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用肥方法 需要怎么施肥
1、追肥用量,尿素在15~25公斤,碳胺可用到50~75公斤,分次追肥的应以起身拔节期追肥为主。
2、科学确定小麦春季追肥用量,一般麦田春季追肥用量,尿素在15~25公斤,碳胺可用到50~75公斤,分次追肥的应以起身拔节期追肥为主。
3、结合底肥施用情况。如果底肥的用量按我们在小麦播种时建议的那样,做到了氮磷钾比例合理,总量充足,那你可以适当多施春季追肥争取高产。如果小麦的底肥施用量不足或搭配不合理,尤其是磷钾肥施用不足,那就没有必要追太多的氮肥,以免造成浪费和引起贪青晚熟。
4、结合苗情。冬前旺苗,由于冬前消耗养分较多,可在春季多追一些氮肥。
大面积种植小麦,只用控施肥不用追肥是否可以?
控释肥主要是做为农作物的底肥,深施土壤中,其不同于普通掺混或复合肥料,因其由特殊工艺制作,添加了长效因子,及缓控释放肥料,肥效期长,并且起效慢。控释肥中各种肥料元素含量和其它复合肥没有太大区别,明白这两点很多农民朋友自己就可以清楚控释肥能不能给小麦追肥了。在小麦起身期也就是小麦浇头水时需要大量的肥料供给。
用控释肥追肥宜在小麦出苗后分蘖时进行最好,对未施基肥通常要在小麦播后20天左右一次性施入,而基肥不足的可以在越冬前或小麦返青后及时进行追施,不宜在小麦拔节后追施,目前生产上所采用的控释肥主要有硫磺包膜或硫磺加树脂包膜、硝化脲酶抑制剂、脲醛类和树脂包膜几种类型。其中也仅有脲醛可以做到200天以上的肥效缓慢释放。
控释肥的外膜在逐渐气温低的情形下外膜降解并且肥效释放慢,这对小麦出苗后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不利于小麦的健壮生长而安全过冬,而小麦中后期生长返青分孽,宜选用养分释放速度较慢、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肥料,反之选择释放速度较快的产品;长效脲醛或硫材料包衣缓释肥,养分释放速度受土壤温度、水分、酸碱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控释肥应该根据作物需肥养分特点,做基肥最佳,可以在作物生长各个发育期,释放控释肥养分,供作物生长需要。对作物生长提供长期养分的作用。
使用控释肥时,如果当庄稼追肥用时,一定要离开根系距离10公分左右。如果是果树一定要在树冠周围开沟施肥,当作基肥用时要深耕翻入土中,以免氧化、蒸发浪费肥力。
施用控释肥应注意什么
缓控释肥施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1)长效缓控释肥含氮量高,利用率高,溶化速度快,比较容易烧种,在施用时,一定要种肥隔离不小于10厘米。
(2)长效缓控释肥的施肥用量一定要结合当地种植结构及方式、常规用肥习惯进行推荐,常规用肥和长效缓释肥总含氮量上不能相差超过太多。一般推荐施用氮含量在26%以上、磷达到8~10%、钾达到10~12%为宜。氮含量过低作物生长后期易脱肥。
(3)明确当地的土壤条件,盐碱地和旱地上要谨慎施用长效缓释肥,因为很容易造成烧苗。沙土地由于保水保肥性差,漏肥严重,不建议使用长效缓释肥。如果用长效缓释肥,很容易后期脱肥,造成减产。
(4)长效缓控释肥适宜做基肥,适宜作物为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
小麦怎样用肥比较好,分几次用比较合理。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各是多少?
小麦施肥
每生产一百公斤小麦籽粒约需要纯氮四公斤左右,磷1.5公斤左右,钾3.5公斤左右。
小麦施肥要根据地力,养分吸收规律来进行。
小麦害怕胎里廋,施足底肥很关键,所以在耕地时需要增施有机肥,土杂肥的同时需要撒施三个十五的复合肥或者小麦专用肥五十公斤。
返青期根据小麦长势进行一次返青肥的追施,一般可追施尿素8-10公斤,苗旺不缺肥地块可不追施。
拔节期和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十五到二十公斤。
后期叶面喷肥,在小麦后期可喷施0.5-2%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腐殖酸类,海藻酸类叶面肥,可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小麦各个时期施什么肥,怎么施肥好
一、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 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公顷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氢铵225-300千克。
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迫肥。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12.5-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75-600千克。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 150-255千克或碳酸氢铵450-750千克。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作基肥。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仟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50-750千克。
基肥,最好将磷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麦的吸收。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公顷施氯化钾75-150千克。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0.5毫克 /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
二、种肥
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作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均有良好作用。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种肥可用尿素每公顷30-45千克,或硫酸铵每公顷75千克左右和过磷酸钙75-150千克。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
三、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现分别叙述如下:
①苗期追肥: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公顷追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粪尿。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旱施苗肥效果好。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②越冬期追肥:也叫”腊肥”,南方和长江流域都有重施腊肥习惯。腊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农家肥为主,对于三类苗应以施用速效性肥料为主,以促进长根分蘖,长成壮苗,促使三类苗迅速转化、升级。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较晚、个体长势差、分蘖少的三类苗,分蘖初期没有追肥的,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对于施过苗肥的可以不施”腊肥”。
③返青期追肥:对于肥力较差,基肥不足,播种迟,冬前分蘖少,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应深施6厘米以上为宜。对于基肥充足、冬前蘖壮蘖足的麦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④拔节期追肥: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蘖高峰后施用,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通常将拔节期麦苗生长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追肥和管理措施。
过旺苗:叶形如猪耳朵,叶色黑绿,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郁蔽现象。对这类苗不宜追施氮肥,且应控制浇水。
壮苗:叶形如驴耳朵,叶较长而色青绿,叶尖微斜,分蘖适中。对这类麦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150千克,氯化钾45-75千克,并配合浇水。
弱苗:叶形如马耳朵,叶色黄绿,叶片狭小直立,分蘖很少,表现缺肥。对这类麦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
⑤孕穗期追肥: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一般每公顷施75-150千克硫酸酸铵或45-75千克尿素。
⑥后期施肥:小麦抽穗以后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公顷喷溶液750升左右。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公顷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升。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起到一定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