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寄蝇如何清除
清除家里有寄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停留面施药
将具有残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喷刷在蝇类停落物表面,室内2米以上墙、顶。一般吸水性强的表面应低浓度大用量,吸水性差的表面则高浓度低用量的原则进行施药。
2)橡皮筋弹射
准备一根黄色橡皮筋,套在手指上做弹弓状,慢慢靠近苍蝇,橡皮筋瞄准苍蝇以后,另一只手赶快松手,让橡皮筋像个弹弓一样发射出去,击中目标就可以了。苍蝇被击中后一般飞不起来,虽然费时,但是却也是一个简易的方法。
3)配方粘苍蝇
取松香7份,红糖1份,机油1份;或食用油7份,松香2份,糖少许。配好后涂抹在纸上,挂在苍蝇出没的地方,可以黏住苍蝇。
4)室内摆放糖水瓶或酒瓶
用一个空瓶子,装上5毫升左右的糖水或者啤酒,轻轻摇晃,使瓶子内壁粘上糖液或酒液,打开盖放在室内,苍蝇闻到甜味后会钻进瓶子中,被糖或者酒黏住后就出不来了。
5)苍蝇粘
多见于一些卫生条件不够好的餐厅,门要求常开,又有苍蝇的食物,苍蝇不断进来,只能采取这样的折衷方式,家里的食材、未吃完的饭菜旁也多见使用。
6)灭蚊蝇灯
绿色环保,没有烟污染,它对人没有害,正宗的灭蚊蝇灯的紫色光,是利用蚊子和一些昆虫的复眼,吸引到灯的附近,然后被电网电死的。灭蚊蝇灯晚上又埂饥第臼郢铰电歇钉忙能作一般的照明一举二得。
7)杀虫剂
灭蝇剂有胃毒剂、触杀剂两种。
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如敌百虫等。
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矿油乳剂等。灭蝇的同时会污染环境,尤其是胃毒剂,不适用于有食品生产的食品厂和有药品生产的制药厂。
8)毒绳灭蝇
利用家蝇喜欢停留在绳索等悬挂物上的习性,将直径2至4厘米的棉(麻)绳或布条等用药剂浸泡后晾干,裁成1至2米左右长度,悬挂室内天花板下,距地面2至2.5米。一般每10米放2至3条即可。可供浸泡的杀虫剂有10%的甲基吡。
寄生蝇是益虫还是害虫
寄生蝇。
寄生于其他昆虫的双翅目昆虫的泛称。是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如头蝇科、麻蝇科、寄蝇科、长足寄蝇科中的多数种是影响多种农林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也有部分种寄生于有益昆虫或天敌昆虫体内而被认为是有害的。寄生蝇成虫需补充营养,以植物花蜜、分泌物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为食。卵生和伪胎生。单雌可产卵或幼虫可数十个乃至上千个。成虫寿命一般可延续1~2个月。寄生蝇生活周期的长短与其食性以及寄主的发生情况关系密切,一般食性较广或其寄主的生活周期较短的种类,其生活周期往往都较短,一年可发生数代;反之,则一年只发生1代。可利用寄生蝇控制某些害虫,如美国新泽西引入的毒蛾蜉寄蝇,现已成为寄生舞毒蛾幼虫的优势种。少数寄蝇种类既有益也有害,如蚕饰腹寄蝇既是松毛虫的天敌,又是中国南方地区家蚕和柞蚕的敌害,在利用时应予注意。- 来源:农业大词典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寄生蝇科。一种专门以幼虫寄生于其他昆虫体内的有瓣蝇类。成虫仅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触角由3节组成,第3节背面有触角芒,口器舐吸式。幼虫呈蛆状,气门为两端式,前气门在前胸两侧,后气门在腹部末节,幼虫化蛹时不蜕皮而形成围蛹的外皮。寄生蝇羽化为成虫后,一般都需补充营养,取食花蜜、植物的分泌物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寄生蝇的寄生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将尚未完成胚胎发育的大型卵产于寄主身体表面,待幼虫孵出后,即钻入寄主体腔,称作大卵型寄蝇,如日本追寄蝇。