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的拼音解释及造句
糖化拼音
【注音】: tang hua
糖化解释
【意思】:淀粉在酵素的作用下变成糖。
糖化造句
1、然后将啤酒花加入到拖把状设备(糖化系统)中蒸一个小时。啤酒就是这样获得它独特的味道和香味的。
2、因为葡萄糖有晶体结构或糖浆结构的精巧结构使它更昂贵,葡萄糖在发酵培养基中是主要的产物,通过直接糖化酶转化淀粉得到。
4、但如果酵母和人体中的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糖化”方式不同的话,产出的结果可能不适合作为药物。
5、影响粉碎度控制的主要因素有麦芽质量、糖化方法和过滤方法;
6、必须严格控制制麦、糖化、发酵、灌装、贮存等工序操作,防止脂肪酸氧化。
7、玉米若经糖化后,可使猪喜食快长,提高饲料报酬。
8、发酵主要有直接发酵法、间接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等。
9、在这些人当中,有1006人报告自己已被诊断为糖尿病,或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大于6.5%。
10、离开了老糖化车间。
11、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测定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该值大于或等于6.5%的人都患有糖尿病。
12、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的AaronKowalski博士在电话采访中表示:“你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每下降10%,罹患糖尿病并发的视网膜疾病的风险就下降40%。”
13、探讨了挤压膨化大米为辅料生产啤酒的外加酶糖化工艺。
14、用小麦芽酿造啤酒对糖化和过滤、啤酒风味、酵母使用、啤酒过滤和啤酒抗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5、该系统已用于啤酒糖化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实用表明该系统具有非常满意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效果。
16、认为酸性蛋白酶有促进糖化作用,加速蛋白质降解和促进微生物生长等作用。
17、提出了用木薯干为原料,同步糖化发酵(SSF)开发燃料乙醇的新工艺。
18、探讨了挤压膨化大米为辅料生产啤酒的加酶糖化工艺。
19、以马铃薯粉或甘薯粉为主料的糖化醪作为基质,在较佳发酵条件下乳酸发酵的.淀粉利用率可达95%左右。
20、糖化酶用量过大是淀粉质原料无蒸煮酒精发酵在大厂的实际应用中难于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21、决定白酒风味的六大因素为自然生态环境、原辅料、糖化发酵剂、工艺、设备、饮食文化;
22、用海藻酸盐凝胶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制剂和活性干酵母进行淀粉质原料糖化醪的酒精连续发酵研究。
23、糖化发酵不当;
24、如今,莫拉公司已成为开发、生产和安装啤酒酿造设备的世界领先者,从简单的罐体到整个糖化间的交钥匙工程。
25、目前我国食醋生产普遍采用固态发酵法,利用麸曲作为糖化剂。
26、对根霉曲培菌糖化过程的动力学及耗氧情况进行了研究。
27、以纤维素类物质——玉米芯为底物,利用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对L-乳酸的同时糖化发酵工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糖化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糖化作用
糖分子(主要是葡萄糖,也包括其糖类,如果糖、半乳糖等),可以与蛋白质、脂肪甚至核酸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与他们结合起来。其反应是不可逆的、连锁进行的。有开始的少数较小的糖化蛋白,再连接到其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分子上,逐步使糖化分子从小到大交联起来,成为(高糖化产物或老化产物缩写都是AGE,即衰老之意)。于是原先有序排列、自由活动的分子,被紧紧地交联、捆绑起来,破坏了它们的结构形态,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细胞也就逐渐老化了。
以皮肤为例,由于其中胶原蛋白、弹力蛋白、汗腺蛋白等的糖化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少年时代的光鲜、弹性、湿润和柔软消失了,变的皱纹满面,粗糙干燥和坚硬。再如,角膜内的蛋白质糖化了,失去了透明度,浑浊了,眼睛花了,发生白内障。人体其他组织,脑、心、肝、脾、肺、肾也是如此,于是,记忆力逐渐减退,各种老年性疾病接踵而来。
糖化作用这个名词,无论是中文或英文,都很容易和“糖基化作用”混淆起来。糖基化作用(glycosylation)是细胞内很重要的生化过程,许多蛋白质在细胞中合成以后,必须加上糖基,形成“糖蛋白”,才是成熟的具有功能的蛋白质,包括许多分泌性的蛋白质和细胞基质、骨基质和关节滑液等。这种过程是酶促的过程。而糖化作用是直接的化学反应,不是酶促过程,由此生成的“高糖化产物”具有病理作用。糖化蛋白可以在体内发生,也可以在烹调时生成,蛋白质食物加糖高温烹调,如糖醋排骨、糖醋鱼等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糖化蛋白,它们大约有30%左右可被胃肠道吸收。
糖化蛋白的致病作用
