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中钾的含量一般是多少
肥料中钾的含量以氧化钾含量计算,一般钾肥中,氯化钾含量大于或等于60%、硫酸钾含量大于或等于50%、硝酸钾含量大于或等于46%等等,复混肥中的钾大多添加上述肥料混合加工而成,其含钾量应低于上述数值,具体含量见包装标示
一、氯化钾(KCl)
(一)性质
氯化钾主要由光卤石(KCl·MgCl2·H2O)、钾石矿、盐卤(NaCl·KCl)加工而制成的。
氯化钾为白色或淡黄色、紫红色结晶;
K2O含量为60%,易溶于水,对作物是速效的;
二、硫钾酸(K2SO4)
(一)性质
硫酸钾主要是明矾石[K2SO4.Al2(SO4)3.4Al(OH)3]、钾镁矾(K2SO4 MgSO4)为原料经煅烧加工而成的。
硫酸钾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K2O含量为50-52%,易溶于水,对作物是速效的;
三、草木灰
(一)成分和性质
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因为有机物和氮素大量被烧失,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灰分元素-P、K、Ca、Mg和Fe等微素(Ca、K较多,磷次之)。
不同作物的灰分的成分差异很大,一般木灰含Ca、K、P多;而草灰含Si多,P、K、Ca略少。
同一作物的不同部位灰分中元素的含量也不同,幼嫩组织灰分含P、K较多,衰老组织含Ca、Si多。
草木灰中的钾90%是碳酸钾(K2CO3),其次是KCl和K2SO4,均为水溶性的,对作物速效,但易受雨水淋失。草木灰中含有CaO、K2CO3,呈碱性反应。酸性土壤施用,不仅能供应钾,而且能降低土壤酸度和补充Ca、Mg等元素。
缓释肥做玉米施肥效果如何
可以施用缓释肥。
但是目前市场上很多的缓控释肥,俗称懒肥,品种很多,鱼龙混杂,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也比传统肥料大的惊人,这些肥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目前国内的缓控释技术还不够成熟,建议还是使用传统的施肥方式。如果使用缓控释肥,建议大家在使用时每亩掺入1-2公斤的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可以有效减少控释肥施用量30%左右,大大减少投入,并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因为控释肥氮肥的控制效果还达不到那么长时间。
盲目的不科学的施用化肥会增加投入,板结土壤,浪费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
玉米高产施肥管理技术
1、施足底肥、种肥
底肥即整地时施入,每亩施用2000kg腐熟的农家肥、鸡粪、猪粪。因为腐熟的农家肥、鸡粪、猪粪含有细菌、虫卵,而且养分利用率低,施入土壤中,往往在土壤温湿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被土壤厌氧菌再次腐熟发酵,造成烧根烧苗现象,所以建议种植户在施入有机肥前可利用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对新鲜的粪便进行耗氧发酵处理,不仅可以消灭(切断)粪便中的细菌、虫卵等病源载体或传播途径,还能将粪便中的养分充分转化为有效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烧根烧苗现象。
播撒种肥时要特别注意,因玉米小苗期间根系活力差,且吸收能力差,如在播撒种肥时选择不包衣的高氮掺混肥料或高氮复合肥料,种子和肥料施入时,要求调试播种机器的出肥口和出种口的距离(种肥间距要求7~8厘米),这样可以将化肥播种在玉米种子侧下方10~15厘米处,减少烧根现象,避免种植户补苗,增加劳动量。种肥可以选择每亩10公斤左右二铵+10公斤左右尿素+4~5公斤钾肥+1~2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锌肥。也可以施用玉米专用复合肥30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拌匀机播即可。种肥中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不仅能减少氮肥的挥发和淋湿,还能降低磷肥和钾肥的吸收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30%以上,另外还含有多种中微量元素,可满足玉米全生育期所有养分的需要。
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可以有效的固氮解磷解钾,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生物环境,恢复地力!