②将已完成胚胎发育的卵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如灰等腿寄蝇、夜蛾土蓝寄蝇等,它们的卵小而壳坚硬,必须随食物被寄主吞食后,借助胃液的作用,才能孵出幼虫,称作微卵型寄蝇。③将幼虫产于寄主食料植物上,当寄主取食或活动与之发生接触时,幼虫便附着在寄主体壁上,借助口咽器直接钻人其体腔,称为伪胎生型寄蝇,如粘虫缺须寄蝇。中国有寄生蝇450余种,分布广,其活动能力和繁殖能力都非常强,是农林害虫中一类寄生性天敌。所有鳞翅目和叶蜂类的幼虫,无有不被寄生蝇寄生者。有些害虫如螟虫、天牛、蛴螬(即金龟子幼虫)等,虽然在植物茎秆内或土壤中营隐蔽生活,一般天敌难以与之接近,但却无法逃避某些寄生蝇对它们的杀害。还有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体内寄生的寄生蝇,称为黑尾叶蝉头蝇,寄生率高达51.4~84.9%,是黑色叶蝉的重要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
寄生蜂∙ 汉语同韵大词典∙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 农业大词典∙ 中国百科大辞典∙ 简明林业辞典∙ 科学技术社会辞典·生物昆虫,种类很多,体形较小,产卵管很长,多在粉蝶、黏虫、螟虫、蚜虫等害虫的幼虫或蛹内产卵。- 来源:汉语同韵大词典一般能用发达的产卵器将卵产于其他昆虫的幼虫、蛹或一些膜翅目蜂类的卵中。如姬蜂能在凤蝶幼虫或蛹内产卵,金小蜂能在蝶蛹内产卵,赤眼蜂能将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它们的幼虫孵化后,以食宿主的体液或卵内的营养物质为生,致使宿主死亡或不能繁殖。老熟的幼虫即在宿主内化蛹,羽化成虫才从宿主的残体中钻出。因能抑制害虫的繁殖。故在害虫生物防治上为重要的天敌昆虫。- 来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寄生于某些昆虫(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幼虫、蛹及卵中膜翅目蜂类的统称。种类甚多,多数属细腰亚目(极少数为广腰亚目),如姬蜂总科、细蜂总科、肿腿蜂总科、土蜂总科、青蜂总科、小蜂总科等。它们是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如利用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蔗螟、松毛虫等害虫均曾获得显著效果。寄生蜂对寄主常具明显的专化性,大都营两性生殖,也有的营孤雌生殖及多胚生殖。有些寄生蜂常有重寄生现象,即某种寄生蜂又能被其他寄生蜂所寄生。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常采用保护当地寄生蜂,人工大量繁殖释放或从外地引种等措施。- 来源:农业大词典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及卵中的膜翅目蜂类。种类甚多,有姬蜂、小蜂、卵蜂、细蜂等。能抑制害虫繁殖,故在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百科大辞典膜翅目、细腰亚目的蜂类。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及卵。种类很多,如姬蜂、粗腿小蜂、赤眼蜂等。寄生蜂寄生于害虫身上的为益虫; 寄生于益虫身上或重寄生于有益寄生蜂身上的为害虫。利用寄生蜂防治林木虫害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面。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一类营寄生生活蜂类的总称。成虫有两对膜质翅,前翅比后翅大,两对翅以翅钩相连。