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怎样种植
准备一根未扒皮的甘蔗,用刀切成若干小段,保证每段有1-3个节,放阴凉通风处晾干。然后准备土壤,将甘蔗芽点左右或者朝上摆放,用土掩埋压实。甘蔗种好后浇透水,放散光通风处,保持土壤湿润,等甘蔗发芽后多晒太阳,平时薄肥勤施,就算是盆栽也能长到房顶高。
一、挑选切割
准备一根没有扒皮的甘蔗,越粗越好,用刀将甘蔗切割成若干小段,保证切口两端平齐,每段有1-3个节,然后把切好的甘蔗段放在阴凉通风处,让伤口彻底风干。
二、栽种甘蔗
准备土壤,将晾好的甘蔗段平放在土面,如果切的甘蔗有多个节,就把每个节上的芽点朝向左右两边,如果切的甘蔗只有一个节,就把芽点朝上放,用土把甘蔗段轻轻掩埋。
三、栽后养护
甘蔗段种好后浇透水,放在散光通风处,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养护温度低、空气湿度差,可以给甘蔗罩个塑料袋,保温保湿,每天中午打开袋子通风透气,直到甘蔗发芽。
四、长大间苗
甘蔗发芽后要去掉袋子,多晒太阳,保证每天至少晒5个小时,避免甘蔗徒长,等甘蔗发出的小苗长到20cm高时,确保每个甘蔗段有1-2棵健壮的小苗,其余长势弱小的掰掉。
五、水肥管理
盆栽甘蔗时,浇水不能太勤,不然甘蔗很容易黄叶烂根,最好等盆土表面白发、变干再浇水,等甘蔗长到30cm高时开始施肥,可以施用农家肥,也可以用复合肥和沃叶磷钾水溶肥搭配施用。
六、注意事项
如果用花盆种甘蔗,一定要确保花盆足够大,在栽种时盆底埋鸡粪做底肥,等甘蔗出芽后多晒太阳,之后可以随着甘蔗的生长培土、追肥。
甘蔗怎么种植
选取蔗芽:选择尾巴芽多、生长粗壮的蔗芽做种。 土壤要求:使用园土作为栽种基质,并朝里添加树叶、有机肥等物质。 移栽入土:朝土中浇水,然后将蔗芽压入泥浆中。 后期管理:感染黑穗病后,拔除病株,喷洒药剂。
甘蔗的种植方法
1、选取蔗芽
甘蔗通常使用蔗芽进行种植,选择尾巴芽多、生长粗壮的蔗芽,能提高种植产量,也可以购买种子进行栽种,种子播种前要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能提高成活率。
2、土壤要求
甘蔗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可以使用园土作为栽种基质,并朝里添加树叶、有机肥等物质,能够促进蔗芽或种子在土中迅速生长,长出甘甜可口的甘蔗。
3、移栽入土
种植甘蔗前,朝土中浇水,然后将蔗芽压入泥浆中,深度为蔗芽的一半,株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播种后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当蔗芽长到1米左右时,每隔半个月施加1次腐熟的有机肥。
4、后期管理
甘蔗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感染黑穗病,发病时,茎杆顶端长出一截黑色的穗状物,会影响产量,想要防治此病,要选择抗病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并喷洒药剂。
甘蔗种植方法
1、土壤:种植甘蔗需要先翻耕整地,使土壤更为松软肥沃。2、种植:在土壤温度稳定10度以上时,选择无病虫害的甘蔗苗进行栽种。3、施肥:甘蔗生长旺季,要为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4、除草:及时拔除杂草,以免影响到甘蔗的生长。
甘蔗怎么种植
1、土壤条件
甘蔗适宜生长在松软且富含丰富有机质的土壤中,种植甘蔗时,需要先翻耕整地,将土壤中的石头和碎根清理掉,再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厩肥和饼肥,为甘蔗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2、种植方法
种植甘蔗时,需要在表土10厘米内的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时,将无病害且长势良好的甘蔗苗栽种至土壤中,再对其浇灌一次水分,使甘蔗苗与土壤紧密结合,而且要将长势较差的甘蔗苗拔除,并栽种健壮的新株苗。
3、施肥管理
甘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甘蔗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旺季,为其追施氮肥、钾肥和磷肥混合肥料,并且在甘蔗采收前,需要向其叶面上喷洒磷酸二氢钾,延缓植株的衰老期,使甘蔗的产量提高。
4、除草培土
养殖甘蔗时,需要及时拔除土壤中的杂草,以免杂草抢夺甘蔗的养分,而且要每年为甘蔗进行三次培土,可以使土壤更为紧实,诱发甘蔗长出新根,有利于其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且要将甘蔗基部处的叶片剪掉,避免流失多余的养分。
如何种植甘蔗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种植甘蔗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植甘蔗的方法
一、深耕:植地机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达50公分,土壤要疏松,种蔗沟深度要达30公分。
二、浅种:蔗种回土盖种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宽行:甘蔗种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于通风透气、植后田间管理。
四、密植:植蔗沟每100公分播蔗种5—6个,亩播双芽苗蔗种3000—3500个。
五、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钾堆沤7—15天后施入植蔗沟。
六、甘蔗的浸种:选用饱满、无病虫害、无伤的双芽苗,采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种1—2天,可提高蔗种抗旱能力,也可达到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七、甘蔗的下种方法:蔗种要平放在植沟,芽向两侧,回土盖种时先将种苗轻压入土后,再回土以利发根。
