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螟虫危害大,春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螟又称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被害后,叶片光合作用和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玉米雌穗的商业价值大大降低,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玉米螟一年发生1~7代,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幼虫在6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春玉米的心叶。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夏玉米的心叶和穗。第三代为8月中旬至9月初,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以最后成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残茬中越冬,并在下一个生长季开始化蛹羽化。
一般诱捕捕杀从5月下旬开始,7月底结束,晚上太阳落山就开灯,早上太阳出来就关灯。成虫期诱杀,可大大降低幼虫的危害。大喇叭口期:幼体先损伤心叶,在叶子上吃了之后留下这样透明的洞。当花叶率达到10%时,就开始防治,喷洒颗粒农药效果最好。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1~2克,可以使用。玉米穗期:田间调查丝基部和雌穗顶部时,100耳雌穗的丝上有10%的雌穗带虫或50个幼虫时,要用农药控制。可使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克作为药剂,按药物、水和干燥细土1∶2.5∶25的比例制成颗粒剂,撒在玉米丝叶腋和上下叶中。将破损严重的细丝切断,在穗顶上放一层药泥,用50克90%结晶敌百虫和15公斤水溶解药泥,加入27公斤黏土制成泥。
玉米螟幼虫为螟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吃光后,未展开的玉米叶片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孔洞。雄穗拔出后,玉米螟幼虫钻入雄花,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移至雌穗以花丝和嫩苞为食,并食入穗轴或损害幼粒。此外,一些幼虫从茎和叶鞘之间爬进茎中,以髓为食,这使得茎很容易被强风折断。受害植株种子不饱满,枯萎早衰,有的穗甚至没有种子,导致严重减产。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温度会影响玉米螟的发生代数。一般来说,大部分地区一年三代。第一代幼虫在6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春玉米的心叶。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大量繁殖,破坏了夏玉米的心叶和穗。第三代为8月中旬至9月初,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以最后成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残茬中越冬,并在下一个生长季开始化蛹羽化。
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度、生长期,每亩种植3000-3500株。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钾肥施用量,避免氮肥过量施用。及时防治,在幼虫三龄前进行化学防治。玉米螟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心叶丛末端(心叶丛外的绿叶被剥去,仅有2-3片黄白色幼叶被尚未抽出的幼穗包裹),此时是幼幼虫最大限度潜伏在心叶丛内的时间。每亩心叶喷或浇50%巴丹100克,水100公斤。1kg25%增效杀虫双还可加入5kg水和25kg细砂制成颗粒剂,每亩10 kg可用于防治心叶。在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中,关键是掌握早期预防和应用的最佳时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螟的危害近年来有所增加,因此对农民进行科学的培育和管理非常重要。
你知道螟虫的种类有哪些么?
稻螟虫,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蛀禾螟属的一种昆虫,水稻害虫。俗名水稻钻心虫,三化螟雄蛾翅展18~23毫米,前翅灰褐色,中央有一不明显小黑点。雌蛾翅展24~36毫米,前翅黄白色,中央有一明显黑点。卵粒积集成长椭圆形卵块,其上覆盖褐色鳞毛。老熟幼虫体长14~24毫米,淡黄绿色。蛹瘦长,长12~13毫米,蛹外包有薄茧。褐边螟蛾与三化螟近似,但前翅中央有3个褐点,前缘有褐边;卵块上盖淡黄色鳞毛;幼虫头部深褐色;茧较厚。二化螟雄蛾翅展20~25毫米,前翅近中部有4~5个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翅展25~31毫米。卵粒鱼鳞状排列成带形卵块。老熟幼虫体长24~27毫米,头部红褐色,体淡褐色。蛹长11~17毫米,圆筒形。台湾稻螟雄蛾翅展18~23毫米,前翅中央有4个带金属光泽的深褐色斑,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翅展23~28毫米。卵粒鱼鳞状排列成长带状卵块。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头部褐色。蛹长9~11毫米。
螟虫是什么科的啊?
螟虫,是稻的害虫。属鳞翅目。螟虫就是磷翅目有喙亚目 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中国的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水稻的历史性大害虫。
昆虫,种类很多,主要侵害水稻,也侵害高粱、玉米、甘蔗等。是中国南方主要害虫之一。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谷不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宋苏轼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疠,驱攘螟虫。”
1、 尽早尽快处理稻草:稻草不再利用的最好沤制,不方便的地方则尽可能将稻草撒开,切不要堆放、叠放在田间,实在不行的只能烧毁处理。对于收割机收割的,由于收割节位高,一定要进行烧毁。若稻草需要利用的,最好能在螟虫蛹羽化前,即下年4月10日左右,将稻草处理结束,尽量减少来年虫口基数。
2、 尽快清除田边枯枝杂草,堆制草木灰。
3、 水源好的地方采用灌水杀虫。晚初收割后,对于水源好的地方采用灌深水并筑好排水口,用以淹死越冬虫源,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赶放鸭子灭虫。
4、 提早翻耕。对与空闲田,提倡冬耕晒白和春后提早翻耕。开春后在越冬虫源羽化前尽早进行翻耕,并灌上深水。
5、 下年狠治一代压基数。一代二化螟防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螟虫发生程度。来年必须抓好一代的防治工作。
6、 今后要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螟虫,如5%锐劲特悬浮剂等。
7、 适时防治,并提倡正确施药方法。按农业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开展适时防治。防治螟虫时,田间一定要有水护苗,并采取喷施或泼浇方法,亩用药液量不得少于30公斤。 虫情检查。
螟虫采用标记重捕法吗
采用标记重捕法。螟虫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螟虫,是稻的害虫。属鳞翅目。螟虫就是磷翅目有喙亚目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中国的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