头部能自由活动,口器咀嚼式,但可舐吸液体食物,复眼发达,单眼3个,产卵管常为针状,适于穿刺作用,如姬蜂、茧蜂、小蜂、肿腿蜂、土蜂、青蜂等。分布于全世界。寄生蜂成虫有准确找到寄主的本领,先是寻找寄主生境,再寻找寄主,并能辨别未被寄生过的寄主。寄生蜂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花蜜、花粉和寄主体液。其生殖方式多样,一般为两性生殖,但孤雌生殖也十分常见,有些寄生蜂还有多胚生殖现象。一种寄生蜂能寄生于多种害虫,而一种害虫也能被多种寄生蜂寄生,且寄生率高。如黑胸茧蜂是棉红铃虫的体外寄生蜂,还可寄生在豆荚螟和小食心虫,这在棉田防治棉红铃虫上已被大量应用。寄生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天敌。它在害虫生物防治所利用的天敌种类方面,还是在害虫生物控制上所起的作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寄生蝇
寄生于其他昆虫的双翅目昆虫的泛称。是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如头蝇科、麻蝇科、寄蝇科、长足寄蝇科中的多数种是影响多种农林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也有部分种寄生于有益昆虫或天敌昆虫体内而被认为是有害的。寄生蝇成虫需补充营养,以植物花蜜、分泌物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为食。卵生和伪胎生。单雌可产卵或幼虫可数十个乃至上千个。成虫寿命一般可延续1~2个月。寄生蝇生活周期的长短与其食性以及寄主的发生情况关系密切,一般食性较广或其寄主的生活周期较短的种类,其生活周期往往都较短,一年可发生数代;反之,则一年只发生1代。可利用寄生蝇控制某些害虫,如美国新泽西引入的毒蛾蜉寄蝇,现已成为寄生舞毒蛾幼虫的优势种。少数寄蝇种类既有益也有害,如蚕饰腹寄蝇既是松毛虫的天敌,又是中国南方地区家蚕和柞蚕的敌害,在利用时应予注意。
第 1 页
– 来源:农业大词典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寄生蝇科。一种专门以幼虫寄生于其他昆虫体内的有瓣蝇类。成虫仅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触角由3节组成,第3节背面有触角芒,口器舐吸式。幼虫呈蛆状,气门为两端式,前气门在前胸两侧,后气门在腹部末节,幼虫化蛹时不蜕皮而形成围蛹的外皮。寄生蝇羽化为成虫后,一般都需补充营养,取食花蜜、植物的分泌物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寄生蝇的寄生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将尚未完成胚胎发育的大型卵产于寄主身体表面,待幼虫孵出后,即钻入寄主体腔,称作大卵型寄蝇,如日本追寄蝇。②将已完成胚胎发育的卵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如灰等腿寄蝇、夜蛾土蓝寄蝇等,它们的卵小而壳坚硬,必须随食物被寄主吞食后,借助胃液的作用,才能孵出幼虫,称作微卵型寄蝇。③将幼虫产于寄主食料植物上,当寄主取食或活动与之发生接触时,幼虫便附着在寄主体壁上,借助口咽器直接钻人其体腔,称为伪胎生型寄蝇,如粘虫缺须寄蝇。中国有寄生蝇450余种,分布广,其活动能力和繁殖能力都非常强,是农林害虫中一类寄生性天敌。所有鳞翅目和叶蜂类的幼虫,无有不被寄生蝇寄生者。有些害虫如螟虫、天牛、蛴螬(即金龟子幼虫)等,虽然在植物茎秆内或土壤中营隐蔽生活,一般天敌难以与之接近,但却无法逃避某些寄生蝇对它们的杀害。还有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体内寄生的寄生蝇,称为黑尾叶蝉头蝇,寄生率高达51.4~84.9%,是黑色叶蝉的重要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
寄蝇是什么?
