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疯顶病是什么引起的与种子有关系嘛
土传病害(真菌),只与播种时的环境条件有关,与种子应该无关。
玉米疯顶病是什么?
玉米疯顶病,又称玉米丛顶病、玉米霜霉病,过去仅在我国个别省份的少数地区发生。自90年代以来,在北方玉米产区陆续有较大范围的发生,如河北、宁夏、甘肃、山东、新疆等地,新近发生的地区有北京、辽宁、陕西等。病害在玉米抽穗期以后出现明显症状,一般病株率为10%,局部重病田病株率高达80%~100%。由于雌穗和雄穗畸变,导致玉米不能结实,造成病株产量的完全损失,因此是玉米生产中极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
症状
病株从6~8叶开始显症,叶片畸形。抽雄后症状明显,典型症状为:①雄穗叶化,全部雄穗异常增生,畸形生长,均转变为变态小叶。小叶叶柄较长,簇生而使雄穗呈大头状;②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团状绣球,不能产生正常雄花;③雌穗(果穗)受侵染后发育不良,不抽花丝,苞叶尖变态为小叶并呈45°角簇生,严重发病的雌穗内部全为苞叶,穗轴成多节茎状,不结实,发病较轻的雌穗结实极少且籽粒瘪小;④上部叶和心叶紧卷,严重扭曲成不规则团状或牛尾巴状,植株不抽雄;⑤植株轻度或严重矮化,上部叶似簇生,叶鞘呈柄状,叶片变窄;⑥与矮化相反,有的病株疯长,头重脚轻,植株易折断(彩版四,19、20)。
病原
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rum.,Shaw Naras.大孢指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指疫霉属真菌。游动孢子囊椭圆形、倒卵形,有乳突,大小15.3~84.4微米×13.3~56微米。藏卵器聚集在寄主组织维管束之间,球形、椭圆形,淡黄褐色,直径54微米×76微米,平均64.4微米。卵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壁光滑,大小41.7微米×61.3微米,平均51.9微米,壁厚平均为5.8微米。雄器侧生,1~3个,大小17.5~66.5微米×5~29微米。
发病特点
初侵染源来自带菌种子和田间土壤中病株残体所带卵孢子。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特别是在玉米播种后至4~5叶期,在田间积水条件下,种子内的卵孢子萌发,在植株内形成系统侵染,或土壤中卵孢子萌发形成游动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侵染玉米根系。目前对玉米生长期中病害的发展规律以及不同症状形成与出现的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在玉米生长后期,病株组织中产生大量病菌的藏卵器。
防治方法
(1)栽培措施。在玉米生长期及时拔除田间显症病株;秋季收获后,彻底清除和销毁病株及田间杂草;病田应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如豆科作物的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灌慨,提高田间排水能力,防止苗期积水。
(2)种子检验。避免从病区调种,加强种子健康检查,淘汰瘪粒病种。
(3)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应选用在田间表现抗病的品种。
(4)药剂防治。播种前用内吸杀菌剂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病害发生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连续喷施2~4次,每次间隔7天。
今年的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到底是为什么呢?
粮食价格直接关系到咱们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大家对粮食的价格都十分关注。
咱们农民朋友地里种植的玉米即将迎来收获的关键期,但今年玉米的价格确是一个绕不可开的话题。因为玉米已经成为继过过旺“蒜你狠”、“豆你玩”之后的一个社会新热词,那就是——今年的“玉米疯”!
以来,往年并不被大家看好的玉米价格是一路猛涨——玉米的现货价格从年初到现在由0.98元/斤涨到1.25元/斤,仅从短短四个的时间里,玉米期货价格就直接暴涨了200-400元/吨!玉米的期货价格从年初到现在由1800元/吨暴涨到2450元/吨,价格涨幅超过30%,当下玉米的期货价格更是刷新了以来的玉米最高期货价格!