2、 适量追肥
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期,其间可中耕1~2次,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追肥1~2次;大喇叭口至抽雄后20天干旱时要浇水
玉米拔节期玉米宜在6~7片时展开时施入。一亩尿素3~4公斤或碳铵10~15公斤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混匀穴、条施。有疯长趋势的宜减少拔节肥施入量。
穗肥是指玉米在雄穗抽出以前10~15天,,此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一般每亩穴施或条施尿素8~10公斤,或碳铵20~25公斤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这个时候也可叶面喷施硼砂和硫酸锌,促进花粉管延长,有效减少秃尖现象,为丰产做准备)
尿素是什么
尿素是什么
尿素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公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回圈。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活力论从此被推翻。尿素也可以归类为氮肥,含氮大于等于46%。
当尿素是什么
CO(NH2)2 是尿素的化学式。
车用尿素是什么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
EB® 高纯环保-25℃/-35℃低温车用尿素溶液
包装规格:10Kg*2
包装特点:本包装采用全新优质HDPE塑料壶灌装,配有加注导流软管,加注方便快捷,避免污染,无需纸箱包装,长途运输时木制托盘打包,每托盘可装960升。
产品效能:
1. EB® 高纯环保车用尿素溶液为是一种高品质的氮氧消除剂, 使用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 可将氮氧化合物转化成氮气和水,以降低柴油车辆的氮氧化物以及固体颗粒物的排放。
2. 该化学品由高纯度尿素、超纯水和一些其它高纯度化学品制成的,是一种非爆炸性、非易燃和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的溶液。
3. 适用于所有国Ⅳ、国Ⅴ排放柴油发动机SCR系统。本品在北方冬季低温环境下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保证在低温下正常使用。
4. 本品无色透明, 无味或轻微氨水味. 无毒无污染不可燃.
5. 本包装形式简易,有效的避免污染,方便携带,包装成本较低,适用于长途货车客户。
6. 凝固点:-25℃,-35℃。
黑尿素是什么
农业黑尿素与白尿素的区别:白尿素是对常规尿素的形象称呼,因为常规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而黑尿素,是以天然物质中提取的“锌腐酸肥料增效剂”作为为尿素改性增效的材料,制作而成的黑色锌腐酸尿素。
与传统白尿素相比,锌腐酸黑色尿素对土壤崛酶活性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有效降低氨挥发损失20%以上,同时与尿素发生反应产生腐脲,减缓尿素在土壤中的分解和释放速度,而且还具有调节土壤碳平衡、补充充微量元素锌等功能。直接的效果表现就是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及地上部作物生长,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被认为是尿素增值中的‘黑色先锋’。
黑色尿素的核心一一锌腐酸肥料增效剂以风化煤载褐煤为主要原料,利用专门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取浓缩后形成的高分子活性腐植酸增效液,利用特有的鳌合工艺技术制备而成。该增效剂为天然物质提取,安全环保,其中含有大量羧基、酚烃基、羰基等活性基团,可调节作物有机碳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强光合作用,促进作物增产优质。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碳酸的二酰胺,分子式为H2NCONH2(CO(NH2)2),分子质量60。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储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多肽尿素是什么
多肽尿素即酰胺
酰胺
一、酰胺的构造和命名
酰胺是羧酸的衍生物。在构造上,酰胺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羟基被氨基或烃氨基(-NHR或-NR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也可看作是氨或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被酰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酰胺的命名是根据相应的酰基名称,并在后面加上“胺”或“某胺”,称为“某酰胺”或“某酰某胺”。例如:
