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蝉是知了的亲戚,它身上为何会分泌一种白色蜡质物?这是什么?
在农村,斑衣蜡蝉又叫“花姑娘”、“椿蹦”、“花蹦蹦”、“花大姐”、“椿媳妇”等,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这几年,危害有不断加重趋势,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白蜡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雌成虫虫体孕卵膨大,4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7天左右。初孵若虫在母体附近叶片上寄生,2龄后转移至枝条上为害,雄若虫固定后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覆盖虫体和枝条,严重时,整个枝条呈白色棒状。
碧蛾蜡蝉在浙江和湖南年发生1 代,在福建和江西年发生1~2 代,在广西年发生2 代。以卵或成虫越冬。若虫共4 龄,幼龄期常群聚吸食茶树茎的汁液,喜潮湿荫蔽,畏阳光,受惊吓时会瞬间弹跳飞行,在爬行时会在嫩枝上留下大量白色絮状物。
它们均以成、若虫吸食茶树茎的汁液,导致新梢生长迟缓;雌成虫产卵于茶枝上,形成纵向刻痕,造成翌年茶树抽梢率降低;若虫固定取食后,在四周分泌白色蜡质絮状物,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成、若虫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
此外,和蚊子叮咬人类时会传播恶性疾病一样,碧蛾蜡蝉在刺吸植物汁液时,会有很大概率把致病的真菌传染给植物,进而达到对植物的二次伤害效果。其“玉”一般“君子”的气质配上“坏事做尽”的“阴狠”,不得不说它是昆虫界“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农户应该选择适宜的喷药方法,推荐使用兑水喷施防治,由于蜡蝉若虫多集中在新梢及嫩叶的叶背为害,因此,喷雾时要注意喷在新梢叶背处及枝条上,水量要足,喷施均匀。
青蛾蜡蝉是种怎样的害虫?
青蛾蜡蝉又名绿蛾蜡蝉。属同翅目蛾蜡蝉科。我国广有分布,在东南亚部分国家也有发生。寄主有柑橘、荔枝、龙眼、茶、刺梨、咖啡等果树和植物。以成虫、若虫在枝条、嫩梢或果柄上吸取汁液,造成树势衰弱,可致枝条干枯,排泄物可诱发煤烟病。
广翅蜡蝉的危害及防治是什么?
危害:成虫及若虫常常在嫩枝、嫩芽、叶背上刺吸汁液。1、2龄若虫有群集性在叶片背面为害,3龄若虫分散到嫩枝上为害,若虫在为害处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成虫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叶背主脉内,影响枝条及叶片生长,一年生枝条产卵处,8、9月份出现流胶现象,严重者产卵部以上枝条枯死,造成枯梢。
防治:植物检疫,在冬春调运苗木时,加强苗木检疫,发现带有虫卵的苗木及时剔除,切断因远距离调运苗木传入虫害的传播途径。农业防治,对在田林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结合冬季田间修剪管理,剪除有卵块的枝、叶集中处理,减少越冬虫源。二是利用初孵若虫有群集性的特点,剪除蜡蝉为害的枝条、叶片带出田间处理。
物理防治,在成虫为害盛期,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生物,改变广翅蜡蝉种群的数量,有效地消灭大量害虫,减少化学防治造成的面源污染。
可以通过营造适合天敌昆虫生存的环境条件,以及释放广翅蜡蝉的天敌昆虫,如赤眼蜂、中华草蛉、大草蛉、晋草蛉、八斑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小蚂蚁等来补充自然界天敌昆虫的不足,达到以天敌昆虫来控制广翅蜡蝉种群的目的。
生活习性:
广翅蜡蝉在江苏省射阳县一年发生1~2代,以卵于当年生枝条或叶背主脉内越冬。5月底广翅蜡蝉陆续孵化,经过5龄为害至7月上旬开始老熟羽化,成虫经20余天取食后开始交配产卵,7月下旬前后为产卵盛期。2代若虫在7月下旬陆续孵化,9月上旬为羽化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若虫有群集性特点,常数头在一起排列枝上为害,爬行迅速、善于跳跃。成虫白天活动为害,飞行力较强且迅速,成虫产卵在一年生枝条或叶片背面主脉内,受害处长2~4cm,每处产卵20~30粒,产卵孔均匀排成2纵列,卵交错斜竖在一年生枝条髓心及叶片主脉中。
孔外带出部分木屑并覆有白色绒毛状蜡丝,黄白相间,形似鸟粪,极易发现与识别。每雌成虫可产120~150粒,产卵期30~40d。成虫寿命50~70d,至秋后陆续死亡。
这是什么虫子?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种虫子是蜡蝉。蜡蝉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昆虫,它属于植物害虫的一种,对人没有什么危害。蜡蝉的特征比较明显,很容易辨认。蜡蝉一般体长在0.3至1公分,其体上覆有粉状物质或蜡质丝状物,它也因此而得名。
蜡蝉的体色随环境的变化与环境融为一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