八、甘蔗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为防地下蛐螬与蔗螟为害,种植时,每亩施用米乐尔2—3公斤。
九、甘蔗萌芽前化学除草:种植后蔗苗没有出土前,亩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亚码津2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表土控制杂草生长。
新植蔗和宿根蔗:在田间甘蔗种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后平植或斜植。
近来为了节省人工,也有采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时,在将要采收的原料茎的梢头上,采取二支双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开工期,只能用于春植或一期糊仔。其它还有分蘖切离苗及各种侧芽苗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甘蔗种植周期: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广西大约 14 ~ 18 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 12 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
甘蔗的种植管理方法
1、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要求每亩施1000公斤有机肥、1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尿素。亩下种8000-10000芽。
2、查苗补缺,间苗定苗
由于种苗素质及下种后水、旱、虫、病为害,造成弱苗、死苗、苗。为保证蔗田全苗、齐苗、匀苗、和壮苗,在甘蔗出土后,植株有3—5片叶时,要及时检查,凡30厘米内无苗均要补上。补苗时要注意雨后阴天或傍晚进行,补后淋水,保证成活。
3、植后水分管理
合理灌溉。山地蔗防旱保苗;田蔗冬春排积水、防寒,夏秋注意排水防涝。
4、中耕除草追肥培土
当幼苗长到分蘖末期,为抑制迟生分蘖,保证早期分蘖成茎,应及时中耕除草,追肥培土。
5、防病防虫防鼠害
甘蔗生长期长,受四季气候影响,病、虫、杂草、老鼠为害较严重,必须认真做好防病、虫、草、鼠、害等工作,防重于治,治早、治少、治了。
6、剥叶
甘蔗在正常水肥条件下常保持10—12片青叶,多者达14—15片。从0叶向下数到第9片叶是功能叶,有灌溉条件的田蔗一般第9叶以下叶可剥去。
7.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也是保证产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如何种甘蔗
秋冬季节正值甘蔗的上市时期,甘蔗脆甜爽口、汁多充盈、口感清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极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很多人都在种植甘蔗,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福建等南方热带地区。那么甘蔗要怎么种?一起来学习下它的种植技术吧。
1、选地整地
种植地块需满足深厚、疏松、肥沃的*壤条件,以充分满足其根系生长的需要。整地则要先犁遍蔗地,然后再耙碎耙平。当然,重点还要开蔗沟行距:坡地0.9-1米、水田1.1-1.2米,沟深5-7寸,沟宽6-8寸,沟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细*。
2、种前准备
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甘蔗地需要2000公斤左右的厩肥,另外再施4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另外,还需做好种苗的处理工作,一般可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时或清水浸种24-36小时,可提高发芽率。
3、合理密植
一般每亩甘蔗田种植5000株左右的甘蔗苗即可。在蔗沟种摆放好甘蔗种之后要进行杀虫剂的撒施,用双行品字形或双行摆种,蔗芽向两侧平摆。注意盖*后一周以内最后进行除草剂的喷施,减少杂草的危害。这一系列完成后可以给甘蔗地覆盖地膜,下种工作就完成了。
4、种后管理
(1)查苗补苗:在蔗苗长出3-4片叶子时,发现缺株断行达3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在甘蔗生长期间还要及时地清理杂草,防止汲取田间的水分和养分,影响甘蔗生长。一般结合中耕培*,以手工操作进行为主。
(3)灌水施肥:两个月后长成齐苗,就要开始施水施肥。水分只要避免大水浇灌,保持*壤湿润即可。然后就是及时做好追肥工作,甘蔗生长期一般进行三次追肥工作,分别是分苗肥、分蘖肥、攻茎肥。
5、适时采收
一般在当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3月期间收获,最好选择晴天。采收时注意斩蔗,最好选用较为锋利的工具,要快捷,切口平整,蔗头不破裂。采收后注意清园,主要是为了防止蔗叶长期覆盖蔗头,造成蔗头被沤坏发酸,影响发株。
总的来说,甘蔗的种植技术并不算复杂,但其中的知识要点一定要掌握好,这是高质高产的关键。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适当控制成本量,以促使产业长期发展。
甘蔗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竹蔗,不过甘蔗要怎么 种植 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甘蔗的种植 方法 吧。
甘蔗的种植方法