当酰胺中氮上连有烃基时,可将烃基的名称写在酰基名称的前面,并在烃基名称前加上“N-”“N,N-”,表示该烃基是与氮原子相连的。
二、酰胺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除甲酰胺是液体外,其它酰胺多为无色晶体。酰胺分子中含有羰基和氨基,它们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由于酰胺分子间氢键缔合能力较强,因此其熔点、沸点甚至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羧酸还高。
当酰胺中氮原子上的氢被烷基取代后,缔合程度减小,熔点和沸点则降低。脂肪族N-烷基取代酰胺一般为液体。
低给酰胺易溶于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溶解度逐渐减小。液体酰胺不但可以溶解有机物,而且也可以溶解许多无机物,是良好的溶剂。例如HCON(CH3)2。
(二)化学性质
1.酸碱性
酰胺一般是近中性的化合物,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现出弱酸或弱碱性。酰胺是氨或胺的酰基衍生物,分子中有氨基或烃氨基,但其碱性比氨或胺要弱得多。酰胺碱性很弱,是由于分子中氨基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共轭体系,使氮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因而接受质子的能力减弱。这时C-N键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键性。
然而,氮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却使N-H键的极性增加,从而表现出微弱的酸性。如果氨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被一个二元酸的酰基取代,则生成环状的亚氨基化合物(酰亚胺)。由于两个羰基的吸电子作用,使亚氨基的N-H键极性明显增加,氮上的氢原子较易变为质子,而呈弱酸性。例如:
2.水解
酰胺在通常情况下较难水解。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时,则可加速反应,但比羧酸酯的水解慢得多。
N-取代酰胺同样可以进行水解,生成羧酸和胺。
3.与亚硝酸反应
酰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相应的羧酸,并放出氮气。
三、重要的酰胺及其衍生物
(一)尿素
尿素又称脲,是碳酸的二酰胺。
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存在于动物的尿中。许多含氮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氨是有毒的,通过转变为尿素从尿中排出而使氨的浓度降低。正常成人每天排泄的尿中约含尿素30g。
尿素为无色晶体,熔点133℃,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於乙醚。
尿素是很重要的物质,用途广泛。它在农业上用作高效固体氮肥,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合成药物、塑料等。尿素本身也是药物,对降低脑颅内压和眼内压有显著疗效。
尿素具有酰胺的结构,有酰胺的一般化学性质。但因两个氨基连在一个羰基上,所以它又表现出某些特殊的性质。
1.弱碱性
尿素分子中有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可与强酸成盐,故呈弱碱性。
尿素的硝酸盐、草酸盐均难溶于水而易结晶。利用这种性质,可从尿液中提取尿素。
2.水解反应
尿素是酰胺类化合物,在酸、碱或尿素酶的作用下很易水解。
3.缩二脲的生成及缩二脲反应
尿素是一种特殊的酰胺,它的两个氨基连在同一个羰基上,所以它又有与一般酰胺不同的性质。若将尿素加热到稍高于它的熔点时,则发生双分子缩合,两分子尿素脱去一分子氨而生成缩二脲。
缩二脲是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90℃,难溶于水,能溶于碱液中。它在碱性溶液中与少量的硫酸铜(CuSO4)溶液作用,即显紫红色,这个颜色反应叫做缩二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上以上酰胺键( ,肽键)合
物如多肽、蛋白质等都能发生这种颜色反应。
(二)丙二酰脲
尿素与酰氯、酸酐或酯作用,则生成相应的酰脲。例如,尿素与丙二酰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
丙二酰脲是无色晶体,熔点245℃,微溶于水。它的分子中含有 及 的结构,可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由于丙二酰脲中由酮式转变为烯醇式而呈酸性,所以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土酸。
巴比土酸本身没有药理作用,但它的C-5亚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5,5-二取代)后所得许多取代物,却是一类重要的镇静催眠药,总称为巴比妥类药物。其通式为:
