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什么种类的肥料?它有什么作用?
尿素是目前最常用的优质氮素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最主要的化学肥料之一,但是目前农民在施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这些不合理的施用方法不仅造成许多浪费,施入土壤后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并且严重污染了农业环境和地下水资源。
因此,在施尿素时应掌握哪些窍门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以及在使用尿素时,千万要注意哪些误区呢?
孟葆隆大农业小编下面就为您揭晓,希望从事农资的朋友们不要忽视这些小诀窍,弄懂大路货,将会给您的门店带来更多的生意。一个尿素居然能卖出这么多的道理来,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收藏吧,随时翻出来看看,肯定受益!
怎么样正确施用,才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1、深施
尿素无论用作底肥还是用作追肥,均应深施覆土,施入深度10~12厘米为宜。据试验,尿素表施或浅施2~3厘米,利用率仅有30%;施入深度5厘米,利用率为45%;深施10~20厘米,利用率可达65%。
2、早施
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其使用时间过晚,不仅不利于肥效发挥,而且可能引起作物贪青晚熟。
3、喷施
尿素分子体积小,容易被叶片吸收,是最适合进行叶面喷施的化肥。叶面喷施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土壤过酸或过碱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作物急需氮素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时,采用叶面喷施可以弥补根系吸肥的不足。
4、混用
尿素与有机肥、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避免进入以下施用误区!
1、与碳铵混用
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而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会使尿素转化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降低尿素的利用率。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使用。
2、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3—5天的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转化成铵的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如果在碱性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则更多更快,所以,农民朋友施用尿素时不能图省事而将其地表撒施。
3、用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死苗。
4、施后马上浇水
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各有长短,一般要经过2~10小时才能完成。若施用后马上浇水,尿素则会溶于水中而大量流失。
5、与碱性肥料混施。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使用。
6、在芹菜上施用
芹菜整个生长期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用尿素。因为追施尿素后,会使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给芹菜施肥宜用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这样有利于提高品质。
化肥的总养分是指什么
化肥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扩展资料:
根据化学性质可将化学肥料分为:
1.生理酸性肥料。在化学肥料的水溶液中牧草吸收肥料的阳离子过多,剩余的阴离子生成相应的酸类,使溶液变酸,大多数的铵盐和钾盐都属于这类肥料。
2.生理碱性肥料。如果牧草吸收利用的阴离子比吸收利用的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的碱性化合物,使溶液变成碱性,如硝酸钙、硝酸镁等都属于碱性肥料。
3.生理中性肥料。牧草吸收阴离子与吸收阳离子的速度大致相等土壤溶液呈中性反应,如硝酸钾、硝酸铵、尿素等。根据养分的成分可将化学肥料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等。根据用途可将化学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合肥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肥
复合肥和尿素的区别
营养元素不同:复合肥的养分以氮、磷、钾为主,总养分为25-60%,肥效期稳而长,可作基肥使用,尿素的养分以氮元素为主,肥效期短,可作为追肥使用。
含氮量不同:复合肥的含氮量不固定,低浓度含量为25-30%,中浓度含量为30-40%,高浓度含量为40%以上,尿素的含氮量为46%,是目前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
一、营养元素不同
1、复合肥
是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化学肥料,主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总养分为25-60%,肥效期稳而长,养分分布较均一,可以作为基肥使用。
2、尿素
是一种单元肥料,养分以氮元素为主,肥效期较短,主要作追肥使用。
二、含氮量不同
1、复合肥
低浓度类型的总养分含量为25-30%,中浓度类型的总养分含量为30-40%,高浓度类型的含量超过40%。
2、尿素
含氮量达到46%,是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
三、用途不同
1、复合肥
通常只用于农作物施肥,可作为底肥、追肥使用。
2、尿素
在农业上适用于追肥,在工业领域中可用来合成塑料。
问一下尿素和化肥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尿素属于最普通最常见的化肥,但是化肥不光是尿素,无机肥料都属于化肥。
复合肥与尿素都属于化肥市场中的大肥,复合肥是含有多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可以补充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可以均衡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尿素只含有氮肥肥料单一,主要作为作物的追肥来使用,与其他传统追肥如尿素的不同点在于尿素是速效型肥料,作物吸收速度较快,但施用之后效果的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仅适合作物生长期间的需肥高峰期。
复合肥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
尿素有什么元素养分?
尿素含N46%],学名碳酰二胺,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德国Whler,1982)。尿素产品有2种剂型: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一般分两组,由造粒塔生产的称小粒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由成粒器(转盘、转鼓等)生产的尿素,粒径为2~10毫米,其中2~4毫米的大颗粒尿素最适合于用作散装掺和肥料的基础肥料,大于4毫米的颗粒尿素主要用于森林等木本作物。尿素在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也能溶于醇类,稍溶于乙醚及酯。尿素能与酸或盐相互作用,生成盐和络合物。尿素与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钾有良好的混配性能;与过磷酸钙混配会引起加成反应,产生游离水,因此只能进行有限混配;尿素与过磷酸钙不应在同一掺和肥料中使用。尿素或含有尿素的复合肥料与硝酸铵或含有硝酸铵的复合肥料是绝对不能掺混的,因为这样得到的固体掺和料极易潮湿。尿素硝酸铵溶液在液体复混肥料中的使用很普遍。尿素质量标准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