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田的建造方法是什么?
砂田有旱砂田和水砂田之分,建造的办法是:先将土地深耕,施足底肥,耙平、墩实,然后在土面上铺粗砂和卵石或片石的混合体。砂石的厚度,旱砂田约8-12厘米,水砂田约6-9厘米,每铺一次可有效利用30年左右。播种时,再拨开砂石点播或耔播、条播,然后再将砂石铺平,一任庄稼出苗生长。砂田由于有砂石覆盖,可以直接防止太阳照射,雨水能沿石缝下渗,又可避免水分流失,蓄储的水分又可因此减少蒸发,除此之外,还能压碱和保温。可见,砂田是我国土地利用上一项独具匠心的创造,由于砂田能有效地利用干旱地区的土地,所以至今还在甘肃中部的皋兰、靖远、榆中、永登、兰州一带使用。
砂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与作用
砂田可影响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可以起到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
砂田类型
按使用年限长短分为新砂田、中砂田与老砂田,按有无灌溉条件分为旱砂田与水砂田,按砂石状况分为卵石砂田、绵砂砂田与破石砂田。旱砂田使用年限较长,20年以前为新砂田,20~40年为中砂田,40年以上为老砂田。
水砂田年限较短,其中3年以前为新砂田,4~5年为中砂田,6年以上为老砂田。长期种植作物后,砂、土逐渐混合,丧失砂田效果,称为砂田老化,故砂田经一定年限之后要铲除老砂,重铺新砂石。
什么是砂田?
砂田是在半干旱地区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法。主要流行于甘肃以兰州为中心的陇中地区,这种田的特点,主要是用砂石覆盖,所以人称为砂田或石子田。据当地人说:有一年,甘肃大旱,赤地千里,四野无青,有一位老农在寻找野菜度荒时,在一个鼠洞旁的石缝中,发现了几株碧绿葱青、生长健壮的麦苗,扒开乱石,见下面的地相当湿润,这一偶然的发现,使这位老农悟出了一个压石保墒的道理,第二年这位老农依法仿效,果然长出了麦苗。后来,经过不断改良,便形成了砂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考证,这一技术大约产生于明代中叶,至今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