巴比妥类药物很多,主要的有巴比妥、苯巴比妥(鲁米那)、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等。它们是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能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中。
巴比妥类催眠药的钠盐,可作注射用。
(三)磺胺类及氯胺类药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磺基(-SO3H)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叫磺酸。芳香磺酸最为重要,例如苯磺酸。
磺酸的化学性质与羧酸类似,但酸性比羧酸强得多。
苯磺酰氯与氨或胺作用,可生成磺酰胺。
在医药上,重要的磺酰胺类化合物有磺胺类药物及氯胺类药物。
1.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是优良的化学治疗剂,开始应用于20世纪30年代。它们能抑制多种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痢疾杆菌等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常用以治疗由上述细菌所引起的疾病。
最简单的磺胺类药物是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SN)。
磺胺是无色晶体,熔点163℃,味微苦,微溶于水。磺胺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这是由于它在苯环上连有氨基,因此能与酸作用生成盐;同时。与磺胺基结合的氨基上的氢原子,因受磺酰基的影响而呈酸性,故又能与碱作用。
磺胺口服时副作用很大,仅外用以治疗化脓性创伤。为了减少磺胺的副作用,一般采用其它原子团取代磺酰氨基上的氢原子,
其副作用较小,称为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性质稳定,口服吸收良好,使用方便。表18-2是一些常见的磺胺类药物。
甲氧芐氨嘧啶(TMP),在化学结构上不属于磺胺类,但它能加强磺胺药的作用,也能增强多种抗生素的疗效,称为磺胺增效剂,常与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伍用。
甲氧苄氨嘧啶(TMP)
表18-2 常见的磺胺类药物
2.氯胺类药物
苯磺酰胺分子中,氨基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叫做氯胺类药物。例如:
氯胺类药物是白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微具氯气味。能溶于水及乙醇,难溶於乙醚等有机溶剂。
氯胺类药物都是氧化剂,它们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或次氯酸钠,而有杀菌和对化学毒剂的消毒作用,故在军事医学上有重要意义。
(2,6-Difluorobenzamide)
基本引数:分子式:
C6H3F2CONH2 分子量:
157.13 结构式:
质量指标:
状态: 白色晶体粉末含量: ≥99% 溶点: 143-145℃水份: ≤0.2% 灰份: ≤0.3% 用途:
农药中间体
车用尿素是什么
是一种用于装有SCR系统柴油车的尾气处理液(又名:柴油车尾气处理液、车用尿素溶液),能够将汽车尾气中的致癌物质——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降低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排放,减少污染。
由32.5%高纯度尿素和67.5%的超纯水组成
无色透明、无毒无害,非易燃易爆品
关于厂家目前生产能力最大的是美丰加蓝,也是获得了CGT认证,以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证的一家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厂家。
汽车尿素,它是一种使用在SCR技术中,用来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其组成成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
车用尿素作为减少柴油机商务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但市面上车用尿素厂家比较混乱 ,这里一家不错
汽车尿素是什么?
汽车尿素的学名是柴油机尾气处理液,通常用于柴油发动机中,是一种使用在SCR技术中,用来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其组成成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目的是为了减少柴油机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所以国内俗称欧IV标准。
SCR技术,即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Technology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系统包括尿素罐(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SCR催化反应罐。SCR系统的执行过程是:当发现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尿素罐自动喷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和氮氧化物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排出。