全身组织细胞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而且各种组织细胞均含有高糖化产物的受体,所以糖化作用可发生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促进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病、痴呆症、肌无力、骨关节病变、免疫力低下等。专家估计,糖化作用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一直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日积月累,引起衰老。
糖尿病是糖化作用做突出的表现,即是糖化作用引起的疾病,又会加重糖化作用。
饮食不当也是糖化作用的促进因素,饮食中太多的糖,尤其是果糖,比葡萄糖的糖化作用还要强十倍;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大米、土豆、面粉等,尤其是精制 的米面,由于吸收快,血液中葡萄糖骤升;高温煎烤的食物,如烤肉、烤鱼、烤面包等,都会使食物产生糖化蛋白,如加糖就更糟,使食物中的糖化蛋白成倍增加。
延缓糖化作用抗衰老
糖化作用是不可逆的,和机体老化一样,只能延缓而不能治愈。“延缓”机体的糖化作用,有利于抗衰老。
1、严格控制糖尿病,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正常值4.5%~6.3%),有助于了解体内糖化进行的程度,从而对科学饮食有一个量化的依据。
2、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限制热量可长寿与此有关),避免甜食。有人建议体重70公斤的人,每天碳水化合物得总量不超过100~200克。尽量减少精制米面、土豆等的比例。
3、避免煎烤食物,采用水煮、蒸、炖或低温处理。
4、运动减肥,可减少脂肪而增加肌肉的含量;肌肉中的肌酸和肌肽有抗糖化作用。
5、服用有一定治疗作用的维生素(营养物),如肌肽、苯磷硫胺(一种类似于维生素B1的物质)、逆转醇(白芦梨醇、葡萄胺)、α硫辛酸。
目前,科学家正在深入研究糖化作用的分子机理和应用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为人们的养生活动更科学的指导。
什么是“糖化现象”?
人体要产生能量,那么就要消耗糖分。但是人体中的糖分有时并不会被完全消耗掉,还会剩余一些。这些剩余的糖和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还会产生糖化终产物age,这个过程就叫做糖化反应。
要知道的是糖化反应是不可逆的,就是一旦正向发生了之后,就没有办法再回到糖的成分。
糖化反应不仅可以在人体内发生,在日常的烹饪中也可以产生。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牛奶布丁上撒上一层白糖,然后对着白糖用喷枪来烧一下,这时候糖就和布丁里的蛋白质发生了反应,也就变成了我们香脆可口的焦糖。
这就是一个非常直观又很能够很容易理解的糖化反应,喷枪烧了之后产生的焦糖,就是糖化反应终产物。
那么,大家类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像红烧肉、糖醋排骨,这些也都是糖化反应的终产物。
可能说起美食,大家会觉得糖化终产物特别好。但是在人体当中如果摄入太多的糖,那么会引起很多的疾病。
因为人体细胞组织中都含有蛋白质,而且都有糖化终产物的受体,所以都有可能发生糖化反应。
在人体当中最容易受到糖化攻击的就是胶原蛋白了。一旦受到攻击就会发生质变,那么就会让胶原蛋白失去原有的弹性,所以人的皮肤就会变黄松弛,而且皱纹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所以仙女们如果感觉到自己某一段时间皮肤变得特别不好,那么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糖吃太多了。这里的糖不仅仅是只甜的东西,碳水化合物也都是糖。
糖化是单糖还是复糖
糖化是指还原性的单糖,比如核糖、葡萄糖以及6-磷酸葡萄糖以非酶促的形式共价结合到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上 (主要是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 形成的
什么是糖化?
糖化,指的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是淀粉糖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过程,也是食品发酵过程中许多中间产物的主要过程。糖化的方法,视要求产物的甜度以及相应的理化性质而定,基本上分为三类:酸法、酶法、酸酶结合法。
为什么说糖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糖化是人体内在没有身体催化剂(酶、又称酵素)的调控情况下,与蛋白质或者脂肪结合的一种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产生的物质被称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简称 AGES。糖化影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工程,甚至对健康造成损害。蛋白质分解酵素的活性会随着年龄逐渐降低,糖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糖分是人体必需的核心营养成分,适量的糖分摄入是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保证,但是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嘛。如果糖分摄入过多或者人体代谢速度减缓(比如衰老、生病、不爱运动blabla)游离的糖分就会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褐色的物质,以及一系列连锁反应,即糖化反应(Glycation)越多的糖,糖化反应后颜色越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