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氮肥的方法 常见几种氮肥的施用方法
1、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含氮量一般为16.5%~16.8%。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适用于基肥施用,追肥时应注意深层土壤覆盖。
2、尿素:尿素为酰态氮肥,含氮量一般为46%。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用作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喷施浓度为2%)。追肥应该提前进行。
3、氯化铵:氯化铵含氮量一般为24%~25%,不应用于酸性土壤、盐碱土壤和耐氯作物(果树、烟草等)。氯化铵是稻田较好的氮肥。施用氯化铵应与浇水相结合,氯化铵不应用作种肥。
4、硝酸铵:硝酸铵为硝、铵态氮肥,含氮量一般为34%~35%。硝酸铵吸湿性很强,溶解度很大。硝酸根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因而硝酸铵一般不宜作基肥施用;作追肥时,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结合灌水,加强中耕,防止硝酸盐上升在土表积累。
水稻田怎样正确施肥?
水稻田施肥应遵循“重视化肥,配合有机肥”的原则,并强调“施足底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酌情施粒肥”。农家肥或有机肥分解慢,肥效期长,一般在秋翻或春耕前施入:化肥分解快,一般在春耕前施入,随后伴随水耙地。
(1)底肥。强调深层施肥,将氮肥、磷肥、钾肥均匀施人田表后,进行旋地、泡田、水整地等一系列作业。一般氮肥施入量为氮总施入量的50%左右,磷肥和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2)分蘖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可占氮肥施用总量的25%~35%。在严重缺磷、钾的田块,也可追施适量的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等。
(3)穗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在抽穗前25天施人为宜,施氮量一般不宜超过总施氮量的20%。在生产上为了攻大穗,在有效积温允许的情况下,也有将穗肥的施氮总量调至25%~30%的情况。此外,在水稻长势过于繁茂或有稻瘟病症状发生时,则不宜施用穗肥。
(4)粒肥。以氮肥为主,一般是在安全抽穗前、抽穗时或者后期有早衰、脱肥现象时才施用穗肥,应在见穗至齐穗期施用,最迟应在齐穗后10天内完成,一般以喷施叶面肥为主,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5%一10%。
稻田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 稻田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施足基肥。有机肥料分解慢,利用率低,肥效期长,养分完全,所以作基肥施用较好。但由于稻区早春气温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缓慢,为了促进高产田秧苗早生快发,可以将氮肥总量的30%~50%作为基肥施用。磷肥和钾肥均作为基肥施用,也可以留一部分在拔节期施用。
2、早施蘖肥。水稻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可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增穗作用明显。分蘖肥分两次施用,一次在返青后,用量占氮肥总量的25%左右,目的在于促蘖;另一次在分蘖盛期作为调整肥,用量在10%左右。目的在于保证全田生长整齐,并起到保蘖成穗的作用。后一次的调整肥施用与否主要看群体长势来决定。
3、巧施穗肥。穗肥不仅在数量方面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而且施用时期也很关键。穗肥在叶龄指数91左右(倒二叶60%伸出)时施,可以促进剑叶生长。当高产群体较繁茂时,穗肥在叶龄96(减数分裂期前)时施,可起到保花作用。
4、酌情施粒肥。水稻后期施用粒肥可以提高籽粒成熟度,增加千粒重。在水稻抽穗期根据群体生长情况可酌情施用粒肥,但要控制好粒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
养鱼稻田如何施用氮肥
在稻田植稻期间同时养鱼,称为“稻田养鱼”。养鱼稻田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对水稻,而且对鱼的生长也有良好的影响。养鱼稻田施用氮肥,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至关重要。化肥中的碳酸氢铵对鱼有一定的毒害,最好作基肥用,施后一周再放鱼种。氮肥作追肥,一般宜选用尿素和硫酸铵,每667米2用尿素7.5~10千克,施硫酸铵则应加倍。若需用碳酸氢铵,则宜少量多次施用。追肥时应先放浅田水,把鱼赶到鱼沟或鱼坑里,施肥后再加深田水,这样对鱼没有什么影响。此外,追肥施用厩肥,既作鱼饵,又可为水稻提供良好肥源,可谓一举两得。
水稻怎样施肥
第一是底肥,也叫基肥,包括有机肥和各种化肥。有机肥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化肥用量为硫酸铵30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
以上这些肥料均在耙田前一次施入,耙田后可使肥、土、水相融,以减少肥料流失。第二是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如果总的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超过30千克硫酸铵。
其大致的肥料分配如下:面肥。插秧前耙田时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分蘖肥。插秧后10~15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5~10千克。
穗肥。在拔节初期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8~10千克。粒肥。抽穗前7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
扩展资料:
生长习性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
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三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