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类的危害特点?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危害柳、悬铃木、核桃、柑橘、苹果、桃、樱和茶等木本植物,幼虫啃食树木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在树干内形成坑道,严重影响木材的品质与观赏价值。天牛的寄主范围也因种类而不同,星天牛、桑天牛等食性广泛,能加害多种植物;樟红天牛则仅危害樟树和楠木树。
本文从天牛的种类形态、危害特点、防治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期望根据天牛的种类与习性,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为园林植物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1.天牛的种类与形态
北华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王直诚教授在几十年中,汇总了中国天牛名录共计3508种[1]。常见的危害园林植物的天牛包括星天牛、桑天牛、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桃红颈天牛、云斑白条天牛、松褐天牛等。
典型的天牛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较长,体长在15~50mm之间。天牛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锁入前胸背板中,除头前部、上颚及前胸背板呈黄褐至黑褐色外,体躯其余部分呈乳白色。
2.天牛的危害特点
天牛主要以幼虫危害树木,危害部位包括树干、枝条及根部。幼虫最初在树皮下取食,虫龄增大后蛀入木质部危害,形成蛀道,被蛀食后的树木内部完整性遭到破坏,树木的代谢能力降低,树势衰弱[2]。
Scully等应用16S的分子生物技术发现天牛肠道内存在大量的木质素降解基因,能以木材组织作为食物,对植物造成危害[3]。傅慧静从松墨天牛肠道中分离了粘质沙雷氏菌,第四天对木质素的降解率达到15.16%,该菌能同时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3种胞外木质素降解酶[4]。
3.天牛的防治方法
3.1人工防治
天牛羽化期集中,刚羽化的成虫飞翔能力弱,容易在受到震动后落地。可用竹竿绑铁钩,作为摇树器。捕捉法的关键是要提前观测预报成虫始见期,在成虫产卵之前进行捕杀。
在天牛产卵及幼虫孵化初期,可用小锤敲击产卵刻痕或刮除卵块,杀死其中的卵和小幼虫。人工防治法不需要特殊器械和药剂,有利于保护环境。
3.2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在天牛防治中起重要作用,防治措施分为蛀道孔注药、树干喷药等。孙明哲等人选取柳树、悬铃木等受害严重树木,使用甲维盐、噻虫啉+甲维盐防治光肩星天牛,结果显示噻虫啉+甲维盐的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5]。王巍等将磷化铝片剂自制敌敌畏以及2.5%溴氰菊酯毒签插入蛀虫坑道,熏杀天牛幼虫效果显著[6]。
由于幼虫往往钻蛀较深,化学试剂直接喷施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加入一定剂量的渗透剂后,可显著提高防效。戴建昌等人采用倍硫磷+聚乙烯醇+溴氰菊酯的组合于林间喷雾,死树减退率达到100%,有效期20天[7]。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减轻其为害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具有无农药残留,对天敌无害,不破坏自然平衡,长期有效控制害虫的特点。
3.3.1 寄生性天敌
天牛防治中常用的寄生性天敌是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詹斌在2017年在浙江多地研究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果,发现释放肿腿蜂后,平均虫口减退率在25-50%之间,释放花绒寄甲60天后,平均虫口减退率在55%左右[8]。
3.3.2病原微生物
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最常用的病原微生物有斯氏线虫、白僵菌、绿僵菌等。张波等利用日本布氏白僵菌、球孢白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成虫效果显著,其中日本布氏白僵菌对其侵染死亡率达到62.30%。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病原微生物的应用将更加广泛[9]。
3.3.3引诱剂防治技术
通过研究,人们也同时成功地寻找到一系列可用于昆虫行为调控的方法,如应用信息素干扰昆虫的寄主定向/识别行为,性信息素阻断/干扰昆虫的交配行为,或者新型引诱剂诱杀害虫等。应用这些行为调控技术可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影响繁殖、有效减轻害虫为害目标作物的目的,而且这些调控技术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印楝提取物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源药剂,巨云为等以云斑天牛成虫为试验对象,研究发现被印楝素引诱后的云斑天牛表现出拒食现象[10]。
天牛是一类重要的蛀干害虫,严重影响树木的观赏价值与品质,并会带来安全隐患。天牛的幼虫期长,在树干内取食,对树体危害大,导致树势衰弱乃至死亡。本文所述防治方法中,人工防治适用于成虫羽化期与产卵期、孵化初期;化学防治法适用于整个天牛生活史,但出于成本与环境保护的考虑,最好在幼虫钻蛀较深时施用;生物防治法可结合以上方法实施。平时在防治工作中,应加强检疫监管,杜绝死角,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期望达到最优防治效果。
天牛的别称是什么
天牛,别名有八角儿、啮发、啮桑、天水牛、牛角虫、花妞子、苦龙牛、蛀柴龟等。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星天牛、松天牛等。以幼虫蛀入树干、钻蛀木质部,虫粪、木屑由虫孔向外排泄,并有深褐色汁液流出,造成树木疏导组织受阻,严重时枝干蛀空折断。成虫啃食嫩枝、叶脉,致使枝叶干枯。
天牛是什么
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
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虫,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数种的极长触角。天牛的种类很多,世界已知22000种,中国也有2200种左右,分布全球,但热带最多。如欧洲的蜂形虎天牛、非洲的大天牛。
天牛形态特征
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三对足,两对翅。由于这种钻木习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浆材树、景观树、果树以及木本观赏植物甚巨。
天牛是什么动物 天牛是什么
1、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2、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虫,约有25,000种,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数种的极长触角。分布全球,但热带最多。长2~152公厘(至多1/8~6吋左右),不过,若把触角计算在内,长度可增加2~3倍。
3、许多成虫(如欧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 arietes〕)采花粉,体色黄、黑、橙相间,酷似黄蜂;有些虎天牛属(Clytus)的热带种类貌似蚁类;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 gigas)则像一块带有几条线(伸出的触角)的苔藓或地衣。
4、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由于这种钻木习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浆材树、景观树、果树以及木本观赏植物甚巨。
天牛科的介绍
天牛科,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的一个科。为植物的钻蛀性害虫,林、果、桑、茶、棉、麻、木器等均可受其为害。家苜天牛是房屋、家具、建筑物的大害虫。全世界已知25000多种,我国记载约2200余种及亚种。不少学者建议将天牛分为瘦天牛科及天牛科,其中天牛科分为8个亚科或7个亚科,我国学者采用的是1科6亚科系统。6亚科分别为:锯天牛亚科、瘦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