(tachinids)
(彭建文)
寄生性双翅目昆虫的总称。包括专营寄生生活的寄蝇、长足寄蝇、头蝇、眼蝇、潜蝇、小头虻、网翅虻等科,以及寄生兼捕食(或腐生)的麻蝇科、蚕蝇科的昆虫。它们都是农林主要害虫的天敌,绝大多数种类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害虫体内,在很多情况下,能抑制害虫的大发生。寄蝇的寄生方式和生活习性多种多样。寄生时,有的将尚未完成胚胎发育的卵产于寄主体表,待幼虫孵化后再钻入寄主体内;有的将已经完成胚胎发育的卵产于食物上,寄主取食时随同食物吞入体内;有的将胚胎发育成熟并即将孵化的卵产于寄主体表上,幼虫随即向寄主体腔内侵入;有的将幼虫产于食物上或寄主的活动场所,当寄主与之接触时侵入寄主体内;有的直接将幼虫或卵产于害虫体腔内。幼虫成熟后,多数入土化蛹,也有些种类在寄主体内化蛹。成虫取食花蜜和含糖物质作补充营养,多喜欢在森林植物较密、空气中湿度较大而避风的场所活动。
常见种类
寄蝇种类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寄蝇科的家蚕追寄蝇、伞裙追寄蝇、蚕饰腹寄蝇和天幕毛虫抱寄蝇是寄生于森林害虫的常见种。
①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成虫体长10~14毫米。头部额面覆灰白色粉被,额侧覆金黄色粉被,复眼被密毛。胸部覆盖灰色粉被。翅灰色透明。腹部第三至五节背板前半部黄灰色,后半部黑色,腹背中线有一条黑色条带。分布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日本及欧洲、大洋洲。寄主有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大袋蛾、霜天蛾、槐天蛾、栎黄掌舟蛾、银杏大蚕蛾、樟蚕等鳞翅目幼虫,自然寄生率有时高达80%以上。河南一年5代,浙江6~7代,湖南8~9代,广东12~14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或以蛹在土内越冬、以卵附于寄主体表越冬。以蛹越冬者,翌年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羽化时刻以7~10时最多。成虫取食花蜜,多次交配,多次产卵,产卵期5~15天,产卵量80~350粒。雌虫寿命8~25天。一般是夏季高温季节寿命短,产卵量小;春秋两季寿命长,产卵量多。成蝇在白天活动,喜光喜湿,强光高温及弱光低温下停止活动,以22~28℃气温下活动最盛。卵多产于寄主胸足两侧,少数产于腹部两侧。幼虫孵出后从寄主表皮侵入体内,初龄时用后气门固着于侵入孔外进行呼吸,3龄后在体腔内自由取食,每条寄主幼虫体内常见1~3条蝇蛆。幼虫成熟后,钻出寄主,寻找阴暗潮湿地方入土化蛹。
②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ani):体长7~10毫米。复眼裸,头部灰白色。胸部黑色,覆黄色粉被,有5条黑纵纹。腹部粉被浓,第五背板全黑色。(见图)分布中国吉林、新疆、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苏联。主要寄主有大袋蛾、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毛松毛虫,自然寄生率有时高达90%。在25~28℃温度下,25~28天完成一个世代。世代重叠,多数以蛹越冬,少数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中国长江流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成蝇飞翔力强,夜间静伏树叶背面不动,交配、产卵均在白天。卵较大,白色,肉眼可见。此虫喜寄生老龄幼虫,寻找寄主时来回飞舞,嗡嗡发声。卵产于寄主中足附近,卵期4天,如4天内寄主幼虫脱皮,卵可附于旧皮上脱掉。幼蛆孵出后,很快钻入虫体,吸取体液。蝇蛆多数在寄主预蛹期爬出来,但若老熟幼虫快进入结茧期寄生则于蛹期爬出。一头松毛虫蛹内有蝇蛆2~3条,最多可达5条。幼虫期5~7天。老熟蝇蛆喜栖于阴暗潮湿土层及石缝中化蛹,蛹期15~20天,越冬蛹期5~6月。成虫需补充营养,取食腐果及蚜虫蜜露,寿命10~15天。
