殖特点
1.灰葡萄孢是灰葡萄孢的一种,具有传播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的特点。葡萄孢的孢子会随着气流飞走。如果种在大棚里,灰霉病菌的孢子不仅会落在农作物上,还会落在大棚的墙壁上、地面上、棚膜上、棚架上、苗绳上。
2.灰葡萄孢一般会从瘦作物植株上“下手”,导致瘦作物率先发病。当灰葡萄孢的“力量”逐渐加强时,它会感染更强的作物植物。
二、灰霉病的爆发条件
灰葡萄孢常以菌核在土壤或植物残体中越冬和越冬。连续下雨,温度在20~30℃时,会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当农作物因耕作操作或机械损伤而受伤时,它们会从农作物的伤口侵入植物。当作物植株的底部叶片受到肥料的伤害时,它们会从叶片的边缘伤口侵入植株。农作物开花时,由于花瓣没有及时闭合,会从花瓣侵入植株。
三、灰霉菌的鉴别
该病可危害农作物的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青果的发病通常更严重。
在灰霉病发病初期,作物的叶片最先被侵染,从作物尖端开始,沿叶脉呈“V”形向内延伸。叶片和叶柄呈灰色,渍水,组织软化腐烂,慢慢出现灰霉病。当发现农作物的叶片呈灰色且有涝渍时,可以确认农作物患了灰霉病。
四、灰霉病的预防
灰霉菌容易传播,危害很大。等到灰霉病发生后再吃药防治,往往为时已晚。因此,灰霉病的预防很重要。
1.减少灰霉病的病原体基础。
通常,灰葡萄孢寄生在土壤和植物的剩余组织中。因此,当发现植物有异常时,应及时清除病果、病叶、枯枝、烂叶,并集中焚烧。
2.变温通风
晴天上午11点打开棚膜,降低棚内湿度。阴天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除湿,避免因棚内湿度过大而滋生病菌。
3.不要浇“大水”
尽量在晴天的早上浇水。浇水时要采用“小水浇地”的方法,千万不要浇“大水”,以免棚内湿度过大。
4.毒品预防
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菌核净、吡唑醚菌酯和氟康唑。
大棚种植作物前,可以选择一些对幼苗生长没有影响的化学药剂或消毒剂,如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进行喷药,同时要选择无病苗进行移栽。
有没有哪些方法效果好防治速度快?
一、黄色板诱杀装置
蚜虫有一定的变黄或变橙的倾向,我们可以在田间悬挂粘斑(一般涂有杀蚜农药),可以有效诱杀蚜虫。黄斑的大小以15 * 20cm为宜。
二、种菜时铺银灰色地膜。
蚜虫对银灰色有很强的厌恶感,所以我们种植蔬菜(如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时可以铺银灰色的膜。),或者在果园悬挂银灰色反光塑料条,有效将蚜虫赶出农田。
除了防蚜虫,地膜本身还能提高地温,保墒防涝,防杂草,促进养分转化,对蔬菜的早熟高产非常有利。
三,利用球孢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虫生真菌,能侵入昆虫体内繁殖,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进而导致目标昆虫死亡。球孢白僵菌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可用于防治玉米螟、甲虫、蛴螬、粉虱、蓟马、蚜虫、介壳虫、天牛、螟虫等。
使用时,将白僵菌花粉稀释100倍,喷洒在叶片上,可有效防治害虫。球孢白僵菌对人畜无毒,对害虫无抗性。如果使用多年,将大大减少害虫的数量。
四,喷洒“尿液洗涤混合物”
所谓“洗尿合剂”,就是洗衣粉和尿素的混合溶液。洗衣粉和尿素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能有效溶解蚜虫的体壁。同时,它们还能防治红蜘蛛、粉虱、菜青虫,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此外,尿素还可用作叶面肥,在蔬菜上喷洒尿素混合物有助于提高蔬菜产量。
五,喷猪胆汁溶液。
猪胆汁有很强的苦味,可以有效躲避害虫,以此为食。它在控制蚜虫方面也很有效。使用时,我们可以将猪胆汁稀释100倍后喷洒,每锅水中加入30克洗衣粉(提高溶液的附着效果),可以很好的防治害虫。
六、喷洒烟叶水
烟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能干扰蚜虫的生理代谢,可用于防治蚜虫。在农村市场,我们可以买到烟叶,一公斤烟叶可以浸泡在100公斤的水中,喷洒后的杀蚜效果非常好。
白僵菌是厌氧菌吗?
