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包括哪些肥料
氮肥包括的肥料如下:
1、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硫酸铵、氨水、碳酸氢铵、液氨、氯化铵等。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性,都容易被土壤的胶体给吸附,氧化后都会变成硝酸盐。这种肥料在碱性的环境中更容易挥发。若是用量过多,就会产生毒害,因而建议将其稀释后在进行使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钙、硝酸钠、硝酸铵等。它们的共性就是更易溶于水,对作物吸收钾、镁、钙等没有抑制作用,硝态氮肥一般主要用在呈碱性的肥料之中。
3、酰胺氮肥
酰胺氮肥指的就是常见的尿素肥,它里面含有46.7%的氮肥,是固体氮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肥料。因而想尽快补充所需的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最长用的就是尿素肥,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4、铵态硝态氮肥
铵态硝态氮肥,指的是铵盐和硝酸盐形态氮的肥料。在生产主要用作基肥、追肥。铵态硝态氮肥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合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会进一步增强土壤的酸性,破坏土壤的结构,适宜在种植干旱作物时使用。
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么?
一、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铵(或氨)形态存在的,就是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硫酸铵、液氨等。它们有以下共性:
1、易溶于水:铵态氮肥都易溶于水,并能产生铵离子及相应的阴离子,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性养分,因此,作追肥肥效较快。
2、能被土壤胶粒吸附: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与土壤胶粒上已有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后,可吸附在土壤胶粒上,成为交换态养分。铵离子被吸附后,移动性小,不易流失,可逐步供给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比铵态氮肥的肥效期长。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
3、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铵态氮肥遇碱性物质会分解,分解后释放出氨气而挥发损失。因此,铵态氮肥的贮存、运输和施用过程中都应该注意防止氨的挥发损失。
4、在土壤中能转化: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肥可进行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增加氮在土壤中移动性,便于作物吸收,也易造成氮素的损失。
二、硝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离子形态存在的叫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钠等。其特点如下:
1、易溶于水:溶于水产生硝酸离子,是速效性氮肥。各种硝态氮肥溶解度都很大,吸湿性强,在雨季稀释后能转化为液体,给施用带来很多不便。
2、不能被土壤吸附: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移动而引起硝酸根的淋失,降低肥效。因此,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并随土壤水分运动而移动。
3、易进行反消化而损失:在土壤通气不良的情况下,施入土壤的硝态氮肥可进行反消化作用,形成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气体或氮气而脱氮损失。
4、易燃易爆:多数硝态氮肥吸湿性强,吸湿潮解后结块,易受热分解放出氨气,易燃易爆,在贮存、运输和施用中应注意防潮和安全,不要和易燃物一起存放。
硝态氮肥适用于多种土壤作物,特别是适宜旱作地区施用,对棉、烟、果、菜等经济作物尤为适用。但硝态氮用于水稻田的效果不如铵态氮好,主要原因是硝态氮移动性大,氮素易随水进入水稻田的还原层,在还原层中进行返硝化作用,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气逸出水面而挥发损失。硝态氮肥宜作追肥,一般不宜作基肥和种肥,因其吸湿性强,会影响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故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氨气的挥发。
三、酰胺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形式存在的,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叫酰胺态氮肥。如尿素、石灰氮等。它们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共同点:都是属于氮肥,都含有氮元素。】
袋子上标有含铵态氮和铣铵态氮的化肥是不是假化肥?
不能依据这个判定化肥是假化肥。
铵和酰胺类是两种含氮化合物的分类,铵类通式为X-NH4,常见的氯化铵、硝酸铵;酰胺的通式为R-CONH2,常见的有尿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