玉米卖价高,同样的产量自然就能多卖不少钱!玉米涨价虽然对咱们种植玉米的广大农民朋友比较有利,但是很少农民朋友却不知道玉米价格一路持续上涨的具体原因,更不知道未来玉米价格是否会继续上涨,还有就是,新玉米即将迎来丰收期,不少农民朋友在看到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后,估计有不少人存在“捂着玉米不卖等着卖高价”的想法,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针对以上问题,农技小背篓今天暂时不和大家分享农作物种植知识,就专门给大家说一说今年“玉米价格疯长”的事儿,以下观点仅为本人观点,大家不妨也谈一谈你对于玉米涨价的看法!
一、哪些原因导致了今年的玉米价格一路持续上涨?
1、受全球粮食危机因素的影响
爆发的新冠疫情就是一个开始。据前段时间张文宏医生的分析,目前全球疫情到现在一直没有达到峰值。
但受新冠疫情的间接性影响,全球粮食危机问题比较明显,根据联合国的表述,全球有二十多个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全球有近七亿人面临饥荒的风险,由疫情所带来的粮食危机引发了各个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少国家在今年都已经出台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会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和国内粮食价格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请问玉米出天花以后没有花而是长满无数嫩叶,玉米不能结穗这是什么原因???
是玉米疯顶病。
抽雄以后症状明显,类型复杂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雄穗增生畸形,小花叶化,即雄穗小花都变为叶柄较长的变态小叶,大量小叶簇生,使雄穗变为刺猬状。有的病株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增生畸形,呈圆形绣球状。由于病株雄穗增生疯长,故称“疯顶病”。
防治疯顶病应采取以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据各地调查,发病率低或不发病的有沈单7号、中单2号、掖单19和掖单4号等。掖单13和太合1号较为感病。
(2)使用无病种子不在发病地区、发病地块制种。不使用病田种子,不从发病地区调种。
(3)加强栽培管理病田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集中销毁,并深翻土壤,促进土壤中病残体腐烂分解,或实行玉米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玉米苗期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大水漫灌,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
(4)药剂拌种利用杀卵菌的药剂,例如甲霜灵、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于播种前拌种。[
请问玉米疯顶病害怎么防治?
适期播种,播种后严格控制土壤湿度,5叶期前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除降雨造成的田间积水。
选用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方法:⑴药剂拌种。播种前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以种子量的0.4﹪拌种;或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拌100千克玉米种。
⑵喷叶防治。在田间于发病初期,可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14天喷1次,连续2~3次。
供您参考,谢谢关注好评!
怎样防治玉米疯顶病?
玉米疯顶病是一种影响玉米生产的潜在危险性病害。我国的河北、宁夏、山东、江苏、四川、云南、湖北、辽宁、新疆和台湾等地均有发生。
(1)症状病株6~8叶开始出现症状,抽雄后加重。株高20~30厘米时,可形成分蘖,有时一株有6~10个分蘖,叶片变窄、坚韧,叶鞘表面呈疣状。雄穗叶化,全部雄穗异常增生,正常的花序全部或部分成为变态的小叶,小叶丛生使雄穗呈大头状,即“病顶”。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团状绣球。不能产生正常雄花。雌穗发育不良,不抽花丝,苞叶叶尖变态为小叶并呈45°角簇生,重者雌穗内部全为苞叶,成多节茎状,不结实。上部叶和心叶紧卷,严重扭曲成不规则团状或牛尾巴状,植株不抽雄。植株轻度或严重矮化,上部叶似簇生,叶鞘呈柄状,叶片变窄,有的病株疯长,头重脚轻,易折断。(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玉米苗期是主要感病期,在淹水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的孢子侵入寄主,多雨年份及低洼积水田块易发病。虽然受疯顶病侵染的玉米一般不能结实,因该病是系统侵染,因此病种子也是传病的一个重要途径。(3)防治方法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并销毁病田的病残体,以防病菌在田间扩散;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植物检疫,避免从病区、病田调种;与非禾本科作物(如豆类)轮作;搞好玉米健壮栽培,提高田间排水能力,防止苗期田间积水;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拌种100千克,干拌或湿拌均可,湿拌时应将药剂配成药液再拌种;发病初期,每公顷用60%灭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2~1.8千克,加水750升均匀喷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