【蔗苗和宿根】:田间甘蔗种植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后平植或斜植。也有采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时,在将要采收的原料茎的梢头上,采取二支双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开工期,只能用于春植或一期糊仔。 其它 还有分蘖切离苗及各种侧芽苗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台湾大约 14 ~ 18 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 12 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
【间作】: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可以间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苖长大之前收获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个条件需要遵守,就是间作的作物不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适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类、玉米、西红柿、大蒜、马铃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轮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后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前,把新植甘蔗种植在水稻株间糊状泥土中,称为糊仔甘蔗。它的优点是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可使后作甘蔗提早种植,还可节省整地筑畦等作业费用。和第一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绿肥:预备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获后的休闲时间播植绿肥,而在种蔗前犁翻入土,以供应土壤中的有机肥。常用的绿肥作物有太阳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病害:白叶病、崁纹病、叶枯病等。只要得了病,不管是什么病,一律无药可医,只能整株拔除,烧掉,再好好祷告,祈盼不会传染开来,这就需要勤快巡查,早期发现,迅速扑灭。而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种,不怕病毒来袭。
甘蔗的营养成分
甘蔗需要氮、磷、钾的比例约为:4:1:2。为保证甘蔗在整个生长期中有足够的营养,能持续地向植株提供养分,应重视基肥中有机肥的施入,一般宜亩施禽畜粪便约2000公斤。为减少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影响肥效,应将过磷酸钙约30公斤与有机肥拌匀一起进行腐熟。由于钾肥施于土壤后,多为土壤胶体所吸收,成为代换性钾,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少,一般不易流失,故应施于靠近根际。又因甘蔗吸收钾的规律主要是集中在前中期,占全期吸收钾总量的约80%。而且,前期吸收的钾素,在植物体内又可转移给后期生长之用,故钾肥也应早施,宜在基肥中占总量的50%,余下50%在分蘖盛期或伸长初期再施下。一般整个生长期施氯化钾13.5公斤或硫酸钾15公斤,尿素约35公斤。除施基肥外,宜在分蘖期(7-8片叶)、伸长期、伸长盛期结合培土分别将余下的肥料配合粪水进行追肥。施肥量分配在伸长盛期中占的比列相对较大,约占余下的肥料的50%。甘蔗在整个生长期要进行多次通过叶面补充中微量元素,建议喷施植物易于吸收的氨基酸及含锌、硼、镁等元素的叶面肥,如植保佳、沃家福、金装绿兴等液肥。此外,如果在冬季或早春种植甘蔗,通过地膜覆盖,提高膜内及地表温度,增加蔗种内部酶的生物活性,加快蔗芽萌发和提高成活率及壮苗,使植株早生快发,延长了有效生长期,增加光能产物的积累,均能增加糖分和产量。
总之,提高甘蔗的糖分,主要是需要合理的根际肥料元素搭配;通过多次进行叶面补充中微元素;采取先进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延长有效的生长期,增加糖分转化。
甘蔗的食谱
甘蔗粥
材料:高粱米1杯,甘蔗汁5杯调味料水2杯,黄砂糖适量。
做法:
1、高梁米洗净,加水2杯浸泡20分钟,移到炉火上煮开,改小火煮到米烂裂开,再加入甘蔗汁同煮。
2、待米粒软烂,即可熄火盛出,食用时可适量加糖调味。
甘蔗马蹄甜汤
用料:
甘蔗 2小节,马蹄 5个,桂圆 5个,新疆大枣 5个,水 1000ml。
做法:
1.甘蔗去皮切小块,马蹄去皮一切为二,桂圆去壳,红枣洗净一切为二。
2.放入砂锅或搪瓷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30分钟。
健康功效:
降血压、整肠通便、消热解毒。
甘蔗木瓜猪蹄汤
用料:
甘蔗,木瓜,猪脚,枸杞,马蹄,姜片,盐。
做法:
1.猪蹄切块飞水捞出,甘蔗去皮切段、马蹄切开、姜切片木瓜切丁。
2.锅中放清水开锅后,放入猪蹄滚开后改小火放入姜片煲40分钟。
3.放入甘蔗、马蹄再煲10分钟放入木瓜枸杞,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健康功效:
健脾消食、通乳抗癌、抗痉挛。
甘蔗红萝卜猪骨汤
用料:
猪龙骨 半斤,甘蔗 一小段,胡萝卜 一根,陈皮 几片,葱,姜。
做法:
1.陈皮提前用温水泡软后,用小刀刮去内里的白色瓤壁。所有材料洗净。锅中放冷水和剁成小块的猪龙骨,大火煮开后,再煮一分钟(这时候可以看到锅里水挺脏的,表面有很多浮沫)。
2.焯水的龙骨捞出放在流动的水里冲洗干净。甘蔗去皮切小段,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葱姜洗净,葱打结,姜切片。
3.砂锅中放足量冷水,同时把龙骨放入,煮开后转小火(如有浮沫要撇干净)。
4.放料酒、姜片、葱结、陈皮和甘蔗同煮,小火煲半个小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