伞裙追寄蝇成虫
③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Walker)]:成虫体型较大,体长10~18毫米。头部覆金黄色粉被,后头被黄色粉被,复眼裸,触角第二节暗褐。胸黑色,覆盖灰色粉被及浓密细小的黑毛,背面有4条狭窄的黑色纵条,小盾侧鬃2或3根。腹部宽卵形,覆灰黄色粉被,沿背中线及前、后端黑色。分布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日本。是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的主要天敌,也寄生家蚕与柞蚕。一年1~2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内越冬。华中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多在8~10时进行。成虫一天内以9~11时活动最盛,交配时间多在8~13时,交配时如无干扰可持续7小时以上。卵极小,肉眼不易察觉,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寄主随食物吞进入食道。孵化出的幼蛆穿过消化道进入体腔,再侵入背纵肌中的肌肉囊中(肌肉囊因受到刺激而膨胀变形),呼吸斗固定于寄主节间膜处,3龄后爬出肌肉囊进入体腔游离取食。一个寄主体内一般只1头完成发育。老熟幼虫寄生后,蝇蛆多在前蛹期或蛹期爬出来入地化蛹。
④天幕毛虫抱寄蝇(Baumhaueria goniaeformis Meigen):成虫体长9~11毫米。复眼裸,额特宽。胸、腹部黑色,覆褐灰色粉被。分布中国东北;欧洲北部。是天幕毛虫的重要天敌,也寄生舞毒蛾。在中国辽宁一年1代,以蛹在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5月中旬开始产卵。成蝇活动期主要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每天9~14时活动最盛。成蝇需补充营养,取食栎树芽苞和顶部嫩叶分泌物。成虫于羽化当日即可交配,交配时间以8~13时最多,行多次交配。卵产于栎树顶端嫩叶叶背边缘,每次只产1粒,愈近顶端嫩叶产卵愈多,一个叶片上有时多达20余粒。雌蝇最高产卵量达900多粒,产卵期11~28天。卵被天幕毛虫食下后,在胃液的作用下不久即可孵化出幼虫,穿过寄主消化道进入体腔取食。被寄生的天幕毛虫仍能结茧化蛹。幼虫在寄主体内经30天左右即可老熟,于6月中旬钻出寄主体壁入土化蛹。一个寄主内蝇蛆由十几头至几十头不等,但由于互相残杀,完成发育者仅1头,极少数2头。化蛹入土深度1~12厘米。
利用途径
①保护和助迁:在寄蝇寄生率较高的地区采取保护措施,不要贸然使用农药。人工采集已被寄生的老熟幼虫和蛹(茧),收集蝇蛆、蝇蛹,进行人工助迁;或将采集的害虫蛹(茧)置于寄蝇保护器中,使羽化的害虫不能逃逸,而寄蝇可安全返回林间,扩大防治效果。②人工培养:从野外采集怀有成熟卵的雌蝇,实行人工排卵。其方法是,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蝇体胸部,另一只手用镊子挟住雌蝇腹部,轻轻施加压力,由基部向端部推移,使产卵器伸出后,再从产卵器基部向端部压迫,卵即可排出。卵胎生寄蝇的成熟卵排出后,立即自然孵化。微卵生寄蝇的卵人工排出后,因不能自然孵化,尚需实行人工孵化,即先准备好本种寄蝇的自然寄主(最好是高龄期的),然后压迫其胸部,将胃液挤出置于器皿内,再将人工排出的卵置于胃夜中,径1~2分钟后即行孵化。如果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值与寄主胃液pH值相同,可用其代替寄主胃液实行人工孵化。幼虫可采用牛肉汁、蜜糖、洋菜、硫酸亚铁混合培养基培养。成虫可采用粘有蜜糖的吸水纸条片饲养。
寄生性昆虫是什么?