在我国,对于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的生产目前尚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产品最新国家标准为GB29518-2013。
控释尿素是什么
在2007年国家释出的行业标准(HG/T 3931-2007 缓控释肥料)中,缓控释肥料定义为: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释放延缓,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按照核芯种类不同,产品可分为缓控释氮肥、缓控释磷肥、缓控释钾肥、缓控释复合肥、缓控释复混肥料、缓控释掺混肥料(BB肥)等,产品名称应是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核芯的名称前加上“缓释”、“控释”、“缓控释”、“包膜缓释”、“包膜控释”或“包膜缓控释”字样。
但在2009年释出了缓释肥料国家标准(GB/T 23348-2009),从此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HG/T 3931-2007)作废,国家标准中缓释肥料定义为: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肥料。按照核芯种类不同,产品可分为缓释氮肥、缓释钾肥、缓释复合肥、缓释复混肥料、缓释掺混肥料(BB肥)等,产品名称应是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核芯的名称前加上“缓释”、“包膜缓释”字样。所以在国内肥料市场上现无“缓控释肥料”或“控释肥料”的包装。
目前常见的缓释肥料按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包膜型缓释肥料、抑制剂型缓释肥料和化学合成型缓释肥料。
包膜型缓释肥料根据包膜成分不同又分为,无机物包膜肥料(常见有硫包膜肥料、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包裹肥料、肥料包裹肥料),有机化合物及聚合物包膜肥料(常见有蜡包膜肥料、不饱和油包膜肥料、改性天然橡胶包膜肥料、热塑性树脂包膜肥料和热固性树脂包膜肥料)。
抑制剂型缓释肥料主要新增的抑制剂有脲酶抑制剂、消化抑制剂和氨稳定剂等,这种型别在美国称其为稳定化肥料。
化学合成缓释肥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难溶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脲甲醛(UF)、丁烯叉二脲(CDU)和草酰胺等;水溶性难降解化合物,如异丁叉二脲(IBDU)等;低溶解性无机盐,如磷酸镁铵等。
目前行业内专家人士已经接受“缓控释肥”这一概念,例如2011年五月份在国内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一直使用“缓控释肥”这一概念。业内人士又把有机物及聚合物包膜类肥料称为控释肥。
西安阿诺肯有限发展公司从2001年致力于高档园艺产品的开发,成功研制出美世®缓控释肥系列产品,热销于欧美、澳洲、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控释尿素是控释肥的一种,主要是对氮进行控制释放。
果树的各个生长时期该如何施肥
果树的各个生长时期该如何施肥
花期过去要施肥浇水,促进果实生长。花芽分化的6,7月不浇水施肥,防止长条子影响花芽分化。秋季用有机肥。总之是促控促。
葡萄怎么施肥,葡萄各生长时期施肥方
葡萄喜光耐旱植物,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比较好,每次浇水时可以加点营养液,或者追肥磷钾肥为主比较好 可以促进植物开花结果更多
果树如何施肥?
果树施肥的方法:
一、早施底肥
施基肥最适宜时期是秋季(落叶前1个月),其次是落叶至封冻前,以及春季解冻至发芽前。有机肥的种类建议加大微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其目的有三个:
1、及时让树体得到恢复,在冬季有充足的营养积累而提高抗寒性。
2、营养得到补充后,能促进花芽分化良好,为下年提高坐果率打下基础,并为下年春梢萌发打下基础。
3、施用采果肥可以防止冬季落叶,延长叶片寿命,有利于下年保花保果,为来年开花结果储备营养,防止大小年。
二、增施钾肥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成分。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选择性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溶态钾离子。钾元素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植物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如生长点、芽、幼叶等部位。钾对植物的营养功能包括促进植物体内酶的活化,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同时钾肥改善植物产品品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适量增施钾肥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其在施肥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三、缓控释肥
