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与气候的关系温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而且常是导致作物受药害的重要因素。2,4-D、防落素、增产灵等苯氧乙酸类调节剂使用时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引起不良后果。如1988年浙江省不少柑橘产区为保花、保果在4月中下旬喷施了防落素,但在4月底5月初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天气,日平均温度在30℃以上的天气持续时间长,从而导致了大量落花、落果;有的树体由于使用浓度过高,甚至不结果,引起严重减产。又如番茄在气温高于35℃以上时,用2,4-D点花保果很易产生药害。
(2)与药剂的关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一部分药剂既是调节剂,又是除草剂。如2,4-D、抑芽丹、调节膦、增甘膦等药剂在较低浓度时起到调节植物生长的功能,而在高浓度时则可起到除草的作用,也可引起作物药害。因此,如果使用浓度掌握不当,用药量过大,常是导致药害的重要因素。
(3)与作物的关系每一种生长调节剂对各种作物的应用浓度是有差异的,甚至同一种浓度对同种作物不同器官的致害浓度亦不一样。如乙烯利在水稻秧苗上使用1000mg/kg的浓度不会产生药害,而在山楂上喷施,则可引起山楂落叶。
又如2,4-D是番茄的一种点花保果剂,常用浓度为10mg/kg,它对花瓣无药害,但对叶片却有药害。所以,各种作物对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4)与栽培管理的关系有些生长调节剂的药害,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如多效唑用于连作晚稻秧苗,若秧田作拔秧留苗处理,可引起晚稻抽穗障碍,而作翻耕移栽处理,药害就可避免。引起生长调节剂药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所致,如错用药剂、喷施浓度过高、施药方法不合理等均可导致作物药害。
什么是植物药害?
农药如使用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或使用时期不适宜,均可对植物造成化学伤害。植物药害可分为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和残留性药害。急性药害症状明显,可从植物的形态变化直接观察到,如产生焦灼斑、卷叶、畸形、落叶、落花、落果、枯萎、穿孔、失绿、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发芽率降低、死芽,甚至成株枯死等。慢性药害症状不明显,单从植物的外形上难以观察到明显变化,又称隐性药害。只有与未受害的健康植株作相应的对照,才能予以判断。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从而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残留性药害主要指施用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有生物活性的降解产物残留下来,虽然施药时对当茬作物不表现药害,但却影响到下茬敏感作物。有时第一次施药时作物不表现药害,但多次使用或连年施用,土壤中残留的农药长期积累会达到对这种作物产生药害的程度。
农药药害有哪些类型?
农药药害类型及机制:由药害出现时间的快慢,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两种类型。
急性药害指在施药后几个小时至几天内表现出异常现象。急性药害表现症状明显,如器官脱落、枯萎、褪色,甚至死亡等。
慢性药害指在施药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才表现出异常现象。慢性药往往隐蔽性强,表现症状不明显,多数在作物生长末期才有所表现,如不结实(绝产)、秕粒率高(低产)、品味下降等。
由用药因素所造成的药害,分为错用和误用药害、二次药害、残留药害和飘移药害等四种类型。
错用与误用药害指由于使用不能用于某种作物上的药剂后,或因混配不当所造成的药害。如敌敌畏、杀螟松不能用于高粱上。误用药害指由于拿此药当彼药使用而造成的药害。多数情况是因买错、拿错而又无标志的农药因素造成,施药人员并未意识到。如农药多次转手而且又丢失了商品标志的情况下易发生。
二次药害指某种农药施用于当季作物并不产生药害,而残留于土壤及堆肥中,对下季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主要是由于药剂有较长残效期或因其中环境中分解出的有害物质决定的。如当季作物玉米田施用较高剂量的莠去津进行除草,对玉米并无药害,但对下季所种植的大豆、蔬菜有药害。因为莠去津在土壤中的残效期可达12个月;西玛津残效期比莠去津还长,对下季小麦、大豆有药害。因此,玉米田用一次西玛津需连种两年。
残留药害指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残留积累性很强的药剂,在土壤中、水分中积累较高的剂量,对种植的敏感作物产生的药害。如土壤中长期施用六六六,积累较高的剂量,对瓜类产生药害。但随着高残留农药的禁用,这种药害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飘移药害指由于风力作用和雾粒过细,使雾粒飘移偏离施药目标,沉降到敏感作物上,而造成的药害。如施用敌敌畏时,可使邻地高粱产生飘移药害;又如在小麦田施用,2,4-D丁酯时,会使附近的果树、蔬菜等作物产生飘移药害,应注意无风天施药。
引起药害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理作用结果,即施药后,药粒堵塞气孔、水孔或渗入作物体内,阻塞了作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通道,使作物体的呼吸和蒸腾作用受阻;二是生物化学作用结果,即药剂进入作物体后,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破坏作物正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使作物产生药害。如广灭灵对果树的药害是因为其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
药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错用在敏感作物上
多数农药均有其相应的敏感作物,严防误用。
(2)在作物的敏感阶段用药
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不同,一般讲,种子耐药力最强,多数作物苗期、花期易发生药害,禾本科作物孕穗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分蘖期至孕穗前对药剂敏感性差。
(3)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易产生药害
例如,石硫合剂在32℃以上高温天气使用极易产生药害。也有少数药剂在低温情况下使用易产生药害。
(4)药量过多、浓度过高或施药方法不当
作物对农药的耐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用药量过多或浓度过高,都会使作物产生药害。
(5)不恰当混用
每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配合力,错误混用常造成药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