(parasitic insects)
(彭建文)
一个时期或终身在其他动物体上营寄生生活的昆虫。但是,寄生于昆虫的寄生性昆虫,与一般寄生于脊椎动物体上的寄生虫不同。它个体发育后能使寄主死亡;在分类上通常与寄主同属昆虫纲,仅少数寄生于蜘蛛纲等节肢动物;仅卵、幼虫期附着于寄主上营寄生生活,而成虫期一般均营独立生活。寄生性昆虫种类繁多,它们分属于5个目98个科,大部分属于膜翅目和双翅目,少部分属于捻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寄生性昆虫与捕食性昆虫的区别是:寄生性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一般只吃掉一个寄主,而捕食性昆虫则需吃掉几个或许多个寄主个体才能成熟;寄生性昆虫与寄主的关系比较密切,至少幼虫生长发育在寄主体内或体外,不能离开寄主独立生活,而捕食性昆虫与寄主关系不很密切,往往吃掉就离开,都在猎物体外活动。但是,有些寄生蜂如长盾小蜂,幼虫能吸食介壳中的卵,营捕食生活,若无卵时即在介壳虫体外营寄生生活,同一虫期既营寄生生活,又营捕食生活;三化螟啮小蜂的幼虫先寄生于一粒卵内,而后还需捕食附近2、3粒卵才能完成其发育,同一虫期,既寄生又捕食。此外,成虫期捕食、幼虫营寄生以致两种习性兼有的,为数也不少。蜾蠃蜂及部分泥蜂、蛛蜂,其幼虫定居于亲代为它们准备的土巢中,取食亲代为它们储藏的寄主,有些仅取食一头,符合寄生习性标准,但多数种类取食多头,应归属于捕食性昆虫。但是,由于它们的取食情况颇似体外寄生蜂,因而从广义的寄生性出发,可归入寄生性昆虫范围。
寄生蜂
膜翅目中营寄生性生活的蜂类。此目昆虫中绝大多数为食虫昆虫,是天敌昆虫中十分重要的类群。其中姬蜂总科、细蜂总科、肿腿蜂总科、土蜂总科和青蜂总科全是寄生性的;小蜂总科中绝大部分是寄生性的;瘿蜂总科、泥蜂总科和尾蜂总科也有相当数量的寄生性种类。成虫取食花蜜和寄主体液。小型的寄生蜂在羽化时体内的卵已经全部成熟,只需吃一点水,成虫就能在短期内产卵,如有食料供给,寿命也能延长;大型的寄生蜂类,则必须有补充营养,卵巢才能发育成熟。食料主要是植物的花蜜、花粉和寄主的体液。蚜虫的蜜露,介壳虫的分泌物或植物流出的汁液,也常是寄生昆虫的食物。在自然寄生情况下,一般雌性比例较大。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少数行孤雌生殖,但繁殖的后代为雄蜂,即产雄孤雌生殖(行产雌孤雌生殖和产雌雄孤雌生殖的极少);还有些寄生蜂行多胚生殖。
寄生蜂的生活习性和寄生方式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有些种类直接产卵于寄主的卵、幼虫、蛹、成虫体内,只寄生在寄主的某一虫期即能完成其发育,称为单期寄生;有些种类产卵于寄主卵(或其他虫期)内,需经过寄主两个或三个虫期才能完成发育,称为跨期寄生。如螟甲腹茧蜂产卵于螟蛾卵内,蜂卵或初孵幼虫落入寄主的胚体之中,至寄主孵化后发育至一定时期才大量取食,迅速发育,化蛹羽化。这些在寄主卵期产卵,等到寄主幼虫期才羽化的,称为卵一幼虫寄生。如果在寄主卵期产卵,俟寄主蛹期才羽化的,称卵一蛹寄生。此外,还有不少种类是幼虫一蛹寄生的。寄生昆虫有一个或二三个虫期生活在寄主体内,而关键是幼虫期生活于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寄生性昆虫的卵、幼虫和蛹都生活在寄主体外者,称体外寄生。外寄生性昆虫多产卵和生活在与外界隔开的丝膜下、胶盖下、孔道内等处的寄主幼虫体表上。成虫产卵前往往先注射毒汁,使被寄主昆虫麻痹,不食不动,也不腐烂,任其取食。一种寄生性昆虫寄生在另一种寄生昆虫上,称为二重寄生。第三种寄生性昆虫又寄生于第二种寄生性昆虫体内者,称为三重寄生。另一类寄生性昆虫寻找寄主时,寄附于寄主成虫身体上,由其携带,待寄主成虫产卵时即爬下来产卵的,称寄附寄生。如螳螂黑卵蜂的雌蜂附着于雌螳螂腋下或腹末生殖板间,当螳螂产卵时,黑卵蜂也爬下来产卵于螳螂卵内。
