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带肥下乡堵住“忽悠团”,农民真的可以买到真肥料了?
今天看到一段信息,某地农委重拳出击,若农资商带货下乡忽悠,会连车带货都扣押。
怎么回事?就是为了防止一些假冒伪劣农资的横行。经过一场会议就直接卖肥料给农民,农民买了后发现有问题,找不到农资商了,这就是“忽悠团”屡禁不止的原因。
不知道农民怎么想的,我作为一个农资经销商,感觉这个事做得好,好在这3点:
农民听农技讲座
1、农资商下乡可以安心讲农技,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了
往前推20年,农资市场还不像现象那么乱,农资厂家也很少,农资商也是从农资部门和农业三站出来的人,依靠着自己的人脉和农资技术,圈下了一些农民客户。他们主要的销售方式就是下乡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被百姓认可,才形成了自己的销售圈子。
自从有了忽悠团,这些正规军也坐不住了,下乡讲课心里也是乱糟糟的,瞅着谁家没买农资呢,赶紧讲了课就送下去,不然说好的,到明天也会改,因为人家买下农资了。
2、农资商不再怕客户被抢了
市场不是固定的,客户群也不能保证一定是自己的。除了忽悠团,行业正规军内部也会乱,为了争块地盘,不惜在价格上一降再降,降到先放下农资,往后再算账。搞得大家都筋疲力尽了。
如果真正从农民实际出发,还要回到农技服务的道路上,谁服务好老百姓就用谁的农资,这是肯定的。农委不让在讲课时带货下乡,直接杜绝了利用讲课之名欺瞒老百姓的做法,不能说绝对,至少是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客户被抢的可能。
农民将肥料搬到果园
3、能公平竞争了,不用担心被忽悠团抢先了
忽悠团不是个体存在的,而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仅是职业忽悠团,一些小农资商也是这样做,准备好农资了,开个小农民会,立即进行销售,搞得是人心惶惶。
如若都不带货下乡了,销售市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趋于规范,这样的销售就能称之为公平竞争了,正规农资商都喜欢这样做。
趁着这个事儿,也跟农民朋友聊几句吧。
农民买肥料
1、别再像从前一样,课上听得晕晕乎乎,课下脑袋一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农资了,找信任的农资商,能给自己解决问题的农资商买农资最靠谱了。
2、以后上农技课,别老是问老师这个怎么办,这个怎么解决,提出点自己的看法,自己想着是怎么解决的,再结合老师的方案,或许能举一反三,就形成自己的农技知识了。自己懂了会用了那才好。
3、真假肥料鉴别,别年年起来问老师,问行家。自己专心叫行家给解释上一回,好好记,好好悟,自己掌握了就不会再受那些忽悠团的害了。解决鉴别根本问题才是农民该有的。
农民在村里买肥料
不知道这家农委的动作,其影响会有多大。但我认为这样做至少不会让老百姓有机会受骗了,也许这正是农委的初衷吧。
我认为这也许正是一次农资销售环境整治的开始,不让假冒肥料有直接面对农民的机会,农资销售市场才会合理竞争,从长远上看,这真是一次农资销售的大洗牌,不管你是孙悟空还是白骨精,到了玉皇大帝那里,都得现出原形。农民朋友再被直接下乡的肥料哄骗,那就是自己不长记性了。
什么样的复合肥是最好的?
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的假冒化肥,比如就有人用成本28元/袋的有机肥。零售86元,用过这款肥料的种植户,基本上是颗粒无收,玉米光长杆,不结籽,而且植株矮小,看到这里,心里一阵悲愤,农民辛辛苦苦种地,本来就很难了,卖假化肥,坑的是老百姓半年的收成,挣这些昧良心的钱,你们真的心安吗?
那么真假化肥要怎么识别呢?
主要是还是看肥料的包装,因为打开袋子,看肥料的颗粒,用肉眼是看不出来肥料是真是假,含量是否足量这些问题的,最直观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外包装。
制假售假的厂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迷惑消费者:
一是刻意的夸大总养分的含量,比如在复合肥或者尿素袋子上标注上钙、镁、硫或者有机质等成分,违规加入肥料总养分含量中。国家复混肥料标识和内容要求GB 18382-2001中有明文规定,以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之和,来计肥料养分总含量。那些将中微量元素和有机钾等成分计入总养分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二是夸大产品的作用和炒作新概念。经常有一些不法厂家在肥料袋子上标“**作物专用”“全元素”“多功能”,更有甚者加上“纳米技术”等,将一款普通肥料吹成了包治百病、无所不能的的神奇肥料,价格还不低,小编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三是凭空捏造化肥商品名称,在市面上有一款卖的比较火的假化肥 —–“三铵”,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是老百姓都比较认可的好化肥,一些忽悠团就是利用老农民的这个心理,鼓吹三铵是比一铵和二铵还要好的肥料。实际上,在肥料行业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东西,磷酸三铵极不稳定,在空气里就会脱去氨气生成磷酸一铵。三铵主要在工业上用作木材的防火剂。
四就是一些厂家模仿能力很强,做一些傍名牌的产品,实际上是偷减含量,养分不达标,迷惑消费者购买,谋取暴利。大家一定要认准大型的、正规的企业生产的肥料。
最后就是,所有这些假冒伪劣厂家,在袋子上打的生产地址,生产厂家等等这些信息,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可以用企查查或者天眼查查一下这些厂家的工商信息,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
石家庄电视台宣传的春暖牌化肥好吗
好。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不可食用。
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
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化学肥料的简称。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化肥的有效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标准。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氮、磷、钾、钙、钠、锰、硫、硼、铜、铁、钼、锌的百分含量。
化肥忽悠团能判几年
想不被“化肥忽悠团”忽悠,农户平时要懂得如何识别产品真伪。农户可登陆“中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网”或者“国家化肥质量检验中心网站”,点击肥料登记查询,输入企业名称、产品登记证号、产品商品名称等任意一项,便可查询到该产品的登记信息。如果没有登记信息就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好良心化肥是不是传销?
以前,总是到了用肥高峰期才会出现络绎不绝的“忽悠团”组团打游击,而如今,忽悠团不分旺季淡季,不请自来成为了常态。农民该咋办?
这些商贩用一些假冒伪劣或有问题的化肥来欺骗农民朋友,从而致使多人上当受骗,在此,小编特地发文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如若遇到以下4类化肥就需要慎重购买了,以防止上当受骗。
一、虚假进口肥料。购买化肥时,如果碰见化肥包装上印有进口产品或英文字样,这种情况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很多不法分子用一些劣质肥料来冒充进口产品,其特征就是在包装袋上大做文章,农民们购买时务必提高警惕。
二、夸大化肥效果。有些化肥包装袋上面,将其功效说的是天花乱坠,比如说具有多功能、全营养效果,不法商贩更是吹嘘自己的产品有多么多么的好,如果你信了有可能就会上当受骗。
三、假冒权威机构认证。在一些劣质产品包装袋上面,有的印有某某部门质检合格产品或某某权威机构推荐产品,有的化肥包装袋上面连最基本的成分都没有,这类产品也很可能是虚假化肥。
四、胡乱编造化肥概念。有些化肥包装袋上面,印有纳米磁性剂或激活素等字样,其实这些都是用来误导农民的一种手段,目前世面上的化肥,并没有达到以上这些技术。
当然,化肥骗局远不止以上四种,这种骗局最大的特点就是下乡销售,化肥价格比正常的化肥偏低,骗子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大家如果购买化肥的话,还是建议到当地正规肥料站购买,也奉劝那些丧尽天良的不法商贩,农民们种地不易,切勿丧了良心坑害农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