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追肥的时候,选择使用哪些肥料呢?
任何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需要肥料。除了施用足够的基肥外,不同的肥料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比如辣椒整个生长期,除了施用足够的有机肥外,对化肥的需求量也很大,对氮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钾,其次是磷,此外还有适量的钙、镁、铁、硼、铜、锌等微量元素。对于种植者来说,仅仅依靠基肥的养分种植辣椒是不够的。虽然辣椒根系不发达,土壤较浅,但辣椒生长周期长,产量高,对肥料的需求也比较大,需要结合追肥。对于种植者来说,可以多追农家肥,多施磷肥和钾肥,可以有效促进辣椒的生长,同时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那么辣椒追肥怎么选肥料呢?
辣椒移栽种植后,可结合浇水追施适量的人粪便或每亩追施1公斤左右的尿素。如果辣椒是直播苗,在出土3-4片叶子时,可以用水施稀释的粪肥或1-2公斤尿素,然后蹲苗。蹲坐结束,辣椒已形成幼果时,需及时追施促果肥,每亩可施腐熟人粪1500-2000公斤或尿素7-10公斤,浇水一次后再进行第二次追施氮肥,可施尿素5公斤。
当辣椒达到满果期时,可结合土壤栽培,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土壤栽培后及时浇水。夏季雨水频繁,有时因下雨而降低肥效。这时可以再施一次氮肥,每亩10-15公斤。如果经常下雨,可以在下雨前在两边撒氮肥。注意施肥要均匀,不要让肥料粘在叶子上。
当然我们追肥辣椒的时候也可以结合叶面肥喷施,尤其是辣椒生长旺盛期,水肥需求量比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温度降到13以下时不宜追肥,否则幼果不易成熟。
猕猴桃膨果除了补钾,还需哪些营养元素微肥?
猕猴桃进入幼果至膨果期,此时是猕猴桃生产关键期,猕猴桃个头大小、优质果多少、树势健壮与否都与这个时期的肥水管理有关。膨果期,大部分农户都是大量施用钾肥来促进膨果,是不是用了钾肥就可以了呢?除了钾,还需要补充其他营养吗?
猕猴桃问题一是果实易软,不耐储运;二是树势差,提早落叶;三是商品果少。如何解决?
常规氮磷钾肥无法解决以上问题,关键还是要补充中微量元素钙、镁、硼、锌等营养元素。钙,细胞壁成分,利于果肉紧实,同时促进白根发育,促根壮树,提高果实硬度与品质,延长猕猴桃保鲜期。
镁,叶绿素合成相关,利于叶片翠绿健康,减少黄叶落叶,同时利于果实膨大及糖类干物质形成,而大量施钾肥会加剧缺镁的发生,造成提早落叶。
硼锌,促进花芽分化及种子形成,从而利于果实膨大,同时猕猴桃膨果期也是第二年的花芽分化期,补硼锌利于明年花多花壮。钾,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糖分。
要种高品质猕猴桃,必须平衡施肥,综合管理,建议猕猴桃种植户在幼果期-膨果期,可以随复合肥撒施高钙镁颗粒剂微补倍力,促根壮树,幼果均匀膨大快,预防缺素黄叶、花叶以及提早落叶。
中国猕猴桃产业网(),采用“互联网+产业”方式,以武功猕猴桃为中心,辐射全国猕猴桃上下游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全国单品产业上下游聚焦中心。提供猕猴桃种植,加工,销售产业生态供应链的信息服务,带动产业在线升级。
除了多追钾肥,怎样才能让甜瓜更甜,,
提高甜瓜品质,除增加磷钾肥减少氮肥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一下几点;一是选用优质品种,科学管理,大棚种植加大温差,增加干物质积理,二是配方施肥,增施有机活性菌肥,土杂肥,饼肥等有机肥,三是用0.5~0.10%稀土微肥,或螯合硼25克+红糖50克+磷酸二氢钾30克兑水(30斤)喷施,可以提高甜瓜品质,增加含糖量。
除根外追肥外,如何科学追施氮、磷、钾肥?
氮素和钾素肥料,在土壤中流动性大,不会被固定。因此,对速效性的氮肥、钾肥和腐熟的人粪尿、草木灰等,可以开深10厘米左右的浅沟施入,然后灌水,肥料便随水溶解下渗,被根系吸收。
磷素肥料,因可溶性的磷酸流动性差,容易与土壤中的铁质、钙质化合成不溶性的磷酸盐而固定,不易被根系吸收。所以,磷肥(过磷酸钙、磷灰石粉、骨粉等)应混入堆肥、圈肥等有机肥中使用,借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加大磷肥的溶解度,防止被土壤固定。施肥的深度要深浅兼顾,较匀地分布于主要根系所在的土层。
植物缺钾怎么补充。除了买钾肥,还能用什么办法解决?
你好!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烧一些草木灰施在植物根部,含钾量也很高的,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比单纯施K肥要好。希望能帮到你
如有疑问,请追问。
生产中只追施氮肥而不注意追施钾肥,施钾肥能促春玉米高产吗?
在杂交玉米的高产栽培中,通过增加密度来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高密度植株对农田的吸钾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当密度增加时,如果不施钾肥或相应提高土壤钾的有效性,作物很难保证钾的吸收,产量可能会下降或达不到理想水平。但施用5~6公斤/亩钾肥后,产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特别是在有效钾含量低、灌溉条件差的玉米田。因此,在玉米施肥时,为了适应更高的密度和产量水平,施钾量应比常规量适当增加。
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施用更多的氮,这增加了植物对茎腐病、根腐病和青枯病等病虫害的感染率。如果钾肥供应不相应增加,就会形成氮钾失调的症状。缺钾首先削弱了玉米茎叶的抗弯强度和表皮厚度,不仅增加了倒伏的可能性,还增加了玉米对病虫害的敏感性。众所周知,氮和钾对玉米的抗病性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们的作用方向不同。氮多往往会增加玉米对病害的敏感性,而钾则相反,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性。春玉米进入拔节期,从小喇叭口到大喇叭口的生长期是其快速生长期。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增加,实际生产中通常只追施氮肥而不施钾肥。然而,在春玉米高产密植栽培中,是否需要追肥可以通过观察植株生长状况来回答。
因为钾可以影响叶片气孔的关闭,增加植物的保水功能。缺钾时,气孔阻力大,不能正常关闭,导致玉米失水严重,出现萎蔫现象。这个时候一定要施钾肥补救。可行的措施是追施氯化钾5~8公斤/亩,沟施或穴施后覆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钾需求量增加。目前,在杂交玉米的高产栽培中,通过增加密度来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高密度植株对农田的吸钾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当密度增加时,如果不施钾肥或相应提高土壤钾的有效性,作物很难保证钾的吸收,产量可能会下降或达不到理想水平。但施用5~6公斤/亩钾肥后,产量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特别是在有效钾含量低、灌溉条件差的玉米地。因此,在玉米施肥时,为了适应更高的密度和产量水平,施钾量应比常规量适当增加。
氮钾平衡,钾需求增加。在密植高产玉米栽培中,协调钾肥和氮肥的平衡供应至关重要。通常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施氮较多,增加了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等病虫害的感染率。如果钾肥供应不相应增加,就会形成氮钾失调的症状。缺钾首先削弱了玉米茎叶的抗弯强度和表皮厚度,不仅增加了倒伏的可能性,还增加了玉米对病虫害的敏感性。众所周知,氮和钾对玉米的抗病性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们的作用方向不同。氮多往往会增加玉米对病害的敏感性,而钾则相反,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238.html