在离树干1米左右的地方呈放射状或环状沟施,深20-40厘米左右,近树干稍浅,树冠外围较深,然后将控释肥施入后埋土。应根据控释肥的释放期,决定追肥的间隔时间。一般情况下,结果树每株0.5-1.5千克,未结果树50千克/667平方米。
四、微量元素
硼肥和锌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在具体施用时一是注意硼肥和锌肥要浅施(施入5-10厘米土层内),以利根系吸收;钙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果实硬度,其施用时间一是在花后2-3周,每隔5天喷一次浓度为0.5-1%的氯化钙,共喷2-3次;二是果实采收后,用浓度为3%的氯化钙浸果20分钟,这样可以增加果实硬度和提高果品的耐贮性。
花生各个不同时期如何施肥
前期使用氮肥或者平衡肥,主要是为了提高花生的长势,后期可以用钾肥,主要是膨大花生籽粒的,喜满地水溶肥有花生整个时期用的肥料,效果还不错
芒果幼树,结果树如何施肥,芒果各时期需肥特点及方法
(1)定植肥
定植肥主要效果是生根养根护根,可施捷农根统管。
(2)追肥
幼树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施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促进早发新根,抽生枝梢
果树的哪些生长期为施肥期
果树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施肥的,果树生长期,推荐使用福进门含腐殖酸水溶肥,能够促进果树根系的生长,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开花坐果期使用高氮高钾型水溶肥,提高果树的开花坐果率,保花保果效果好,膨大期使用膨果专用水溶肥,保花保果效果好。
建兰的生长应该如何施肥
一般情况下都是营养液,每次浇水时加点营养液比较好,放室内明亮通风处比较好,干透浇透水就可以
桃树不同生长期如何施肥
桃树的幼树生长较旺,吸收能力也较强,对氮素的需求不是太多,若施用氮肥较多,易引起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困难。进入结果期晚,容易引起生理落果。进入结果盛期后,根系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而树体对养分的需求量又较多,此时如供氮不足,易引起树势衰弱,抗性差、产量低,结果寿命缩短。因此,在营养的需求上,幼树以磷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肥和钾肥。进入盛果期后,施肥的重点是使桃树的枝梢生长和开花结果相互协调,在施肥方面以氮肥和钾肥为主,配施一定数量的磷肥和微量元素。
大棚茄子,越冬一大茬,各时期该如何施肥?
茄子不同生育期所需不同:
幼苗期需要适量氮、充足的磷和少量的钾;
膨果期则需要多量的钾、适量的磷和少量的氮
如果氮素过多、钾的供应不足 , 植株容易徒长,养分被大量消耗在叶片的生长上,使生殖生长果实受到抑制。
茄子同时对有机质需求高,应施用腐熟粪肥配合锌硼铁镁肥等。
哪位清楚果树如何施肥
果园的主要用肥。
其主要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和饼肥等。
施肥方法
(一)早施多施基肥
目前大多数果园有机质不到1%,部分果园甚至在0.5%以下,远远达不到优质丰产园的要求,因此必须增加基肥用量。如果同时考虑到树体生长与改良土壤的双重需要,有机肥的施用量应掌握在斤果二斤到三斤肥的标准。所以一个亩产1500公斤左右的中产果园,有机肥的用量不可少于3000公斤。施基肥最适宜时期是秋季(落叶前1个月),其次是落叶至封冻前,以及春季解冻至发芽前。秋施基肥能有充足的时间腐熟,并使断根愈合发出新根,因此时正是根的生长高峰期,根的吸收力较强,吸收后可以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并可促进花芽的发育充实。树体较高的营养贮备和早春土壤中养分的及时供应,可以满足春季发芽展叶、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的需要。而落叶后和春季施基肥,肥效发挥作用的时间晚,对果树早春生长发育的作用很小,等肥料被大量吸收利用时,往往就到了新梢的旺长期。山区干旱又无水浇条件的果园,因施用基肥后不能立即灌水,所以,基肥也可在雨季趁墒施用。但有机肥一定是充分腐熟的精肥,施肥速度要快,并注意不伤粗根。在有机肥源不足时,一方面可将秸秆杂草等作为补充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另一方面,有限的有机肥还是要遵循保证区域性、保证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原则,采用集中穴施,以充分发挥有机肥的肥效。集中穴施,就是从树冠边缘向里挖深50厘米,直径30厘米~40厘米左右的穴,数目以肥量而定,然后将有机肥与土以 1:3或再加一些秸秆混匀,填入穴中再浇水。另外磷钾肥甚至锌肥、铁肥等可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二)合理追肥
