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草莓得了炭疽病怎么办?
草莓炭疽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发病。该病是草莓育苗期主要病害之一,蔓延速度快,传染性极强,是草莓苗死亡的主要原因。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匍匐抽生期与育苗期的6月~9月,在苗匍期和假苗植期至定植期发病最为严重,浸染的温度为28~33,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草莓生长期很少发生。主要危害匍匐茎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呈椭圆形3至7毫米,之后,病斑变为黑色或褐色,边缘红棕色,叶片、匍匐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容易识别,匍匐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环形圈,上部委蔫枯死。预防治疗:该病防治困难,预防是首要措施,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保交早生、早红光等。避免匍匐地重茬(多年连种)。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老枯叶等病残体并及时处理。可使用药剂用百菌清六百倍的溶液喷3至5次,或百分之零点四等量式波尔多松液喷施两次。喷施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较好。一般药剂在草莓病发生前效果较好,在病发现后喷施则效果较低。一定要经常用药物预防。在夏秋育苗期要每七天喷药一次,在雨前雨后及时防止,在大风大雨后,及时喷药或用喷壶喷洒,能达到淋洗叶片的病菌、淤泥、和土壤的病菌的杀菌作用。在药剂的防止基础上,结合矮壮调节剂喷施,在六至七月上旬子苗基本满床时用多效唑喷施一至二次,控制旺长,促使子苗矮壮老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有效的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在植床上因迁苗摘叶断根后易感染病菌,必须在疏除下部叶片后用药剂浸根或喷洒的方法有效的防止病菌浸染。也可以用苯甲溴菌氰或啶氧菌脂。轮换用药,喷药结合灌根或者冲施。或者用咪鲜胺锰盐加溴菌氰喷施并灌根可彻底根除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怎么预防
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生长结果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呈纺锤形或椭圆形,3~7毫米,后病斑变为黑色,或中央褐色、边缘红棕色。
叶片、匍匐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很易识别。匍匐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环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措施。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早红光等。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并妥善处理。药剂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喷3~5次,或0.4%等量式波尔多液2 次,喷洒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最好。
草莓爆发了炭疽病,到底怎样治疗更有效呢?
预防和治疗要一起,尤其是大的风雨过后,一定要用药防治。
草莓炭疽病的预防保护用药,效果好活性强的有这些:咪鲜胺、代森联,代森锌,丙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草莓炭疽病的治疗用药有:25%吡唑醚菌酯1500倍、45%咪鲜胺800倍、健达(42.4%唑醚.氟酰胺)2000倍、10%苯咪甲环唑1500倍、25%嘧菌酯1500倍、25%溴菌晴1000倍等这些都是广谱性药剂,对草莓炭疽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病害发生期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进行防治。打药时要多打水、喷匀喷透。药液要喷淋到茎秆基部为好。
生物农药中生菌素、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等对该病也有一定防效。
为提高防治效果不产生抗药性,药剂不要连续使用,几种药剂轮换使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