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产生白僵素(非核糖体多肽类毒素)、卵孢霉素(苯醌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依据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核酸指标将白僵菌属分为7个种,分别是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白色白僵菌、多形白僵菌、蠕孢白僵菌、粘孢白僵菌和苏格兰白僵菌。球孢、小球孢、布氏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区别是:球孢和小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约各50%),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一般2.5-3.0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底部无色或淡黄色。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2-2.5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很不显著,而且10天后便消失。布氏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顶端新延伸的”乙”形丝形器上,菌落表面高低不同,白色,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紫色至红色。
球孢白僵菌菌落呈绒状、丛卷毛至粉状,有时呈绳索状,但很少形成孢梗索。菌落培养初期多呈白色,后来变成淡黄色,偶成淡红色;背面无色或淡黄色至粉红色。
如今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球孢虫白僵菌(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和布氏白僵菌(主要用于防治花生蛴螬)两种,登记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或油悬浮剂。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子囊菌类的真菌,可工业化培养生产,利用其产生的分子孢子加工成微生物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只至淡黄色粉末。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笌管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吸收昆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目标害虫。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合适温湿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白僵菌制剂对人、畜无毒,对作物安全,无残留、无污染,但能感染家蚕幼虫,形成僵蚕病。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同时产生各种毒素,如白僵菌素(Beauvericin),纤细素(Tenellin)和卵孢霉素(Oosporein)等。白僵菌素为含N-甲基氨基酸的环状肽。白僵菌素为针状无色晶体,加醋酸铅于水溶液中可产生絮状白色沉淀,对茚三酮显正反应。
床上有臭虫,白僵菌怎么用?
臭虫是非常难消灭的害虫,专挑晚上无光的时候出来咬人。
白僵菌的具体用法:
原理:球孢白僵菌粉剂的作用原理跟种蘑菇是一样的,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温度25-29度,湿度90%,温度湿度适宜时,在喷洒涂抹大约2-3小时后,菌类开始生长成熟,此时如果臭虫经过,菌类即时侵入臭虫体内;鉴于臭虫的活动时间是凌晨3-5点,建议大家在凌晨12点左右喷洒或涂抹,保证菌类生长成熟时,臭虫刚好活动经过,沾染上菌类。由于是侵染臭虫,从寄生到臭虫彻底死亡,需要4-5天,所以别心急,这4-5天它们正在窝里相互传染,最后一起死刚好;涂抹:粉剂和水按比例涂抹,建议加洗衣粉,增加黏性。关于温度和湿度。最好下雨之后,28度左右涂抹。至于湿度,比较湿的情况下,就直接床垫一层被单一层叠回去睡觉,相信床板和床垫短时间内都都可以保持90%左右的湿度,只要喷或涂得足够湿,估计没问题。
消灭臭虫还可以采用开水烫杀、日光曝晒、药物喷射等方法。
开水烫杀适用于消灭衣物被褥上的臭虫。一定要用滚烫的开水烫杀。日光暴晒适用于所有能搬出屋外且可以暴晒的物品。最合适的方法就是药物喷杀。但是自己在家喷杀要注意食物,喝水的杯子,餐具等一定要收好,避免误食。而且药物的味道一般比较浓,要注意家中的小孩尽量远离。喷杀的时候要保护好衣物,被褥。无死角喷杀。尽量不要用木板床。臭虫的生命力极强,如果消杀不彻底,极容易死灰复燃。
白僵菌能杀红蜘蛛吗?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微生物杀虫剂。菌落为白色粉状物,产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其杀虫有效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孢子接触害虫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生长菌丝侵入虫体内,产生大量菌丝和分泌物,使害虫生病,约经4-5天后死亡。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色粉状孢子。孢子可借风、昆虫等继续扩散,侵染其他害虫。
有效孢子数≥100亿/g
防治对象:
可防治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蚜虫、叶蝉、飞虱、多种鳞翅目幼虫如玉米螟/松毛虫/桃小食心虫/二化螟等。
白僵菌能够在自然条件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白僵菌可寄生15个目149个科的700余种昆虫,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用于防治蛴螬、家蝇、介壳虫、白粉虱、蚜虫、蓟马、马铃薯叶甲、蜚蠊、蝗虫、蚱蜢、蟋蟀、棉铃象、棉跳盲蝽、玉米螟、天牛、甘蔗金龟子等害虫。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蔬菜害虫,旱地农作物害虫等。多年来,国内应用白僵菌对近40种农林害虫防治成功,如今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松毛虫、玉米螟、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松褐天牛、白蚁、茶小绿叶蝉、桃小食心虫等。白僵菌防治最成功的是苗圃、草坪、农田等的蛴螬,蛴螬危害花生、大豆、草坪、蔬菜、苗圃等多种作物。现在在有机农产品、茶叶生产中广泛应用。
产品优势:
白僵菌高孢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
一、无农残。在农产品频频因农药残留超标被拒之门外的今天,即使施用白僵菌后立刻收获产品也不会造成任何农药残留!