1.适当追施氮肥:氮是果树生长与结果的基础,在一定限度内增施氮肥可以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光合效能,增进树势和产量。但超过限度易引起枝叶旺长,难以成花,果实品质下降。而且大量施氮后(常在肥后灌大水)因根系的吸收能力有限,多余的养分将淋溶损失,造成肥料的极大浪费,甚至一次施用量太大而发生肥害现象。因此,在强调果园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树体的需要及施肥的效益,不可盲目大量投入。氮肥的适宜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保肥能力及树体型别综合考虑确定,一般1年~2年树,每次每株可追尿素50克~100克,3年~4年生树150克~200克,5年~6年以后进入结果期的树体,因现在多为密植小冠栽培,亩栽多为50株以上,而且密度差异很大,因此单株树体的大小和负载量各异,不宜再以单株来计算施肥量,一般每亩每次追肥不可超过15 公斤尿素,每亩每年的尿素用量在30公斤~45公斤左右。
2.因地追氮:在有机质不足的条件下,对瘠薄地适当追速效氮肥,可以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光合效能,从而提高了树体光合产物的积累水平,起到了“以氮增碳”的作用。光合产物的积累又反过来促进了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的吸收能力。瘠薄地的树体瘦弱,花芽难以形成等都与植株的碳、氮代谢水平有关。因此,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以氮增碳,氮肥开路是瘠薄地果园壮树成花形成产量的有效措施。不同土壤的追氮方法也不相同。春季追氮后一般10天~15天肥料开始发生作用,夏季一般5天~7天,秋季介于二者之间,这主要与土壤有机质水平和吸附能力而异。一般追肥20天以后(高温季节)肥料效果就不太显著了。有机质含量低,保肥力差的山沙瘠薄地,养分随水淋失严重,肥料的有效期更短,而且常在7月~8月份雨季造成土壤脱氮。因此山沙地追肥应勤施少施,以水中养分能渗到根系的集中分布层为宜。雨季后可少量追施氮肥以弥补淋溶损失。盐碱度较高的土壤上,当PH值达7.5以上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普遍较低,果树因缺磷常有枝细芽秕不易成花的现象,这类土壤追磷肥(土施或根外追肥)对早结果丰产是不可缺少的,土壤中追施磷肥容易被固定,因此,最好与富含养分的优质有机肥混合施入。
3.因树追肥:果树根系吸收养分以后,养分分配受营养中心的限制,即养分优先运往代谢最活跃的部位,而且进一步促进这个部位的生长发育。如新梢旺长时追肥,肥料多进入新梢旺长部位,而且进一步促进旺长,而梢叶停长后,旺长部位的中心优势减弱或消失,追肥的养分进入各器官的差异减少,分配比较均衡,对树冠的弱势部位(如短枝)辅养作用就相对大些,有利于芽的分化。所以树体长势不同,花果量不同,施肥的目的也就不同,因而施肥的时期也不应相同,施肥必须与植株型别相结合。生长较弱的树,包括“小老树”,为了加强枝叶生长,应当着重在新梢正长时供应养分,最好在萌芽前,新梢的初长期分次追肥,追肥结合灌水,促进新梢生长,使弱枝转强。生长旺而花少或徒长不结果的树,为了缓和枝叶过旺生长,促进短枝分化芽,应当避开旺长期,而在新梢停长后追肥。其中,应以秋梢停长期(8月末9月初)为主,春梢停长期(6月上、中旬)为辅。春梢停长期,追施氮肥时,注意用水不能过大,以免 *** 过早过旺地生长秋梢。
施肥种类上也应因树制宜加以调节。实践证明,氮肥助枝叶生长作用明显,弱枝复壮多用些氮肥。磷钾肥有缓和过旺生长的作用,对徒长不结果树宜增加磷钾肥的用量,适当减少氮肥用量。追肥最好给树盘中撒施,立即轻轻划锄,使肥混匀,然后浇水。树盘覆草时,可直接撒施在草上,然后以水冲下;或扒开覆草的一角撒在土表,然后浇水冲下,再将草覆上就可。
(三)根外施肥
果树根外追肥是将肥料直接喷施在树体地上部枝叶上,可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或作为应急措施。根外喷肥不受新根数量多少和土壤理化特性等因素的干扰,直接进入枝叶中,有利于更快地改变树体营养状况。而且根外追肥后,养分的分配不受生长中心的限制,分配均衡,有利于树势的缓和及弱势部位的促壮。另外,根外追肥还常用于锌、铁、硼等元素缺素症的矫正和复合肥料的施用。但根外喷肥不能代替根际追肥,二者各具特点,应互为补充。
根外喷肥后10天~15天,叶片对肥料元素的反应最明显,以后逐渐降低,至第25天~30天则消失,因此如想在某个关键时期发挥作用,在此期内隔15天一次连续喷施。秋季采收后到落叶前和早春萌芽前是根外追喷肥的两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大年树,早期落叶树,因秋季和第二年早春新根数量少,土壤追肥的吸收量受限,所以秋季喷尿素叶枝干,则可以弥补贮藏营养和早春根系的吸收的不足,对春季一系列生长发育都非常有利,花器官发育好,坐果率高,短枝粗壮。另外,锌、硼等元素缺素症的矫正也应注意秋季和早春两个关键时期,这两期喷肥矫正的效果一般比生长季好。
缓控释肥的发展历程