寄生蝇
指寄生性双翅目昆虫。简称寄蝇。是森林害虫幼虫期、蛹期天敌。此目昆虫中许多科有寄生习性,例如寄蝇科、麻蝇科、头蝇科、长脚寄蝇科。其中寄蝇科种类最多、作用最大。在松毛虫、大袋蛾严重发生地区,自然寄生率有时高达90%以上,对抑制害虫的猖獗起着重要的作用。寄生蝇成虫羽化后,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营养,特别是有些大型种类,如果不能获得食料的补给,卵巢就会停止发育,寿命缩短,甚至碰到寄主也不产卵。成虫所吃食料,通常为花蜜、植物的分泌物以及一些动物的有机废物。寄生蝇成虫寿命,与环境条件、交配繁殖情况有关,一般为1~2个月。寄生蝇有卵生型、卵胎生型、微卵生型、蚴生型等生殖方式。①卵生种类的卵较大,白色,肉眼可见,卵期较短,产于寄主体表,初孵幼虫从寄主节间膜或气孔钻入体内,例如寄生大袋蛾的伞裙追寄蝇。②卵胎生种类的卵在母体卵巢内已发育成熟,产出后立即孵化,如松毛虫狭颊寄蝇。③微卵生种类的卵很小,肉眼不易见到,深色,数量多,胚胎在母体内已发育成幼虫,雌蝇将幼蛆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或寄主活动和隐蔽的场所,待寄主接触时,蝇蛆便附着在寄主的体壁上,而后咬穿寄主表皮进入体腔内,例如松毛虫华丽寄蝇。④蚴生种类的雌蝇具刺状产卵管,能将卵或幼蛆直接产于寄主体腔内,例如寄生落叶松毛虫的康刺腹寄蝇。另一些寄生蝇把卵产于寄主的食物上(卵很小,肉眼不易察觉,产出时胚胎已发育成幼虫,但未孵化),当寄主取食时,把这些寄蝇卵随食物食进食道内,蝇卵受到唾液、胃液的刺激而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过胃壁进入寄主的体腔中取食,例如寄生松毛虫的平庸赘寄蝇。
此外,捻翅目中的蜂
科、栉
科、跗
科、蝽
科等的部分种类,鞘翅目中的寄居甲科、犬花蚤科、羽角甲科,及坚甲科、长角象甲科等部分种类,鳞翅目中的寄蛾科、举肢蛾科、尖蛾科、夜蛾科部分种类也属寄生性昆虫。
寄蝇的基本信息有什么?
基本信息: 寄蝇科 (Tachinidae), 隶属于双翅目 (Diptera) 有瓣蝇类(Calyptratae), 世界已知约 10000 种幼虫专门寄在其他昆虫体内,因而得名。长2~18公釐(0.08~0.7吋),成蝇一般多毛,外表像家蝇。成虫具舐吸式口器,除舐吸植物的花蜜外,蚜虫、介壳虫或植物茎、叶所分泌的含糖物质都是它们喜好的食物。寄蝇科具有发达的后小盾片,可区别于双翅目昆虫中的所有其他各科。是农、林、果、菜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之一。
种群分布
已知该类昆虫共有 4亚科37族 257属 1109种, 占世界已知总种数的 11%, 其中403种为我国寄蝇科特有种。
危害
寄蝇是农、林、果、菜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之一,凡鳞翅目和叶蜂类昆虫的幼虫大都能被寄蝇寄生;在植物的茎干内生活的天牛、木蠹蛾幼虫,生活在土壤中的金龟子幼虫,亦被寄蝇寄生;水生的大蚊幼虫,有冠毛长喙寄蝇寄生;毛翅目昆虫幼虫有沼石水寄蝇寄生;寄蝇尚可寄生于甲虫、蝽象等成虫体内。因而是影响多种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但在另一方面,有些寄蝇同时又是益虫的天敌,例如有些寄蝇寄生于柞蚕和家蚕,曾经给中国蚕丝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还寄生在棉麻上使棉麻降低质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