二、无抗性。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使得其杀虫效果逐年减退。 白僵菌通过在自然条件下与害虫的体壁接触感染致死,害虫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抗性。连年使用,效果反而越来越高。
三、再生长性。白僵菌新型生物农药含有活体真菌及孢子。施入田间后,借助适宜的温度、湿度,可以继续繁殖生长,增强杀虫效果。
四、高选择性。不同于化学农药不分敌我的将益虫、白僵菌专一性强,对非靶标生物如瓢虫、草蛉和食蚜虻等益虫影响较小。从而整体田间防治效果更好。使用方法:
(喷菌法、喷粉法、活虫传病法、撒原菌粉)
1、防治森林害虫,目前在生产防治上,主要采取地面或飞机喷洒白僵菌制剂的方式进行施药。也可在雨季从林间采集森林叶部害虫活幼虫集中撒上白僵菌原菌粉,或配成含量为5亿孢子/ml的菌液,采活虫在菌液中沾一下再放回树上任其自由爬行。这些带菌虫死后,长出很多分生孢子,即形成许多白僵菌流行点,逐步促成林间害虫白僵病流行。
2、菌粉用水溶液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1亿以上。用菌液在蔬菜上喷雾。
3、苗粉与2.5%敌百虫粉均匀混合,每克混合粉含活孢子1亿以上,在蔬菜上喷粉。
4、将病死的昆虫尸体收集研磨,配成每毫升含活孢子1亿以上(每100个虫尸加工后,兑水80-100公斤)即可在蔬菜上喷雾。
5、松毛虫:用孢子150~180万亿个,可直接对水喷雾。也可将菌粉与防治松毛虫的化学杀虫剂的粉剂如敌百虫混合,使含孢1亿/g,用混合粉22.5~30kg/hm2。也可采集发病死亡虫尸,放到松林中,扩大染病面积。
6、防治玉米螟可向喇叭口撒颗粒剂(按1:10与煤渣混合),每株约2g,或灌菌液。
7、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混合一起防治蛴螬:兑水灌根,最好于早晚太阳光不强烈的时候施用;防治金龟子,则应在晚间8点-9点喷雾,使之染病而亡。金龟子对黑光灯有明显的趋光性,有条件的农场可以配备黑光灯捕杀。此为真菌活体菌剂,施用时即配即施,避开高温强光。对鱼、蜂无毒,但是对蚕高毒,需要避开桑蚕养殖区。
注意事项:
(1)养蚕区不宜使用。
(2)菌液配好后要于2小时内用完,以免过早萌发而失去侵染能力,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
(3)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4)人体接触过多,有时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施用时注意皮肤的防护。
(5) 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
(6) 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24~28℃,相对湿度90%左右,土壤含水量5%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的速度缓慢,经4~6天后才死亡。
白僵菌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害虫
白僵菌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产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其有效杀虫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孢子接触害虫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萌发,长出菌丝侵入虫体内,产生大量菌丝和分泌物,使害虫生病,4~5天后死亡。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色粉状孢子。孢子可借风、昆虫等继续扩散,侵染其他害虫。但菌体遇到较高的温度会自然死亡而失效。
目前在我国登记的白僵菌产品有100亿孢子/毫升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300亿孢子/克白僵菌油悬浮剂、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登记的防治对象为松树松毛虫、茶叶茶小绿叶蝉、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花生蛴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