据相关统计,化肥投入约占农民进行种植业生产总投入的50%左右,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0%来自于化肥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20%~35%,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 钾肥的利用率为30%~60%, 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利用水平。肥料利用率低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还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缓控释肥料已经成为了肥料界研究领域中新的热点。
为了解决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植物养分吸收速率不吻合的问题,20世纪初提出了缓释肥料的概念。1955年,微溶性脲醛化合物(UF)商品化合成,缓释肥料才真正意义上用于农业生产。1961年,美国研制出硫包膜尿素。 自从1948年美国的K.G.C1art等人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缓释缩合肥料尿素一甲醛后,缓控释肥料的研发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1960年以前主要是尿素一甲醛结合物缓释肥料的初步研究。20世纪60年代,缓释肥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尿素一甲醛缩合物的生产及其应用方面;石蜡、松香等作为包裹膜方面;缩二脲的应用和危害。
到了20世纪70年代,研究方向主要为尿素一甲醛缩合物、聚烯类等作为包裹肥料膜,肥料中搀杂其他难溶物、添加剂、抑制剂生产缓释肥料,异丁叉二脲和正丁叉二脲缩合物缓释肥料的研究方面。
20世纪80年代是缓控释氮肥研发突飞猛进的年代,缓控释氮肥开始走多元化道路,其研究方向也随之扩大,主要是对硫磺、聚乙烯、磷酸镁铵[(NH4)MgPO4·H2O]等作为包裹肥料膜材料方面的研究,及关于包裹缓释肥料理论模型的研究。
到了20世纪90年代缓释肥趋于成熟,各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细化,并对新的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其中包括对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裹膜分解过程的研究、吸附缓释肥料的研究等。
目前,缓控释肥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膜新材料的研发、新型化学合成缓释肥料合成工艺方法的研究及新型缓控释肥料长期应用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等。 在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就开始长效氮肥的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了包膜长效碳酸氢铵。与此同时,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南、福建、黑龙江等省市农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西北水保所和郑州工业大学等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我国缓释肥料发展迅速,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分别是将肥料进行微溶化或包膜处理来实现肥料养分的缓控释。前者的代表性产物有脲醛化合物(UF),后者的代表性产物有硫包膜尿素(SCU)、聚合物包膜尿素(PCU)等。
目前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单位正在开展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有部分产品及肥料生产设备已经面世。例如郑州大学磷肥与复肥研究所不仅在国内建立了缓控释肥料生产厂,并且其以钙镁磷肥为包裹物的缓控释肥料还取得了美国专利,并成功地在美国建厂;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集团合作,建成了年产30万t缓控释肥料生产设备,并已投产;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则在探索用低成本控释材料和非专用设备生产包膜肥方面获得初步成功;北京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成功研发出了树脂包衣缓控释肥料生产设备,并研制出适合不同作物需要的控释肥系列新产品。该项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表明研制的缓控释肥料已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水平。然而,要使缓控释肥料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尽快扩大推广应用范围,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