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是什么
中文名称:
蛋白酶
英文名称:
protease;proteinase
其他名称:
蛋白水解酶(proteolytic
enzyme)
定义:
催化蛋白质中肽键水解的酶。根据酶的活性中心起催化作用的基团属性,可分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编号:EC
3.4.21.-/EC
3.4.25.-)、巯基蛋白酶(编号:EC
3.4.22.-).、金属蛋白酶(编号:EC
3.4.24.-)和天冬氨酸蛋白酶(编号:EC
3.4.23.-)等。
如果您还想要更详细的介绍您可以在百度百科搜索
什么是蛋白酶?
蛋白酶体(proteasomes)
是在真核生物和古菌中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蛋白酶体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这一作用是通过打断肽键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能够发挥这一作用的酶被称为蛋白酶。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经过蛋白酶体的降解,蛋白质被切割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即连接上)。这一标记反应是被泛素连接酶所催化。一旦一个蛋白质被标记上一个泛素分子,就会引发其它连接酶加上更多的泛素分子;这就形成了可以与蛋白酶体结合的“多泛素链”,从而将蛋白酶体带到这一标记的蛋白质上,开始其降解过程。
从结构上看,蛋白酶体是一个桶状的复合物,包括一个由四个堆积在一起的环所组成的“核心”(右图中蓝色部分),核心中空,形成一个空腔。其中,每一个环由七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中间的两个环各由七个β亚基组成,并含有六个蛋白酶的活性位点。这些位点位于环的内表面,所以蛋白质必须进入到蛋白酶体的“空腔”中才能够被降解。外部的两个环各含有七个α亚基,可以发挥“门”的作用,是蛋白质进入“空腔”中的必由之路。这些α亚基,或者说“门”,是由结合在它们上的“帽”状结构(即调节颗粒,右图中红色部分)进行控制;调节颗粒可以识别连接在蛋白质上的多泛素链标签,并启动降解过程。包括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的整个系统被称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对于许多细胞进程,包括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等,都是必不可少的。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主题就是蛋白质酶解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和泛素在酶解途径的作用,而三位获奖者为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
蛋白酶和酶蛋白的区别?
1、属性不同
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酶的总称;
酶蛋白:是酶的纯蛋白部分。
2、作用不同
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反应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仅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如胰蛋白酶催化水解碱性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
酶蛋白: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活性,与辅酶因子结合形成全酶后才显示催化活性。
3、应用范围不同
蛋白酶:是工业酶制剂,能催化蛋白质和多肽水解,在干酪生产、肉类嫩化和植物蛋白改性中都大量的使用蛋白酶。此外,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和氨肽酶都是人体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在它们的作用下,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被水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酶蛋白:主要用于饲养业,以植物蛋白为原料,酵母菌为主菌,辅以产酶、产维生素的7种菌进行复合发酵,改善植物蛋白结构,富含消化酶系、菌体蛋白、维生素,可以增强鸡体抵抗力,减少死亡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酶蛋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酶
蛋白酶的分类
蛋白酶(Protecses)粗分;可分为溶胶化酶(Peptldesos)和蛋白质水解酶(Protcinases),它们都能将肽键分解成酸与胺两部分,但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与表面活性剂的适应性,后者(蛋白酶)只与阴离子型中直链苯磺酸盐相容,其活性不受影响。前者(溶胶化酶),对阴离子与非离子的LAS,LES、AOS以及非离子型的烷基聚氧乙烯醚AE均相容。但现在对蛋白酶的应用往往还可以从“智能,专一,多功能”来分;如;胰蛋白酶(Trysin)仅能分解赖氨酸(Lysinc)
和精氨酸(Argnine)的肽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